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阿毗达摩四十九讲 玛欣德尊者-第16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这么样,世界就是这样的,不断地形成又不断地毁坏,不断地形成又不断地毁坏,这也就是佛陀所说的一切诸行必定是无常。而对于在世界被劫火所坏的,我们可以看在《增支部·第七集》里面的《七日经Sattaså;riyasuttaü》,那里就讲到这个世界被劫火所烧坏的。

当然佛陀所讲这些世间的毁坏,他并不是只是为了描述这个世间,他并不是为了谈这个世间是怎么样的起源,是怎么样的毁坏,佛陀所讲世间毁坏最重要的还是要说明Sabbe saï;khàrà anicca——诸行无常。

那好,我们今天讲世间就讲到这里了。那么我们明天再开始来讲一个新的内容,讲Kamma,讲业。

下面我们大家一起来做回向:

Idaü me pu¤¤aü;àsavakkhayaü vahaü hotu。 
Idaü me pu¤¤aü;nibbànassa paccayo hotu。
Mama pu¤¤abhàga;sabbasattànaü bhàjemi;
Te sabbe me samaü,pu¤¤abhàgaü labhantu。

愿我此功德,导向诸漏尽!
愿我此功德,为证涅槃缘!
我此功德分,回向诸有情,
愿彼等一切,同得功德分!

Sàdhu! Sàdhu! Sàdhu!
萨度!萨度!萨度!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阿毗达摩第四十讲:业、业的定律、业的分类(依成熟之地分) 
 

阿毗达摩第四十讲:业、业的定律、业的分类(依成熟之地分)



第六期宝峰禅寺止观禅修营
阿毗达摩第四十讲
业、业的定律、业的分类(依成熟之地分)
玛欣德尊者2009。06。05讲于江西佛学院



各位请合掌,我们一起来礼敬佛陀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āsambuddhassa!(三遍)
礼敬彼世尊、阿拉汉、正自觉者! (三遍)

各位大德、法师、居士、贤友们,晚上好!

在昨天晚上,我们大家一起学习了众生界,讲到了天界的众生,讲到了色界的有情以及无色界的有情。

在三界里面,又可以分为三十一界。其中的欲界有十一个界,即:四种恶趣,加上人界,然后再加上六欲天,一共有十一界。然后色界天可以分为四种禅天,一共有十六界。再加上无色界有四界,一共是三十一界。这三十一界是轮回之地,是生死之地,也是众生生死流转的处所。

最后,我们又讲到了世间的规律、世间的规则。因为佛陀说过:“诸行无常”。诸行就是一切存在的、因缘和合的,只要是有存在的,必定有它产生的阶段,有它存在的过程,以及最终都会毁灭。对于人来说,会有生、老、病、死;对心来说,会有生、住、灭;对世界来说会有成、住、坏、空,这是一切诸行法、一切世间的规律、规则。

佛陀说:有因有缘,诸法才能够现起(诸行法才能够生起)。我们在前一段时间分别讲了世间法,世间法存在的种种的相状,存在种种的分类。

例如:可以分为色法,可以分为心法、心所法。

又依众生流转的趣可分为六趣,即地狱、畜生、鬼、阿苏罗、人、天等。

或者又可以分为:恶趣地、欲善趣地、色界地和无色界地等等。

这些都是不同的分类,这一切构成了有情,或者构成了我们称为众生的这种状态。

为什么会有众生呢?因为有造成众生的因。

造成众生的因是什么呢?就是业。

因为佛陀的教法是有因论,是讲业果法则的。一切的众生、这个世间不会无因无缘的来,不会落于无因见,不会落于无作用见,也不会落于虚无见,不会是断灭见。也不会认为这个世间,人、有情等是上帝所造的,是神、是造物主等所造的。是什么所造的呢?为什么会有生死的流转,会有种种的有情呢?因为有业!

为什么会造业呢?因为有无明和爱!

那么我们接下来,就来学习这一部分的内容。

我们先来讲业。业,巴利叫做 kamma 。那什么是业呢?业,源于字根 √kar 。kar 是做的意思,再加上ma,所以在梵文的形式里面叫做karma ,古代翻译成羯磨karma ,但巴利就把它简化为 kamma 。字面的意思是行为、造作,或者做。例如:我们说到的 kammakara 是工人; karoti 是做,他做; kata 是已经做了。所以它的词根都是 kar, kar是指做的意思。

对于有情来说,任何在身、语、意方面有意志的行为,不管这些行为是好的或不好的,都是属于业。表现在道德上,我们就称为善业或者不善业。在究竟意义上来说,业是指所有善与不善的思。因为,业可以表现为我们说到的好的行为、不好的行为。但真正来说,能够造业的其实只是思心所,kusala akusala cetanà——这些是善和不善的思。就犹如佛陀说:
Cetanàhaü; bhikkhave; kammaüvadàmi。 
Cetayitvà kammaü karoti…kàyena vàcàya manasà。
这是在《增支部·第六集·第六十三经》里面,佛陀这么样说的。佛陀说:
“诸比库,我说思即是业。因思而造作身、语、意之业。”

也就是说,真正起到造业作用的是思。所以我们在讲到思心所的时候,思心所就是负责造业的。

思心所有两种作用,第一种作用它可以起到组织和敦促其它的心所一起对所缘作业;而同时,它自己也可以负责造业的。所以我们可以把思理解成一种动机,或者说我们做一件事情的动机,或者意志力。由于这种心所造下的力量,它能够留下一定的影响力,我们称这种影响力为业力。

除了佛陀与诸阿拉汉之外,任何的思都称为业。也就是说,由于佛陀和诸阿拉汉他们已经不会再造善和不善的业了,虽然在这些无漏圣者的心流里面,还是每一个心识刹那都会有思心所,但是它们并不能够造业,因为如果造业的话,那在因缘成熟的情况下会带来结果;然而,佛陀和一切的漏尽者已经不会再造业了。

而又根据业的法则,无意识的、无念的、没有心的行为并不构成业,因为没有造业的重要因素——思,就是没有动机。就好像说,我们在走路的时候,不小心踩死了蚂蚁,例如:在地上有很多蚂蚁在搬家,我们不小心走路踩死了,这个时候,等我们走过我们才发现踩死很多蚂蚁,这样的话会造业吗?不会造业。因为你没有动机,你根本就不知道。不知道那里有动物,那里有生命,所以它并不构成造业。

那业到底有什么规律呢?有什么定律呢?讲到定律niyàma,我们在之前讲到了五种定律,还记得吗?哪五种定律呢,还记得吗?utuniyàma是指时节定律。时节定律是指大自然的法则,时节就是指外在这些气候等等。例如:春夏秋冬,或者物质所呈现出来的性质、属性,它的规律,这称为utuniyàma——时节的定律。

还有第二是bījaniyàma——种子的定律,这个是涉及到植物,或者胚胎学方面的规律,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到的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而且,任何的物种都会有自己遗传的因素,无论是动物也好,无论是植物也好,这一类称为bījaniyàma——种子的定律。

第三是kammaniyàma——业的定律。业的定律也就是我们说到的善业有善报,恶业有恶报,这个是属于业的定律。

还有第四是心的定律。心的定律是我们在之前讲到心路过程的时候所讨论的,所有的心都能够取所缘,它必须得有面向对象的状态。它在面对对象(所缘)的时候,它能够起到一定的作用,而且它们的生灭是有规律的。例如:一个眼门心路过程,它们生起了接着会有很多的意门心路过程。而所有的这些心的生起,都是顺着它们的规律。例如:五门转向、眼识、领受、推度、确定、速行,依这样的规律来生起的,这称为心的规律cittaniyàma。

还有第五种是dhammaniyàma法的定律,例如:佛陀。佛陀必定会出世,我们说当佛陀出世了之后,他的最后一生,他将以菩萨的身份从都西答天(Tusita天)降生于母胎,然后出生的时候大地会震动,最终他会出家。会出家之后在树下成佛,然后他必定会转动无上fa lun去教化众生,最后佛陀也会入般涅槃。所以这个是法的定律,也就是佛陀出世的定律。例如:佛陀不可能是女人,不可能是动物,他必定是现大丈夫相的,现男人相的,而且还是现出家相的,这些都是属于有关佛陀的,称为法的定律。

在这里,我们重点来讲一讲业的定律。业有什么定律呢?业的定律就是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