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阿毗达摩四十九讲 玛欣德尊者-第5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三种悦受somanassa vedanà,如果是从字面上来分析,这里的悦只是中文的翻译,但我们看巴利就比较好理解了,这里的 somanassa和下面的domanassa;它们是组合词。so+manas, manas的意思是心意的意,意识的意;so,是su,su就是好的意思。心感受到好的那种vedanà(感受),称为悦受。

而 domanassa,它是由manas,manas是它的词根,就是心意的意思。再+du,du是坏的,不好的。由于内心体验到不好的,这种感受称为domanassa vedanà。从巴利来说,它的意思就很明显,前面讲到的乐受和苦受是纯粹属于肉体的,悦受和舍受是纯粹属于内心的;属于心里面的受。悦受就是内心感到欢喜、高兴、愉悦、喜悦、快乐、开心,这种称为悦受。而忧受就是内心感到痛苦、悲哀、焦虑、忧愁,纯粹是内心的不好的感受、不好的体验,称为忧受。

第五种舍受upekkhà,upekkhà的意思是中等的、平等的,或者中舍的,也就是说这种受并不偏于任何一边,不会有特别的喜欢、好的体验,也不会有不好的体验,这种称为舍受。

在这五种受当中,第一种和第二种纯粹是肉体的感受,第三、第四、第五即悦受、忧受和舍受,属于心理的感受。所以依照肉体(依照身)和心的感受,分为这五种受。这五种受和前面讲到的三种受对应起来,那么乐受和悦受相当于三种受当中的乐受,苦受和忧受相当于三种受当中的苦受,而舍受相当于前面讲到的不苦不乐受。

还有一种分法是六种受,例如:在经典里面讲到,受依照根门产生的心路过程而产生,这种受是当我们看到好的东西或不好的东西产生的感受,称为眼触生受。眼触生受是源于所看到的颜色或光,然后评判这个是好的、这个是不好的,这样产生的体验称为眼触生受。对于耳触、鼻触、舌触、身触、意触也是这样。

在《大念处经》里面就提到了九种受:
这九种受对于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是一种;

还有另外三种,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是基于有物染的。有物染的意思就是说,由于贪著于好的色、声、香、味、触,这些世俗的、有染着的所生起的,例如:看到好看的东西,听到好听的声音生起的,是属于有物染的乐受,如果是体验到不好的,看到不好的东西,听到不好的声音等等所生起的,是属于有物染的苦受。或者有时候对于所缘没有很明显的体验,这称为有物染的不苦不乐受。

还有另外一种就是没有物染的三种受,没有物染的三种受就是由于出离了或者致力于在修行当中所体验到的受,并不是基于物质条件,没有受到物欲污染的,这是在《大念处经》里面讲到的,例如:如果当我们在修行的时候,体验到内心的平静和快乐,这种快乐是没有物染的快乐。如果在修行的时候,我想要修行修得好,但是却感觉到好像没有进步,这个时候内心感觉到忧虑:“为什么我修行还没有进步呢?为什么还没有证得禅那呢?为什么我还没有断除烦恼呢?”这样的话生起的那种内心的苦受,就称为没有物染的苦受。而对于修行来说,没有特别的好的感受和不好的感受,这个时候生起的是没有物染的不苦不乐受。

在《大念处经》里面佛陀就用这九种分法来分受,就是来分我们的苦受、乐受和不苦不乐受。

我们再讲一讲受,平时在生活中、在修行中应当如何来调整受,来修习受,乃至如何来转化我们的受。受可以分为身受与心受两种。身受包括了乐受和苦受;心受包括了悦受、忧受和舍受。身受与心受有没有必然的联系呢?有没有?对于一般的人来说,就会有必然的联系。但是对于修行人来说,特别是对于圣者来说,它不一定有必然的联系。为什么这么样说呢?我们先讲一般人,从心理反应来说,一个从来都没有去关注自己、内心没有培养心智的人、没有修行的人,当他在感受到身体的一些痛苦的时候,例如:当他生病或者他的身体被刀割伤、被水烫伤的时候,这个时候他的身体就体验到痛苦的感受。当他体验到痛苦的感受的时候,他的内心是很高兴还是不开心?是不开心。不开心,他就经常会埋怨、会排斥、会抗拒、会后悔,“刚才我为什么这么样,弄到我现在这样痛苦。”这样的话,就由于身体生起了痛苦的感受,而内心也生起了苦受。好像有很多人生了病,这个时候身体就经验到、体验到痛苦的感受,然后通常伴随着很忧虑,即使是很多修行人也是。在修行的时候,由于身体有时候不争气,身体会有些痛苦,例如说在禅坐的时候,腿痛、腰痛、肩膀痛、脖子痛,于是他的内心就生起了痛苦,他很担心,“我为什么老是这么痛?为什么现在我坐了那么久了,还是这么样痛,真是很讨厌!”然后就怪这个,怪那个,怪旁边的人身体又发出臭气。还要怪外面的那些声音,甚至怪外面的鸟叫、风声,他都可以生起排斥、抗拒的心理。这样的话,就由于身体的痛,他的心也产生了苦受,是不是?对于乐受来说也是这样,如果身体体验到一些很快乐的感受,例如:男女情爱的,很多时候就是由于皮肤的接触等等,或者乃至到接触一次之后,他的心就经常会粘着,会粘着甚至会回味很久,会贪着很久、会去追求,这样的话就由于身体有了乐受之后,他的心也会粘着、会染着,会喜欢这种受。这个时候就由于身体的乐受而产生心理的乐受,喜欢这种感觉,这个就是当身体如果受乐的话,心也受乐。

对于修行人来说、对一个善于调伏心,一个致力于培养心智、培养定慧的禅修者、修行人来说,他可以做到身和心分离,如何来说呢?当我们的身体体验到快乐的感受、舒适的感受的时候,这是由于善的果报成熟。由于善的果报成熟,我们的身体能够体验到快乐的感受。身体的感受是没办法避免的,即使连佛陀都会有身体的快乐的感受。但是修行人的心却可以对这些所缘保持中舍、保持平淡,如如不动。即使有些外来的诱惑,他也有抵抗能力,产生舍受。身体体验到苦受,例如:生病能够身体体验到苦受,身体的受是属于一种果报的受,之所以身体会遭受痛苦,是由于不善果报的成熟。由于不善果报成熟的时候,身体就会体验到痛苦。这个时候,我们就应该学习承受,要如理作意,而不要让忧受(心的苦受)接连着产生。作为一个修行人、一位禅修者来说,我们就应该做到:身苦心不苦。佛陀在一部经典里面就讲到了:愚痴无闻的凡夫,会被两支箭射中。但是一个多闻的圣弟子,一位修习心的人,只有一支箭能够射中他,另外一支箭对他来说没有效用,没有作用。这两支箭一支是身的受,一支是心的受。对于凡夫来说,身受的箭煎熬着他、折磨着他,心受的箭也煎熬着他、折磨着他。但是对于修行人来说,身体的受是没办法避免的,因为只要有这个果报身,由于有了这个身体,身体必定会承受着过去业带来的果报,但对于心来说,它不一定追随着身体的感受而苦、而乐、而忧。

身体的苦受和乐受是没办法避免的,因为这是属于果报。我们的这一堆色蕴、这一堆色身是由于过去的业带来的,这称为业生色。既然是由于业带来的,由于我们过去所造的业不断在我们的生命期间会成熟,由于过去的不善业成熟,我们身体会遭受到痛苦;由于过去的善业成熟,我们的身体会遭受到快乐。身体的苦乐是没办法去避免的,即使连佛陀也不例外。

在《律藏》里面就有很多例子。讲到佛陀也会生病的例子,例如:在《律藏·药篇》里面讲到,有一次佛陀就生了一场病,这场病应该是和血液有关的病。然后,当时的名医Jã;vaka(耆婆)就用了一种很厉害的药粉,想要给佛陀服,但是由于这种药太厉害了,他怕佛陀直接服用了,他的身体不一定能够受得了,于是他就把药粉撒在莲花当中,然后就叫佛陀去闻一闻,结果佛陀闻了一次就拉了十次的肚子,然后闻第二次又拉了十次的肚子,然后闻第三次之后,那位名医Jã;vaka就跟他说:“当你拉了第九次肚子之后,你再去洗个温水澡,之后你还会拉一次肚子你的病就会好了。”我们看《律藏》里面,其实连佛陀也会生病。

佛陀有时候背也会痛,特别是在晚年的时候,佛陀一生中的最后一次雨安居,是他八十年(岁)那个时候,他度过了成佛之后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