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阿毗达摩四十九讲 玛欣德尊者-第5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于心来说,佛陀和那些离欲的弟子们内心也会欢喜,例如:当他进入初禅的时候,那个时候的受属于什么受?也是属于悦受或者称为乐受,或者那些阿拉汉弟子们,当他们听闻佛法的时候,他们的受是什么受?也是悦受。对。然而有时候当他们在走路、在托钵的时候,或者在进入第四禅或者在观照诸行法的无常、苦、无我,有可能是舍受,也就是他不偏于苦,也不偏于乐的那一边,内心平等的、平淡的去观照。

所以在这五种受当中,第一种受和第二种受是属于果报的受,这种受,我们通常来说,不能够说它是善,也不能够说它是恶,因为它的本质只是果报来的,它只是一种结果。由于善业的成熟,一个人可以经验到乐受,这是身体的受;由于不善业的成熟,一个人经受到苦受,这也是属于果报;

但第三种,对一般的人来说,第三种受可以是善的,可以是不善的,也可以是唯作的。为什么这样说呢?当你很贪着一样东西,你很喜爱那样东西,你太贪着了,这个时候你的心是什么受?是悦受,你太喜欢了。例如:你想要追求一样东西,或者现在突然你赚了很多钱,这个时候你的心理生起的是什么受?悦受,这种受是善的还是不善的?你的心念已经粘着在钱上,善的还是不善?又例如:当你在听闻佛法,或者见到佛陀的像很庄严的时候,这个时候,你的心生起的是乐受还是?是乐受。这种乐受是善的还是不善的?是善的,对!

如果是对于阿拉汉来说,他的心里面只是唯作。所以对于阿拉汉圣者来说,他的受是悦受或者是舍受,都是属于唯作的。
同时,由于内心也有可能会有果报的悦受。例如:有些人一投生,他由于在过去生造了一些善业、很欢喜地造善业,这个时候,他这一种很欢喜地造善业的业成熟而使他投生为人,而投生为人的结生心里面也会有乐受,这种乐受是属于第三种,那是属于果报的。

对于第四种忧受来说,肯定是不善的。没有任何的忧是善的。即使你说我为了修行,我担心我的修行不能进步,也就是佛陀讲到,在《大念处经》里面的九种受的无物染的苦受的时候,也是属于不善的。所以为什么我们经常强调大家要很高兴、很欢喜的、很快乐的禅修,不要生起忧受,为什么?因为忧受。你的内心有担心就会有焦虑,有期待就会有追求,于是你的内心就会患得患失,这个时候,你的内心就有忧受,忧受必然是不善的。

对于舍受来说,它也是很多种,它既可以是善的也可以是不善的,也可以是唯作,也可以是果报。例如:你现在刚刚买了一件新衣服,你会很喜欢这件新衣服,这件新衣服又是很时髦、又是很名牌,你穿上它,内心这时候生起的是快乐的还是中舍的?是快乐的,对!但是当这件衣服你经常穿的时候,你还会不会每次穿都是很高兴的穿上它?会不会?不会了。但是你会对这件名牌的衣服有贪爱么?有么?有。既然有贪爱,你会不会一穿上去也很高兴呢?不一定!这个时候,你对这件名牌衣服,你还是有贪爱,但是你这个时候生起的受也许是属于舍受。

对于善来说,舍受也有可能产生。例如:当我们感受平平的,没有很欢喜地去做布施,然后在持戒也一样,持戒,大家不可能说每天都很高兴地持戒,是不是?这个时候也是属于舍受。禅修也是,有时候大家并不是很高兴的,每天都很快乐的禅修,有些人禅修再修出一大堆烦恼出来,修出烦恼那是忧受。如果感受平平,那是舍受。对于果报来说也是,有可能是属于舍受。

对于唯作,例如:阿拉汉圣者,他也可能内心很平等的,没有任何苦和乐的去托钵,去接受食物,或者有时候他看到一些本来可以使一般人生起乐受的,他也可以生起舍受。

当然这些受我们也可以通过造作来生,也就是说有时候我们体验到所缘的味道的时候,我们的内心可以造作它是乐或造作它是苦。但是这只是属于下面的三种,而不是前面那两种,前面那两种是果报的受,我们没办法转变它,但是后面那几种我们可以转变它。本来一样东西是很好的。由于你的不如理作意,也会埋怨它、会抱怨它,是不是?

例如:现在在这边,其实大家一起共修,一起创造一个很良好的气氛,本来你的心应该心怀感恩,应该很欢喜的禅修,但是如果你的心老是挑着某些人的毛病,挑着这里的毛病,那里的毛病,你的心就充满了排斥、充满了厌恶,充满了抗拒,你的心老是去挑别人,挑这里、挑那里的毛病,你的心生起的是什么受?是属于忧受。

或者在修行的环境,假如是很不好,比如说周围的环境很嘈杂,在你们的家里面,可能外面马路的声音又吵着你,然后你的家里人在旁边走动,或者在外面看电视的声音也吵着你,如果是这样的话,假如你的心稍微不如理作意的话,很容易粘着那些声音然后就排斥,甚至你出去骂他一顿,怪他一顿:“为什么那么吵?”但是如果你稍微转一念,反正他们也有他们的生活方式,我们要尊重他们,毕竟他也尊重我,他已经提供那么好的条件给我禅修,我应该心怀感恩,感恩我的家人成就我,现在还在这边,至少他没有拉我出去陪他一起看电视,或者没给我一些杂务做,这样的话,我们反而会生起一种感恩的心去修行。

对于我们在平时日常生活当中,例如:在公司或者在单位,或者在大家交朋处友,处事待人的时候,也是这么样。有时候当别人在怪你,在埋怨你的时候,如果你用种包容的心、慈爱的心,那个时候你生起的反应,不一定是忧受,反而有可能是乐受。如果你看这个不顺眼,看那个不顺眼,即使好的东西,你的善的果报成熟,你也有可能产生的是忧受。只要你产生了忧受,你的内心必定是遭受到忧虑、担心或者讨厌、厌恶的煎熬,这种忧受可以说也叫做自作自受。

因此我们学了受之后,平时要多点如理作意,要培养的是善的悦受或者善的舍受,而应该避免的是不善的悦受、不善的舍受,更应当远离忧受。当然对前面那两种乐受和苦受,我们没办法改变,但是我们可以转化后面那三种受。

好,我们今天就讲到这里。

下面我们大家一起来做回向:

Idaü me pu¤¤aü; àsavakkhayàvahaü hotu。
Idaü me pu¤¤aü; nibbànassa paccayo hotu。
Mama pu¤¤abhàgaü sabbasattànaü bhàjemi;
Te sabbe me samaü pu¤¤abhàgaü labhantu。

愿我此功德,导向诸漏尽!
愿我此功德,为证涅槃缘!
我此功德分,回向诸有情,
愿彼等一切,同得功德分!

Sàdhu! Sàdhu! Sàdhu!
萨度!萨度!萨度!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阿毗达摩第十四讲:遍一切心所之想、思、一境性心所 
 

阿毗达摩第十四讲:遍一切心所之想、思、一境性心所



第二期宝峰禅寺止观禅修营
阿毗达摩第十四讲
遍一切心所之想、思、一境性心所
玛欣德尊者2009。04。27讲于江西佛学院



好,我们一起来礼敬佛陀: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āsambuddhassa! (三遍)
礼敬彼世尊、阿拉汉、正自觉者! (三遍)

各位贤友、各位法师、各位居士大德们,晚上好!

在昨天晚上我们一起学习了心所。在讲到心所的时候,我们知道心所是伴随着心一起生起的,它拥有四个特点,即:与心同生、与心同灭、与心取同一个所缘和拥有同一个依处。

然后我们就开始讲了七种遍一切心的心所。七种遍一切心所即触、受、想、思、一境性、命根、作意。昨天晚上学习了触和受。

触是指名法、依处和所缘三者的结合、接触称为触。

讲到受,受就是感受,心对对象(目标)的体验。
受又可以分为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或者可以分为苦受、乐受、悦受、忧受与舍受。
还可分为眼处生受、耳处生受、舌处生受、鼻处生受、身处生受、意处生受。

然后我们又特别重点地讲到了身受与心受的关系。讲到身受其实还是属于名法,只不过它是经由身体的体验,也就是说它的依处是身净色;而对于心受来说,它的依处往往是心所依处色,也包括了其他(眼依处等)的依处,也可以是舍受。

我们今天晚上将继续来接着学习其它的心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