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讲-第10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是通称。所有一切诸佛如来都有平等觉的德号。所以平等觉是佛号之一。你说那一尊佛,心不平等,都平等。那一尊佛不觉呢?统统觉悟,没有说不觉的佛,没有说不平等的佛,没有这个道理。菩萨有不平等,菩萨因为一念生相无明没有破,确实还有不平等的。但是,佛决定是平等的。所以一切佛都称平等觉。

  第四个是“专就本经‘平等觉’,亦即极乐教主之圣号。

  这是经上有的,像本师问阿难尊者以及大众,你们要不要见‘平等觉’,平等觉就是阿弥陀佛,无量寿佛。所以平等觉是在本经里面,可以说是阿弥陀佛的德号。那么经题上,如果称号前面有无量寿,后面有平等觉,是不是重复了呢?不重覆。无量寿是性德,平等觉是修德。前面讲大乘、无量寿、庄严,这三种都是性德。大乘,这性德里面讲这是赞叹哪!像夫子赞圣德大矣哉!没法子再赞叹了,这是一个赞叹词,不是大小之大,真正不可思议啊!无量寿是本性啊!庄严是美好,美好到了极处。换一句话说,一丝毫的缺陷都找不到,这才叫庄严。无论是在正报,在依报,一丝毫缺陷都找不到。所以这是性德。性德必须要有修德才能够显现出来。我们一切众生都具足性德,没有修德,性德透不出来。所以清净、平等、觉,这三个属于修德,也是真心三意。真心,清净心是真心,平等心是真心,觉而不迷是真心。所以是真心三个意思。那么这三句也配佛、法、僧三宝。这是本经别题,介绍到此地。

  后面一个字是通题。“经”这个字。

  “经:义为契经,1契理、2契机。具贯摄常法四义”。

  经。梵语没有‘经’这个意思。梵语,修多罗。要照它的意思去翻,它是线。印度古时候,这个书是贝多罗树叶写的,两边打个洞,用绳子穿,那绳子就叫修多罗。所以这个修多罗是线,贯穿的意思,贯穿把它穿起来,是这个意思。我们中国人对这个线,看得很轻,不重视它。中国古圣先贤的著作,我们尊称为经。所以就用这个经来翻修多罗,不是它的本意。

  那么拣别跟中国古人的这些经,像五经、十三经之类的,有一个差别,就加了一个字,叫契经。契是契合,契有二个意思,是契理、契机。上契诸佛所证之理,这个经里面讲的理论依据,是一切诸佛所证得的,佛佛道同。现代的话来说呢?符合于真理,现在人讲的。真理是什么标准,大家也不知道。第二个契呢?就是契众生的根性,特别是这一部经。因为这一部经是平等普觉一切众生。那么换一句话说,这个契机就平等普契一切众生根机,上从等觉菩萨,下至地狱众生,统统契合。这个法门到那里去找去。譬如,我请你编一本教科书,这个教科书从幼稚园到博士班都可以通用的。你们去编一本教科书来。诸位要晓得这个经典上,大藏经许许多多的经典,那是契某一类的根机,不是完全契机。的确有高级的,有中级的,有初级的。就像教科书一样,有适合于小学的,适合于中学,适合于大学,适合于研究所的,这叫分科判教。判教就是判别这个经典应该排在那一个年度,排在那一个课程,就是排课。唯独这一部经,它从幼稚园到博士班,一本就够了。统统契机,真是不可思议。这是很奇怪的呀!奇怪在那里呢?程度浅的人念,有浅的体会意思浅。程度深的人念,意思深,不一样啊!你们如果要不相信的化,这个经我已经讲过好多遍了。你把好多遍拿来比较一下,我一遍比一遍讲得有深度。后面讲的决定比前面讲的深广。给诸位说,我前面不是有意说得浅,不是啊!前面我就是那个本事,统统露出来了。所以这个经,你永远念不厌,永远讲不倦。为什么呢?遍遍有新意思。这是什么?真的是从幼稚园到博士班,它都管用,这是不可思议。不像其他的经典,没有这种力量。所以它是契机、契理。这在前面跟诸位介绍过啊!更是本经的特色。其余一切经,从契机、契理上来讲,没有这一部经这么样的圆满。

  ‘具贯摄常法四义’。这个贯摄常法是通常讲的,我们一般讲经统统用这个意思来解释经典。

  第一个是贯。“贯则贯穿所说之理”。

  这个贯的意思就是我们通常所讲的,有条不紊。这个文章作得很好,条理、段落、层次,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在佛法里面讲就是科判。章法结构非常严谨,一点错误都没有,这是从外表上看。慈舟法师给本经作了一个科判,诸位细细去研究、研究。现在这个科判的本子,我们也有,学习讲经的人,这个科判很有用处,有很大的帮助。科判就是解释经的。那么从科判里面看到它的内容,内容就是什么?他的思想、体系,有条不紊。字面上那是文章,章法结构。内容就是思想体系,这都是贯的意思。

  第二是摄。“摄则摄持所化之生”。

  这摄受的力量,也可以说是本经第一。摄受是对它产生特别的爱好。你真是读了之后欲罢不能,它有这个力量,越念越想念。所以我先叫你念三千遍,三千遍念完了之后,你再问我还要不要念?我说:你继续再念。念到什么时候不念了,念到成佛的时候还要念。成佛为什么还要念?成佛,自己不要念了,教众生念,你自己不念,怎么能教众生念?众生看到你都不念,你怎么叫我念呢?所以成了佛之后,念给众生听,教众生念。这个是摄持所化之生哪!功德力量第一。所以这个经跟一切经来比较,没有像这么样快速,三、四年当中能够在全世界风行。现在讲排行榜,第一啦!不过三、四年时间,在全世界排行榜第一,你就晓得这摄受的能力太大啦!太不可思议了。我虽然在外面宣传,跟大家介绍,大家要真正得不到这个利益,也不可能啊!我过去讲了不少经,为什么你们都没有这么深刻的印象,唯独这一部经,一接受就欲罢不能。说实在话,这不是我说的能力,经的功德力量。这个经实实在在是你自己无始劫以来的善根、福德、因缘现行,现在蒙十方一切诸佛如来的加持,这是真的。你念其他经典,得不到一切诸佛加持你,这个经是一切诸佛所护念经。所以是一切诸佛加持,那这个力量太大了。所以,这个确确实实是诸佛度众生的第一经哪!

  “常则古今不易。法则近远同遵”。

  古今不变是真理。远近,远是古人,近是现代人。你要想成佛,一生成佛,那你必须要遵守,你要依教奉行。它是超越时间,超越空间,超越所有的法门。这个常,超越时空啊!法是超越所有的法门。只要你遵守这个法门,你必定一生成就。不依照这个法门,一生未必成就。只是继续不断种善根而已,一生成就是决定办不到的。依照这个法门修学,决定一生成就。

  底下一段,这是佛学常识。佛经的立题有原则的。

  “七种立题”。七例选题。

  “本经属具足立题”。

  七种立题就是人、法、比喻。佛是此土果人,是本师释迦牟尼佛。无量寿是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这二个都是人,本经里面有人。庄严清净平等觉,这七个字是法,庄严是果法,清净平等觉是因法。这里头有因有果,大乘是比喻。人、法、喻,具足立题。

  “诸经皆具教行理”。

  一切经内容决定不能够缺少的。教是教学,就是文字,就是经本文字。行就是修行的方法,理是依据的理论。一定有内容,如果没有这个东西,纵然有文字,不能称之为经。

  “本理立教,依教修行,从行显理”。

  本是根据,根据理论建立教学。依照教学的方法来修行,从修行就显理,就证明这个理论是正确的,证明佛所讲的理论是正确的。

  “故须明本经题中别具之教行理”。

  所以,经在题里面对于教经、行经、理经,这些意思也圆满具足。

  “佛说大乘—是教”。这是教学。

  “依无量寿之理体,宣众生本具之大经”。

  如果说得详细一点就是宣平等普觉一切众生之大经。这个意思就更圆满了。

  “庄严清净平等觉—是行。一句弥陀,庄严自心,清净自心”。

  这个非常非常要紧。所以念佛要会念哪!会念就是自性的庄严,心性的庄严,身口的庄严。

  “无量寿—是理。表三际一如”。

  三际是过去、现在、未来。

  “涅槃常住之法身本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