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讲-第13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庆幸,我们过去生中的善根不可思议,因为经上讲的很清楚,阿阇王子五百长者他们,过去生中住菩萨道供养四百亿佛,善根还不够;听释迦牟尼佛讲这个法门还没有发心求生净土,只是发个心:我将来成佛也像阿弥陀佛一样,现在还没有发愿求生净土,那么由此可知,住菩萨道供养四百亿佛的善根都不够,我们今天接触到,能信、愿、受持,我们过去生中的善根超过阿阇王子他们,你要是不超过,你不可能相信。所以能够相信这个法门真是弥陀经上讲的多善根、多福德、多因缘。过去善根现行,现在十方诸佛如来冥冥当中的加持,你才能信、能愿、能行,这那里是偶然的,不是偶然的,所以我们介绍给别人,这是尽我们一分心意,他能不能接受就是他有没有这个善根,我们肉眼凡夫看不出来呀!他能接受我们合掌欢喜啊!他不能接受,也好种个善根嘛!阿赖耶识种个善根,所谓是一历耳根永为道种,给他种个善根,将来多生多劫以后这个种子成熟了,他还是往生不退成佛,不可能在这一生。所以我们普遍去介绍,这是正确的,万一他这善根,他过去有这个善根,那一接触他就成熟了,就帮助他这一生成佛了,他过去生中的善根不够给他阿赖耶识里头,种一个阿弥陀佛的种子。所以普遍的介绍是绝对的正确,但是不要希望他跟你一样的欢喜信受奉行,这就未必了。这个就难值难遇稀有出现。下面佛为这个原因特别再加强,提升我们的信念,叫着:

  “阿难当知。如来正觉。其智难量。无有障碍”。

  这是佛自己说的,佛自己赞叹自己为什么?没有人能赞叹嘛!佛只好自己赞叹自己了,赞叹的目的是希望我们能觉悟,佛有真实的智慧,佛有无量的智慧,我们要相信他,这个三句是佛的大智。

  “能于念顷。住无量亿劫。身及诸根。无有增减”。

  这一句是赞佛的德能,他有这么大的能力。他的能力太大太多了,举一个例子,这个例子是旁人做不到的,念倾是时间极短暂,住无量亿劫是这个时间是非常非常之长,这个一句是念皆圆融,换句话说,他在时间上讲呢?他自在了,他要这个时间短就短,他要这个时间长就长能随意,我们今天不行,我们今天不能把一小时缩短成一分钟,没办法做不到,一分钟也不能把它化作二十四小时,做不到,佛能够把无量劫浓缩成一念,一念扩展为无量劫,这个得大自在,‘身及诸根。无有增减’,身是总相身体,根就是讲六根,不增不减就是不生不灭的意思,超越时空,这是略举佛智佛德;佛为什么有这样大的智慧德能呢?下面说:


  “所以者何”。

  我们今天没有,佛有,为什么?下面给我们解释:

  “如来定慧。究畅无极。于一切法。而得最胜自在故”。

  前面两句是因,后面两句是果。因是什么呢?是定慧究畅无极。所以果报上与一切法得大自在了,这是值得我们深深反省,我们今天在生死轮回,迷惑造业受尽了恶报,根本原因在那里呢?没有定慧嘛!所以诸位在此地就要把佛法它的中心要抓到,中心就是定,戒、定、慧三无漏学。戒是手段,定是枢纽,慧是从定开的,没有定就没有慧。所以佛法不管是那一宗,那一个法门它所修学的目标,统统是定,凡是修定都可以说与佛法相应,离开了定慧就不是佛法,八万四千法门、无量法门,法是方法,门是门径,这么许许多多的方法门径,给诸位说统统是修定,修定的方法太多太多了,那么你就晓得,佛法修的是什么?修的是定,佛法求的是什么?求的是慧,果报那就是定慧的作用,定慧的作用就是与一切法得大自在,所以戒律是帮助你得定的,戒律是手段不是目的,如果戒律不能帮助你得定,这个戒律就不是三无漏学之一,而是属于世间的福报,修世间有漏的福报,所以这个戒学通世出世间法,如果因戒得定了,他那个戒是属于无漏学,三无漏学之一。所以戒是一定帮助你得定,戒帮助得定,诸位要记住只戒自己不戒别人,你就会得定,如果这个戒律还戒别人,你决定不能得定,你自己这个戒律持得再好,看这个人破戒,那个人犯戒,这个人我瞧不起他,那个人我讨厌他,你想想看你还能得定吗?你决定不能得定,为什么?心不清净,你心会受外面境界的干扰,只有自己持戒,别人持不持戒律一律不管,一律把别人看作最极清净之人,我们心清净这样才能得定,这是诸位同修一定要知道的。所以佛法的戒律,无论是小乘戒或者是菩萨戒,全是戒自己,绝对不戒别人,小乘戒是独善其身是个人修的,大乘菩萨戒是入众,就是跟大众相处我自己应该要遵守些什么?没有叫别人要遵守,我应该要遵守些什么?不要求别人。所以这是佛家戒律跟我们世间那个法律规章,不相同的地方在此地。所以世间法毕竟它是有漏法,佛法是无漏法,差别就在这个地方。

  那么如来的定慧到了极处,再也没有比这个高的,究畅无极啊!超过等觉菩萨。所以他得的果报也就是他所起的大用,与一切法,这个一切法是讲世间法、出世间法,世出世间一切事理、因果他统统得自在了,而且得的是最殊胜的自在,为什么讲最胜自在呢?因为这个自在,菩萨也有,不但菩萨有阿罗汉也有,阿罗汉的自在比不上辟支佛,辟支佛的自在比不上菩萨,菩萨的自在比不上佛,所以佛的自在是最胜自在,华严经上为我们略说如来果地上有十种自在,我们九法界有情众生所向往的,想不到哇!很想!想不到,但是要晓得这是真实的不是假的。第一个命自在,就是寿命自在,确实长生又不老,长生要老了就没意思了,不老寿命自在,住世随意,他住在这个世间爱住多久就住多久,我们很想但是做不到,为什么做不到呢?我们是被业力牵引着,没办法,佛为什么会做到呢?因为佛是愿力,我们今天学佛头一个就是要学这一点,我们也要使我们自己的愿力超越业力。这就是佛门常讲乘愿再来,不一定说到西方极乐世界然后再来,现在就乘愿再来,为什么呢?你把业力转变成愿力,愿力就自在了,我在这个世间喜欢住多久就住多久,业力就不自在,到时候阎王一通知,不敢不报到,愿力跟他就永远脱离关系了,这是希望诸位要发愿,愿力超过你的业力,这个愿怎么样发?怎么样超?这部经上跟我们讲得很详细很明白,很透彻。

  第二个是心自在,心自在就是心里面没有妄念,没有妄念,没有牵挂,没有执着这才自在啊!我们今天心不自在,一天到晚胡思乱想牵肠挂肚太多了,这个不自在呀!他自在,他在这个世间游戏神通,所以他那个心是真心,我们的心是妄心,说实在的话你的想为什么叫妄想呢?因为你的想没有一样是真的,所以想上加个妄,妄想、妄念没有一样是真的,你所牵挂的那些也是虚妄的,也不是真的,每一个人,个人有个人的福报;一饮一啄莫非前定,你能替别人着想,没这个道理,你能替别人着想,换句话说他那个命运你就可以改造他了,因果律就被你推翻了,诸佛如来都没有办法推翻因果律,你有能力推翻因果律,那有这种道理呢?所以你要是明白这一点,所有那些操心、忧虑、牵挂,唉呀!原来统统都是假的,都是虚妄的,都不是真实的,事实真相搞清楚了,你的心才一切放下,心地清净那就是正常的,对你自己现在、过去、未来看得清清楚楚,你再看别人他的过去,现在,未来也看得清清楚楚,那是真的那不是假的,佛法修学的纲领:觉、正、净这三门,我们修净土的是从净门入就是从清净心,清净心就是觉心,清净心就是正知正见,我们修行的功夫,自己要常常反省去检点,检查一下我的功夫得不得力,我修行的有没有进步,你的心是不是一天比一天清净,你的烦恼你的妄想,你的分别执着是不是一天比一天减少,果然逐渐减少了,心地清净了,这就是功夫得力,这是好境界;绝对不是你每天念多少部经,念了多少声佛号,拜了多少拜佛,那个没有什么大用处的,如果心里面还是很多妄念,还是贪、嗔、痴、慢,那一点用都没有,所以蕅益大师讲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品位高下在于功夫的浅深,不是在你念诵的多少,是在功夫的浅深,功夫深的到一心不乱,功夫浅的就是成一片,成一片是伏烦恼,烦恼没有断,伏烦恼,功夫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