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讲-第14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不少同修来找我来问我,实在讲,我在讲经的时候统统都讲过。问我这佛要怎么念法?要不要出声念?不出声可不可以?到底念四个字还是念六个字,用什么样声音来念?问我这些,把我搞得为难,这个法门是最简单最容易,不讲求任何形式。所以你念佛你喜欢大声你就大声,你喜欢小声就小声,你喜欢默念不出声心里念,都一样;古人固然说过,大声念见大佛,小声念见小佛,你要去仔细看看他是对什么人说的,那个说法是有特殊对象,应机而说的。佛教给我们依法不依人,这个大声见大佛,小声见小佛,经上没有,我们就参考而已啦!不要太认真、不要太固执。经典上没有这个说法,那我们就晓得这是祖师应机而说。大声念对治烦恼的效果大,也就是能够把我们妄想杂念赶掉,全部精神集中振作起来了,他有这个作用,小声念默念,有的时候昏沉,打瞌睡了,什么时候睡着自己都不知道。所以念佛要自己会调节,当昏沉的时候,妄念多的时候,大声高声念,妄想昏沉就没有了,在精神饱满的时候就小声念,保持自己相续的力量。所以要会调节,生理我们有绕佛,绕佛就是经行,像散步一样,用这个方式走累了坐下来念,活动活动筋骨;拜佛念,这是调身,所以诸位要记住,念佛没有一定的仪式,没有一定的方法,但是他有一个原则,念了一定要念得自己心很安静,妄念不生,这个是念佛的目的。我念佛,心愈念愈清净,烦恼妄想愈念愈少,愈念愈有智慧,这就对了,这个念佛功夫就看见。假如念佛愈念愈烦恼,愈念妄想愈多,那就错了,是你念的方法有问题,你不会调心,不会调身。所以要着重调身调心,心要安、要静,身要活活泼泼、要健康,身心要健康,这个很重要。

  修行要务,立愿居先,人要修行,要先有一个目标,要先有一个方向,然后功夫就能够得力了。


  ‘至心精进’,至是到了极处了,至诚,无上的清净心,我们这个经,经题上就给我们讲得很明白,要用清净心、平等心、觉心,清净平等觉,用这个心来念佛,以念佛的方法达到清净平等觉,相辅相成,用这个心念,用念圆满清净平等觉,这才叫精进。精是不杂、不疑,这才叫精,要怀疑夹杂就不叫精了。

  “法藏比丘说此偈已。而白佛言。”

  这一句是总结前文,前面说了十首偈,偈的大意;赞佛发愿,请佛证明,这个偈子说完之后又向佛说:

  “我今为菩萨道。已发无上正觉之心。取愿作佛。悉令如佛。愿佛为我广宣经法。我当奉持。如法修行。拔诸勤苦生死根本。速成无上正等正觉。”

  我们先看看他的发愿,再想想自己,这样才叫修行,这个才有用处。不要光念,他念的是阿弥陀佛的因地与我们自己毫不相干,那有什么用处呢?这个经念的是白念了,阿弥陀佛才不要听这个经。所以念经是为自己念不是为别人念,念了要想一想,人家怎么样?我怎么样?我应该如何去学人家,这个念经才叫有功德啊!不是这样念经,你一天念个十遍、二十遍、念个一百遍、二百遍、说老实话,一点功德都没有,只可以说比你口里讲闲话骂人好一点,你说他好处,好处就这么多,其他的好处我就不知道了,就没有了,诸位要懂这个意思。

  你看看人家说:我今为菩萨道,菩萨道就是度众生,为菩萨道就是为度一切众生,人家发的这个愿不是为自己,为一切众生,为一切众生发无上正觉之心。取愿作佛。悉令如佛。不是为自己啊!前面在偈子里面我们所看的他的愿心,他有这样的愿心,所以才有以后的四十八愿。四十八愿是他的大愿落实,人家本来的存心就是这个样子,我们存的是什么心?我们今天要学佛,还要学阿弥陀佛,还要想到西方极乐世界去,想想我们自己的心,我们的愿跟阿弥陀佛比一比看,像不像他?人家发愿是作佛,我们今天学佛了,学佛为什么?许多人来学佛,是为了自己烦恼太多了,生活太苦了,希望自己的家庭平安、升官发财来学的,目标就在此地。我学佛四十多年,没听说一个同修进佛门来;我发心要做佛,没有遇到一个,问他为什么要学佛?说了一大堆,都是为了自己,多半都是家庭平安,事业顺利,健康长寿,都是为这个求的,没有听说一个他想当菩萨、他想作佛。所以他成不了佛,他也成不了菩萨,修了一辈子还搞六道轮回,为什么呢?轮回心没有舍掉,他的目标就是在人天两道求福报嘛!福报还未必能求得到,因为他求的方法错误了,每一天在佛菩萨面前念经,以为念经佛菩萨就喜欢他了,就好像佛菩萨的乖宝宝,每天功课都做得不错,每一天供一点香蕉水果,巴结巴结佛菩萨,贿赂贿赂佛菩萨,这样就可以得人天福报了,错啦!完全错了啊!

  佛菩萨在经典里面教训我们,要我们学他啊!你才真正会得到利益,学他发心,学他的愿心,他发愿要作佛,做佛就是做一个真正对宇宙人生彻底觉悟明白的人,一点都不迷惑,这叫做佛。对于一切法,一切法的真实相,般若经上讲诸法实相啊!彻底通达诸法实相就是佛,就是菩萨。所以佛菩萨不是神仙,神仙还是六道的众生,对于诸法实相还是迷惑颠倒,没搞清楚啊!唯有佛菩萨清楚,这个是发无上心。四弘誓愿里面,佛道无上誓愿成,人家发的是这个心,这个目标远大啦!这个目标真实究竟,人要有这样的一个目标。诸位想一想,这个人还会造罪业吗?还会有坏念头吗?没有啦!还会被诱惑吗?也不可能被诱惑啦!他要求求大的,你小的东西诱惑不了他,你说这个世间有总统的位子来请你做,他不要做,他要成佛嘛!天上大梵天王现在退休了,请你去当大梵天王去,你看看这太小了,我不愿意去干,这样的目标方向纯正,才能够不受诱惑。

  我们今天一心一意要到西方极乐世界成佛,我们成佛也跟阿弥陀佛一样,愿是有了,有了怎样才能成佛呢?这要学法门。所以他这个是四弘誓愿从后面说起的,成佛,怎么能成佛呢?学法门,怎么学法门呢?断烦恼,成佛道是果,修法门是因,修法门是果,断烦恼是因。你看他这个文的次序,他就是这样的,愿佛为我广宣经法,法门无量誓愿学,这是求法;,我当奉持如法修行,拔诸勤苦生死,这就是断烦恼,这才是真正的大觉,真正彻底觉悟了,不是真正彻底觉悟不肯奉持;换句话说,他不肯照做啊!我当奉持如法修行,这是彻底觉悟的态度,彻底觉悟的样子。所以我们今天看同修,这个经典你做到几句,那几句用在自己生活上?天天念经,一句也没做到,你还是迷惑颠倒,还是不觉啊!觉悟的人一定照做,依教修行。行是自己的行为、思想、见解、造作跟经上讲的不一样,依照经的教训,把我们的思想、见解、行为修正过来,这叫做修行。

  譬如我们在此地读了,我们看到人家听佛说法了,他就奉持,如法修行,我们没有做到啊!我们听了佛法,读了佛经,经是经,自己生活是自己生活,毫不相干,这个没有用处啊!念是念了,没有如法修行。所以这个经叫白念了,念一生也得不到一个结果,得不到结果回头就谤佛了,说佛经不灵,佛菩萨没有保佑他,这一谤佛这个罪过就堕到阿鼻地狱去了,毁谤三宝啊!殊不知不是佛不灵啊!不是经不好啊!是你自己搞错了,你没有能够依教奉行啊!把依教奉行当做是每天念一遍,念给佛菩萨听听这就叫依教奉行了,这个错了。是要把经训做到,这是对佛;就是对老师表明求学的态度,如果不能真正奉行,如法修行,老师就不教了,教你干什么呢?讲了半天白费力气,讲了你也做不到,老师就不教了。所以老师教学生,一定会看看,学生能做多少?他就教你多少,能做一分他就教你一分,不会教你两分的,为什么呢?两分你只能做一分,那一分就白教了,老师愿意省省力气少说几句,不说了。如果你能做到十分,老师不能教你九分,教九分对不起你,你可以做得到啊!一定要教你,你做不到不必要教你。这是教学的态度,绝对不是老师偏心,老师喜欢这个不喜欢那个,那你就错了,就冤枉老师了。老师观察学生,那个学生能做多少就教多少,这个里头没有私心的,没有偏爱的,这个要知道。

  ‘拔诸勤苦生死根本’,生死根本就是搞六道轮回啊!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