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讲-第23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国众生。功德善力。住行业地。及佛神力。故能尔耳。”

  这一句是正答阿难尊者的问题,正式答覆他,西方极乐世界那一些众生,这些众生是发菩提心,一向专念,正助双修的这些人,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的这些人。他们的‘功德善力。住行业地’,这一句话怎么说呢?见佛得平等身业,什么时候见佛?一往生就见佛了,为什么呢?佛来接引。所以一见阿弥陀佛就得平等身业,闻名得平等口业,我们现前就得到了,现前得到,你自己不觉得,你没有感觉到,实际上,真得到了。为什么呢?十方世界上至等觉菩萨,我们要问,他怎么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他念‘南无阿弥陀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我们今天也念‘南无阿弥陀佛’,没有两样,我念的佛号跟他念的佛号一样,平等,可是诸位要知道,除了这句佛号之外,没有一样能够跟菩萨罗汉平等的,没有!只有这一句佛号是平等的。所以大势至菩萨劝我们‘净念相继’,‘净念相继’就是修平等口业。身、语、意三业,我们从这里下手,那么我再告诉诸位,如果你能够读诵这部无量寿经,念得很熟,经义很清楚,常常念经的意思,常常想经中的境界,你就会得平等意业,西方极乐世界的人,凡是求生西方极乐世界,没有一个不是想念弥陀本愿功德,西方世界依正庄严,我们也想这个、也念这个,得平等意业。那么身业呢?见了佛就得到了,三业当中先修这两个,这两个都非常重要,为什么呢?那个平等意业离不开口业,口不念阿弥陀佛,心里面胡思乱想,绝对不是想弥陀本愿功德依正庄严,不是的。所以口与心相应,决定得平等的行业地了。那么这个就是入如来家,就是住弥陀行业地了,这个住行业地就是住阿弥陀佛的行业地,我们的心行跟阿弥陀佛相同。业是造作,我们的造作跟阿弥陀佛也相同。‘及佛神力’。那么同时你跟弥陀心愿行业都相同,阿弥陀佛的威神加持你,你统统能够得到。因为这个缘故,故能自然安住尔耳,他不须要须弥山,不须要这些东西,这一句是正答。我们再看下面经文,阿难把这个事实真相给我们透露出来了,阿难他不是不知道,他知道。

  “阿难白言。业因果报。不可思议。我于此法。实无所惑。”

  他明了,他是明知故问,为什么明知故问呢?代我们问的。

  “但为将来众生。破除疑网。故发斯问。”

  他这个问是代我们问的,不是他不知道,他是真正明了。所以这一章经,显示西方极乐世界依正庄严之所以然,依正庄严这个经上说得很多很多,这一章经里面把这些理论透露,是不可思议业力,不思议业力非常非常之广泛。我们再看底下一章:

  “光明□照第十二”。这一章以及底下一章,第十三章‘寿众无量’,两章都是介绍西方极乐世界的正报庄严,也就是介绍西方极乐世界人事环境的美好,我们这个世间,自古以来人就感叹,这个处事难,处人更难,人与人之间相处非常非常不容易;古人,人与人当中相处,比我们今天还要好的多。原因在那里呢?有教育,虽然教育没有现在的普遍,没有现在的普及,但是古时候的教育踏实,我们现在虽然是普遍,仔细去观察教育内容,里面的毛病太大太大。古人虽然教育不发达,但是他依然有许许多多补救的方法,因此,能够治天下太平,长治久安。那么这就是我们一般讲的机会教育。像我们中国的歌舞、戏剧,早年的元曲,昆曲,演变到明、清的平剧,乃至于地方戏曲,都负有社会教育的使命。所以你看戏剧所演的内容,它有个重点,也就是它精神之所在,忠、孝、节、义,它演这个。里面的内容必然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没有念过书的,常常看看戏,听听唱歌,无形当中统统接受到道德的教育。所以他为人处事,起心动念,他都有个分寸,那读书的人更不必说了。所以中国教育,自古以来这个教育的内涵,就是教给我们人与人的关系,一个家庭,父子的关系、夫妇关系、兄弟关系、朋友关系、君臣关系,分得清清楚楚,自己对人应该要尽什么样的义务?五伦十义,义就是义务,父慈子孝,兄友弟恭,那就是讲你什么身分?要尽什么义务?你要把你本分事情做好,那个社会怎么不和协呢?天下怎么不太平呢?这是教育。

  看看我们今天学校林立,看看里面内容呢?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统统不讲了,问题就来了,现在的社会动乱,国家就想到,想到伦理的重要,伦理已经丢了很多年,现在再想把它拾回来,不是那么容易,真是后悔莫及。

  佛门里面真正是佛教的正法,还有那么一点点样子在,实际上,也都谈不上了,世间法,伦理破坏了,佛教的伦理同样也连带破坏了,这是我们要晓得的,世界为什么会动乱?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灾难?这是大家的共业,可是佛告诉我们,共业当中有别业,自己认真的修行,断恶修善,积功累德,共业里头有别业,这是我们自己努力可以能够修得到的。那么这个二段经文是四十八愿里面,第十三愿光明无量,第十四愿触光安乐愿的成就。光明遍照这一章经文,我们看经文:

  “佛告阿难。阿弥陀佛威神光明。最尊第一。十方诸佛。所不能及。”

  这个话,绝对不是我们修净土的人偏赞净土,是释迦牟尼佛自己说的,这是本师赞叹阿弥陀佛,佛的言语,金刚经上说得很清楚: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佛所讲的话,不会加一点,也不会减少一点,直说,是什么?直接了当说出来,不增不减,这叫如语。我们要相信那是真的十方诸佛所不能及。弥陀的威神光明最尊第一,读了这个还不能相信吗?还能有疑问吗?那么从弥陀本愿上看第十三愿,愿文是这样说的:‘我作佛时。光明无量。普照十方。绝胜诸佛。胜于日月之明。千万亿倍’。第十三愿这个就是他的本愿兑现了,圆满了,过去所发的愿,现在都成了事实,光明的作用,底下经文说:

  “遍照东方恒沙佛刹。”

  先讲一方,这不止十万亿,我们娑婆世界距离西方极乐世界国土,十万亿佛国土,恒沙佛刹不止十万亿,这是比喻世尊当年说法在恒河流域时间最多,用恒河当中的沙来作比喻,那个恒河的沙,细的就像面粉一样,现在有许多人常常到印度朝圣,最初去的他们回来带了恒河沙,还送了一瓶给我,那一瓶恒河沙,我也不晓得到那里去了?确实像面粉一样,很细很细,那一条恒河多少沙?无量无边。弥陀光明确实不可思议。

  “南西北方。四维上下。亦复如是。”

  这是弥陀光明遍照十方无量无边恒沙世界,诸佛所不能及。

  “若化顶上圆光。或一二三四由旬。或百千万亿由旬。”

  这是讲佛的顶上圆光,我们常常看到佛像顶上画一个圆光,这个圆光叫常光,不是放光,是常光。平常就有,但是诸佛这个光明大小不一定,有一二三四由旬,有百千万亿由旬,这个差别很大,你要问,这是什么原因呢?这也是不可思议业力所致。

  “诸佛光明。或照一二佛刹。或照百千佛刹。”


  这样的诸佛如来,在法界当中无量无边很多,这个光明照一个,就是他自己教化的这个地区,大千世界,更大的呢?能够照另外诸佛的刹土,但是数量都有限,少的一二,多的百千。

  “惟阿弥陀佛。光明普照无量无边无数佛刹。”


  阿弥陀佛这个光明遍照,没有法子计算的,实在的弥陀光明所照是尽虚空,遍法界,没有一尊佛刹他没有照到的,什么原因呢?我们在前面第四章、第五章念过,他老人家在因地修学的时候,曾经要求他的老师,世间自在王佛,为他宣说二百一十亿诸佛刹土,那个二百一十亿不是数字,前面跟诸位报告过了,二百一十亿是密宗里面表法,表大圆满,这大圆满就是法界之中一切诸佛刹土,一个也没有漏掉,才能够叫大圆满,因地修学就是这样的心量,果地成佛,他的光明当然遍照一切诸佛刹土。所以论其光明,没有一尊佛能比得上阿弥陀佛。所以说,普照无量无边无数佛刹。下面佛要把这个所以然跟我们说出来,使我们不会疑惑,为什么有的佛,既然成佛了,佛佛道同,为什么成了佛之后,光明还不平等?应当是平等的,理上是平等的,事上不平等,什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