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讲-第9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佛法确确实实是世间最好的教育。‘佛’字就跟诸位介绍到此地。

  下面是说。

  “说:悦也,悦所怀也。佛以度生为愿,今众生机熟,堪受净土大法,究竟解脱,故今乐说,以畅本怀”。

  这个说跟喜悦的悦,在古时候是同一个字,这个字就是我们今天讲的破音字。你看,你们念四书,四书一开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但是那个字不能念‘说’,念‘说’就错了,要念‘悦’,古时候‘说’跟‘悦’是同一个字,但是念的音不一样,意思也不一样了。所以这个‘说’当作喜悦来讲。他要不喜欢,他就不给你说了。他欢喜,他就详细的跟你讲解。所谓是话不投机,半句多啊!不肯跟你讲啦!所以欢喜的时候才会跟你讲。那么说法就是悦所怀,怀是心里面愿望,愿望将要达成,这是真正的欢喜。佛的愿望是度生,这个度生,拿现代的话来讲,就是教学生,度生就是教学生,教化一切众生。老师愿意教,他不肯学,那就没法子了。佛想教他,佛有这个好心,他不肯接受,那也是枉然。必须学生欢喜接受,老师也欢喜教,这叫做师资道合,这个是世间最愉快的事情了。这一种快乐,不是一般人能够体会得到的。古人所谓: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啊!这是一大乐事也。那么,佛现在看到众生机熟,机是机缘成熟了。什么叫成熟呢?可以接受,欢喜接受。佛已经看出来了,看出这个机缘成熟了。特别是能够接受净土这一个学科的教学,那佛真正无比的欢喜。我们在无量寿经上看到过,可以说,佛讲这个话,是他一生当中,比讲任何一部经典都快乐,真正是无比殊胜的快乐,为我们说这一部经。为什么呢?因为这一部经是究竟解脱。其他的经,解脱有,不究竟。不要说别的,就是拿华严、法华来说吧!那真是解脱,依照那个法门去学,那个法门还得要上上根,普通根还不行。能够达到什么果位呢?能够达到法身菩萨的果位,不能成佛。所以说是解脱是有啊!不究竟。往生西方世界,生到西方世界就可以说他决定成佛,他不久的将来就成佛了。所以这个法门才叫究竟解脱。华严要没有最后十大愿王导归极乐,华严就不究竟。所以这一部经,在一切经里面是无比的殊胜。现在看到众生机缘成熟,可以接受这个法门,那佛多高兴啊!无量劫以来,佛就等这一天。这一天被他等到了,你说他多快乐。故今乐说,乐是爱好、欢喜啊!以畅本怀,他的本愿达到了。蕅益大师在要解里面解释这个字,要解是阿弥陀经,阿弥陀经跟本经是同部。因此,阿弥陀经里面的注解,对于本经完全适用。他在解释经题:佛说阿弥陀经,他解释这个‘说’字,他说:佛以度生为怀。跟我们这里所讲是一样。众生成佛机熟,我们这个地方‘今众生机熟’,他在众生跟机熟二个字当中,加二个字‘成佛’,这个不简单。众生成佛的机会成熟了,这不得了啊!所以为说难信之法,令究竟解脱,故悦也。蕅益大师这个说的,真正是究竟圆满。因为我们这个地方在看,不跟你细说,你还看不出他好到什么程度啊!蕅益大师那个注解一看,那就彻底明了。这个法门是对什么人说的呢?是对成佛机熟人所说的,所以当然能相信这个法门的人少了。看看他,他像不像成佛啊!他不像嘛!他不像就不是这个法门的当机者嘛!这个法门是对成佛的人说的。所以我们自己问问,我们是不是快要成佛了,看看这些同修们,那一个像要成佛的样子。所以这个法门是难信之法,真正难信哪!那么这个法门,相信的人少,这是当然的,成佛的人太少了,这一生能成佛的人,确实不多。但是,与这个法门有缘的人很多。结了这个缘,这一生不成就,等来生了。来生要等到什么时候,那就很难讲了。也许再等无量劫无量劫之后才能有机会再遇到,这遇到是很不容易。我们在这一生当中遇到了,正如佛在经上说,我们是无量劫中,曾经供养过无量无数诸佛如来。因为这样深厚的善根,现在又蒙三宝在冥冥当中加持,才有这个缘份遇到啊!否则的话,怎么可能遇到嘛!不可能的事情啊!所以我们要珍惜这个机缘,要把握这个机缘,这一生当中决定成就。从今日起,我们要作佛去,不干别的啦!要成佛去啦!这样,现在这个社会上流行一个口头话‘心想事成’,我们心想成佛,当然就会成佛嘛!想成菩萨就成菩萨。这个是佛法里面所说的,唯心所现,唯识所变。这个观想的力量非常之大。这个宇宙万法从那来的呢?就是我们想像而现的。心里想什么?他就现什么?所以想佛就现佛,想三恶道就现三恶道。那么本经是释迦牟尼佛为众生成佛机熟人而说的。

  再看底下第三段,大乘。

  “大乘:喻也,乘以运载为义。此经所示,能念之心,本来是佛,是能乘大;起心念佛,念念作佛,故所乘者大,强名大乘”。

  ‘示’是所指示的,也就是所说的。大乘这个名词,也是不得已勉强而建立的。为什么呢?因为,佛法是平等法,那有大小呢?平等法是真的,这是从众生种种分别、执着上假设,建立这么一个名称,使我们初学的人容易理解。这个地方要跟诸位说明的,就是这里头二句:我们能念的心,本来是佛。佛就是心,心就是佛。佛,前面跟诸位说过,这个意思是觉,觉悟的心就叫做佛,佛是觉悟的意思。谁觉悟呢?心觉悟啊!这心要是迷了,就叫众生,觉悟了就叫佛。所以生、佛平等。为什么呢?都是一个心嘛!心有没有觉迷呢?没有。心没有觉迷,是我们自己人有觉迷,心没有觉迷。觉悟了,我们这个心就叫做佛,迷惑了,我们的心就叫众生。心上来讲呢?也没有佛,也没有众生,也没有觉,也没有迷。这是诸位要细心去体会的。所以,能念的心,本来是佛。这一句话,意思很深。能念阿弥陀佛,这个心是觉心,不念阿弥陀佛,这个心就是迷心。你要问:我这个心什么时候觉?念阿弥陀佛的时候。什么时候迷呢?不念阿弥陀佛就迷了。这个是千真万确的事实。所以古德给我们讲,起心念佛,这是始觉,开始觉悟啊!所念之佛,就所念的阿弥陀佛是我们的本觉啊!起心念佛就是始觉合本觉。始觉跟本觉不二,是一个觉。所以说: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念佛就成佛,你要把这个佛忘掉了,就是迷惑,就是颠倒。所以这一句佛号,二六时中不可以暂忘啊!不可以或忘啊!大师以这个意思来解释大乘。圆满到了极处。能念的心,这是能乘大。所念的佛,这个阿弥陀佛是究竟觉,这是所乘大啦!所以古德说:这个法门是大乘当中的大乘,圆中之圆,专中之专,真正不可思议啊!

  第四段是“无量寿:梵语阿弥陀,阿弥陀三字是密语,含无量义。今翻无量寿,是取其中主要一义。是此德号,明法藏因地愿行,与果地佛德,极乐之依正主伴,一部所说,摄无不尽也”。

  在这一个题里面,无量寿这三个字是主,最重要的就是这三个字。梵语阿弥陀,翻成中国意思无量寿。阿弥陀三个字是密语,就是密咒啊!是咒中之咒。所以有人说,我们念佛的人,还要不要念这个楞严咒,要不要念大悲咒,要不要念往生咒?那些都是小咒,阿弥陀是咒王。念阿弥陀,那些咒就不要念了。为什么呢!统统包括在这个咒王之中。你念那些咒,不能包括阿弥陀,念阿弥陀把那些东西统统包括了。你看,阿弥陀又好念,加上佛,这四个字,阿弥陀佛啦!无上的神咒啊!从前记得我讲心经,讲到后头啊!是大明咒,是大神咒,那是什么呢?是阿弥陀佛啦?不要去啰唆,找别的啦!无上的神咒。这个要知道,含义无量。今翻无量寿是取其中主要一义。实在讲,这一个阿弥陀这个名号里头,无量的寿命,无量的光明,无量的智慧,无量的德能,无量的才艺,他统统都包括在里面,都是无量无边的。在无量无边,那一个意思最重要呢?当然寿命最重要。如果没有寿命了,你说有无量的财富,他短命死了,那财富谁去享呢?没人享受嘛!所以一切无量里面,是以寿命为第一。我们就取它这个第一义,最重要的一个意思。他是真正的无量寿,道道地地的无量寿。那么也有同修看到这经上说的,将来阿弥陀佛,法缘尽的时候,他老人家入涅槃了,观世音菩萨接着就成佛。那这样说起来,阿弥陀佛寿命还是有量的啊!怎么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