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12月24日人类学与文化寻根叶舒宪-第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答:你问的这个问题也刚好是今天中国的人类学者所关注的问题。我们知道,我们有个国家领导人,人大常委会的费孝通先生,他是在英国留学,跟的是科班的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学的,所以说最严格意义上的人类学家,应该是他。但是呢,他在北京大学没有系,有一个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他呢,希望把从西方学来的这些知识,应用到中国的乡村社会的研究中去,这是代表着中国人类学研究的一个方向。除此之外,我们从事文史哲传统文化研究的学者们,也有一种想法,就是把人类学这种广阔的视野,全球性的这种关照,反过头来认识我们自己的民族文化。有没有帮助呢?我们从事文学研究的一些学者,尝试用这种方法来解读中国古代的一些经典,像《诗经》,《楚辞》,老子,庄子等。我们也发表了一些这样的著作,实际上是用人类学的方法来反观自己中华文化的一些做法,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就是说过去关起国门来,限制在单一的我族中心的优越和自大中看不清楚的问题,用人类学的这种比较的,横向的这种透视,往往是一眼就能够看到问题的实质,所以呢,在某种意义上人类学对我们这个有深远的文化传统的国家来说,同那些刀耕火种的原始民族是一样,有广阔的用武之地。谢谢你的问题。
  … 返回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