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经济增长理论-第7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知道未来的价格是多少,因此,如果为使利润和亏空相抵而确定的价格确实起到了这一
作用,那将是最不可能发生的巧合竟然发生了。在所有成功的例子中,稳定物价是与税
收结合在一起的,这样,失误的主要后果只是政府的税收增加或减少,而不是代理机构
将资金耗尽。还应指出,在经济繁荣时抑制国内购买力的同时必须储备相应数量的外汇。
因为在衰退时期维持国内收入水平就得在出口减少时保持进口,除非代理机构保持的储
备得到外汇的支持,否则,要做到这一点是不可能的。
    这种通过政府的代理机构出口产品的做法,会使政府承担风险和责任,而这种风险
和责任是许多人都希望避免的。政府只需与出口产品价格成反比改变征税,就可收到差
不多同样起稳定作用的效果,而不会使销售渠道受到影响。这样做最直接的方法就是直
接对出口征税,但也可通过调节进口税,或调节其他任何税收来实现,尽管这种方法不
那么有效。直接的方法只是当价格上涨时,征收的出口税也急剧增加。比如说每吨价格
100镑时出口税为0,当价格为每吨100一150镑时,价格每增加1镑,每吨的出口税就增加
10先令,价格超过每吨150镑,则价格每增加1镑,出口税就增加15先令。
    如果还想获得更加精确的稳定效果,价格超过每吨100镑时所征收的出口税可参照价
格跌至低于每吨100镑时的相应补贴定出。
    实际上,绝对的稳定既达不到,也不可取。要想准确地预测出未来价格的发展趋势
是不可能的,而且应当允许世界价格的变化对那些在国际贸易中起重要作用的商品的产
量产生某种影响,这是可取的。此外,还有管理方面的问题也使那些组织欠佳的政府难
以实行这类稳定计划而又不遇到麻烦。但在一定程度上与世界范围的波动脱钩却是大多
数国家所能够做到的,更多的国家并没有试图减少国内的波动,阻止他们这样做的原因
与其说是现有手段存在技术上的困难,不如说这些国家出于政治上的原因,不愿在经济
繁荣时对本国的发展加以抑制。只有当经济繁荣时消费受到相应节制,衰退时才能维持
不下跌,因为只有在经济繁荣时储备了外汇才能在经济衰退时用来维持进口。而目前这
些国家中的大多数国家在经济繁荣时开销无度。有关在此时应征重税的建议遭到强烈抵
制。即使真能征以重税,各国政府也很可能将其用于扩大自身开支,而不会将其留作储
备金,并用外汇来支持这些储备。而这样做是很合算的,因为任何一笔外汇在经济衰退
时所能购买的进口商品都要比在上一次经济繁荣时所能买的要多(这是因为价格下跌)。
认为欠发达国家如果愿意的话,能够使国内经济完全不受外部波动的影响的意见是错误
的,但是如果这些国家有决心的话,在避免经济繁荣和经济衰退时期最极端情况的发生
方面,它们是大有可为的,这一点却无疑是对的。
    以上这些意见只适用于使欠发达国家的经济不受出口商品价格变化的影响,而不适
用于出口商品数量的变化,一些国家在经济衰退时期也不减少其出口额,而是能卖到什
么价钱就卖什么价钱,剩余存货都集聚到那些消费国家去了。在另一些国家,产量的下
降仅仅是因为价格下跌,因此如果国内物价稳定,出口额在经济衰退时也可保持不下降,
但是,并非所有国家的情况都是如此。在一些其他国家,只有政府保证买下可出口的商
品并将其储存起来直到出口市场复苏时为止,才能在经济衰退时维持住这些出口货物的
产量。如果做不到这一点,产量将减少;如果这种商品是通过雇佣劳动生产的,失业人
数就会增加。一些欠发达国家的政府确实很大胆,在出口需求降低时储存这些商品。如
果市场很快复苏,存货可在经济繁荣时销售一空,这样做则可望获得大笔利润,但如果
市场迟迟不复苏,政府被迫在价格依然很低时处理掉存货,这样做同样则有可能遭受重
大损失。在价格长期趋于下降的几十年间,事实证明奉行这种政策是很危险的,而在价
格趋于上升的几十年间,奉行这种政策则是有利可图的。但是当经济衰退开始时,有谁
能说得清这到底是暂时现象,还是价格长期下跌的开始?
    欠发达国家使本国经济获得相对稳定的最大希望在于比较先进的国家正试图控制本
国经济的波动,和使国际贸易更为稳定。在这些领域,政策仍然未定,带有试验性质,
但是当前似乎有充分理由相信,在不远的将来,经济增长将不会像在刚刚过去的那些日
子里那样无规律可循。

    (四)长期性停滞

    在许多国家的历史上,都有过先是数十年或数百年蓬勃发展,继之以数十或数百年
相对停滞的情况。实际上,在有些情况下,这种衰落竟是如此彻底,致使整个国家从此
人迹皆无。富饶的平原与城市变为沙漠与一片废墟。有时,人们可以用自然现象来解释
这些变迁,如发生地震,火山爆发或发生洪水;有时是由于政治原因,发生革命,爆发
战争或仅仅是由于治理不善。这类原因我们将在下两章里谈到。另一些原因是基于以下
这种主张的,即在某一个国家的经济经历了一个或几个世纪的飞速增长之后,投资必然
要下降、对此我们将在本章的最后几段里加以简要的阐述。
    除了自然现象和政治外,支持长期停滞不可避免性的论点是以下列因素为基础的:
技术,心理、垄断、收入的分配、人口和国际竞争。
    从技术出发的论点假定技术知识的增长率下降。在过去的几个世纪中技术改进的速
度变化很大,这一点毋庸置疑,尽管人们承认要确切衡量这一概念是不可能的。用每年
登记的专利作为对近几十年的衡量标准已受到怀疑。一些工业国每年人均专利登记数确
有增长速度放慢的趋势,但并不能由此就推断技术知识的增长也更加缓慢。这也许是因
为办理专利诉讼所需费用不断增加,从而减少了专利制度的利用,或者是由于发明者的
文化程度提高,减少了那种有个不值一提的小玩意也去办理专利的情况,或者是由于规
格的进一步标准化以及由于成批生产的产品占据主导地位已经没有什么必要再去搞一些
仅仅是变变花样的发明,或者是由于在技术上物理、化学比奇巧的机械装置更加重要,
研究小组比单个的发明家更加重要,因此尽管发明仍以和从前一样的规模继续进行,但
专利的数量却减少了。除了专利的数量之外,认为今天技术知识增长的速度低于70年前
无疑是没有根据的。即便在知识的增长速度明显降低的那些历史时期,由于这种现象不
能只从科学技术本身去寻求解释,因此也不能被看作是造成长期停滞的一个单独原因。
科学发明的用武之地并没有缩小,有待于发现的领域实际上是无穷无尽的。同样,没有
理由认为人类头脑的学习能力从生物学意义上说一代不如一代(但见第六章第1节(一))。
因此,如果知识增长的速度不如过去快,我们必须找出人类不那样重视增长知识的原因。
答案也许在于政局不安定,因此减少了资本家对生产性投资的兴趣;或者在于阶级结构
发生变化;或者在于自然灾害;或者在于因政治因素和垄断而使相互之间更加保守秘密,
或者由于前一自然段中所列举的诸因素中这个或那个因素。因此,我们必须把技术的停
滞主要视为更普遍的社会弊病的一种症状,而不是其原因。
    从心理学出发的论点认为人们态度发生变化是对增长过程本身的一种自然反应。有
一个学派认为在人类社会中,重视物质的时期与重视精神的时期交替存在,周而复始。
因此当人们在长达几十年的时间里狂热地致力于物质条件的改善之后,他们会对经济增
长及其条件感到厌烦,会重新采取较为冷静的思考态度。这一学派的一些成员认为,社
会上占支配地位的小群体在一个时期是这种生物类型,在另一时期则被另一个不同的生
物类型所取代。如果仅从这个意义上说,实际上会发生生物变化。但是人们也可以设想,
从事发明创造的动力消失,使社会进入一个漫长的最杰出的人才不致力于科学或发明,
或者从另一方面说,其努力一无所获的时期还有其它原因。但由于我们不具备对这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