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经济增长理论-第9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家数量既不多,经验也不丰富。因此政府作为创办者在欠发达国家所起的作用要比在较
发达国家所起的作用大得多。
    在一些小国,工业化不仅需要暂时保护国内市场,而且如果要建立关税同盟的话还
要暂时保护关税同盟。以两个小国A和B为例,其中哪一国也没有大到足以享有规模经济
的市场。如果A国专门经营某些行业,B国经营另一些行业,而且它们分享市场,那么这
两国到时候将成为卓有成效和有利可图,用不着继续保护,出现这种情况是可能的。如
果没有关税同盟,A国可能无法使它的工业起步,因为A国可能从一开始就无力在B国的市
场进行竞争。所以无论A国或B国可能都办不成自己的工业。要不A国和B国都办起了工业,
各自保护它自己的市场,而两国的工业哪个都是不经济的。如果两国都要工业化,各自
专门经营不同的行业,那么关税同盟对两方都有利。如果只有A国实现工业化,B国得不
到好处,除非允许B国居民移居A国,以便分享新的就业机会。当然,如果这些工业本来
就不应该办,即便有关税同盟也不应该办,因为这些工业是不经济的,那么双方都要受
损失。所以,关税同盟作为促进经济增长的一种手段,它的长处和短处必须按照每一情
况非常仔细地予以考虑。不过,毫无疑问也有这样一些情况:现在为关税壁垒相互分开
的国家,如果不是用对全世界完全降低它们的关税壁垒的办法(这样做,它们的新建工
业就不能诞生),而是用同其他邻国作出有限的安排,按这些安排各自在有限的范围内
经营专业的办法,就会得到好处。
    推销问题,新行业的创始成本和无知在今天对欠发达国家实现工业化的抑制作用比
在19世纪时大得多,因为最先进的工业国现在对所有其他国家的技术优势比在它们开始
自己的工业历程的时候更大。如果欠发达国家不采取特别的保护措施,那么仅仅因为专
业化的势头,它们和工业国之间的差距就将继续扩大。为经典经济学家所承认的主张对
工业进行暂时的保护的理由现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充足。
    这种理由同样适用于人口过剩和人口不足的国家。除了到现在为止已经谈到的情况
之外,那些与农业资源相比人口过剩的欠发达国家,更有理由保护它们的制造业,那就
是说,在这些国家里,价格关系不幸未能反映实际的社会成本。这是因为它们过剩的劳
动力所得的报酬比起边际生产率要多,而剩余劳动力的农业边际生产率按定义为零或者
是负数。从实际的社会意义来说,利用这种劳动力从事制造业是有利可图的,只要它生
产净产出;而从财政意义上说,利用这种劳动力并非有利可图,除非他们的净产出超过
他们得到的工资。
    许多这种国家,如印度,已经因允许(或被迫允许)在制造业中进行自由贸易而受
到损失,其结果就是破坏了它们本地的生产,加重了它们的失业问题,而无任何所得来
弥补这一损失。在这种国家,正确的政策倒是在制造业尽量提供就业机会,只要制造业
劳动力的净产出是正数,就不要介意竞争进口货的价格。这一论点决不能应用于一切欠
发达国家;它适用于那些人口过剩的国家,如印度、埃及或牙买加,而不适用于那些人
口不足的国家,如加纳或巴西。
    虽然这些人口过剩的国家比任何其他国家需要更快地实现工业化,但是它们的困难
也比其他国家大,因为它们面临的问题是如何处理它们的产品。这些国家的生活水平低,
这使得它们对粮食的需求量比较大,对制成品的需求量比较小。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它们工业化的主要目的之一是出口制成品换回它们需要的
粮食;这就是说,这些国家必须在世界制成品贸易中占有越来越大的份额。这是能够做
到的;英国、德国和日本已先后做到了这一点,到一定时候印度和其他国家也将做到这
一点。但是现在做起来比英国做到这一点的时候困难多了,因为这样做会遇到激烈的竞
争。日本和德国都是在得到政府支持的出口运动的帮助下打入世界市场的,它们推行种
种富于进取性的政策:把大量推销人员派到世界各地市场,提供大量信贷,降低价格,
对消费者的愿望予以极大尊重。另一个办法是,一个国家占领世界市场可以不靠在销售
中进行竞争,而是邀请其他国家已经有了销路的商人来建工厂,从这些来源来供应它们
现有的市场。英国大约在六个世纪以前就是用这个办法开始打入世界市场的。许多国家
已仿效英国的榜样,波多黎各邀请美国制造商取得成功也许是近来最引人注目的例子了。
进入一处市场是那么困难,如果一个国家开始与已经开辟了销路的企业家合作,它就赢
得这场战斗的一半胜利了。此外,如果工业国由于它们自己的商人及其资本流向国外而
失去市场,它们不会像以其他方式失去市场时那样小题大作。往往抵制用这种方式使自
己强大起来的是欠发达国家(见第五章第二节(三))。
    这些欠发达国家的一个困难是把它们的工资保持在使它们能在世界市场上进行竞争
的水平。如果工业部门仅仅为国内市场生产,那么即使它的价格超过其他国家的价格,
靠保护也能使这些工业维持下去,但是一个谋求在世界市场上占有份额的人口过剩的国
家,国内的保护对它帮助不大,因为如果它不能以维护其国内市场的价格进行生产,它
占领其他市场的机会就少了。这一困难是由我们已经谈到过的货币成本和实际成本之间
的差别引起的。假设有剩余劳动力,制造业使用劳动力的实际成本是微不足道的,但是
货币成本却很高。制造业的工资必须保持高过农民收入的一般水平,以便吸引和保持住
城镇的劳动力,而城镇的生活费用也较高。除此之外,还有工会,工会往往是专门组织
工业劳动力的,不断提高货币工资的水平。若保持这样高的货币工资水平,一个应当实
现工北化的国家就不能这样做,因为它的生产的货币成本太高了,这种情况是经常发生
的(牙买加当前的情况就是这样)。补救办法是对生产进行补贴,要不就使货币贬值。
    公开补贴会引起工业竞争者的不满;所以大部分工业国采取那种不那么明显的援助
办法,如以低于商业租金的租金出租工厂,免税,低价供电、供水或运输,等等。往往
这还不够,开展出口运动时可能还要像在日本那样使货币贬值。欠发达国家进行货币贬
值的地位比发达国家优越,因为这对它们的贸易条件只产生微小的影响(因为用外币计
算它们进口的货物和它们出口的初级产品的价格并不受货币贬值的影响),因为它们的
对外债务和资产不管怎样通常是以外币计算的。使得货币贬值的效用比较令人怀疑的是,
它对生活费用的影响以及从而对货币工资可能发生的影响。如果货币工资也提高到同样
的幅度,贬值货币就没有用了。但是谈到这一点不过是说,除非人民愿意合作,否则一
个国家解决不了它的经济问题。
    要打入世界市场存在着那么多的障碍,所以只有有勇气和决心的国家才能打入世界
市场。英国在19世纪上半叶打入了世界市场,办法是把它的推销人员派到世界各个角落。
那时候比现在要容易,因为英国当时没遇到比它强大得多的对手。跟着打入世界市场的
是德国,它作了更坚决的努力,得到政府更加深思熟虑的帮助;这对德国更困难一些,
但是它得到了它需要份额。日本运气不佳,在大萧条时期进入世界市场,当时整个世界
贸易在萎缩,但是这并未妨碍它从1929年到1937年使它的出口额增加一倍。有些所需份
额和德国一样大的国家,譬如印度和意大利,由于缺乏这种意愿,它们在世界制成品贸
易中所占的份额分别从1899年的2.3%和3.7%下降到1937年2.1%和3.6%。这两个
国家不能为它们的全体人民提供就业和充足的食品,除非它们把从事制造业的人口比例
提高到35%左右,这一点它们又做不到,除非它们把制成品出口贸易运动摆在经济政策
的首位。地位最优越的是那些拥有进行金属贸易所需的燃料和矿砂的国家,像印度。其
它国家则处境困难,像埃及,因为它们能进行竞争的部门不大可能满足迅速扩大的需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