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亲历晚清45年-第6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应出席该建筑的剪彩典礼。日朝双方都对我发出了邀请——请我去为他们平息争端。庆祝会共开了三天。第一天的庆祝活动在很大程度上专门以基督徒为邀请对象;第二天招待的主要是教会和公立学校的学生;第三天以政府高级官员为主。每天都有我的发言。第三天,在伊藤公爵讲完后,本该由我讲话,椅子却被聪明的朝鲜基督徒郧肃和(音译)抢去了。这对我是一种无礼的怠慢。  在讲话中,我首先对最近二百年来他们所遭受的深重苦难表示同情。然后告诉他们说,我想起在中国北方,有一大片土地,除了盐碱以外什么也不能出产。这块地的拥有者负担不起为它支付的税款,就把它放弃了。可是有一年,黄河决堤了,一大片国土成了汪洋,淹死的人多得难以数计。当洪水退去后,人们发现原来那片贫瘠的土地上淤积了一层厚厚的沃土:原来一钱不值的现在变得价值连城。  “在我看来”,我说,“在现在这种情势下,当你们显然认为自己遭受着苦难、失掉了自己的国家的时候,你们实际上被赋予了一个难得的机会。只要处在日本的保护之下,任何外国势力都不敢侵犯你们。伊藤公爵,中国的皇帝都希望聘他为顾问,现在是你们的顾问。现在你们得到的是中国所得不到的。如果你们好好利用下一个二十年,你们就会成为一个全新的群体,一个全新的国家,就能够承担伟大的机遇。那时,你们会发现,上帝已经把你们的不幸变成了祝福”。  2 伊藤公爵的晚会致辞  在我离开汉城的前一天晚上,伊藤博文公爵邀请了日朝双方的政府要员以及为数不多的几个外国人,参加他举办的招待晚宴。宴会结束时,他做了一个不同寻常的、传教士式的发言,我一生中从未听到过其它类似的讲话。其大意是:天皇曾派他周游世界,去访问各个不同的国家,为的是考察什么东西对日本有用。周游海外期间,他学到了三条伟大的教训。第一条是,如果一个民族不力图改进其社会大众的物质生活水平,就不能够被看作是繁荣昌盛的;第二条是,没有一种伦理支柱,任何物质上的繁荣都不可能持久;第三条是,对那些拥有伦理支柱的民族而言,背后拥有宗教支持的国家才是最强大的。因而,他希望传教士把他看作是一个同情者,一个同事。  这是我最后一次听这位亚洲最优秀的政治家讲话。此后不久,他就倒在了刺客的手下。  3 孙逸仙(中山)的早期经历  孙逸仙博士,中国革命的主要煽动者,是一位信教者的儿子——他的父亲经伦敦会传教士的转化皈依了基督。他毕业于香港西医书院医学专业,一开始在澳门行医,后来在广州成为一个积极的革命家。由于密谋泄漏,被迫逃亡日本、美国。1896年,他在英国被捕并被关在中国公使馆里好几天,在肯特礼()博士帮助下方得以获释。  此后不久,他到伦敦我所住的旅店来拜访,对我在救荒和文字工作方面为中国所做的一切表示了感谢之意。他夸大其辞地大谈满族人的专横和腐败,声称他们一无是处。在他看来,必须由一个汉族人的政府取而代之,那样的话一切都会好起来。我指出,他的观点是错误的,通过研究中国的历史,他就会发现,满族官吏有坏的也有非常杰出的。仅仅简单地把最高权力从满族人转移到汉族人手中,而不在政府权力的中心进根本性变革,就像把一枚残破的硬币翻过来一样:那仍然是一枚残破的硬币。在我看来,中国需要的是改革,而不是革命。但孙是不可能被从革命的路上劝阻回来的,他把自己的全部心思都用在了散发宣传革命的文字材料中。  回到中国不久,我访问了南方各港口,就文字工作的必要性问题给各地传教士做讲座。在香港,我碰到了改革派霍凯(音译)。他是一个非常有趣的人,与康有为很熟,曾看过康有为的手稿,并提出了很多自己观点,那些观点后来被收在了康有为的变法上书中。他曾经劝说过孙中山不要倡导叛乱,而是去“宣讲自由的福音”。


第四部分:晚年岁月孙中山的革命计划

  4 孙中山的革命计划  1900年,在去美国途经日本时,得知孙中山住在横滨,就去拜访了他。发现他正埋头制定推翻清政府的计划。他宣称,满洲人是永远不会改变他们的做法的,只能靠恐怖的暴力驱除。他已经下定决心倡导革命,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我回答说,看来我们只能分道扬镳了,因为我相信通过文字对政府的启蒙。我看得出,对曾经被囚禁在伦敦中国公使馆的经历,他是永远不能忘怀的,因此永远不会宽恕满族统治者。  从那时起,孙博士在美国、新加坡和爪哇拜访当地的中国人,为革命筹集资金。他也访问了巴黎,请求法国政府帮助他在华南建立一个汉人的独立王国。但是法国人没有接受他的方案。  于是,他在日本设立了自己的总部,那儿有一万名左右的中国学生在研究日本成功地超过他们的秘密。当他们对此有个一知半解之时,就回到各自的省份鼓动同乡反对满洲人的统治,把对满族人的仇恨煽动到白热化的程度。1908年11月,皇帝和慈禧太后先后去世。皇帝的哥哥醇亲王的小儿子成为新皇帝,他被任命为摄政王。除了在日本积极筹备外,孙博士还与在欧洲和美国的中国留学生保持联系。欧美的一些留学生,尽管在政府管理艺术方面,他们的知识同孙博士对汉族和满族统治者的价值的相对性的认识一样不如人意,却相信共和政府能够使中国富强,像美国伟大的共和政体一样。于是,这样的呼声高了起来:“我们要建立共和国!”所有海外的中国学生和他们在国内的朋友都做好了采取行动的准备。在芝加哥,他们制作了共和国的旗帜。对那些渴望着攻击任何政府官员、或者打算劝诱他们接受共和的学生,孙博士都许以高官厚禄。  5 革命的爆发  1911年10月11日,革命先在武昌爆发,随后蔓延到其它政治中心。满族官员端方,刚被任命为四川总督 ,被残酷地杀死。10月22日,陕西省首府西安爆发了可怕的流血事件:15,000名满族人——有男人、女人还有孩子——被屠杀。在太原府,满族人居住的满城的大门洞开,以为那些想逃跑的人提供方便。在福州、杭州、南京还有其他一些城市,都有很多满族人被屠杀。在两个月的时间里,整个中国的上空都飘上了共和的旗帜。  12月上旬,代表自己的小儿子――皇上,摄政王向隆裕太后提交了退位诏令,她接受了,并把所有政治事务委托给内阁总理大臣――袁世凯。革命首次爆发之时,孙博士正在英国,但是他很快就回国了。12月,共和议会在南京召开,有14个省的代表参加,选举孙博士为中华民国的临时大总统,袁世凯为总理。但是,三个月后,孙博士辞职,让位于袁世凯。这是他一生中走得最聪明的一步棋。他认为自己没有从政的经验,而袁世凯在中国大概是最有经验的政治家。孙博士被任命为交通总长,着手实施一个宏大的铁路建设规划方案。  但是共和政府的官员们,从孙博士那里得到了有利可图的职位,就绝大部分而言表现得不仅不称职,甚至比满洲人更腐败。这就使整个国家陷入混乱之中。各个省份无不盗匪成群,他们杀人越货,任意横行。有几个混乱的省份试图建立独立的政府。对此,袁世凯采取了强硬措施。他任命荫昌,一个在德国受过军事训练的满洲人,为平乱大臣,并给他配备了训练有素的将士。因为他所推行的军事改革需要巨额资金,袁世凯决定大借外债。孙中山宣布总统采取的行动违宪,因为没有获得议会的批准。  我被邀请去拜会孙中山,劝他不要把抗议宣言发往海外。因为袁世凯是共和国的首脑,国民应当对他表示信任,不要扰乱他认为使国家富强所必须采取的计划。当我见到孙博士时,他正在阅读他的宣言的校样。他把稿子递给我,问我觉得怎么样。我请求他不要把宣言发表,但他无论如何听不进理性的劝告。这使他受人尊敬的早期生涯画上了句号。  为数不多的革命党——他们在昙花一现的职位上劣迹昭彰,捞的好处往往达数百万两之多,可谓盆溢钵满——在1913年进行了一次毫无希望的叛乱尝试,结果不得不逃亡国外。据说他们现在藏在日本或其它什么地方,正在策划另一场革命。


第四部分:晚年岁月袁世凯采取的措施

  6 袁世凯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