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伟大考古纪实系列报导1众神的宫殿-第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到481.4英尺高,可惜现在它顶部的12层石级已经不复存在了。金字塔底部两端最长曾达756英尺,整整覆盖了13。1英亩的面积。胡夫法老在第四期代开始执政,历史上称这个朝代为〃古王国〃时期。胡夫的父亲叫斯尼费鲁,他也曾在开罗以南56英里处建造过一座叫密杜姆的金字塔,后来这座金字塔坍塌了。在密杜姆以北30英里处的达歇,斯尼费鲁法老还建筑了另外两座金字塔:本特金字塔和北部的〃石头金字塔〃。正是这位法老继承了和三朝代的佐塞法老建造金字塔的传统。佐塞法老在开罗以南20英里的萨盖拉建造了〃台阶金字塔〃,这座金字塔离〃宙王国〃的首都孟菲斯城不远。
  佐塞法老的金字塔是在公元前2780年建成的,一个世纪之后,胡夫法老的金字塔也开始建造。这座金字塔建成之后,因其表面覆盖了一层平滑、闪光的石灰岩块而闻名退还。
 
  如今,这座最大的金字塔已破烂不堪。在它附近的图拉采石场里,所有的石灰岩块几乎都被后来的一些建筑者取走了。据传这些石块大部分都被用来建造十三世纪古开罗城的城墙或其它建筑物。
  大金字塔上的230万块石块大部分都采自吉萨附近的石灰岩采石场。部分精细雕凿的石块是从尼罗河上游东岸,几英里以外的图拉采石场拉来的。除此之外,埃及人还用了一些花岗岩,尤其是大金塔内室的用料都是花岗岩。埃及人认为花岗岩有很高的价值,因为它坚硬结实。但花岗岩很难开采和雕凿,而且离这最近的阿斯瞪花岗岩采石场,还要向南走500英里的路,因此在修造金字塔时,很少使用花岗岩。
  大金字塔上的每一块石头平均重2。5吨,有些甚至重15吨,最小的也不低于1.5吨。因此大金字塔虽然已成了一堆废墟,但它仍然显得巨大无比。
  大部分关于大金字塔的奇妙推测都与金字塔的建筑细节情况有关。古代的人为何要建造这种样子的金字塔?金字塔是怎样建立起来的?建金字塔是为了什么目的?
  惊人的方位
  1880年末,现代建筑学之父威廉·弗林德斯·皮特里对大金字塔进行了详细的考察,他指出大金字塔最惊人之处在于其方位上。因为其各个棱线都汲为正确地面向东西南北,各方位的误差也都在5分(1分是1度的六十分之一)以内。这一误差仅相当于肉眼见到的满月的六分之一大小,这是非常精确的观测技术。虽然卡夫拉王和门考拉王的金字塔方位,也正确地面向东西南北,但总不及大金字塔来得正确。
  这一精确度还反映了埃及人的高超的观测技术,更令人惊奇的是埃及人竟然能在大金字塔这么宏伟的古迹上保持这样高的精确度,显然埃及人是有其重要的意图的。
  其水平度的正确度也令人震撼。因为其误差仅1.5英寸(约3.8公分),即使是现代的建筑也难以与其媲美。
  建筑上最值得人感叹的,大概是外壁石头的精妙组合吧!因为这些石头都很像艺术品般地,紧密地重叠着,其空隙小得甚至无法放人一根头发。
  再者,其力学构造极其巧妙。大金塔并非是将近300万个石头直接堆砌成四链型。因为若构造如此单纯的话,那么只要其中的一部分崩颓,就会因为过于笨重,而全都崩坏了。
  支撑大金字塔的,是类似树木年轮的内部构成。正如硬层与软层交互的年轮一样,大金字塔的内部,也是由称为扶壁的硬体构造和填塞其空隙的填石层所组合而成的。最内侧有支撑塔顶重量的扶壁,外侧则在一定的间隔中,配置上扶壁,外侧的护壁稍向内倾斜,这是为压住填石向外测倾倒之力。
  胡夫王及另外两位国王的金字塔,在建造时其表面都为乳白色的石灰岩所覆盖,因此,每当太阳一照射,就会绽放出耀眼的光芒。不过,由于十三世纪时发生大地震,所以使得一部分崩落,而这崩落的部分也被拿去当作上好的建材。也因此今日我们所见到的只是些生硬突出的楼梯状石头(卡夫拉王的金字塔的上方1/4处还剩有其中的一部分)。
  即使大金字塔外侧的石头完全崩颓,但大金字塔仍屹立不摇,原因就在于采用巧妙的扶壁构造。
  〃国王墓室〃的空石棺
  若与大金字塔宏伟的外观相比较,其内部构造,就出乎人意料地简洁诚如后述,其内藏的秘密是难以计量的。
  大金字塔的入口在北侧斜面中央,高度约20公尺的第13层的石雄处(此入口现已堵塞,参观者需从此处起约10公尺下之被称为〃亚鲁·玛姆思的盗墓坑〃的入口进出参观)。
 
  一进入原来的人口,首先开始的是一倾斜208度的〃下降长廊〃(高1.2公尺,宽1公尺)。下坡道后走约30公尺,就进人岩盘中。再往下走约80公尺,通道即成水平,而再稍往前走之处,就是〃地下室〃。位于金字塔塔顶正下方地表下30公尺处,是一高3.5公尺、宽14公尺、深8公尺的空房间。在房间的东端有另一条水平长廊通往南端,但约14公尺后就不通了。由于〃地下室〃仅建造一年即停工,因此我们推测当初它可能是预定作为棺室,但后来则因某些理由面中途放弃了。
  重新回到距〃下降长廊〃入口约30公尺处,还有另一〃上升长廊〃。爬上倾斜度26度的〃上升长廊〃,走约38公尺,即会碰到两条长廊呈一竖坑相交之处。面向上方的走廊是通往〃国王墓室〃的〃大长廊〃,面向金字塔中心部,呈水平延伸的是通往〃王把墓室〃的长廊,而竖坑则弯曲地与岩盘中的〃下降长廊〃相连。
  先走向水平的长廊约35公尺,即抵达〃王纪墓室〃。〃王姬墓室〃是约5公尺平方的房间,天花板呈圆形,最高处的高度为6.15公尺。内部构造为上等的石灰石。在南面和北面的壁面上,各有向上呈45度,看来是通气孔的气洞,但是至15公尺处则中断。这间房间是因其天花板的形状,才将它称为〃王妃墓室〃,因为至目前为止还没有确实证据显示它曾放有王妃的棺木。
  回到走廊的分歧点后,再走入〃大长廊〃,那里有一高8.5公尺的宏伟通道。〃大长廊〃是大金字塔中最具规模的长廊,以与〃上升长廊〃相同的角度,向南攀升。由于其壁面现已为火把的烟熏黑,所以参观者极难看到石灰岩表面的光滑度。
  爬完约47公尺的〃大长廊〃,再穿越〃休息室〃,即抵达〃国王墓室〃。
  〃国王墓室〃的深度约10公尺、高度和宽度贝口都在5公尺左右。虽说是〃国王墓室〃,但却只是一间在西侧有无盖之空棺的房间,因此一心以为会看到豪华景象而进入这里的人,最后都败兴而归。
  九世纪韧,为掠夺国王的陪葬品,而掘盗墓坑侵人大金字塔的巴格达的哈里亚鲁·玛姆恩,也在看了墓室的样子后大失所望。
  我们再来看看〃国王墓室〃的四周。在墓室的上方堆砌了5层花岗石,全体的高度为17公尺,各层之间有空间,最上方的房顶呈山形。这就是闻名的大金字塔的〃重力扩散室〃。各层之间之所以设有空间,是为防止墓室被数百万吨的巨石所压碎,大金字塔令人惊奇的技术也存在于此。
  大金字塔建造之谜
  纪元前五世纪,探访吉萨高地的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曾记载一些有关他对大金字塔的观感。
  〃胡天王国听从祭司们的建议,而使得国民陷于水深火热中。他为了自己,强制全埃及的人民工作,更常以10万人每隔3个月交替一次的方式服劳役。仅仅建设为拖拉石头的道路,就使人民的劳役持续了10年。建造一座金字塔须花费20年。〃除此之外,他也记载了有关大金字塔建造的方法。
  〃其建筑方法是阶梯式的建筑方法。先造好阶梯后,再用木制的起重机举起剩余的石头。或许是用与阶梯数量一样的起重机,也或许只用一台易于移动的起重机,一一地往上移动。〃
  希罗多德所著的《历史》一书中,因记载着有关古代人建造金字塔的诸多事项,因而是一极贵重的记录。但他只不过是一位金字塔建造后约2000多年后才出生的人。而且由于希罗多德是文化曾十分繁华的希腊人,或许会对埃及有反感和偏见,因此我们无法完全采纳其记述。
  根据众多先人的发现,今日专研金字塔的学者推测大金字塔的建造方法如下述:
  根据当时纸草的记载,直接指挥建造大金字塔的是宰相海莫。他先选定场所,亦即选在尼罗河西岸不远也不近的岩盘坚硬的高地。古代埃及入深信太阳西沉的尼罗河西岸是死者之国。为避免过于接近尼罗河会遭洪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