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伟大考古纪实系列报导1众神的宫殿-第4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邓波尔根据这些线索,更深一步地挖掘多冈人这种信仰的来源。他对这些传统的追索跨越了撒哈拉和利比亚,最后追索到地中海地区的希腊和埃及。最后,他强烈主张,这份高科技资讯,多冈人是从古埃及人手上,经过了一系列的文化传承而最终获得的。因此,解开天狠星之谜的关键仍然必需从古代埃及着手。
  遥远的古代迷雾
  在金字塔的经文中,我们经常可以见到大量的天文数字,例如,曾经在黑暗而无空气的宇宙中作了〃好几百万年〃旅行的太阳神;因在天空中清点星星的数目,在地上进行测量而知名的智慧之神索斯,他有一种神奇的力量,能令已经死亡的法老王再次拥有好几百年的寿命;欧西里斯,这个永远的神低,长久统治者,他用在旅行上的岁月有数百万年之久。此外,在经文中多次出现了〃好几百万年的岁月〃以及〃一百万年的百万年〃之类令人费解的说法,这让人感到,在古埃及,已有人隐隐地触动了时间长远而巨大的存在性了。
  我们由此可以推论,金字塔经文的撰写者既然有如此长远的时间观念,自然也会拥有不仅精密繁复,而且极其正确的历法。因此,古埃及人也应该同马雅人一样,拥有复杂的日历。但令人奇怪的是,古埃及人对历法的理解,不仅未能随着时间的推进而进步,反而在大踏步地向后退步:这让人感到他们的知识体系在远古时代虽已完成,但随着时间的冲刷,知识也就逐渐流失了。从古代埃及的文献中,我们得知,日历不仅是古埃及人的遗产,而且他们以为这份遗产〃来自诸神〃。这也许正好为推论提供了依据。
  无论是古埃及人还是〃诸神〃,他们必然都用了大量时间进行天象的观测,特别是对天狼星的观测更加深入。古埃及拥有一份极为方便的天狼星周期历法概念,他们相信这是天神所赐(古代埃及历的周期为1460年,太阳历的周期为1461年)。
  所谓天狼星周期,亦即〃天狼星再次和太阳在同样的地方升起的周期〃。在固定的季节中,天狼星自天空中消失,然后在太阳升空天亮以前,再次从东方的天空中升起。从时间上计算,若将小数点的尾数除去,这个周期则为365。25日。
  尤其让人惊讶的是,我们用肉眼能够辨别的2000颗星星中,精确地以365。25日为周期,与太阳同时升起的星星只有一颗,这也正好是天狠星〃正确的运动〃(Propermotion,这颗星球在宇宙中运动的速度)与岁差运动的结果。同时,在古埃及的历法中,特地将天狼星比太阳早升空的那天,定为元旦日。而此前,在海里欧波里斯,这个金字塔经文的撰写地,古埃及人早巳计算出元旦日的来临,并通告了尼罗河上的所有神殿。
  在金字塔经文中,天狼星被命名为〃新年之名〃(Hername of the new gear)。种种迹象显示,天狼星历至少和金字塔经文的历史同样悠久,而两者的起源,无一例外地都被裹进了遥远的太古迷雾中。这之中最使人难以索解的谜便是,在那无比久远的太古时代,究竟是谁以如此高超的科技知识,观察并记录了太阳与天狼星周期之间,非常巧合地差365。25日?法国数学家史瓦勒·鲁比兹(R.A.Schwaller de Lubicz)曾经说过,天狼星的周期为〃完全无法料想的意外天体现象〃。
  对发现这种纯属偶然现象的科学家,除去敬佩之外,我们无话可说。选中这个二重星的天狼星是因为在无数星星中,唯一只有它才以正确的方向,移动了必要的距离。至今我们仍然忘记了,这个现象,人类早在4000年前便已了然于胸,而要发现此一现象,必须通过对天体运动的长期观察。我们从金字塔经文中能够得到的推论则是:长期正确地观察天体运动,并科学地将这记录下来,是史前埃及人经某种承传而得来的遗产。
  但由此,又为我们带来了另一个谜题。
  远古的原始资料
  大英博物馆埃及古文物管理者,象形文字权威词典的作者华理士·布奇,曾在他离世的那一年承认:对金字塔经文的研究有着重重困难。在书中,许多词汇都有意义不明的地方……文章的结构,让翻译者深感困惑。句子中那些完全不知道的字眼,使文章本身便成了无法解开的谜语。我们的推测只能做到合乎情理,即它们是用于葬礼的。但非常地明显,它们的使用时间,前后尚不足100年。这让我们难以理解,为什么在第五王朝时,突然开始使用,而到第六王朝结束时,却又突然弃之不用。
  为什么使用的时间如此之短呢?
  答案也许是,金字塔经文是一本古老资料的善本,第五王朝最后的法老王乌纳斯,以及第六王朝的几个继承人,曾将它们刻在了自己的金字塔的墓石上,以便将经文永久地保存下来。布奇认为这种可能性相当大。他觉得有证据表明,最少有某些原始资料非常地古老:部分章节显示,负责进行善本的摹写、并让工匠将之刻上石板的人,并不了解内文。我们得到的推导是,负责摹写的祭司,是从各个不同时代、内容殊异的文献中,摘引了这些内客……
  很显然,布奇的理论是建立在古埃及原始资料的基础之上的。他并未曾设想另一种可能性,即祭司们所写经文并非来自原始资料,而是直接将另一种语言进行翻译,制作成后来所谓象形文字的原始资料。设想一下,如果那种真正原始的文字包含了很多技术上的专有名词,以及古埃及从来没有过观念和物品,那么,这些直接翻译过来的金字塔经文,给人以文字怪异的印象也就不足为怪了。而且,倘若缮誊和翻译发生在第六王朝末期,我们当不难理解,为何之后不再有雕刻的金字塔经文:翻译这些神圣的文献,留下永恒的象形文字记录工作,正是祭司的使命。当此使命完成之后,这项工作也就自然结束了。
  
第二十章 通天的阶梯
  自拿破仑远征埃及之后,考古学上对埃及的发现总是层出不穷。1993年,又有一个令人震惊的发现出现在埃及,让我们不得不感叹,面对古埃及,我们需要学习的东西真是数不胜数。这一次,领导我们找到这一崭新发现的人,仍然不是那些正统派的考古学家们,而是一个外行人:一个叫作罗伯特·波法尔(Robert Bauval)的比利时土木工程师。波法尔对天文研究素有兴趣。让那些只看到地面而不知抬头仰望天空的古埃及学专家们始料不及的是,波法尔发现了天空和吉萨金字塔之间引人注目的联系。 
  具体地说,波法尔的发现是:我们如果从吉萨南面的天空进行观察,能够看见猎户星座的三颗明星,但它们并不是整齐地排列在一条直线上。如果以尼他克(AL Ntak)和尼兰(AL NiLam)这两颗位置在下面的星星为准拉一条直线,那么,第三颗星明他卡(Mintaka)将会落在这条直线的左边,也即偏东的位置上。
  奇特的是,吉萨高地上那三座神秘的金字塔,其在地面上的相关位置,恰好完全等同于这三颗明星的排列方式。波法尔发现,如果我们从空中对吉萨金字塔进行俯视,就会看到胡夫大金字塔恰好对应着尼他克,哈夫拉第二金字塔则与尼兰相对应,而曼卡拉第三金字塔与另外两个金字塔相比,要偏东一点,这正好构成了一幅极其完整的猎户星座构图。
  吉萨高地的这些金字塔果真是按照猎户星座的位置排列的吗?
  我们知道,波法尔后来的一些天空成果,得到了数学家和天文学家的全面肯定,这进一步证实了他当初的直觉。他证明,吉萨高地的三大金字塔与猎户星座的三颗明星之间,其对应关系精确到了令人难于相信的地步,它们不仅在位置上环环相扣,而且还以金字塔的大小,表现了三颗明星的不同光度。同时,如果将这天空地图向南北延伸,正好把吉萨高地上的其它建筑结构也极其精确地囊括了进来。但在波法尔为我们提供的天文计算中,最让人深感意外的是,尽管就天文学的观点而言,大金塔本身和金字塔时代的确有着某些联系,但吉萨高地上的建筑配置记录告诉我们,它所指向的并非公元前2500年左右的第四王朝,而唯一可能的是公元前10540年左右的天空图。
  相关的证据来自于另一位挑战正统派古埃及学的研究者约翰·魏斯特。他最近证明,早在公元前1 年时,高度发达的文明便已存在于尼罗河谷了。
  魏斯特提供的证据,主要集中在重要的建筑古迹上,包括狮身人面像、吉萨的河岸神殿、上埃及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