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红色三部曲之毛泽东与蒋介石-第1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家远在新加坡的民间报纸,能够如此准确事先披露北京高层的重要动向,足以表明此报有人“通天”,表明曹聚仁非同一般的背景。    
    果真,在炮击金门的紧张时刻,曹聚仁来到了北京。曹聚仁带来了海峡彼岸的信息。    
    毛泽东于一九五八年十月一日,致函周恩来,这样谈及曹聚仁:“曹聚仁到,冷他几天,不要立即谈。我是否见他,待酌。”    
    显然,对于曹聚仁此次来京,毛泽东故意“冷”了他一下,与上一回全然不同。那一次,毛泽东原本是要出席欢迎印尼总统苏加诺的大会,却未赴会,抽出时间会晤曹聚仁。毛泽东“冷”落曹聚仁,其实是做给蒋介石看的。    
    毛泽东不理会曹聚仁,却在此后所写的《再告台湾同胞书》中,忽地提及了新加坡的《南洋商报》:    
    好几个星期以前,我们的方针就告诉你们的领导人了,七天为期,六日开始。你们看见十月五日的《南洋商报》吗?行人有新闻观点,早一天露出去,那也没有什么要紧。政策早定,坚决实行,有什么诡计,有什么大打呢?    
    在一份政府文告中,如此显眼地提到海外一家并不很有影响的报纸,是不寻常的。这份《再告台湾同胞书》原定十月十三日发表,临时毛泽东改变了主意,不发表了。内中的原因,据云是由于有一段文字写及台湾那位孙立人将军,称之“美国走狗”,而台湾国民党陆军总司令兼保安司令孙立人是因“阴谋叛乱罪”被蒋介石于一九五五年八月撤职,后遭软禁。    
    毛泽东在这篇未发表的文告中,还曾算了一笔国共历史之账:    
    让我们算一下账吧。我们和你们历史上有过两次和谈。一次,一九四五年,各党派开政治协商会议,地点重庆,通过了一个全民团结共同建国的协定。是谁撕毁这个协定的呢?国民党。又一次,一九四九年,两党代表团聚于北京,议定了四十八条和平协定,双方全权代表签字同意。是谁不愿意批准这个协定宁愿继续打下去的呢?国民党。由此看来,你们经验虽多,不会总结。你们不自反省,反而归结为共产党不可信任。颠倒是非,一至于此!    
    


第十二部分:未完的棋戏剧性的炮击金门

    炮击金门,是世界战争史上罕见的战例。万炮齐鸣,不是为了去占领金门,而只是为了示威;停停打打,打打停停,没完没了。除了八月二十三日那天的炮轰是突然袭击之外,此后的炮击竟事先通知!打了一阵子,考虑到金门给养发生困难,那就“高抬贵手”几天,等给养运上来了,再打……天底下,哪有这等打法?    
    十月十三日那天,毛泽东没有发表写好的《再告台湾同胞书》,另外发表了由他起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命令》。在这份命令中,毛泽东便宣布:    
    金门炮击,从本日起,再停两星期,借以观察敌方动态,并使金门军民同胞得到充分补给,包括粮食和军事装备在内,以利他们固守。兵不厌诈,这不是诈。    
    毛泽东还指出:    
    在台湾国民党没有同我们举行和平谈判并且获得合理解决以前,内战依然存在。台湾的发言人说:停停打打,打打停停,不过是共产党的一条诡计。停停打打,确是如此,但非诡计。你们不要和谈,打是免不了的。在你们采取现在这种顽固态度期间,我们是有自由权的,要打就打,要停就停。    
    毛泽东在十月二十五日,发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再告台湾同胞书》。这一文告,并非上次未发表的《再告台湾同胞书》,是毛泽东另写的一篇新文告。    
    这一回,毛泽东以彭德怀名义发出新的命令:    
    我已命令福建前线,逢双日不打金门的飞机场,料罗湾的码头、海滩和船只,使大金门、小金门、大担、二担大小岛屿上的军民同胞都得到充分的供应,包括粮食、蔬菜、食油、燃料和军事装备在内,以利你们长期固守。如有不足,只要你们开口,我们可以供应。化敌为友,此其时矣。逢单日,你们的船只、飞机不要来。逢单日我们也不一定打炮,但是你们不要来,以免受到可能的损失。    
    天底下会有这样的战争,堪称史无前例。    
    毛泽东还以张学良之父张作霖为例,警告蒋介石:    
    你们知道张作霖将军是怎样死去的吗?东北有一个皇姑屯,他就是在那里被人治死的。世界上的帝国主义分子都没有良心。美帝国主义者尤为凶恶,至少不下于治死张作霖的日本人。同胞们,我劝你们当心一点儿。我劝你们不要过于依人篱下,让人家把一切权柄都拿了去。    
    在十月三十一日,毛泽东在给周恩来等的信中,对于炮击金门又作了新的规定:“应将逢双日不打的地方加以推广,就是说,逢双日一律不打炮,使蒋军可以出来活动,晒晒太阳,以利持久。只在单日略为打一点炮。由内部通知福建实行,暂不再发声明。”    
    十一月三日,是单日,毛泽东忽然下令大打,猛轰金门。毛泽东于十一月二日上午五时在郑州下达命令:“建议明三日(逢单)大打一天,打一万发以上,对一切军事目标都打。以影响美国选举,争取民主党获胜,挫败共和党。”也真有趣,蒋介石则希望共和党取胜,民主党失败。    
    炮击金门,就这样戏剧性地持续下去,停停打打,打打停停,半停半打,半打半停。每逢节日,诸如春节,则以国防部长的名义发表公告,声明节日期间停止炮击,以便金门军民和大陆同胞共度节日。    
    一九六○年六月十七日和十九日,毛泽东下令大打金门。内中的原因是美国共和党总统艾森    
    豪威尔在那几天访问台湾。    
    顺便提一句,艾森豪威尔自一九五二年十一月四日首次当选美国总统,一九五三年一月二十日出任美国第三十四任总统;又于一九五六年十一月六日再次当选总统,一九五七年一月二十日连任,一九六一年一月二十日卸任。    
    尽管毛泽东只是炮击金门,并不准备攻占金门,蒋介石也知道毛泽东的用意,反而把调子唱得更高了。按照蒋介石的习惯,每年的“双十节”、元旦和青年节,他都要发表文告。这些文告都是经蒋介石反复修改后发表的,据云有的改了十次之多。在这些文告中,蒋介石反复强调“誓死坚守金门”,“金、马、台、澎为亚洲反共阵营之中流砥柱”,“金门为坚不可摧的反共前哨”。    
    蒋介石还一次次组织人马,前往金门视察、劳军,声称金门的一寸土地也不能送给中共。内中,光是蒋经国到金门便达一百二十三次之多……    
    自一九六二年起,台湾“行政院新闻局”逐年为台湾国语影片和影艺人颁发“金马奖”。“金马奖”以金质战马奖杯为奖品,取意是双关的:既是“如金之真纯,如马之奔腾”,又是金门岛和马祖岛的象征。以金门、马祖命名“金马奖”,据云是为了褒扬“英勇的抗击精神”。戏剧性的炮击金门,从一九五八年一直延伸到一九七九年元旦,才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部长徐向前发表文告,宣布结束炮击金门。徐向前的文告说:为了方便台、澎、金、马的军民同胞来往大陆省亲会友、参观访问和在台湾海峡航行、生产等活动,我已命令福建前线部队,从今日起停止对大金门、小金门、大担、二担等岛屿的炮击。    
    如今,当笔者前往厦门采访,厦门前线却已成了旅游“热点”——人们争着在那里用望远镜一睹金门风光,所见对岸,一派和平景象,国民党士兵毫无顾忌来来往往,与当年炮击金门时别若天渊……    
    


第十二部分:未完的棋大陆的经济失误让蒋介石幸灾乐祸

    蒋介石自从退到台湾之日起,便念念不忘反攻大陆。早在一九五○年六月,蒋介石就已提出这样的战略性口号:“一年准备,两年反攻,三年扫荡,五年完成。”    
    一年过去了,两年过去了,三年、五年过去了。蒋介石年年在号召反攻大陆,年年成了一句空话。不过,细细探究,倒也可以从中发现规律:每当国际形势发生不利于毛泽东的变化时,或者由于毛泽东的政策失误使大陆发生困难时,蒋介石的反攻大陆的调子就提高了。其中,到了大陆的“三年自然灾害”期间,达到了高潮。    
    所谓“三年自然灾害”,一般泛指一九六○年至一九六二年。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