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第二讲 老子谈饮食之道-第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代人对于健康是越来越重视了。各种新的标语很多,比如:“拥有健康就拥有一切,没有健康就没有一切!”如此等等,这些可以用一句俗语来概括:“健康是金!”健康就是最闪光、成色最好的金子!
  为腹不为目
  这就让我们想起老子来了,老子据说活了160多岁,又说活了200多岁,够长寿健康的了。这位大智慧的中国哲学之父,一定有一套健康的理念,可以作为现代人的借鉴的。是啊,老子这方面的内容还不少,今天先来听听老子谈饮食之道,因为病从口入,饮食对于健康来说太重要了。
  那么什么叫饮食啊?大家一定说,这还成问题,饮食不就是饮食嘛!那么这么多的汉字中为什么要选出“饮”、“食”两个字结合起来啊?这就难回答了!其实“饮食”这两个字可有意思了,把古代中国人的饮食结构信息储存在里边了。这里面还真有很深的道道。
  饮食,饮食,古代一顿饭要由两个元素构成:一个是“食”,是饭食;一个就是“饮”,是饮料。食物,最差的,最穷困的是只有饭,富有的是不仅有饭,而且有鱼肉荤菜、各式素菜等等。饮料,也必须得有,最差的,最穷困的只有水,富有的那就有酒、有果汁等等饮料。
  这就懂了为什么孔子特别称赞自己最好学的学生颜回了。孔子说:“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论语·雍也》)孔子被颜回感动了,你看,多好的学生,这么刻苦用功啊!住在破巷子里,他的每顿饭吃得多艰苦啊,吃的只有一竹篮饭,一瓢水,太艰苦了。可是颜回天天很乐观,顿顿吃得美滋滋的,换了别人怎么受得了啊!颜回吃的一顿饭就是最低水准的:食是白饭,没有菜,饮是一瓢水,没有酒等饮料。太苦了!这里我们知道,古人一顿饭,是这样构成的。如果我们向现代人幽默一下,那么早上人们匆匆忙忙上班,啃着面包,或者是烧饼,这就不算是一顿正规的早饭了,如果再加上一瓶矿泉水,或是牛奶就是一顿正规的早饭了,因为符合了有“食”有“饮”两个元素了。再说那广东人多懂得饮食之道啊,他吃饭时,“吃饭先喝汤,身体便苗条”。你看,他的智慧是先“饮”再“食”。 
  这饮食里面还真有很深的道道,老子谈饮食之道,就很厉害,而且是大智慧啊,对中国的饮食之道影响很大。他的智慧从哪来的?从历史,从他的现实生活,从他那一颗极富哲学智慧的心灵中来的。
  老子看到了他的时代和此前历史上的饮食是怎样的呢?先说现代人啊,往往瞧不起古代人。你看,现代人饮食多丰富!天南海北,生猛海鲜,从中国的几大菜系吃到西餐,从筵席吃到快餐、小吃,什么肯德基、麦当劳、汉堡包、意大利的馅饼、韩国的烧烤等等,享受到种种口福。
  不过老子那个时代的饮食也不简单啊,你看看商代的美食很多很多,其中还有大象的美食。大象也是美食啊!大象的鼻子就是珍异美食。当初商代著名的厨师宰相伊尹,他就向商王介绍:肉之美者,“牦象之约”(《吕氏春秋·本味篇》)。象之约,就是大象的鼻子,也有学者说是大象腰部的肉,极其鲜美。到清代,象鼻被列为御膳之肉类,满汉全席中把它列为“山八珍”之一。再说大象的鼻子,可真是一道美食呀!据说含有多种蛋白质,维生素的含量比一般的肉要高,口感非常好。以前云南名菜有“红烧象鼻”、“三夹象鼻”等,北京民族饭店的“蒜子烧象鼻”等都是中国名菜。不过现在,要保护野生动物,可不能吃这美食了。
  中国中原地方原来有大象,甲骨文中多有记载打猎捕获大象的情况。为什么河南简称为“豫”呀?就是那地方原来有大象嘛,所以字里边有个大象的“象”。还有“为”字的繁体字怎样写呀?甲骨文一看原来是一个手牵着一头象,让大象替人干活呢。这就是“为”,有所作为的“为”字,用繁体字“为”一对照,还能看出一点历史的影子出来。你看,汉字多了不起,是历史的活化石啊!当然后来气候变化了,大象就向南迁移去了,河南那儿没有大象了。你看,汉语中有“想象”一词太有意思了,古代中原的人已经看不到大象了,于是就拼命地想,那大象到底是怎样大,象牙到底是个啥样子,于是就有了“想象”这个词。这“想象”一词,太有魅力了,你看古人多天真!一直到今天,人们想怎样发财啦,想怎样娶媳妇啦,想怎样买车啦,想怎样买房啦,都往往先要美美地“想象”一番,但是已经不知道原来是从想那头大象那儿来的!汉语真奇妙,不说不知道,一说真奇妙!
  再看看周朝的王吃什么呀。《周礼》上记载:王的主食用六谷。肉食有6种牲畜,饮料有6种,蔬菜有120种,烹调的方法有8种,最令人惊叹的是有120瓮肉酱供他调味。王早上吃饭,每天要杀一次牲畜,要用12只鼎。王吃食的时候要奏音乐,让他吃多,吃好。而且很讲究的,比如春天吃羊羔和小肥猪,要用牛的油来烹调;到了夏天吃干制的野鸡和腌制的干鱼,要用狗的油来烹调;冬天主要吃小牛和小麋鹿,要用猪油来烹调;秋天就吃鲜鱼和大雁,要用羊的油来烹调。每年年终的时候,王的厨师要做出统计报告,这一年王都吃了些什么东西,一统计下来,就所食用的飞禽走兽类来说就太多太多了。这就叫做王的“玉食”!为什么叫“玉食”呀?“玉”是中国古代文化中的最美的审美物之一。你看晶莹照人,玲珑剔透,多美呀!玉很坚硬而不可屈服,所以“宁愿玉碎,不愿瓦全”,多有个性啊!另外玉在夏天摸摸是凉的,在冬天摸摸又是温润的,不冰冷。玉有许多好的品质,因此古人说,君子要像玉一样。所以古代君子出来都爱佩戴玉,这叫“君子比玉”;所以《红楼梦》中有叫贾宝玉、林黛玉、妙玉等等了,都是玉啊,最美好的人物啊!所以最美的站立姿态叫“婷婷玉立”,最美好的相貌叫“玉貌”,最美的声音叫“玉音”,最好的美食就叫“玉食”!《尚书·洪范》这样说:“惟辟作福,惟辟作威,惟辟玉食。”这个“作威作福”的成语就从这里来的,你看多不公平啊,只有“辟”也就是最高权力的“王”才可以作威作福,可以天天“玉食”!
  再看看老子之前的情况,就说夏朝,那个末代亡国之君夏桀的饮食可厉害了。他整日整夜和宠爱的妺喜以及宫女饮酒。这里有“肉山脯林”,你看肉堆得像山一样,肉脯挂在那儿就像树林一样,还有那酒不是一瓶一瓶的,也不是一瓮一瓮的,而是干脆挖了一个大酒池。这喝酒也不是一杯一杯的,好家伙,干脆作“牛饮”。不得了啊,你看牛怎么个饮水法,牛低着头就饮,一长饮得饮多少啊!那里真壮观啊,大约还搞比赛,“一鼓而牛饮者三千人”,你看一打鼓,便有三千个官员臣子和宫廷中的人员到酒池边上来作“牛饮”,结果有喝醉酒,掉到酒池里边淹死了,有到了水边醉倒在水里淹死了。
  历史很奇怪呀,所以历史学家说,历史往往有惊人的相似处。你看,到了商代的末代纣王,真是一个样子!商纣王也是“好酒淫乐”,也是喜欢女色,“爱妲己,妲己之言是从”。妲己怎么说,他就怎么做。真是一个模子里边出来的!商纣王也是“以酒为池,县(悬)肉为林,使男女倮(裸),相逐其间,为长夜饮。”多荒唐啊,还叫男女裸体,在里面跑来跑去,整夜畅饮,寻欢作乐,结果也当然一样,最后灭了国。
  《老子》第53章就这样说过:如果哪个时代,朝廷上很肮脏,田地很荒芜,粮仓很空虚,可还有些人穿着华丽的衣服,佩带着锋利的宝剑,吃足了美味的饮食,钱财有剩余,这些人就是“盗夸”,就是强盗头子。夏桀、商纣王在老子的眼里不就是这种“盗夸”吗!
  老子又说,老百姓为什么饥饿?为什么没有饭吃?是因为上面征收的税太多了。这样老子就把饮食的两面深刻地揭示出来了,一方面是花天酒地,一方面是没有饭吃,两面对照起来看,就使得老子对于饮食之道的认识深入其里了。
  夏桀、商纣王等这些事情,都是老子之前的历史。老子是国家的“守藏室之史”,他当然精通历史,他当然对于这些历史刻骨铭心。你看,饮食在一些人那里已经成为一种非常可怕的事情了,最后这两个王都把好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