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19中国通史第十一卷-近代前编(上册)-第6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路同志会”,有几十万人参加。七月,成都举行几万人的保路大会,号召罢市、罢课和抗粮抗捐。立宪派力求控制保路运动,但已无能为力。四川总督赵尔丰奉清廷旨意,逮捕了咨议局、保路同志会、铁路公司及股东会负责人。数万群众闻讯后到督署请愿,要求释放被捕之人。赵尔丰下令枪杀请愿群众数十人,造成流血惨案。人民更加愤怒,武装暴动迅速在全川掀起。同盟会员吴永珊(玉章)等在荣县起义,建立革命政权。保路运动发展成为武装起义,猛烈冲击了清廷在四川的统治。推翻清皇朝的革命已经来临。
  第十四章武昌起义。中华民国的成立和清皇朝的灭亡第一节武昌起义及全国的响应宣统三年八月十九日(1911 年10 月10 日),武昌起义爆发,它是国内阶级矛盾日益尖锐、人民反抗斗争不断高涨的结果。
  武汉素有“九省通衢”之称,是帝国主义侵略的重要据点和清皇朝的一个统治重心,也是资产阶级革命党人活动非常活跃的一个地区。自科学补习所成立之后,湖北的革命党人就把新军作为进行革命活动的主要对象。虽然革命团体多次遭到破坏,但是从日知会、湖北军队同盟会、群治学社、振武学社,直到文学社和共进会等各革命团体,始终都注意在新军和学生中进行革命宣传和组织工作,将大批青年学生和会党群众输送入伍。经过努力,在新军的基层建立起了革命组织,参加的士兵达5000 多人,占全省新军人数的1/3 左右,为武昌起义的发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宣统三年六月,四川省爆发了保路运动,并迅速激化,发展成武装斗争。这使湖北的革命党人深受鼓舞,文学社和共进会几经磋商,决定联合发动起义。为此,革命党人建立起统一的领导机构,推举文学社社长蒋翊武为总指挥,共进会领导人孙武任参谋长,预定在中秋节(10 月6 日)起义。
  然而,待起义日期临近,因时间仓促,准备不够,革命党人决定将起义延期到八月二十日(10 月11 日)。不料,在十八日发生了孙武检测炸弹失慎爆炸事件,起义的领导机关遭到破坏,起义计划暴露。湖广总督瑞澂立即下令全城戒严,开始大肆搜捕革命党人。蒋翊武逃脱,彭楚藩等被捕牺牲。新军里的革命党人见事态紧急,决定提前起义。
  八月十九日(10 月10 日)夜,新军工程第八营的革命党人打响了起义的第一枪,武昌起义爆发。革命军猛攻总督衙门,瑞澂等官员仓皇逃走。经过一夜的激战,革命军占领了武昌。二十一日,又占领了汉阳、汉口,完全控制了武汉三镇。
  武昌起义的胜利,迅速推动了全国各地群众革命热情的高涨。革命党人在各省积极发动新军、会党起义,农民、工人、手工业者和城市贫民也纷纷自发地起来参加斗争。
  最早响应武昌起义的是湖南和陕西两省。九月初一日(10 月22 日),革命党人焦达峰、陈作新率新军、会党攻占长沙,建立湖南军政府,焦、陈分任正、副都督。
  同一天,同盟会员笼络会党和新军在陕西发难,建立了陕西军政府,原日知会成员、新军队官张凤翙为都督。
  九月初二日(10 月23 日),江西九江新军起义,宣布九江独立。九月初十日(10 月31 日),驻扎南昌的新军起义,建立江西军政府。后来,由同盟会员李烈钧任都督。
  九月初八日(10 月29 日),山西新军中的革命党人发动起义,组成山西军政府,新军标统阎锡山任都督。
  九月初九日(10 月30 日),云南同盟会员联合新军发动起义,次日成立云南军政府,新军协统蔡锷为都督。
  九月十三日(11 月3 日),上海革命党人起义成功,同盟会员陈其美出任上海军政府都督。
  九月十四日(11 月4 日),贵州新军起义,占领贵阳,成立了贵州军政府,新军教练官杨荩诚为都督。
  同日,杭州新军起义。次日,成立浙江军政府,立宪派首领汤寿潜出任都督。
  九月十五日(11 月5 日),在立宪派和绅商、官僚的劝说下,江苏巡抚程德全宣布独立,并任军政府都督。
  九月十七日(11 月7 日),广西独立,广西巡抚沈秉堃任军政府都督。
  不久,原广西提督陆荣廷兵变,自任都督。
  九月十八日(11 月8 日),在立宪派的劝说下,安徽巡抚朱家宝宣布独立,并出任军政府都督。后来,他感到形势不稳,便逃离了安徽。同盟会员孙毓筠、柏文蔚先后出任都督。
  同一天,革命党人许崇智率新军在福建起义。九月二十一日(11 月11日),福建军政府成立,新军统制孙道仁任都督。
  九月十九日(11 月9 日),广东独立,同盟会员胡汉民任都督。
  至此,在武昌起义爆发后的短短一个月内,全国已有鄂、湘、陕、赣、晋、滇、浙、苏、贵、皖、桂、闽、粤等13 省及全国最大的城市上海,先后宣布脱离清廷独立。在其他省的许多州县,也纷纷爆发了起义。在革命洪流的冲击下,清廷的反动统治陷于土崩瓦解的局面。
  湖北的革命党人在武昌起义的第二天,即开始筹组政府。他们接受立宪派的建议,推举清新军军官黎元洪做都督,成立了湖北军政府。又推举立宪派首领汤化龙任民政部长。接着,宣布废除宣统年号,改国号为“中华民国”。在革命形势迅速高涨的背景下,革命派也暴露出了自身的一些弱点。他们没有一个统一的坚强的领导核心,缺乏把革命推向前进的勇气和力量。他们既担心帝国主义出面干涉,又惧怕广大群众把反封建斗争深入开展下去,只是希望尽快推翻清朝统治,建立共和制度,对封建的旧势力缺少足够的警惕。另外,在革命浪潮的冲击下,许多立宪派人士也转向了革命,有的参与了起义,有的积极策动清廷官员宣布独立,这对于壮大革命声势,加速清廷的灭亡,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不少立宪派人物利用革命派的妥协进入政权之后,煽动叛乱,杀害革命党人,阻碍了革命的深入。湖南省宣布脱离清廷后不久,以咨议局议长谭延辏椎牧⑾芘桑蜕焙α烁锩橙硕级浇勾锓宥刂屏撕系恼āS械氖≈皇潜砻娑懒ⅲ抵视刖烧ú⑽耷稹=昭哺С痰氯皇窃谘哺а妹殴疑暇恼信疲蜒哺Ц某贫级剑云溆嘁磺卸嘉匏谋洹;褂幸恍└锩橙嗽谡迫ㄖ螅锩庵舅ネ牵鸾ネ苫鹿倭拧
  第二节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武昌起义胜利后,各省纷纷独立,建立一个统一的共和国政府的问题,已提到了议事日程。围绕着中央政府的建立,各种政治势力相互斗争,重新组合,形成了湖北、江浙等地方政治集团。
  宣统三年九月十九日(1911 年11 月9 日),以黎元洪为首的湖北集团电邀各省代表到武汉商议组织中央政府。二十一日(11 月11 日),以江苏都督程德全、浙江都督汤寿潜、上海都督陈其美为首的江浙集团也发出通电,要求各省代表到上海开会。九月二十五日(11 月15 日),已光复的各省代表在上海召开了第一次会议,定名为“各省都督府代表联合会”。后在湖北集团的要求下,上海方面同意将代表联合会移往武汉。
  十月十日(11 月30 日),各省代表在汉口租界举行会议。当时,袁世凯已向南方发出了停战议和的试探,革命阵营内部也出现了妥协倾向。十月十二日(12 月2 日),会议通过了《临时政府组织大纲》,并决定临时大总统一席虚位以待袁世凯反正归来。当天,江浙联军攻占南京。会议也移至南京继续举行。
  十月二十五日(12 月15 日),正在南京举行会议的各省代表获悉袁世凯“赞成”共和的消息,决定暂缓选举临时总统,虚位待袁,先推举大元帅、副元帅。但又在人选问题上争执不下,临时政府陷于难产。
  正在这时,孙中山于十一月初六日(12 月25 日)从海外回到上海。各省革命党人大都主张推举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立宪派和旧官僚也认为在袁世凯“反正”之前,只有孙中山堪称总统的最佳人选。十一月初十日(12 月29 日),各省代表会议选举孙中山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1912 年1 月1 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布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改用阳历,当年称中华民国元年。接着,选举黎元洪为副总统,并在南京成立了临时参议院,作为立法机关。南京为中华民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4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