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军过后──解放军将领的传说-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准备经靠山屯东进德惠配合东野一、六纵在大房身围歼国民党军新一军一部。部队
到了靠山屯发现有大批敌军正在往德惠方向撤退。钟伟一声令下,5师围住了屯子
内国军71军88师264团1337官兵。
  打不打?
  钟伟和政委发生了严重的分歧。政委认为:东进是全局,上级的命令是铁的纪
律,我们不能贪图眼前利益,动摇了总部决心,即使这仗打胜了,我们也是错的。
钟伟坚决主张打,他认为:违抗上级命令是不对,但贻误了战机而影响全局就更不
对。
  意见相持不下,战机眼看就要错过,钟伟下了决心:“就这么定了,留在这里
打他个狗日的,打错了,砍头掉脑袋我担着,打!”
  从3月10日凌晨5点到下午2点,钟伟连着接到了林彪三个即时东进的电报
,他不为所动,因为他看见了战局的转变,他围住了88师一个团,而敌87师正
在赶过来增援。他一面组织战斗一面向林彪报告情况,电报的主题只有一个:你的
命令我暂不能执行,就因为眼前有大仗打。
  一向执着的林彪终于被钟伟的执着所动,他改变了决心。
  最后,5师全歼了88师的一个整团,又反过身来拖住前来增援的87师,林
彪再率一、六纵西进一举在郭家屯全歼国军87师,取得了三下江南的全胜。钟伟
违令调动了林彪,但林彪并没有亏待他,在整个四野系统中钟伟是唯一的一个从师
长直接提升为纵队司令员(军长)的。
  说钟伟不比巴顿差,因为他和巴顿一样都有非常鲜明的个性。
  抗战初期他在鄂豫挺进支队当团政委,由于与支队领导脾气不合,一气之下带
着老婆、刚出生的孩子和警卫班跑了,这一夥人历尽艰辛,在苏北找到了老部队─
─新四军三师。黄克诚收留了他,让他当了10旅28团团长。如果钟伟被李先念
追了回去,没准就会被当逃兵给毙了。
  钟伟的部队能抢,战前战士兜里都是“五师缴获”的条子,一仗打下来全城都
贴满了“五师缴获”。有一次条子还贴上了东野总部的两辆过路弹药车,双方争执
中,钟伟来帮忙了,“什么你的我的!都是八路,都打国民党”,凭这一句话,5
师的人就把车给卸了。
  钟伟本人爱玩,在北满时,一打完仗,钟伟就把部队交给政委和副师长,自己
回哈尔滨跳舞去了。等干部战士看到师长回来了,说明就要打仗了。钟伟比巴顿更
野,巴顿充其量敢踢被战火吓懵了的战士的屁股,但从来不敢拿枪威逼上级。钟伟
敢。49年渡江后,钟伟的49军在湖南中了白崇僖的埋伏,指挥作战的兵团副司
令员陈伯钧下令撤,钟伟不同意,坚持顶着等援兵,否则全玩完。陈说他是副司令
,他说了算。钟伟拔出手枪顶住陈的脑门吼:娘卖X的,再说撤我就毙了你!
  如果拍一部“少将钟伟”的电影,我想它在中国的票房效应不会差于“巴顿将
军”。
  但钟伟没巴顿那样幸运。1959年8月中央军委召开了史无前例的扩大会议
,各大军区领导除在家值班者,各军、兵种正副职,各野战军军长政委,各师一名
正职干部共1569人出席会议,批判彭德怀。会上总政治部领导放了一颗重磅炸
弹,说彭德怀在长征路上欠下了红一军团的血债,是彭亲手下令枪杀了一军团的一
个连长。林彪也跟着昧着良心说瞎话,说彭恨不得把一军团的人通通杀尽,因为一
军团是毛主席亲自缔造和领导的。
  这时钟伟说话了,他是以北京部队参谋长的身份于会的。
  “胡说”,钟伟一声斥喝站了起来,“这完全是无中生有,你当时在场吗?我
在场,是我干的!彭总不在场,也不知道有这件事!现在要说清楚,那人是罪有应
得,该杀!那是在一、三军团强攻娄山关,敌人反攻,他临阵逃脱,还拉了几个战
士反水,被我们后续部队捉住,执行战场纪律,有什么可大惊小怪的,你不杀他,
他会反过手来杀我们,如果是你林总,你也会下令枪毙他。我看是有人别有用心,
扯历史旧账,制造事端,挑拨一、三军团的关系,加害于彭总。”
  说到这里钟伟热血涌了上来,胀红了脸,手指着台上,几乎是在叫喊:“你们
不是在逼彭总交代军事俱乐部的成员吗,娘卖X的,算我一个吧,也拿我去枪毙吧
!”林彪被堵得说不出话来,萧华下令将钟伟铐出会场,送军事法庭。
  人们没有忘记钟伟,至少59年庐山会议上“两条路线”的代表者。
  过了几年,毛泽东很偶然地问起了钟伟的情况,但这很必然的导致了钟伟案的
解决,但他没再能回部队,他下放到安徽当了农业厅的副厅长。
  又过了十几年,彭德怀到了弥留之际,据看管人员记录,在彭最后的喃喃念叨
中有钟伟的名字。
              (3)萧 华
  我是从歌声中开始知道萧华的,他任空军政委时为飞行员写的那首战歌──“
看雄鹰在展翅飞翔,听涡轮在纵情歌唱,人民的空军,祖国的好儿男……”;他在
总政治部主任任上写的那首脍炙人口的长征组歌──“红旗飘,军号响;子弟兵;
别故乡……”
  我以前很崇敬萧华,首先萧是地地道道的儒将,其次年轻有为。解放军中最年
轻的少将是徐斌(35岁),最年轻的中将是皮定筠(36岁),最年轻的大将是
许光达(47岁),那最年轻的上将就是萧华了,1955年授衔时才39岁。
  不仅如此,萧华17岁时就是“少共国际师”的政委了。当他22岁率八路军
“东进抗日挺进纵队”前往山东惠民与国民党山东省政府主席沈鸿烈共商统一抗战
大计时,59岁的沈鸿烈出口不逊:“一个娃娃,也来和我谈判。”但在唇枪舌剑
的谈判之后,沈对萧敬佩不已,“娃娃司令”由此在冀鲁边区敌我双方传开。
  然而不少老兵不同意我的看法,萧华是年青有为,是儒将,但不是个东西。别
说他整段苏权、逮钟伟,数数看吧,反彭德怀,他有功;反罗瑞卿,他有功;反林
彪,他有功;反四人帮,他又有功,他的“儒”功太地道啦。
  我指出不能光怪萧华,就说59年军委扩大会议吧,也不就钟伟和万毅两人拍
案而起吗?那1569个师长军长司令干嘛去了,表态发言揭发的不是多得很吗?
  老兵们说不一样,有些是要过关而不得已,有些是不知内情按线划分,有些的
确是不欢喜彭德怀的作风。但萧华批彭带有很深的个人成见,彭曾指着萧华骂,别
再将总政文工团的女孩子往毛泽东那里送,别再作这种选妃子的事。在批彭时,绝
大多数的都在路线上批,在军事俱乐部上批,而萧华却在里通外国上作文章,他揭
发58年随彭德怀带队的军事代表团访苏时有里通外国之嫌,所能拿出的唯一证据
是彭和赫鲁晓夫一桌吃饭时没有我方的翻译。“儒”得和当年秦侩的“莫须有”没
什么两样。
  我不得不同意这是很恶心的,在那个年代,犯个路线问题可能还会等得到给出
路的政策,如果是里通外国,那就永无出头之日了。
  以后逐渐解密的文献表明,解放军将领们早就对“娃娃司令”的儒功不以为然
了,只不过碍着毛泽东的面子。一旦他们有了机会,他们的愤怒和不满就会象火山
一样爆发。67年二月有所谓的“大闹怀仁堂”,被将帅们指着鼻子骂的是四人帮
那几个人。65年1月在军委办公会上被千夫所指的就只有萧华一人。
  会议上萧华一脸得意春风,高声带大幅度挥手动作向几乎所有的与会者挑战:
“去年的大练兵,大比武,冲击了政治,影响了四个第一,方向偏了。十三陵的军
事表演是各地拼凑尖子,弄虚做假,欺骗毛主席……”
  没等萧华说完,济南部队司令员杨得志拍案而起,“你给我讲清楚,谁说是假
的?十三陵军事表演,我们济南部队来的尖子哪个是假的?民兵表演,祖孙三代上
靶场,爷爷假还是孙子假?全是真的!他们打靶,一枪一个,百发百中,凡参加的
人都口服心服,怎么是假的?谁说假的我就跟他辩论!”
  北京部队司令员杨勇跟着站起来,“你们说大比武以后不比了,我就比!不比
就没个高低上下,就分不清先进后进”,他停顿一下扯开嗓门向萧华反击,“去年
底军事训练真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