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_净空法师__第1601-1800集-第68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下!我们今天念佛连个消息都没有,毛病究竟出在哪里?放不下。鸡毛蒜皮的小事还放在心上,还要去操心,怎么能往生?道理在此地。众生太苦,为了怜悯众生,为众生多操一点心,这是不是正当理由?不是。为什么不是?你所操心的那是佛菩萨的事情,不是你的事情。我们今天正规的事情是什么?先成就自己,然后倒驾慈航来度众生,这就对了。要不然这是爱欲没有断的慈悲心,不但度不了众生,也度不了自己,这就错了,害得这一生不能成就。
  谛闲老和尚说得好,「名山宝刹的方丈住持,弘宗演教的大善知识比不上你」,这是他对锅漏匠的赞叹。我们冷静想想,谛老的话对不对?锅漏匠念了三年,站著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作佛去了。我们今天只知道帮助别人,不知道帮助自己,帮助一辈子得的什么结果?得的是一点有漏的福报。有漏,漏是烦恼,烦恼没有断,你修一点福报,果报在哪里?出不了六道轮回。这一生修得很好,出不了欲界天;修得不好,三恶道去了。你想你这一生是做对了,还是做错了?要冷静去思惟。
  如果你是法身菩萨再来的,可以,一生照顾苦难众生。如果自己真的是凡夫,不是法身菩萨再来的,你要先把自己变成法身菩萨,这要排在第一。把护持正法、弘法利生要排在第二,不能排在第一,你就对了,就正确。先求自己解脱,然后再帮助苦难众生。好像你看到众生掉在水里面,快淹死了,自己不会游泳,你怎么救人?你下水,白白的赔一条命,无济於事。怎么办?赶快去学游泳,变成游泳的高手,你才能到河边去救人,这个道理不难懂!那么要成就,烦恼无尽誓愿断,不能不在这上下功夫,你要能够抓到总的纲领、总的原则,你的进步非常快速。那就是放下分别执著,这是总纲领、总原则,於一切法,自己的日常生活、工作、待人接物,世法、佛法统统不执著,你的心定下来了。
  心地清净了,没有染污,心地平等了,没有高下。《无量寿经》的经题,把修学的纲领显示给我们,「清净、平等、觉」。这三句就是三学,清净是戒,平等是定,觉是就慧,戒定慧三学;也是三宝,清净是僧宝,平等是法宝,觉是佛宝。你看经题上三学、三宝三个纲领具足,抓住这个纲领去修学,你不会偏差,不会出轨,你永远在菩萨道上行走。所以要常常记住,我从早到晚起心动念与清净平等觉相不相应?相应,恭喜你你走的菩萨道,你走的是佛道,成佛之道。如果与这五个字相违背,你是轮回心,你行的是轮回里面的六道。如果你心善行善,你走的是三善道;心行不善,掺杂自私自利、名闻利养、五欲六尘,你走的是三恶道。自己要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不能迷失方向,不能走上歧途。绝顶聪明的人,诸佛如来赞叹的人,是什么人?放下万缘,专修净业。佛为什么赞叹你?因为你在这一生当中决定成佛,就这回事情,没有比这个更殊胜了。这些理事要透彻!
  护持正法,广度众生,那个精义都在成就自己。锅漏匠念佛成就了,虽然他不认识字,不但不会讲经,他一生一堂经也没听过。但是他往生这个表演对多少人产生影响,多少人得到鼓励,多少修行人看他这个样子觉悟了,这就是他广度众生。像《华严经》上讲的示现,他用这个来教人,示现的时间虽然很短暂,只有几天,影响的面很广,影响的时间很长。倓虚法师把他写在《影尘回忆录》上,让大家看到他这段的公案,佛家叫公案,现在人讲事迹,看到这个事迹都会振奋起来。真正明白透彻,他就能一切放下,像印光大师所说的专修净业,哪有不成就的!后面两句:
  【则能以佛甘露雨。普灭世间诸渴爱。】
  这是说前面两句能做到,就产生后面这两句的效果。『甘露』是比喻,上天最好的饮料叫不死药,称之为「甘露」。这个『雨』要念去声,念浴,不念雨,念浴,动词用,我们讲普洒甘露,这个雨就当洒一样。在我们现前,我们在这个地方学习《华严》,同步用网路播出、用卫星播出,全世界都能够看到,这叫「甘露雨」,这叫遍洒甘露。现在的话来说,弘法利生,这你才能做得到。
  弘法利生的目的在哪里?目的要纯、要正,『普灭世间诸渴爱』,帮助人从爱欲里面觉悟,从爱欲里面回头。为什么?佛在经教上常讲,「爱不重不生娑婆」,你为什么脱离不了六道轮回?你的爱欲太重,你不肯放下。灵魂来投胎,怎么来的?贪爱。他跟父母有缘,过去生中有缘,这佛在经上讲得很清楚,为什么来投胎。有人想儿女,一生都没有,有人不想儿女,生了一大堆,什么原因?缘分!缘有四种,四大类,缘实在讲很复杂,归纳起来不外乎四大类,报恩、报怨、讨债、还债,就这四种,没有这四种缘不会成为一家人。这个佛讲得清楚,讲得很透彻,学了佛明白了,如何把世缘,这个世间恩怨、债务的这种缘把它转变成法缘?学佛的人都可以做到。转变成法缘好!菩提道上做同伴、做伴侣,互相勉励,一起成就。如果不觉,不觉真的报恩、报怨、讨债、还债就很明显。
  这几天我们也看到钟居士母子的报告,谈他们三十年家庭教育,我也听了。你看他们的转变,最后遇到佛法,明白了、觉悟了,母子的关系变成法侣,真正觉悟,把世法放下了,这非常不容易。尤其是年岁这么轻,在大学教书,最年轻的教授,品德、学术都受到人最高的尊敬。他能够放下、能够舍弃,来护持正法,来学经教,不是真正觉悟做不到。我们看到欢喜,也欢迎,佛法,尤其净宗,后继有人。他真正发大心,我们也真心的来护持,来帮助他、来成就他,弘护是一体。他怎么能成就?为什么能放下?这就是「普灭世间诸渴爱」。终於把这个事情看清楚、看明白了,世法里面的渴爱舍弃了,教化众生的目的才能达到。
  在事上我们必须要明白,不是每个人听经闻法都能达到这个目标,为什么?每个人业障习气不一样。过去生中修学的善根深厚,业习烦恼比较轻,这一生遇到善缘,没有受到严重的染污,他才有可能听经觉悟,真的觉悟了,觉悟之后决定放下。凡是没有放下的,没觉悟;觉悟,没有放不下的。释迦牟尼佛觉悟了,所以他才能放下,觉悟之后出去十二年修学,这是我们在讲席里跟诸位做了详细报告,那是示现,是教学的手段,我们从这个地方要能够领悟。我们要求智慧,我们要求技能,我们要求福慧双修,从什么地方才能获得?从放下才能获得。原来世间人所追求的,都是自性里头本来具足的,不知道向自性里面求,向外面追求,错了。向外面去求,你所获得的是有限,亿万财富还是有限,你得到的太少了。你向自性里面去求,那是无限的,真正所谓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智慧、德行、技能、相好,统统是自性里头本来具足的,而且大家都是圆满的,没有一个人是有欠缺的。六道众生迷了,不知道本有,这是佛在经教里面常常讲「可怜悯者」。他是迷失,他不是真的失掉,什么时候觉悟,什么时候就现前。所以,你还有什么放不下?你还有什么好贪的?
  这桩事情只有佛法,上面四个字「佛甘露雨」就是佛法,能帮助我们觉悟,能帮助我们回头,能帮助我们建立信心。释迦牟尼佛做出来给我们看,在中国惠能大师也是慈悲,做出样子给我们看,历代的高僧大德、在家的长者居士,都给我们做了最好的示范,我们要细心去观察、细心去体会才能觉悟。经文里面只提一个贪爱,爱欲是世间六道轮回无量无边烦恼的根,说这一个,把无量无边烦恼都包括了,根断掉了,一切烦恼都没有了。所以菩萨修行的六个纲领,六波罗蜜,第一个就是布施,布施度悭贪,就是此地讲的渴爱。布施是什么?能舍,也就是我们常讲的放下。要舍得干净,从内心里面去舍,自性清净心里面干干净净、一尘不染。有一个妄念就是障碍,就是垃圾,要把它舍得干干净净。
  末后一首这是讲因,清凉大师注解里头也说到,「因中兴有为而赞禅定,上二皆事理兼修」,这句话说得好。「烦恼无尽誓愿断」怎么修法?修布施。我们回忆章嘉大师教我,我们第一天见面,五十六年前,他教我「看破、放下」,我向他老人家请教从哪里下手?布施。这里的经文寓意很深:
  【惠施池井及泉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