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_净空法师__第1601-1800集-第7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图像出来了,这就叫唯识所变。
  到什么时候才能恢复到原来的样子?原来的样子是一念不生,一念不生是它本来面目。那是什么样子?那是常寂光净土,那是大光明藏,真正殊胜圆满到极处。那里头什么都没有,起作用,起作用的时候决定没有分别执著,实报庄严土。像《华严经》上讲的华藏世界,净土经里面讲的极乐世界,在哪里?给诸位说,就在现前,不可思议!就在现前你就见到了。现在为什么见不到?我们的心不清净,我们心有严重的染污,所以我们看到是个染污的世界。染污世界里住久了,凡夫不能不受影响;换句话说,多多少少也被它染污了一些。如果我们是真的不受染污,净土的相会现前。所以,不受不是离开不受,是真正明了染净不二!凡夫住的境界是染,菩萨住的境界是净,都住在一起。
  净的程度不一样,染的程度也不一样,因人而异。凡夫染,有的人染得轻,有的人染得重,染得重的,在这个世间确实他很不快乐,他没有快乐;染得轻的人,这个世界上还有一点乐趣。菩萨等级不一样,《华严经》上讲四十一个等级,都是清净心,清净的纯度不一样,居住的净土也不一样。愈往上面去的愈清净,往下面这些菩萨虽清净,比上面还是不如。一定要无始无明习气统统都尽了,那就一样,就是大乘教里面常讲的「佛佛道同」,「唯佛与佛方能究竟」,究竟自在,究竟圆满。
  明白这个道理,我们求生净土的同学,你就要注意到,这是理论,往生西方极乐世界道理在此地,「心净则佛土净」。你想修净土,你不能够疏忽清净心。怎样修清净心?一定要把烦恼习气放下,因为烦恼习气是不清净的。我们常常提醒同学,自私自利的念头不能有,这是染污的根源。贪瞋痴慢不能有,名闻利养不能有,五欲六尘不能有,於一切法控制的念头不能有,占有的念头不能有,你只学这六样,你的心逐渐就清净了。
  好事要做,不好的事决定不做,虽做好事,心里头不要著相,像诸佛菩萨一样,作而无作、无作而作,《般若经》上讲的三轮体空。我做很多好事,决不要以为我做了好多好事,那你不就著了有我了吗?不著我能做,也不著我做的这些事是什么,做了之后最好忘得一干二净。那是本事,恐怕你做不到,你做的事情都会记得,不能跟佛菩萨比。佛菩萨做了之后真的不记得,但是你问他的时候他就能记得,你不问他,根本就没有。他那个心就像镜子一样,照到外面清清楚楚,他没有起心、没有动念、没有分别、没有执著,这叫寂灭相,这个我们要学。一切时、一切处,没有人来问我们,我们的心要住在这里;别人一问,自然就像水结晶的实验一样,别人一问自然就反应,不需要想,也不需要去记忆,自自然然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所以这是净土。第二个得刹土自在就是生净土,生净土我们现在懂得了,是从我们自己心里变现出来的,清净心变清净土,在清净土里面出生自在。
  第三个叫「得智自在」,你看这更高了,「菩萨住於第九地善慧,得无碍智慧,演说诸法,称理契机而得自在」。在这里我们很明显的看出来,前面得刹土自在是得定自在,这个地方得慧自在,是因定开慧。那你就晓得八地的时候是得戒自在,戒定慧三学。戒是什么?自性戒,自性里面没有恶,纯净纯善,没有恶。中国五千年老祖宗告诉我们,「人之初,性本善」,本性本善。佛告诉我们,「一切众生本来是佛」,佛是觉而不迷,用中国人的说法本性本觉。马鸣菩萨也是这么说法,「本觉本有,不觉本无」。这是自性究竟圆满戒,都不是在外面求得的,全都在里面,佛法称为内学;向外学就错了,外头没有。向外学,佛法称为外道,外道不是说别人,是说我们自己,我们心外求法就错了。一切都从自性里面去求,开发自性,那就是圆满的自在。
  九地是法师地,大乘教里面从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这五大类第九都是法师地,第十如来地。法师一定要智自在,说法就没有碍了,所以九地叫善慧。把我们老祖宗跟佛祖讲的这两个意思合而为一,你看本性本善,本性本觉,慧也是觉的意思,没有慧怎么会觉?善慧。「得无碍智慧,演说诸法」,诸法要不要学?在我们现前要学,这个要记住。我们学它干什么?为什么惠能大师不学就可以得到?惠能大师是上上根人,那个人叫一闻千悟,听到一句佛法他就能彻底放下了。我们没这个本事,没这个本事今天我们学经教,学经教干什么?学经教是修戒定慧三学,不是别的。我们不是上上根,人家可以顿悟,我们只能够走渐悟。渐悟就是古大德教我们小悟,累积小悟,累积很多小悟就变成大悟,累积一定的大悟才会到彻悟,彻悟就跟惠能、跟释迦所悟的没有两样。
  所以我们是渐渐悟,这个悟一年比一年进步,也就是说烦恼一年比一年轻,智慧一年比一年增长,我们走的是这个路子。走这个路子如果你真正还能懂得放下,尽量的放,也就是说尽可能的我在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这些对象里面我不执著了,执著减轻,一年比一年轻,这就帮助很大。确实能帮助你契入境界,真正为众说法的时候自然就相应了。所谓佛佛道同,诸佛所说的一切法从哪里说的?自性流露出来的。你愈接近自性,你还没有见性,但是接近,一年比一年接近,你所讲的就很像佛所说的,跟佛比相似。如果距离自性、性德要是远离,那说得就不像,那就不像佛说的;不像佛说的就像魔说的,这肯定的,佛的反面是魔,细心从这些地方去体会。所以佛开八万四千法门,普度遍法界虚空界一切不同根性的众生,我们的根性包括在其中,并不例外。所以可以走学教的路子,但是我们的指归一定是净土。
  我们今天以《华严经》为主,教宗《华严》,行归净土。过去我们看到周止庵居士,一生专攻《般若心经》,江味农居士一生专攻《金刚般若》。他们对这一部经差不多都用了将近四十年的时间,专攻一部,真的是一门深入,长时薰修。这两位大德都是告诉我们,他们是「教宗般若」,研究教他用《般若经》;「行归净土」,都是念佛往生的,这个对了。在更早的时候,唐朝的时候天台智者大师,天台宗的祖师,这一生专攻《法华》的,他老人家也是行在净土,他是念佛往生的。所以天台宗的历代祖师几乎都是念佛生净土的,智者大师带头。给我们做了个很好的示范,那就是说不管你是学哪一宗哪一派,你都可以学他这个样子,行归净土,我把我修学的功德统统回向求生净土。
  这个在《无量寿经.三辈往生》这品经里面有四段经文,前面三段是讲上辈、中辈、下辈,后面那一段就是讲无论你修学哪个法门,你把修学的功德回向往生净土,完全相同。所以后面那一段,过去慈舟大师做科判的时候(我们用他的科判),他判作「一心三辈」。就是所有修学诸大乘教的,统统可以回向求生净土,一个也不漏,这是真实功德,无比殊胜的利益,我们要记住。特别是在末法时期,如果要不求生净土,说实在话,没有一个人能超越六道轮回。你研究修学其他法门,果报多半都是在天道,定功不够的生欲界天,得初禅以上的那是色界天跟无色界天,出不了六道轮回,这个事实不能不知道。我们想在这一生当中永脱轮回,那一定要专求净土。所以,功夫得力,演说才能够契机契理。
  下面讲称理契机,上与诸佛所讲的教理不违背,同时又能跟现前大众的根机相应,真得受用,这就自在了。所以我们今天学教,不但是每一章每一节,乃至於每首偈每一句的经文,我们在今天要怎么学法,这个重要!我们才能真正得受用、得利益。智慧不现前,那就是智慧有障碍,智慧的障碍是什么?是烦恼、是习气。烦恼轻、习气薄,智慧就现前,烦恼少一分,智慧就长一分,烦恼少两分,智慧就长两分。印光大师在《文钞》里这些话说得很多。
  我们用什么方法来断烦恼?净宗最方便的就是持名。烦恼现前,就是七情五欲、贪瞋痴慢这个东西一现前,你赶快要觉悟。祖师大德告诉我们,「不怕念起」,妄念起来,「只怕觉迟」,你觉得要快。什么叫觉?立刻「阿弥陀佛」提起来,把妄念压下去,用佛号取而代之,这就是觉。这在修学法门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