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勇敢抉择--企业ceo-第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务有关的资源进行重组,由安东尼奥·佩里兹挂帅。现在该是替客户考虑,将内部资源进行合理整合的时候了,不应该再让客户面对惠普这个巨型公司感觉一头雾水了。
  我们要改变公司人力资源、财务和信息技术等关键部门的运作方式,从而大幅削减成本、减少冗余。如果降低成本,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投资,我们将可以节省差不多20亿美元。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要在全公司范围内打破界限,跨部门地横向重新分配资源,而不是让为数众多的小业务部门各自为战。虽然这些资源依然由这些部门来支配,但是经过一段时间,可以让公司负责各块业务的副总裁来管理这些资源,从而达到规定的绩效目标。现在各部门的首席财务官向鲍勃·韦曼汇报工作,他负责监控并实现全公司的标准成本控制。
  董事会通过了绩效奖励方案,建立了新的评价体系。在11月开始的新财政年度,我们花大量时间研究制定了详尽的商业计划,从而加快公司的发展速度,提高盈利。我们制定了运营方案,反映了哪些目标能够实现,哪些目标是有挑战性的。这样的方案本身带有一定风险,但是如果没有更高的目标,就难有更高的绩效。
  所有这些举动都代表对原来运营模式的扬弃,原来的运营模式已经存在了整整60年未加任何改变。这些举动加在一起,对任何公司而言,都不啻一种巨大的变革,甚至超出了我的预期。但是,每一项措施都是对现存问题的应对之策,也是提高绩效的有效方法。我们对于存在的问题、解决方法和必要的改进观点一致。
  我们采取的是冒险的全方位改革,同时必须大踏步往前走。人们都认为渐进式的改革更加保险,但是它往往难以冲破组织内的惰性和阻力。一旦迈上了改革之路,回头就是失败。有时候,你不得不破釜沉舟,置于死地而后生。
  12月初,我把公司管理层商议后达成的决定和董事会做了沟通,此前还和路·普莱特进行了讨论。路·普莱特很支持,也给我很多好建议,告诉我公司各位主管的优缺点。在进行首席执行官的选聘过程中,他们都经过了同样的考核步骤,因此路·普莱特和我一起分享了当时的考评结果。有些主管对自己的定位很准确,有些显然已经忘了当时的考评结果,还有一些人根本没把考评当回事。
  我们筹备召开领导层的扩大会议,差不多有300人参加。我们要告知所有与会人员管理层的决定,希望他们在多项改革中给予支持。在召开扩大会议的前一天,我和公司管理层见了面,以确定第二天的日程和开会的方式。第二天我会先和大家沟通公司要进行变革的基本情况,然后安·利弗莫尔、杜安·吉特纳、卡罗琳·蒂克纳和安东尼奥·佩里兹介绍各自的新职位(因为他们现在已经不叫首席执行官了),以及要进行合作和提高整个公司绩效的责任。接着,我们要讨论如何执行具体的计划。
  原先我只发现他们有些抵触情绪的苗头,随着会议的进行,这种情绪完全公开化了。卡罗琳·蒂克纳和安东尼奥·佩里兹公开唱起了反调,他们之间的怨隙尽人皆知,现在我是头一次亲眼目睹。杜安·吉特纳虽然肩负重任,还在对损失的利益耿耿于怀。他一直在说“我的手下都很担心”,不过很明显他不想放弃自己的任何权力。安·利弗莫尔支持改革,不过她的本性就是谨小慎微,所以不会多说什么。鲍勃·韦曼谨言慎行,他支持改革,却让我独自冲在前面和这些反对者交锋。黛博拉·邓恩当时负责公司的战略和业务发展,她和苏珊·波维科都想努力帮我,不过她们的话分量不够,别人不会重视。
  归根结底,一些人就是想对已经达成的共识和决定反悔。我们在同样的问题上一而再、再而三地拉锯。他们拖延时间,想在明天的扩大会议之前把时间浪费掉。如果你讲得确实有道理,而他们又不得不公开表态,他们就会从各个方面来找碴儿:做决定的程序有问题啦,列举的事例不妥当啦,拥护这些决定的领导者本人有问题啦,凡此种种。可是当决策程序不存在问题,事实都是大家认同的,那么一个领导就不能袖手旁观。在这种情况下,袖手旁观就意味着放弃下一次选择权和决定权。如果众人希望领导展现力量时,领导让大家失望了,那么他就很难再进行有效的领导,原先支持的人就会感到失望。如果面对不确定性、风险和困难,领导不能挺身而出,那么别人也不会迎难而上。犹豫不决就是无所作为,如果现状显然让人无法接受,领导就要采取行动。

  变革急先锋(2)

  约翰·杨在惠普的任期将要结束时,力图精简和整合公司的业务。但那时候,戴维·帕卡德已经结束了他那并不成功的两年国防部生涯回到了惠普,他认为约翰·杨使公司过于集中化了,因而解雇了他。公司上下等于又领了太上皇的一道新旨,回到了以产品为主导的老路上,回归了原来倚重纵向指挥链的传统。从约翰·杨到路·普莱特的过渡,让人觉得太多的变革并不是太上皇想要看到的东西。
  当天下午4点钟,我把要说的都说完了。对于我们从前发现的问题,我又听了一遍,和他们进行了讨论和回顾。现在,我的队伍到了接受现实检验的时候了。我说:“各位,如果大家没有准备好该怎样陈述立场,如果彼此间无法达成共识,今天就不准回去了。戴维·帕卡德无法从天而降来救你们了,你们躲避不了这些变革。”当天晚上我们一直讨论到8点钟。这不是一件轻松的工作,不过我们终于达成了统一意见。第二天在公司管理层的扩大会议上,我们将要吹响惠普再造的号角。
  我一直在苦苦思索怎样和大家谈变革。我知道不可能命令大家变革,我也无法得到大家对比尔和戴维的那种顶礼膜拜。但我知道,如果人们打心底觉得需要变革,他们就会行动。因此,关于变革这个问题,我想让他们想明白,让他们觉得出于尊严,变革势在必行。
  首先,我放了一段和一些客户交谈的短片。这些客户对我们的员工说:“你们现在落后了,跟你们打交道真是费劲。你们老是迟到,动作总是慢半拍,总要别人来催你们。我们需要你们做得好一点,因为我们依靠你们,尊重你们。”然后,我播放了一段两年前他们和路·普莱特开会时的录像,其实当时他们已经彼此说过我要和他们说的话了。
  聪明人知道组织需要什么变革,这些经理人从前就发现了我们现在要解决的问题和要抓住的机遇。可是在过去两年中,几乎什么都没有改变。他们成为旁观者的同时,也明白没有得到想要的那种改变,没有成为变革的领跑者,而他们本应该这样去做的。
  要进行变革,只明白需要做什么是不够的,变革需要别人的支持,需要意识到不进则退,需要具有奋勇当先的勇气。要进行变革,也要做好思想上的转变。变革不会从天而降,需要组织内各个层次的领导人的支持。所以,变革需要呼唤扭转乾坤的急先锋,领导不能袖手旁观。
  公司很像一台电脑,两者都有目标和任务,硬件和软件。公司的硬件就是结构、流程、计划、评价体系和成效,硬件可以通过损益表、资产负债表、组织结构图、工作描述、工作手册、工作目标、记分卡和报表来体现;公司的软件就是它的价值、习惯、思维和行为等体现出来的组织文化。有些人可能对这些不屑一顾,认为是故弄玄虚的东西,不值得精明能干的经理人浪费时间。其实这些人根本不懂公司运作,不知道怎样尊敬制造产品和创造利润的员工。电脑没有硬件和软件就无法运转,公司也一样。就像电脑一样,如果软件和硬件不升级,公司就无法运转得更好,惠普的软件也需要升级。我们必须重新认识自己,重新审视变革。我们必须养成决策和合作的新习惯,让惠普的价值观焕发新的生命力。
  在第二天上午的扩大会议上,在提问与回答时,有人问道:“卡莉,你在谈变革、冒险和更快地前进,难道不会犯错吗?”
  戴维·帕卡德在《惠普之道》里面说过:“守成就意味着失去阵地。”不过,到了1999年,惠普几乎所有的习惯和做法都是在守成。除非每一种可能性都考虑到了,每一个问题都得到了解答,每一种可能的风险都被排除,否则惠普人的本能就是站在原地。硅谷一些人认为,在发展日新月异的年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