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狐说刘邦-第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史书记载,秦国开国君主秦襄公立国西方,祭祀白帝。白帝在这里暗指大秦王朝。
    传说赤帝为尧帝之后,是刘邦的祖先。赤帝在这里暗指大汉王朝。
    从此以后,刘邦经常开口闭口就是“老子手提三尺剑斩蛇起义”,自负之情溢于言表。他的龙子龙孙,也经常以此作为自吹的本钱,向天下人民宣称他们是受命于天。
    有的历史学家认为,这一年是公元前209年;但也有人认为是公元前212年,或者公元前211年。不管哪一年,刘邦认为自己已经起义了,当时陈胜、吴广尚未起义。
    刘邦听了这个优美的故事,兴奋不已,带着他的那一行人,走出了大泽,进入了人迹罕至的芒砀山。
    芒砀山(河南省永城县东北),分为芒、砀两座山,北边叫芒山,南边叫砀山,其间相距七、八里地。两山之间,峰回路转,谷深林茂,人烟稀少,野兽出没。虽不能说“棒打豹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但也是一个很好的生存环境,虽然吃不上龙肝凤胆,但是活下去绝对没问题。
    应邵曾说:“两山之间,有山泽之固,故隐其间。”
    刘邦找到这样一个隐身的地方,带领众人在这里当了山大王。刘邦等人夜宿岩穴之间,渴饮溪水山泉,靠野果充饥,凭山禽解馋,四方组织力量,以求一逞!
    刘邦拍屁股一走了之,可苦了吕雉。她不得不拖儿带女的去找刘邦,往往毫不费力就找到,众人惊叹不已。
    刘邦怪而发问:“我等藏身之处,经常变化,外人一概不知,你拖儿带女,怎么一下子就找到这里?”
    吕雉说:“你居住的地方,天上经常有云气笼罩,我凭着天上的云气,就找到你了!”
    刘邦听了,自然高兴。沛中子弟偶尔听说,暗中依附者日多,刘邦也因此成为沛中豪杰。
    这种奇异征兆,是不是刘邦和吕雉故意编造,借以威服众人,不得详知。
    刘邦遇蛇、斩蛇之事,《史记》明文记载,是真是假,那都是次要的,而最本质的东西在于,此刻的刘邦一行,只有披荆斩棘,一往无前,义无反顾,才有生存的可能。只要充满信心,还有什么事情做不成呢?因此,与其说是一个美丽的传说,还不如说这件事揭示了一个真理:挺起腰杆往前走,金光大道;畏缩不前朝后退,绝路一条。

神救了刘邦老命,也要了他的小命

    一只狐狸看到一群鸭子在戏水,就将一些枯草抛入水中。枯草慢慢漂向鸭群,鸭并不在意。狐狸嘴里衔着枯草悄悄下水,慢慢向鸭群游去。近了,狐狸突然从枯草下猛扑过去,顷刻间一只鸭子便葬身狐口了。

    这个故事反映了狐狸善于用智能,善于利用水的浮力,利用鸭子对枯草的习以为常。
    关于刘邦的种种神话传说,虽然明显有杜撰之嫌,但是说的人多了,众人也就认为这是真的。秦始皇相信,一代谋臣范增也因此力劝项羽早杀刘邦……
    《史记·高祖本纪》载:

    秦始皇经常说:东南方向有天子气,于是东游去镇压。

    秦始皇一生五次巡游天下,一次向西,四次向东南,其中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相信“东南有天子气”(《史记》语)。
    关于刘邦的这一系列奇谈怪论,居然还引起了秦始皇的高度重视。
    刘邦的这些奇特征兆,后来也引起了他的主要敌人项羽的高级参谋范增的高度注意。
    那时刘邦先入关中,秦王子婴举国投降,刘邦企图独霸关中,称王自立。项羽知道此事,下令攻打刘邦,范增急忙火上浇油。
    范增说:“刘邦原来在老家的时候,贪财好色,而现在进入关中,约法三章,与民休息,不贪财,不好色,野心不小。我曾经叫人多次观望他的神气,都是龙虎之形,五彩缤纷,这是天子之气。立即消灭刘邦,不要错过良机!”
    范增此说,是因事论人的合理推测,借助封建迷信加固项羽消灭刘邦的决心。范增就是基于此,一直力主项羽防范刘邦。可是由于项羽不听范增多次力劝,刘邦终于平安地从鸿门宴上逃走,含泪去汉中为王……
    如果说以上征兆都只是说说而已,那么真刀真枪的时候也出现了这样令人不解的神奇。
    刘邦去汉中,火烧栈道,麻痹项羽;拜将韩信,还定三秦;兵出关东,轻取彭城。刘邦不听张良、韩信苦劝,为义帝发丧,纠集天下诸侯之兵达五十六万之众,虽然轻松地占领了项羽的首都彭城。但是刘邦手下的这支大军,看起来声势浩大,其实是乌合之众,临时充当元帅的魏豹又是一个言过其实的人,刘邦等人又“日置酒高会”(《史记》语),不作防御项羽进攻的准备。
    项羽听说彭城失守,忙从齐国率领三万精兵返救。三万人马,打败了刘邦五十六万大军,刘邦大军被杀死“十余万人”(同上)。汉军败走,楚军追到灵壁(安徽东北部)以东的睢水边上,“大破汉军,多杀士卒,睢水为之不流”(《史记·高祖本纪》语),汉军几十万人被赶入睢水溺死。
    项羽立即派兵“围汉王三匝”(《史记》语),真是里三层外三层。刘邦百般厮杀仍然冲不破楚军的包围,眼看就要小命不保。碰巧此时,神奇出现了。
    《资治通鉴》载:

    正好大风从西北方向吹起,折木发屋,飞沙走石,天昏地暗,直向楚军刮去,楚军大乱,围散,刘邦带着数十骑,突围而去。

    这真是神风,早不吹,晚不吹,正好项羽围住刘邦的时候吹;这真是怪风,东不刮,南不刮,专门从西北方向刮来,刮散了楚兵的重围。这风真神真怪,怎么只刮散了楚兵,让楚兵看不清方向,而让刘邦得路而出呢?
    明·甄伟《西汉开国演义》:

    (刘邦被)楚兵围绕三匝,如铁桶一般。汉王回视随身士卒,止(只)数百骑。渐近黄昏,叹曰:“吾必死于此矣!虽腾空亦不能出此重围也!”
    正在危急之际,忽见狂风大作,飞砂走石,自东南而来,黑雾弥空,黄尘四塞,周围楚兵皆掩面站立不住,惊惶迷乱,四散奔走。汉王见马头前隐隐有白光引路,遂策马前进。行二十里,风色渐息……

    刘邦就这样脱围而去,我们只能违心地说:天意。
    而今的西北一带,春夏之交经常出现这种自然现象,人称“沙尘暴”,大风到处,黑气弥漫,土味呛人,咫尺之间不见光亮,睁不开眼,吸不了气,开不了口。
    刘邦是不是也遇到了这种沙尘暴?
    这场沙尘暴刮得正是时候,救了刘邦一命,使得更多的人相信,刘邦才是真命天子,有神的护佑。
    神风救了刘邦,但神也要了刘邦的命。关于自己的神奇传说,开始的时候,刘邦可能只是一笑置之而已。
    而到了后来,他对此真的信以为真,可能还对此入了迷。以至于相信神会护佑自己,讳疾忌医,最终送了自己的小命。
    刘邦五十三岁就死了,就是因为他太相信这类奇迹,乃至讳疾忌医!
    刘邦虽然当上了皇帝,但是为了消灭异姓王,几乎年年征战!在他临死之前的那一年,征讨英布被冷箭射伤,回家途中,病情加重,《史记》说“病甚”!
    古代汉语之中,“疾”和“病”区别较为明显:“疾”指“小病”,“病”指“重病”。“病甚”就是“重病”、“病危”之意!
    《史记·高祖本纪》载:

    吕后专门求人请来良医。良医入见刘邦,给刘邦看病,刘邦问医生病情。良医说:“皇上之病不难治,只要精心料理,按时服药,可保无虞!”
    刘邦却骂开了:“我本来是一个布衣百姓,手提三尺宝剑斩蛇起义,而今夺取天下,这难道不是天命吗?我的性命在天,即使扁鹊在世,又有什么作用?”
    刘邦拒绝良医给他治病,赏赐良医五十斤黄金而送出宫门。

    这便是刘邦的浪漫!
    刘邦有病不治,宁信天命不信医,不久病死。
    刘邦迷信天命到了有病不治,有药不吃,听凭上天安排的程度,也算虔诚到家了。天命要了人命:刘邦就是这样一个一生都笼罩在神秘色彩中的平常人。
    后人对此,多有评论。
    明代·李贽《史纲评要·卷四·后秦纪》说:

    吕后望气,老妪哭蛇,英雄欺人耳!

    葛剑雄《泱泱汉风》说:
    就拿刘邦来说,汉朝的史官记载了他很多得天命的征兆和事迹,实际上都经不起深究……说他左腿上有72颗黑痣,就更玄了,因为当时不兴在公共场所穿三角裤或裸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