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晚清文选-第10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利酬之,于彼有益,于我尚无大损。倭专心欲害中国,正苦饷力不足。若此约允行,则从此既强且富。是我助以专噬中国之资矣。 
   至倭约各条,处处包藏祸心,而字句巧黠,意图含混,尤望将和议各条,发交王大臣等细心阅看,自知其间之毒谋矣。此因和议已许割地,故拟此为权宜转移之策,冀以救急纾祸。忧愤迫切,仰候圣裁。请代奏。张之洞肃。光绪二十一年四月初一日。 

   ○上海强学会序 
   天下之变岌岌哉,夫挽世变在人才,成人才在学术,讲学术在合群,累合什百之群,不如累合千万之群,其成就尤速,转移尤巨也。今者海内多故,天子怒焉闵忧,特下明诏,搜求才识闳达及九能之人,一艺之士,而应诏者寡,固搜访之未逮欤?得无专门之学,风气未启,有以致之耶?故患贫而理财,而专精农工商矿之学者无人,患弱而训兵,而专精水陆军及制造船炮之学者无人。乃至外国政俗亦寡有深通其故者,此所关非细故也。顷士大夫创立强学会于京师,以讲中国自强之学,风雨杂沓,朝士鳞萃,尚虑未能布衍于海内。于是江海散佚,山林耆旧,益簪聚讲求,如汉之汝南,唐之东都,宋之洛阳,为士大夫所走集者。今为上海,乃群天下之图书器物,群天下之通人学士,相与讲焉。尝考泰西所以富强之由,皆由学会讲求之力。传称以文会友,以友辅仁。记称敬业乐群。其以开风气而成人才,以应圣天子侧席之意,而济中国之变,殆由此耶?其乐从诸君子游乎?吾愿观其成焉。 

   ○上海强学会章程 
   一口本会专为中国自强而立,以中国之弱由于学之不讲,教之未修,故政法不举。今考鉴万国强盛弱衰之故,以求中国自强之学。总会立于上海以接京师,次及于各直省。一今日学校颓废,士无学术,只课利禄之业,间考文史,不周世用。又士皆散处,声气不通,讲习无自,既违敬业乐群之义,又失会友辅仁之旨。西国每讲一种学术,必有专会,会中无书不备,无器不储,即僻居散处,亦得购书阅报,以广观摩。故士有专业,而才日以成。国资其用,而势日以盛。今设此会,聚天下之图书器物,集天下之心思耳目,略仿古者学校之规,及各家事门之法,以广见闻,而开风气,上以广先圣孔子之教,下以成国家有用之才。最要者四事,条列于下,其局章附焉。 
   一译印图书。道莫患于塞,莫善于通,互市者通商以济有无,互译者通士以广学问。尝考讲求西学之法,以译书为第一义。盖以中国人而讲西文,不过通酬酢语言,只能译书札尺牍,其能读朝章国律者已少。至各学专门之书,各具深微之理,即其字义各有专门,不尽相通。彼方人士,不入此门者,亦不识其字,此固非游历洋差人所能解,亦非同文方言译生所能知。即有一二专门之士,而以发天下之学者,其为益鲜甚。欲令天下士人皆通西学,莫若译成中文之书,俾中国百万学人,人人能解,成才自众,然后可给国家之用。今西学堂知课语言文字,而寡及译书。惟圣祖仁皇帝御纂《数理精蕴》,润色西算,嘉惠士林。高宗纯皇帝钦定《四库提要》,凡自明以来所译西书,并许箸录。曾文正公开制局以译书为根,得其本矣。今此会先办译书,首译各国各报,以为日报取资,次译章程条教律例条约公法日录招牌等书,然后及地图暨各种学术之书,随译随刊,并登日报,或分地,或分类,或编表,分之为散报,合之为宏编,以资讲求,而广闻见,并设译学堂专任此事。 
   一刊布报纸。陈文恭公劝士阅邸报,以知时务。林文忠公常译澳门月报,以觇敌情。近来津沪各报,取便推俗,语涉繁芜,官译新闻纸,外间未易购求。今之刊报,专录中国时务,兼译外洋新闻,凡于学术治术有关切要者,巨细毕登,会中事务附焉。其邸钞全分,各处各种中文报纸各处新事,各人议会,并存钞以广学识。各局互相钞寄。 
   一开大书藏。乾隆时敕建文汇阁于扬州,建文宗阁于镇江,例准士子就读。经乱散失,遗书无多。此会拟宏区字,广集图书。近年西政西学日新不已,实则中国圣经古子先发其端,即历代史书百家著述,多有与之暗合者。但研求者寡,其流渐湮。今之聚书务使海内学者,知中国自古有穷理之学,而讲求实用之意,亦未遽逊,正不必惊望而无极,更不宜画界以自封。泰西通都大邑,必有大藏书楼,即中国图籍亦藏┑其中。今合中国四库图书,购钞一分,而先搜其经世有用者,西人政教及各种学术图书,皆旁收购采,以广考镜,而备研求。其各省书局之书,皆存局代售。 
   一开博物院。文字明其义。有不能明者,非图谱不显。图谱明其体。有不能明者,非器物不显。《诗》称关关雎鸠。熟陆机之疏,通冲远之说。学者穷日详考者形色,而不知雎鸠也,置雎鸠于前,则立识矣。人之一体,读《素问》,考《明堂》及《全体新论》不知也。外国有人身全体,一见则立明矣。康熙年间,钦定时宪书,采用西法,置南怀仁所造仪器于观象台,其立算与中土迥异。今步天测实,非登台观器不能明。又如轮船之大而且速,枪炮之坚而且利,制造机器之所出货皆捷而且多,苟一寓目,便知守旧蹈常,断不能与之角力而争利。西国博物院,凡地球上天生之物,人造之器,备列于中,苟一物利用,必思考而成之,不令弃掷,苟一器适用,必思则效,旋且运化生新,而利便又远过之。合众人之心思以求实用,合万国之器物以启心思,乌得不富,乌得不强。今创设此院,凡古今中外兵农工商各种新器,如新式铁舰轮车水雷火器,及各种电学化学光学重学天学地学物学医学诸图器各种矿质及动植种类皆为备购,博览兼收,以为益智集思之助。 
   右四条,皆本会开办,各有详细章程,别行刊布。 
   一会中于义所应为之事,莫不竭力,视集款多寡,次第举行者,又有数事。立学堂以教人才,创讲堂以传孔教,派游历以查地与矿务风俗,设养贫院以收乞丐教工艺。视何处筹款多者,即在其地举行。惟望我海内志士,合力为之。 
   一入会者,将姓名爵里,函知局中,即送以章程。收捐款后,即编号会中,遇事知照,展转援引,愈推愈广。庶几自保其类,不致令外国诮以散沙。 
   一入会者,不论名位学业,但有志讲求,概予延纳。德业相励,过失相规,患难相恤,务推蓝田乡约之义,庶自保其教。一中国非无专门积学之士,苦于不相闻问,无由观摩,即已有学问,无人能知。且平素无相交之雅,相遇生妒忮之心。今此会使海内学士,声气相通,以期增长。是入会之大益,既无隔碍,且合海内之士联结讲求,庶自强有基。 
   一入会诸君,原为讲求学问,圣门分科,听性所近。今为分别门类,皆以孔子经学为本,自中国史学历代制度,各种词章,各省政俗利弊,万国史学,万国公法,万国律例,万国政教理法,古今万国语言文字、天文、地舆、化、重、光、声、物理、性、理、生物、地质、医药、金石、动、植、气、力、治术、师范、测量、书画、文字、减笔、农务、牧畜、商务、机器、制造、营建、轮船、铁路、电线、电器、制造、矿学、水陆、军学以及一技一艺,皆听人自认,与众讲习。如有新得之学,新得之理,告知本会,以便登报。将来设立学堂,亦分门教士,人才自盛。 
   一入会诸君,原为学问起见,其有疑义,可函询会中讲求,当询通人详答,其有经世文字,新论新法,可寄稿本局。经通人评定,或抄存备览,或刊刻流通。倘发中西未得之新理,加酬奖赏,标其姓名,以收切磋之益。一外国学会,咸乐布施,有捐至百万者,故学者甚盛。各省善堂捐数,亦多累千盈百,况此举功德,比善堂尤大。今议凡来入会者,皆须捐助,最少以十两为限。一善堂捐助义举,皆立即捐赀,凡入此会,概同斯例。若逾月不交,即将其会名扣除。其五十两以上,准分两次清交,百两以上,准分四次清交,每次以两月为限。一凡捐助百两以上者,每译印成书各送一部,五十两以上者,译印之书,但收成本,三十两以上者,取译印之书,减价一成,自十两以上,报纸皆改二成,并刊名报上。其有捐助千金者,永准其送一人入学堂肄业,由会中支给。一捐助之款,写明姓名爵里,交强学总局给收条,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