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晚清文选-第28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至于西北诸省,则又何如?计非数百万不能集事。而我国民数四万万,其起义也,在国内革命,而无端来外人之干涉。满奴不已,将为洋奴。自非肝脑涂地,谁能忍此者!我国亡种灭之时,即亦各国民穷财尽之时也。而问各国干涉之原因,则曰:因欲得报酬,欲保傀儡之故。虽至愚者,亦有所疑而不信矣。且世勿谓我国民其弱,而各国之兵力至强也!练兵不能征服国民军,历史所明示矣。普佛之战,佛练兵尽矣。甘必大起国民军,屡败普军,为毛奇所不及料,不敢出诃南一步。古巴之革命也,金密士以数十人渡海一呼,壮士云集,前后以四五万人与西班牙兵二十万人鏖战连年,而美西战事起,古巴遂独立。菲律宾之革命也,壮士十人,以杆枪六七枝,劫西班牙兵五百人营,夺其枪五百。扑战累岁。西兵驻防于菲者凡二万人,无如何。卒赔款二百万。其后西政府失信,战事再兴。美西之例,美提督载阿圭拿度再入菲律宾,与美合兵。阿圭拿度以兵数千人,俘西班牙兵数万,卒立政府。其后美复失信菲人,以所获于西兵之枪万余,择其可用者六七千以与美。精兵七万,战数年,始定。使凭藉丰裕,则美非菲敌也。英杜之战,杜与阿连治合兵三四万人,英兵四十万,前后三年乃罢兵。如上所述,以国民军与练兵角,皆以十当一。况中国人数,非菲杜比。凭藉宏厚,相去千万,外侮愈烈,众心愈坚。男儿死耳,不为不义屈。干涉之论,吾人闻之而壮气,不因之而丧胆也。外乘各国之均势,内恃国民之意力,既无被干涉之原因,即使事出意外,亦非无备者也。内储实力,外审世变,夫然后动,沛然谁能御之。 
   如上所述,谓革命军起,即被干涉者,当关其口矣。在革命军未尝无被干涉之豫备。然内有国民之实力,外乘各国之均势,决无被干涉之原因也。然则,谓革命可以召瓜分者,其言已摧破而无存立之余地也。 
   (二)谓革命有自取干涉之道者。此说与前说不同。前说谓凡革命军起,必遭干涉。此说则谓革命军起,本不致遭干涉。惟因革命军有自取干涉之道,使外人不得不干涉。故其所言非独立原因,乃附随原因也。使革命军而无自取干涉之道,则必不致于被干涉明矣。而其所指为自取干涉之道者,谓革命家固以排满为目的,又兼有排外之目的。故革命之际,或蔑人国权,或侮人宗教,或加危险于外国人之生命财产,于是乃召外人之干涉。为此言者,若以施之义和拳,则诚验矣。义和拳,以扶清灭洋为目的,于是杀公使,毁教堂,戕人生命,掠人财产,以致联军入京。以排外为原因,以干涉为结果,固其所也。吾人所主张之革命,则反乎是。革命之目的,排满也,非排外也。建国以后,其对于外国及外国人,于国际法上,以国家平等为原则,于国际私法上,以内外人同等为原则。尽文明之义务,享文明之权利。此各国之通例也。而革命进行之际,自审交战团体在国际法上之地位,循战时法规惯例以行,我不自侮,其孰能侮之!谓革命军有自取干涉之道者,其太过虑也。抑犹有宜深论者。今日内地之暴动,往往不免含排外的性质,此不能为讳者也。然此等暴动,可谓之自然的暴动,乃历史上酝酿而成者也。吾国历史上以暴君专制之结果,揭竿斩木之事,未尝一日熄。第开明专制之时,政府威力方张,民间隐忍苟活,即有骚动,旋被平靖。故其表面有宁谧之象。洎乎衰朝末季,纪纲废堕,豪杰之士,乘间抵隙,接踵而起。峰屯蔓延,弥满天下。此历代之末,同一之现象也。即以清朝而论,内乱未尝中辍。康熙时则有三藩之役,台湾之役(其初定台湾之役,不得谓之内乱。其再定台湾之役,则属于内乱),武昌兵变之役。乾隆时有台湾之役,临清之役。嘉庆时有川湖陕之役,畿辅之役,川陕乡兵之役。道光时则有海盗之役。咸丰同治时,则有太平天国之役,捻之役。光绪时则有义和拳之役。内乱继作,未尝少休。凡此皆自然的暴动也。洎乎近日,感外界之激刺,与生计之困难,其势尤不可一日居。此为历史上自然酿成,无待乎鼓吹者。此等自然的暴动,无益于国家,固亦吾人所深虑者也。以中国今日,决不可不革命也如此,而自然的暴动之不绝也又如彼,故今日之急务,在就自然的暴动,而加以改良,使之进化。道在普及民族主义,国民主义,以唤醒国民之责任,使知负担文明之权利义务,为吾人之天职。于是定共同之目的,为秩序之革命,然后救国之目的,乃可以终达。夫既由自然的暴动,而为秩序的革命矣,则滔滔然向于种族革命,政治革命以进行,而毫不参以排外的性质明也。然则,吾人之主目的,固非在避外人之干涉,而自无自取干涉之理也。 
   综上所论者而括之,则革命决不致召瓜分之祸,明白无疑矣。然尚有引证一二事实,以为辨者。今复疏解之如下。问者曰:法兰西大革命之际,各国不尝共同干涉耶?幸而法能战联军而退之。否则,法之为法,未可知也。今中国之革命,能独免于干涉乎?应之曰:法兰西大革命,而各国群起干涉者,以欲抵抗民主之思潮故也。盖法之革命,实播民权自由之主义于全欧。各国君主,思压抑之,故集矢于法,其共同干涉,实抱此目的也。尔后之神圣同盟,亦本斯旨。故比利时之独立,亦被遏制。卒令建君主立宪政体而后已。由其时各国以扑灭民主思想为目的故也。若今日,则情势与昔大殊。中国革专制而为立宪(指民主立宪),与各国无密切之利害关系,不能以法之前事为例也。问者又曰:太平天国之被干涉者何也?应之曰:太平天国有自取干涉之道也。洪秀全之破南京也,英即遣全权大臣波丁渣来,欲缔结条约。此为承认其独立良机会也。惜洪氏不知国际法,犹存自大之余习,命其觐见,行跪叩礼。波氏不肯,遂拒绝不见。只见杨秀清,失望而归。其后洪军至上海,犹立两不相犯之约。及曾军破安庆,自长江而下,遂围南京。左军破浙,李军发上海,洪氏大事已去,英始袒清助攻洪氏。故干涉之原因,由洪氏有自取之咎。使洪氏能知国际法,早与结纳,不至若此也。且其时英人初欲殖势力于东方,故谋助兵平乱,冀藉此以增拓势力。至于今日,则情势迥异。承认独立,与藉兵平乱二者,皆遥难于昔日矣。问者又曰:今者外人相惊以中国人排外。遇有小警,辄调兵舰。如南昌教案,法调兵舰矣。广东因铁路事,官民交讧,各国亦调兵舰矣。凡此岂非干涉之小现象乎?应之曰:此非干涉,乃防卫也。国际自卫权,本分二种。一为干涉,一为对于直接之危害而用防卫之手段。若内地有警,各国派兵舰防护,可谓之防卫之准备行为,与干涉不同也。盖国家于领域之内,不能自保,而使外国人蒙其损害,则对之可以匡正。匡正之法,国际之通则有三。过去之赔偿与将来之保障是也。然使蒙急遽之危害,依此通则,有缓不及事之虞,则可以用防卫之手段,用强力于他国领域内。此国际法所承认者也。然则,使内地有变而危险及于外国人之生命财产,则外国派兵保护捍御灾难,不得谓之非理。然此与干涉固不同也。至于屯泊兵舰以备不虞,则只可谓之防卫之准备行为,尤不必以干涉相惊恐。乃内地之人既鲜知国际法而诋毁革命者又借此以号于众曰:此瓜分之渐也,干涉之征也。其心固狡,其计亦拙矣。外国领事既察吾民之隐情,于是遇有小故,辄征调兵舰以相恫喝。即如近日拒约之会,美领事日以调兵相胁。而实则美国之大总统,以至国中名流,多不以苛约为然。方且借华人拒约之坚,有辞以对议会,且提议当禁欧工以示平等矣。要之,若云干涉,非得各国政府之同意,联军并进不可。而革命军无被干涉之原因,既如上所述。至于防卫,则以保全其人民之生命财产为目的。征调兵舰,一领事所优为,非出于其政府之意。革命军但当守国际法而行,尤不必谈虎色变若此也。况吾人之革命,以排满为目的,而非以排外为目的。在己固可自信,而外人亦未尝不渐共喻。最近英国《国民报》(于政府最有势力之报)倡论曰: 
   支那人排满之感情与排外之感情,大有分别。其政府必尽力导排满之感情,变为排外之感情。此最宜防者也。 
   旁观之言,明白如此。使革命起而循乎国际法,则更予人以确证。此事固在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