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复活的军团-秦始皇陵兵马俑发现之谜-第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八排,战车共计64  乘。每乘战车上有甲俑三件,御手居中,车左、车右居两侧。御手身高1。9 米以上,双足立于踏板,两臂向前平举,双手半握,拳心相向,作握辔状,食指与中指留有空隙,以便辔索通过,在拇指的内侧有一半圆形陶环,似为勒辔时拇指的护套。三俑均身穿战袍,外披铠甲,披膊长及腕部,手上罩有护手甲,颈围方型盆领,胫著护腿外套,足登方口齐头履,头顶右侧梳髻,外罩白色圆形软帽,帽上又戴有卷尾长冠,嘴上的八字微须,潇洒飘逸,双目炯炯前视,显示了秦兵在阵战中凶悍威猛的旷世雄威。
  关于步兵、车战的立体透视
  自从人类诞生以来,便有了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和搏斗,而战争无非是扩大了的搏斗。正如近代著名的军事战略家克劳塞维茨所言:“如果我们想要把构成战争的无数个搏斗作为一个统一体来考虑,那么最好想象一下两个人搏斗的情况。每一方都力图用体力迫使对方服从自己的意志,他的直接目的是打垮对方,使对方不能再作任何抵抗。因此,战争是迫使敌人服从我们意志的一种暴力行为。”实际上,人类社会战争胚胎的产生,应该说是从孕育步兵的对抗开始的。
  中国步兵是古代诸兵种中最早诞生的兵种,但随战斗手段的进步,它却反过来屈尊在车战时代的战车兵卒之下。由于铁兵器的出现、弩的发明、军队远战能力的增强,战车地位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车兵反过来又成为步兵的辅助兵种。从此,步兵作为一个重要的独立兵种,才再次活跃在战争的舞台之上。关于中国建制步兵的最早记载,应属公元前719 年,宋、卫等国联军“败郑徒兵,取其禾而还”一段。“徒兵”,就是徒步之兵。商周时期,站在战车上作战的“甲士”是奴隶主贵族,而车下由“众人”、“多臣”、“庶民”等奴隶组成的步兵只能附属战车。春秋时期,郑、晋等中原国家在对戎狄的战争中,为战胜这些居于山林谷地、善用步兵进攻的少数民族,就不得不在保持原来隶属步兵的同时,率先建立起能够独立作战的建制步兵。公元前633 年,晋文公在作“三军”的同时,又“作三行以御狄”。“行”是原来隶属步兵“徒卒”的队形名称,据考古学家王学理研究,此处当指步兵无疑,而“三行”就是晋国最早出现的建制步兵。
  尽管建制步兵已经产生,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它并没有形成军队的主力,而只是用在西方和北方边防上对付戎狄之中,可中原地区依然是战车统治的战场。公元前541 年,“晋中行穆子败无终及群狄于太原,崇卒也。战将魏舒曰:‘彼徒我车,所遇又厄,请以什共车(以多卒配合甲士共同作战),必克。因诸厄,又请。请皆卒(请甲士们都下车来作战),自我始’。乃毁车以为行,五乘为二伍。”这次晋国“毁车以为行”。以步兵配合甲兵作战的战役表明,在中原大地上已经产生了第一支用建制步兵作战的部队。尽管这支步兵部队还是由战车部队临时改编的,免不了幼稚,甚至遭到了“翟人笑之,未阵而薄之”,但它毕竟在春秋末期开创了一个国内战场上广泛使用步兵的“步兵时代”,为后世战争的多层面、多兵种、大规模的快速作战方式奠定了基础。
  到公元前505 年,吴楚大战爆发,就在这次大战中,“吴阖庐选多力者五百人,利趾者三千人,以为前阵,与荆战,遂有郢。东征至于庳庐,西伐至于巴蜀,北迫齐晋,令行中国。”吴王夫差的军队编制是以百人为一“彻行”,百“彻行”为一方阵用于作战。到了战国时期,各国的步兵人数已达到数十万甚至百万。从此步兵作为一支重要的武装力量,活跃在战争的舞台上,并逐渐走上成熟。
  从秦始皇陵兵马俑坑排列的兵阵来看,秦步兵的数量大,远战能力强,而当时的军事指挥家又善于处理步兵同战车、骑兵的配合关系,诸兵种协同作战,因而形成了军事编制的最大标志。秦俑一号坑的矩阵是以步兵为主、同战车穿插排列的兵力部署。其协调车、步关系的作法,是“鱼丽之阵”变化了的形式。尽管战车有左右和前后的双车编组之别,但总体上是车的前后及两侧都有步兵涌队列。这种编组,既有古代兵书上所说的“鱼丽之阵”的车、步协同的宽大界面,又突破了在二线或三线的兵力配置,从而就出现了强大的纵深,形成了“本甲不断”的雄壮气势,正是由于步兵和骑兵跻身于战场并日益显示出强大的优越性,才使那动辄千百乘、大排面密集的车阵战,在中华大地上叱咤风云地度过了十多个世纪之后,不得不相形见绌地退出历史舞台。
  中国古代战争车战的兴起可以追溯到殷代,经过殷周时期千余年的发展演变,战国时期战车的种类、编制、装备、战术等方面已发生了深刻的变革。
  然而,由于先前实物资料的缺乏,人们对于这一时期车战问题的研究只好徘徊在故纸堆中,并有史学家推断:“战车自秦代已退出历史舞台,被骑兵所替代。”秦俑二号坑大型车阵的发现,首次向我们展示了古代战车编制、装备、战术方面丰富的实物资料。它使古代车战史的研究者和史学家,不得不重新校正自己的观点和理论依据。战车庞大的阵容同样告诉了人们,秦代的战车特别是像坑中这一类型的轻车,并没有因战争的发展和战术的变化而衰退,相反这种轻型战车呈现出稳定发展的趋势,并渐已发展为一个独立的兵种。它和骑兵、弩兵等精锐兵种处在同样的重要位置,在战场上发挥着其它兵种无法替代的作用,并在战争的舞台上演出了一幕幕壮烈的干戈撞击、人仰马翻的活剧。
  随着历史的演进、社会经济形态的变革和战争规模的扩大与空前的惨烈,战车本身也一次次受到时局的冲击,以至最后彻底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和地位。这种因冲击而引起的大变革,主要归于两次大的战争:第一次是公元前707 年,在周、郑濡葛之战中,郑国子元为“鱼丽之阵”。其法是“先编后伍,伍承弥缝”。即把步卒配置在战车的两侧和后方,使车、步协同,发挥各自作用,从而改变了过去那种战车同步卒一线配置的传统队形。这可以说是中国车战历史上发生的第一次大的变革。随后的战争实践经验,使战争指挥者越来越体会到“卒乘辑睦”关系的重要作用。几百年后的公元前541 年,晋国魏舒在对狄人的作战中“毁车以为行”,干脆把车兵的行军队形改成步兵的战斗队形,这是中国历史上真正的一次步兵对车兵的革命。
  正当庞大勇猛的步兵部队成为战场主力,而古老笨拙的战车甲士被轰下战争舞台的时候,一支曾与步兵配合过作战的车兵却又从中诞生了,这就是在脱离步兵之后也能够单独作战的战车部队,也就是在战国后期出现的轻车兵。它一改过去那种车对车的冲刺战法,在多兵种的协同作战中,巧妙而艺术地表现出了自己的制敌特点。这个特点首先表现在驰敌致师的战术之中。
  当战争的双方在战场上列阵之后,先以勇力之士到阵前挑战,接下来才是双方军队的大决战。春秋战国期间,当双方列阵之后,便捷轻锐的轻车则担任了冲击敌阵的这一角色。《吴子·应变)谈到的“谷战之法”就是在两边高山、中为狭地,突然遇到敌人的情况下,隐蔽的车辆在山中迅猛冲出攻入敌阵,使敌军造成混乱和溃败。
  当军事力量双方在战场上列阵时,先要派出轻车在军队的两翼担任警戒,随之按阵法排列队伍,这也就是孙子所讲的“轻车先出居其侧者,陈也”。
  据后来考古学家兼军事研究家王学理推断,孙子所说的“轻车先出居其侧”,实际是后来被称为“角”的队形正处在形成过程中。一旦队伍布置妥当,轻车便向敌阵两侧很快斜张,因而也就形成了夹击的态势。也正因为如此,军事指挥者为应战对敌,才把“轻车先出居其侧”作为判断敌方是否列阵的一个重要征兆。
  由于战车的冲击力大,速度快,成为攻击敌人阵地的重要力量。但因受到山地、谷地等狭险地形的限制,而不能发挥其战斗作用。若在平原广阔的地带和选择最佳的出击时机,战车的威力才能得到有效的显示。当单纯的车战被淘汰之后,在多兵种的运用上,作为一种战斗手段,战车仍然保留着它重要的一席之地。正因为如此,著名军事家孙膑才指出:“因地之利,用八阵之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