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复活的军团-秦始皇陵兵马俑发现之谜-第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发挥了步兵的战斗作用。战车所布之阵,可显示军容,威慑对方,发挥集体作战的威力。公元前656 年,齐楚会盟于召陵,齐桓公排布诸侯之师组成方形车阵,清楚国使者乘车巡视并洋洋自得地称道:“以此众战,谁能御之、以此攻城,何城不克?”可惜他以战车为主体的方阵最终没能抵住秦国以步兵和战车为主体的军阵攻击。它的道理在于战车为主体的军阵虽能显示庞大的气势,但在复杂的地形条件下便不能发挥庞大的威力。同时又由于战车的存在,束缚了士兵在不同情况下个体战斗力的发挥,更谈不上随机应变,充分利用灵活作战的战术。故此,战车为主体的方阵随着战争的发展而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也是自然的事情。
  著名作家、军事家阿里安在《亚历山大远征记》中,对古代希腊的方阵作了这样的解说:“方阵并不是像历史学家所说的那样,只是一个僵化的队形,它可以是方形也可是拉长的长方形。也就是形成摆好的阵势。这种阵势也可以随战机收缩,以便突破敌阵。”阿里安的这种解释,也同样适于中国古代军事家孙膑所言“方阵之法,必薄中厚方,居阵有后”的特点。“薄中厚方”,有的史学家解释为“加强两旁的兵力,中间较弱”,这显然与孙膑的“本必鸿、战惟密”的列阵思想相矛盾。按照考古学家张占民先生的解释,“薄中厚方”的“中”应指方阵的正面,“方”似指方阵的纵深。“薄中厚方”的列阵理论应为正面要小,纵深要长,以此编成军阵,必然成长方形。
  唯有这样宏大而纵深的军阵,才能充分显示出攻击或防守在战争中的优越性。
  很明显,一号坑军阵无论从哪个角度透视,都难将其整体予以分割开来,和一号坑不同的是,二号坑兵马俑军阵明显地分离成四个不同形状的军阵布局。第一个空间是由334 件弩兵组成的方形集团,第二个空间为64  乘轻车组成的方形队型,第三个空间由19  乘重型战车和百余件随车步兵组成的长方形劲垒,第四个空间则是由6 乘战车和124 件骑兵组成的力量。
  弯兵和骑兵尽管在战国末期特别是秦代已发展成相对独立的兵种,但在战场上却不能构成独立的军阵。尽管这时的弩兵已形成集中的兵团并排成相应的队形,做到了前后相次,射时前无立兵,队无横阵,张而复出,射而复入,更发更上,番次轮回的战斗效能,却无法做到军阵所要求的千变万化,因战局的不同而进退自如的功能,因其行动缓慢。兵器杀伤效能单调,决定了在战场上必须同其它兵种配合的特点。与此相反,骑兵尽管行动迅速、机动灵活,可惜他们手中的兵器不是枪、刀,剑、戟而是劲弩。兵器的局限而不得不同样必需同其它兵种配合。因为劲弩使用不便,况且鞍马没有脚蹬,这样的兵种假如独立成阵,其在战场上的使用结果是可想而知的。
  如果历史倒转几百年,位于第二和第三空间的庞大车队,完全可以形成“先编后伍”的“鱼丽之阵”。从战车与步兵的布局来看,也附合阵法所要求的先把战车编成纵横队列,再在车后安排步兵,成为车前步后,并在车与车之间以步兵填之,形成鱼儿钻进曲簿的制敌要领。这种阵法春秋时达到鼎盛,郑国曾用这种“鱼丽之阵”以少量的兵车和士卒战胜了强大的周军,创造了以少胜多的辉煌战例。但这种以车为主。步兵为辅的全正面进攻队形,随着战争的发展越来越显示出它的弱点而无法再适应战场的形势变化了,到战国末期,这种以车为主的队形已无法单独作为军阵出现,便只能是和其它兵种配合,成为阵中的一个部分。
  尽管二号坑中的四个军事集团不能单独成阵,但是他们组合起来,就形成了一个具有强大杀伤力和攻击效能的曲形阵,这种军阵一旦应用于战场,必将是所向披靡,威力无穷。这种多种配合形成的强大阵容的战术思想,随着战争的发展,越来越受到军事家的重视。当冷兵器退出历史舞台,这种列阵思想同样渗透到现代化战争中,从而形成了规模更加庞大。兵种更加复杂的“立体”军阵。
  雁行之阵
  既然一号涌坑和二号涌坑模拟的是两个实战的军阵,三号桶坑又作为指挥部出现,那么这三个涌坑无疑就是一个蜜不可分的军事集团。这种不同兵种的排列组合方法,是遵循什么样的军阵原则?
  很明显,这个大型军阵的排列,完全不同于春秋以前的阵法了。周灭殷的牧野之战,只是一种单调的车步配置一线的横排方阵,双方交战时均作全正面冲突,在战术思想上没有采取策略性地变化的活力。敌我双方只能靠兵器的优劣、士气的不同而决出胜负。
  秦俑坑军阵布局和兵种的排列,隐现着一种随战场情况变化而军阵和兵种配置也随之变化的迹象。执弩的前锋射击后,可随即分开居于两侧给后面的主力让路,骑兵则根据不同的敌情,以迅疾的速度冲出军阵,和步兵主力形成犄角夹击敌人。这种战术上的变化,在春秋中期的车战中就已开始出现,到战国时期随着步兵与骑兵的兴起,这种以夹击为队形的阵法渐已趋于成熟。春秋时期大排面的车阵战已被这种追击、包围、正面进攻的战术形成所替代,“雁行之阵”由此形成。
  秦俑军阵无疑是“雁行之阵”的再现。当战争一经开始,阵前的弓弩手先开弓放矢,以发挥其穿坚摧锐的威力。一号坑的步兵主力乘机向前推进。
  与此同时,二号坑的骑兵与车兵避开敌军正面,以迅猛的特长袭击敌军侧翼,一号坑步兵主力在接敌的同时将队形散开,和车骑兵种共同将敌包围,致使敌军呈困兽之状,从而达到歼灭的目的。这正如孙子所言:“凡战者,以正合,以骑胜,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于江河。”一号俑坑是以传统的车兵与密集的步兵组成的庞大军阵,兵力部署相当于二号俑坑兵力的三倍。而二号俑坑则是由弩兵、骑兵、车兵组成的军阵,当二号俑坑的兵车、战马以“取锐”的快速进攻方法冲入敌阵时,一号坑的大军则“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接触与敌军正面交锋,这种布阵方法,可谓大阵套小阵,大营包小营,阵中有阵,营中有营,互相勾结,又有各自摧锐致师的性能和目标。曲阵的神奇变化,迅疾勇猛,方阵高深莫测,雄壮威武,使得这个雁行之势,用之对敌,则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所向无敌。
  千古一帝的秦始皇正是利用这样一支所向披靡的大军和划时代的军事战术思想,血荡中原,席卷天下,完成了历史赋予他的伟大使命。
  划时代的艺术形象
  秦始皇陵兵马俑军阵的出土,除了让后世人类亲眼目睹了那威严壮阔的营阵场景及栩栩如生的群像之外,那个体俑像如真的形体,自然的情态,精湛的艺术技巧和独创的表现力,又以光彩夺目的“秦俑艺术”直逼人们的视野和心灵,这一古老艺术的出现,固然体现着千古一帝秦始皇这个一世雄主的雄浑气魄和人生意向,但从另一个侧面则反映了他所处的那个伟大时代的人文精神和审美追求。
  秦俑三坑众多的与人等高的陶俑和硕大齐人的陶马,以及座骑、战车,按照军事序列和阵兵的形式,再现出来的秦军列阵、驻营、拟战、军幕的生活场景,从宏观上反映了秦国的兵强马壮、气吞山河的风貌和秦始皇本人博大雄武的气概。正是由于秦军在战国争雄中取得的辉煌胜利和秦始皇本人的气魄,构成了秦俑艺术产生的社会基础。我们有理由这样认为,没有秦军的胜利,没有秦始皇帝,就不会有今天看到的秦俑艺术的存在。就不会出现“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伟大的写实艺术奇峰。
  我们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在秦代之前,以军队为题材塑造战争场面的艺术作品,如战国时期的青铜器装饰画,河南汲县山彪镇出土的水陆攻战纹铜鉴上面雕刻的290 余名士兵在水面和陆地上拼杀攻坚的场景,以及洛阳金村出土的骑士持剑刺虎纹铜镜中表现的武士着铠、乘马勇斗的风姿等等,虽然在艺术上都不同程度地表现了军旅生活和疆场搏击的情景,但由于提供给后人的图像都是些仅具轮廓的侧面剪影,而无法看出他们的真实形象。在此之前,咸阳杨家湾汉墓从葬坑出上了西汉前期的彩绘步、骑陶俑群,这些俑像造型优美,人体的各个部位结构合理,形态生动逼真并极富灵性,但可惜通高只有50  厘米左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