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复活的军团-秦始皇陵兵马俑发现之谜-第5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灌输”的方法来搅动水银,不但使摹拟的江河“奔腾”起来,而且弥漫在墓内的高浓度汞蒸汽,可使入葬的尸体和随葬的物品长久保持不腐,更重要的是还可毒死胆敢进入地宫的盗墓者。
  始皇陵地宫的形状已经推断而出,那么这位千古一帝的棺椁又是个什么样子?
  自兵马俑被当地农民发现之后,随着考古发掘的进展,对于兵马俑和秦始皇陵的研究者越来越多。七十年代中期,在美国出版的《国家地理》杂志上,插图作者杨先民先生在图中曾根据科学推测,把秦陵地宫中装载棺椁的龙舟放置在以水银聚成的河流中间。对于这幅插图,有研究者认为,水银河穿绕于摹拟宫殿的椁室及山岳之间是有根据的,这从测得的汞异常区正当陵冢中心部位即可印证。但这幅插图也自有它的不足和失误,其重要的一点便是把史书上记载的“游馆”当成了“游移之棺”,而这个失误所依据的历史记载就是《汉书》上的“石椁为游馆”的说法。在《史记》中,司马迁在谈到秦始皇陵地宫时,只是谨慎他说过“下铜而致椁”,并且是放在“穿三泉”之后叙述的。由此可见这是施工程序中两个先后相接的步骤。这里的下应是投入、投放的意思;致,应作达到来讲。当中国历史发展到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工艺技术的进步,棺椁之制作则趋华丽奢靡。从已出土的曾侯乙墓的椁室来看,其室是用380 立方米的木材垒成,其主棺为两层的套棺制,并制作得十分考究。“外棺”的四周和上下两面用22  根重达3200公斤的铜材构成框架,再嵌以木板,拼成完整的棺身、底和盖。如果按曾侯乙墓的规模推测,秦始皇陵地宫中的椁也应是采取了同曾侯乙墓中外棺相似的作法,不同的是椁比棺的规模更大、装饰更为华丽罢了。历史兼地理学家郦道元把这种做法称作“以铜为椁”,似能说得过去。
  在此之前的《史记》和《水经注》都称作“下铜致椁”或“以铜为椁”,而《汉书》却偏称“石椁为游馆”,这岂不是一对大的矛盾?
  如果班固的《汉书》有些道理,我们只能这样认为,前者说的是主椁,后者指的是椁室。从已出土的曾侯乙墓看,椁室的内部隔成北、中、东、西,各作长方形的四室。东室是放置墓主人之棺的主椁,即“正藏椁”,其它各室均属“外藏椁”,中椁放礼乐器,西椁殉人,北椁置车马器和兵器。以此推测下来,秦始皇陵地宫的“正藏椁”很可能就是所谓“以铜为椁”,而“外藏椁”的各室彼此相连又同各侧室相通,如果这个格局能够成立,便构成了回环往来的趋势,从而也就自然地构成了优游之棺。也正因为椁室用石砌筑周壁,同挖墓室时“塞以文石”的做法一致,所以,这种椁室就被班固在《汉书》中演义成“石椁为游馆”。
  关于古代的陵墓,大多有脂烛长明,弩戎不虞的传说,这些传说为本来就阴森神秘的陵墓又增添了一份恐怖。至于气魄恢宏、历史悠久的秦始皇陵地宫,人们对这种传说更是深信不疑。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中曾有始皇陵中有“人鱼膏为烛”的记载。所谓“人鱼”应指今天人们常说的“娃娃鱼”或“山椒鱼”。这种鱼在今天中国的许多地方仍有分布,但数量却不是很多,因而已列入珍奇动物的保护范围。
  “人鱼膏”在很多典籍中都写作“人膏”、“鱼膏”,这很可能是流传中的笔误。在古籍上常有用■鱼、人鱼、孩儿鱼、鲩讷来代表“娃娃鱼”的,其学名叫“大鲵”。据历史学家、考古学家王学理先生的研究,鲵的另一种解释便是“雌性的鲸鱼”。他在研究中指出,由于鲸鱼属于大型水栖类哺乳动物,体长、肉美、脂肪多,用其脂膏点灯便有了经济的意义。当年秦始皇在东海令人以连弩射杀过的大鱼便是鲸。有的科学家曾作过这样有趣的推算:用鲸脑油制成的蜡烛,一支的燃烧值是7。78  克/ 时,一立方米的鲸油可以燃烧五千天,秦代人之所以用“人鱼膏”作烛,大概是利用了耗油少、燃点低、不易灭的这一特性,用作照明相对可以保持持久。但从已出土的北京十三陵明定陵地宫中的“长明灯”来看,在陵墓中要做到“人鱼膏为烛,度不灭者久之”,显然是不可能的,因为一旦隔绝了空气,燃烧也就成为泡影。
  想来秦始皇地宫中的“长明灯”,也早已熄灭若干个世纪了。
  如果打开秦陵地宫,其间安装的弩弓是否还能发生作用,这同样是研究者和好奇者感兴趣的课题。秦始皇陵内安装的弩弓到底是怎样的一种情形,现在尚无确切的定论。但就秦俑坑出土的弩弓来看,其弓干和弩臂均较长,材质可能是南山之“柘”(山桑),当是性能良好的劲弩。据考古学家王学理先生估计,这种弩弓的射程当大于六百步(合今831。6 米),张力也当超过十二石(合今738 斤)。这样远射程、大张力的劲弩,单靠人的臂力拉开恐怕是困难的,只有采用“蹶张”才能奏效。如果把装有箭矢的弩一个个连接起来,通过机发使之丛射或是连发,就可达到无人操作、自行警戒的目的。
  这种“机弩矢”实际上就是“暗弩”。因为秦始皇陵内藏有大量珍奇异宝,为了防盗,就在墓门内、通道口等处安置上这种触发性的武器,一旦有盗墓者进入墓穴,就会碰上连接弩弓板机的绊索,遭到猛烈的射击。这一做法,被以后汉唐陵墓所继承,有些史书也详尽地记载了这一事实。据《录异记》载:唐僖宗末年,一个盗墓贼被凤翔府官差抓获,当府曹李道审问时,盗墓贼说他“为盗三十年,咸阳之北,歧山之东,陵城之外,古冢皆发”。但有一次,在掘一古冢时,“石门刚启,箭出如雨,射杀数人。……投石其中,每投,箭辄出。投十余石,箭不复发,因列炬而入。至开第二重门,有木人数十,张目运剑,又伤数人。复进,南壁有大漆棺,悬以铁索,其下金玉珠现堆积,众惧,未即掠之,棺两角忽飒飒风起,有沙迸扑人面,须臾风甚,沙出如注,遂没至膝,众惊恐走。比出,门已塞矣。后人复为沙埋死。”由这段记载中可以看出,这个盗墓贼可谓是死里逃生,无怪乎他对府曹李道说:此次不被捉捕,也打算今生“誓不发冢”了。
  拨开历史的迷雾
  关于秦始皇陵墓的规模、规格及地宫的形制,已经推测出来,人们在惊叹这座恢宏庞大的陵墓之时,也不免对地宫内奇珍异宝的存与毁多了几分担心和猜测。千百年来,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都一直流传着始皇陵被几番盗掘的不详之语,更有牧羊儿火烧地宫棺椁的说法。现在,流传中的盗墓者和那个牧羊的小孩已不能寻觅,只有关于这些故事的历史记载还残存人间。透过这些略带霉味的文字,我们似乎能看到如果按史书记载看,秦始皇陵显然是遭到了大规模的盗掘和破坏,而盗掘和破坏者竟是在中国历史上三个鼎鼎大名的人物,这便是西楚霸王项羽、五胡十六国时期后赵国君石季龙(石虎)及唐末农民起义领袖黄巢。若再加上西汉末年农民军在盗掘中“销椁取铜”和牧羊的小儿进入盗洞求羊而失火烧棺,算起来先后经历了五次大洗劫。从这五次大洗劫的记载来看,陵墓内的奇珍异宝早已荡然无存了。那么,这些史料记载和民间流传的故事,是否都是可信的?秦陵地宫真的被盗一空了吗?知名考古学家王学理在研究后指出:
  从这些记载中不难看出,越是随着记载时间的推延,叙说破坏的内容就不断增加,而且所叙各事又多有牴牾之处。最早的司马迁在《史记》中只说了”掘始皇冢,私收其财物”的话,况且还是引用的刘邦和项羽在阵前对骂中的语句。不想过了一百八十多年之后,在班固的《汉书》中,却出现了“羊入其凿”、“火烧其藏椁”又“燔其宫室营宇,往者咸见其掘”的语句。又经四百多年,地理学家郦道元在班固的基础上大加发挥演义,直至出现了项羽对始皇陵大加盗掘焚烧和牧羊童火烧地宫的具体细节。至于以后的史书作者,对始皇陵的毁与盗的问题上,更是百般演义,直至把石虎、黄巢等人加了进去方才罢休。而袁枚在《始皇陵咏》一诗中,对史书中提到的几个人物不但未作半点怀疑,反而指名道姓,言之凿凿,并对始皇陵的遭遇作出了“骊山之徒一火焚,犁耙牴杆来纷纷。珠襦玉匣取已尽,至今空卧牛羊群。”的结论。由于班固、郦道元、袁枚等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