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醒世恒言-第17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风声飒飒,浪势淙淙。帆开若翅展,舟去似星飞。回头已失千山,
眨眼如趋百里。晨鸡未唱,须臾忽过鄱阳;漏鼓犹传,仿佛已临江右。
这叫做:运去雷轰荐福碑,时来风送滕王阁。
顷刻天明,船头一,,果然已到洪都。王勃心下且惊且喜,分付舟人:〃只于此相等。〃揽衣登岸,徐步入城。看那洪都果然好景。有诗为证:
洪都风景最繁华,仿佛参差十万家。
水绿山蓝花似锦,连城带阁锁烟霞。
是日正是九月九日,王勃直诣帅府,正见本府阎都督果然开宴,遍请江左名儒,士夫秀士,俱会堂上。太守开筵命坐,酒果排列,佳肴满席,请各处来到名儒,分尊卑而坐。当日所坐之人,与阎公对席者,乃新除澧州牧学士宇文钧,其间亦有赴任官,亦有进士刘祥道、张禹锡等。其他文词超绝,抱玉怀珠者百余人,皆是当世名儒。王勃年幼,坐于座末。
少顷,阎公起身,对诸儒道:〃帝子旧阁,乃洪都绝景。是以相屈诸公至此,欲求大才,作此《滕王阁记》,刻石为碑,以记后来,留万世佳名,使不失其胜迹。愿诸名士勿辞为幸!〃遂使左右朱衣吏人,捧笔砚纸至诸儒之前。诸人不敢轻受,一个让一个,从上至下。却好轮到王勃面前,王勃更不推辞,慨然受之。满座之人,见勃年幼,却又面生,心各不美,相视私语道:〃此小子是何氏之子?敢无礼如是耶!〃此时阎公见王勃受纸,心亦怏怏,遂起身更衣,至一小厅之内。阎公口中不言,自思道:〃吾有婿乃长沙人也,姓吴名子章,此人有冠世之才。今日邀请诸儒作此记,若诸儒相让,则使吾婿作此文以光显门庭也。是何小子,辄敢欺在堂名儒,无分毫礼让!〃分付吏人,观其所作,可来报知。
良久,一吏报道:〃南昌故郡,洪都新府。〃阎公道:〃此乃老生常谈,谁人不会!〃一吏又报道:〃星分翼轸,地接衡庐。〃阎公道:〃此故事也。〃又一吏报道:〃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阎公不语。又一吏报道。〃物华天表,龙光射斗牛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阎公道:〃此子意欲与吾相见也。〃又一吏报道:〃雄州雾列,俊彩星驰。台隍枕夷夏之邦,宾主接东南之美。〃阎公心中微动,想道:〃此子之才,信亦可人!〃数吏分驰报句,阎公暗暗称奇。又一吏报道:〃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阎公听罢,不觉以手拍几道:〃此子落笔若有神助,真天才也!〃遂更衣复出至座前。宾主诸儒,尽皆失色。阎公视王勃道:〃观子之文,乃天下奇才也!〃欲邀勃上座。王勃辞道:〃待俚语成篇,然后请教。〃须臾文成,呈上阎公。公视之大喜,遂令左右,从上至下,遍示诸儒。一个个面如土色,莫不惊伏,不敢拟议一字。甚全篇刻在古文中,至今为人称诵。
阎公乃自携王勃之手,坐于左席道:〃帝子之阁,风流千古,有子之文,使吾等今日雅会,亦得闻于后世。从此洪都风月,江山无价,皆子之力作也。吾当厚报。〃正说之间,忽有一人,离席而起,高声道:〃是何三尺童稚,将先儒遗文伪言自己新作,瞒昧左右?当以盗论,兀自扬扬得意耶!〃王勃闻言大惊。太守阎公举目视之,乃其婿吴子章也。子章道:〃此乃旧文,吾收之久矣。〃阎公道:〃何以知之?〃子章道:〃恐诸儒不信,吾试念一遍。〃当下子章遂对众客之前,朗朗而诵,从头至尾,无一字差错。念毕,座间诸儒失色,阎公亦疑,众犹豫不决。王勃听罢,颜色不变,徐徐说道:〃观公之记问,不让杨修之学,子建之能,王平之阅市,张松之一览。〃吴子章道:〃乃是先儒旧文,吾素所背诵耳。〃王勃又道:〃公言先儒旧文,别有诗乎?〃子章道:〃无诗。〃道罢,王勃遂起身离席,对诸儒问道:〃此文果新文旧文乎?后有诗八句,诸公莫有记之者否?〃问之再三,人皆不答。王勃乃拂纸如飞,有如宿构。其诗曰:
滕王高阁临江渚,珇玉鸣銮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诗罢呈上,太守阎公,并座间诸儒、其婿吴子章看毕。王勃道:〃此新文旧文乎?〃子章见之,大惭惶恐而退。众宾齐起步向阎公道:〃才子之作性,令婿之记性,皆天下罕有,真可谓双璧矣!〃阎公曰:〃诸公之言诚然也!〃于是吴子章与王勃互相钦敬,满座欢然,饮宴至暮方散。众宾去后,阎公独留勃饮。
次日王勃告辞,阎公乃赐五百缣及黄白酒器,共值千金。勃拜谢辞归,阎公传左右相送下船,舟人解缆而行。勃但闻水声潺上,疾如风雨。诘旦,船复至马当山下,维舟泊岸。王勃将阎公所赠金帛,携至庙中,陈于中源水君之前,叩头称谢。起身,见壁上所题之诗,宛然如新。遂依前韵,复作诗一首:
好风一夜送轻舟,倏忽征帆达上流。
深感神功知夙契,来生愿得伴清幽。
王勃题诗已毕,步出庙门,欲买牲牢酒礼以献,看岸边船已不见了,其舟人亦不知所在。
正犹豫间,忽然祥云瑞霭,笼罩庙堂,香风起处,见一老人,坐于石矶之上,即前日所见中源水君。勃向前再拜,谢道:〃前日得蒙上圣,助一帆之风,到于洪都,使勃得获厚利。勃当备牲牢酒礼至于庙下,拜谢尊神,以表吾心。〃老人见说,俯首而笑:〃子适来言供备牲牢者,何牢也?吾闻少牢者羊,太牢者牛。礼,诸侯无故不杀牛,大夫无故不杀羊。吾岂可以一帆风,而受子之厚献乎!吾水府以好生为德,杀生以祀,吾亦不敢享也,更不必费子措置。适来观子庙下留题,有伴我清幽之意,吾亦甚喜。但子命数未终,凡限未绝,更俟数年,吾当图相会耳。〃王勃遂稽首拜谢道:〃愿从尊命!然勃之寿算前程,可得闻乎?〃老叟道:〃寿算者阴府主之,不敢轻泄天机,而招阴祸。吾言子之穷通,无害也。吾观子之躯,神强而骨弱,气清体羸,况子脑骨亏陷,目睛不全,子虽有子建之才,高士之俊,终不能贵矣。况富贵乃神主之,人之一钟一粟,皆由分定,何况卿相乎?昔孔子大圣,为帝王师范,尚不免陈蔡之厄,所谓秀而不实者也。子但力行善事,自有天曹注福,穷通寿夭,皆不足计矣!子切记之!〃于是与勃作别。
叟行数步,复又走回,对王勃道:〃吾有少意相托:子若过长芦之祠,当买阴帛,与我焚之。〃王勃道:〃此何由也?〃老叟道:〃吾昔负长芦之神薄债未偿,子可与吾偿之。〃王勃道:〃非勃不舍,适来观上圣殿上金钱堆积如山,何不以此还之?〃老叟道:〃汝不知殿上之钱,皆是贪利酷求之人,害物私心之辈,损人益己,克众成家,偶一过此,妄求非福,神不危而心自危之,所以求献于庙。此乃枉物,譬如吾之赃矣,焉敢用哉!〃王勃再拜受教。老叟即化清风而去。
王勃骇然,仍携金帛之类,离马当出,趁船径往长芦,每思神所说〃脑骨亏陷,目睛不全,终不能贵〃,心怀怏怏不乐。船至长芦,正忘神叟所嘱化财还债之言,忽然寒风大作,雪浪翻空,群鸦绕船,噪声不绝。其鸦或歇桅橹,或落船头,船不能进。满船人莫不惊骇畏惧。王勃亦自骇然,乃问舟人:〃此是何处?〃舟人道:〃此是长芦地方。〃王勃听了,方想江神之言,遂焚香默祷江神,候风息上岸,买金钱答还。祝毕,香烟未绝,群鸦皆散,浪息风平,于是一船人莫不欣喜。次日舟人以船泊岸,王勃买金钱十万下船,复至夜来风起之处焚化,船乃前进。后来罗隐先生到此,曾作八句诗道:
江神有意怜才子,倏忽威灵助去程。
一夕清风雷电疾,满碑佳句雪冰清。
直教丽藻传千古,不但雄名动两京。
不是明灵祐祠客,洪都佳景绝无声。
王勃亲远任海隅,策骑往省,至一驿舍,欲求暂歇。方询问驿吏,忽闻驿堂上一人口呼:〃王君,久不拜见,今日何由至此?〃王勃闻言大惊,视之略有面善,似曾相识,忘其姓名。只见其人道:〃王君何忘乎?昔日洪府相会,学士宇文钧也。〃勃大喜,乃整衣而揖。遂邀王勃同坐。叙话间,命驿史献茶。茶罢,学士道:〃某想昔日洪府之乐,安知今日有海道之忧,岂不悲哉!〃王勃道:〃学士因何至此?〃学士道:〃钧累任教授,后越阙为右司谏官。唐天子欲征高丽,钧直谏,触犯龙颜,将钧迁于海岛。千里独行,方悲寂寞,何期旅邸,得遇故人。某有《迁客诗》一首,为君诵之。〃诗曰:
万里为迁客,孤舟泛渺茫。
湖田多种藕,海岛半收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