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开国大典6小时-第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时,站在勤政殿上发言的徐悲鸿,其身份不仅是大画家,而且是国旗国徽评选委
员会的专家。
    这位身为画家而非音乐家的中年汉子,对国歌的建议堪称不朽的大手笔。
    实际上,徐悲鸿来勤政殿参加座谈会之前,当天在家里与夫人一起,已就选国歌之
事展开了一次家庭讨论。
    他对夫人廖静文说:“我准备建议用《义勇军进行曲》代作国歌。”
    世界上有不少国家,在没有正式国歌前,往往把一首得到民众认可、合乎国情民意
的歌曲当作国歌。苏联在建国之初,就曾将著名的《国际歌》作为国歌。
    徐悲鸿是经过好几个不眠之夜、对此进行深思熟虑之后,才提出这个建议的。
    廖静文听后便说:“那怎么可以呢,歌词里有‘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不
好吧?”
    徐悲鸿说:“为什么不好?法国的《马赛曲》便是一支很悲壮的歌曲。它的原名是
《莱茵军进行曲》。1792年,法国马赛工人革命队伍高唱着这支歌曲挺进巴黎。后来,
便正式确定为法国国歌。”
    徐悲鸿在法国巴黎留学期间,对这首法国国歌印象很深。他当即为廖静文唱了一遍:

    前进!前进!
    祖国的儿郎,
    那光荣的时刻已经来临!
    专制暴政在压迫着我们,
    我们祖国鲜血遍地,
    我们祖国鲜血遍地。
    你可知道那凶狠的兵士,
    到处在残杀人民,
    他们从你的怀抱里,
    杀死你的妻子和儿女。
    公民们,武装起来!
    公民们,投入战斗!
    前进!前进!
    万众一心,把敌人消灭净!

    “你看,这歌词不也是很悲壮的吗?”徐悲鸿笑着对妻说:“人民在胜利中不忘记
过去的斗争,它能鼓舞人们永远以昂扬奋起的精神,继续前进。《义勇军进行曲》正是
这样,它歌唱了人民的意志,民族的自信,抗战时期这首歌唤起了千千万万的中华儿女
投入抗日前线。今天,它仍将鼓舞人民以昂扬的精神继续前进。”
    廖静文信服地点点头说:“啊,原来是这样,那我太缺乏知识了。”
    艺术是相通的。生活是艺术的源泉和灵魂。
    徐悲鸿不仅凭艺术感觉,更凭他一生中的磨难,真正认识了《义勇军进行曲》这首
非凡的歌曲。
    开国大典时,徐悲鸿作为政协代表登上了天安门城楼,亲耳聆听这首庄严的乐曲奏
响。
    从那时起,这首昂扬的歌曲响彻神州大地。《义勇军进行曲》成了全中国人民奋进
的号角,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喷涌与呐喊!

    2.珠联璧合成绝唱

    1959年,上海电影制片厂拍摄《聂耳》时,将片尾处理为:聂耳站在甲板上,轮船
向远方航行。周恩来看完样片后,建议将结尾镜头改成:群众在天安门广场上边行进边
高歌《义勇军进行曲》。《义勇军进行曲》是在开国大典上正式推出成为国歌的。周恩
来的建议寓意深刻。
    由大画家徐悲鸿首先建议代作国歌的《义勇军进行曲》,诞生于多灾多难的30年代。
它原是剧作家田汉和作曲家聂耳在1935年为上海一家电影公司编写剧本《风云儿女》时
所创作的主题歌。
    这首非同寻常的主题曲,记录了音乐天才聂耳和杰出戏剧家田汉珠联璧合的动人故
事。
    30年代,正是日本帝国主义疯狂入侵中国,国民党当局大搞反共白色恐怖的时代。
    蒋介石提出“攘外必先安内”的口号,对日本帝国主义的进攻,节节退让,而对中
国共产党和要求抗日的人民进行血腥镇压。
    上海人民在中共地下党的领导下,与国民党反动派进行坚决斗争,掀起了抗日救亡
运动的高潮。在“左联”领导下的革命文艺战线,取得了很大的胜利,宣传和动员了广
大人民群众。剧作家田汉当时在“左联”参加了戏剧、电影和音乐方面的领导工作。
    1931年,聂耳从家乡云南来到上海。那年,他才19岁,已是一个具有强烈民族感情
的音乐天才。
    聂耳1912年生于云南长溪。原名聂守信,曾用过黑天使、王达平等笔名。出身清寒
医家。自幼受家乡民间音乐的熏陶,会多种乐器。1927年,聂耳考入省立第一师范学校,
在这所进步学校里受到一些革命思想的影响,经常参加学校组织的文艺宣传活动。他的
处女作《省师附小校歌》,就是这个时候问世的。这支歌雄壮有力,富有朝气,初步显
露出他的才华。1930年,在昆明读中学的聂耳,因参加革命活动遭当局通缉,被迫流亡
上海。
    1931年4月,聂耳经刻苦自学,以优异成绩和多方面才能,考入“明月歌舞剧社”,
开始了他的艺术生涯。他每天坚持练琴6小时以上,不到3个月,就成了乐队的主要小提
琴手。接着,他又学习作曲,钻研民族音乐,并开始了他早期的音乐创作。翌年,他又
考入“明星歌舞团”任小提琴师。因他姓聂,又富有音乐天赋,同行们便称他为“耳朵
先生”。于是,他干脆改名叫聂耳。由于当时团里演出节目多半是靡靡之音,迎合小市
民的口味,与抗日救亡的形势格格不入,他对团里的演出方向颇为不满。
    聂耳很苦闷。
    他想寻找中国共产党。
    正在这时,田汉出现在他的面前。
    田汉是中国现代杰出的革命戏剧家和无产阶级文化战士。当时,他已名闻遐迩。他
生于1898年,原名田寿昌,湖南长沙人,出身于贫苦的农民家庭。家境贫寒,激发了他
奋发学习的热情。1912年,他考入省城长沙师范学校公费学习。当时,师范学校的校长
是徐特立。少年田汉曾得到徐特立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爱护。在那里,他受到了良好的教
育。1917年,田汉随舅父到日本求学。经宗白华介绍,他结识了当时正在日本留学的郭
沫若,他们之间信来函往,真挚、坦率地畅谈文艺、爱情、生活,探索人生,彼此以歌
德、席勒相期许,成为知己。后来,田汉与郭沫若、宗白华三人的通信公开发表,题名
为《三叶集》。
    1925年,田汉创立“南国电影剧社”,拍摄了他编剧的第一部电影《到民间去》。
两年后,“南国电影剧社”改组,简称“南国社”,定宗旨为“团结能与时代共痛痒之
有力青年作艺术上之革命运动”。田汉的文学道路是曲折的,但他从来没有停止追求的
步伐,特别是在“五四”运动以后,接受了马列主义和苏联普罗文学的影响,他逐渐摆
脱了唯美主义、浪漫主义、感伤主义的情调和色彩,朝着人民大众的革命戏剧运动方向
前进。1930年3月,田汉在“南国社”遭反动军警查抄的情况下,率全体成员加入中国左
翼作家联盟,从此他的活动转入地下。1932年,田汉在沪加入中国共产党,并担任中央
文委委员。他写下了大量剧作和电影剧,话剧《乱钟》,电影《母性之光》、《民族生
存》等就是这一时期的作品。同时,他还积极推动和组织革命音乐活动,创作了大量歌
词。
    田汉慧眼识人,乐于助人。早在“南国运动”时期,田汉身边就聚集了一批有志青
年,大家勇于实践,锐意创新。“南国社”的影响很大,遍及东南各地,京沪杭一带涌
现了许多剧团,都根据“南国社”的剧本、风格来演出,其艺术之花不仅开遍江南,而
且远播南洋各地。当时熊佛西先生搞农村戏剧的影响也很大,当时人们有“南田北熊”
之说。南国艺术学院时期更是以培养人才为目标,严格区别于那种商业性办学,在经济
条件困难、政治环境险恶的情况下,田汉不取报酬,以坚忍不拔的毅力为文艺事业培养
队伍。南国艺术学院的物质条件十分简陋,但它造就了像郑君里、陈凝秋、廖沫沙、张
谔、左明、保罗、陈白尘、金焰、吴作人、万籁天、顾梦鹤、赵铭彝、陈明中等一大批
骨干。在左翼剧联时期和抗战时期,田汉注意训练骨干、造就队伍,像抗敌演出队、歌
剧训练班等等。
    一如既往,田汉无私地向苦闷彷徨中的聂耳伸出了热情的手。
    他与聂耳详细谈了当前的形势和党的文艺战线任务。他们一见如故。此后,田汉又
介绍他参加了“左联”的音乐小组。由于聂耳的积极要求,1933年初,由田汉介绍他加
入了中国共产党。
    从此,聂耳的生命迸发出更加辉煌的光彩。
    聂耳一生的创作,绝大部分是在1933年至193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