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杂阿含经论会编(中)印顺法师-第4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尊者阿难告诸比丘尼∶「善哉!善哉!姊妹!当如汝等所说而学。凡修习四念处,善系心住者,应如是知前後升降」。时尊者阿难为诸比丘尼种种说法,种种说法已,从座起去。尔时、尊者阿难於舍卫城中乞食还,举衣钵,洗足已,诣世尊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以比丘尼所说,具白世尊。佛告阿难∶「善哉!善哉!应如是学四念处,善系心住,知前後升降。所以者何?心於外求,然後制令求其心,散乱心不解脱,皆如实知。若比丘於身身观念住,於彼身身观念住已,若身耽睡,心法懈怠,彼比丘当起净信,取於净相,起净信心。忆念净相已,其心则悦;悦已,生喜;其心喜已,身则猗息;身猗息已,则受身乐;受身乐已,其心则定。心定者,圣弟子当作是学∶我於此义,外散之心,摄令休息,不起觉想及已(2)观想,无觉、无观,舍念乐住。乐住已,如实知。受、心、法念(住),亦如是说」。佛说此经已,尊者阿难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前後差别」∶ 


  复次、有诸 刍,於身等境,精勤安住循身等观,以九行相安住其心,令心内聚。当知此心,於奢摩他所治,身心 沈、下劣,不得解脱;不解脱故,依此聚心,生起身中诸 沈性,生起心中诸下劣性。若於念住善安住心,如实了知此所生起随烦恼已,便从内聚还收其心,安置在外净妙境相,谓於佛等功德行缘,持心令住。由缘此故,发生欢喜,广说乃至由妙举门,於所缘境令心得定,从奢摩他之所对治诸随烦恼而得解脱;从此已後,如实了知,於随烦 'P252' 恼心得解脱。为此义故,祈愿於外;得此义已,还复如前摄心内聚,而不为其诸随烦恼之所恼乱。心内聚已,不由祈愿,自然如实了知於外,心得解脱。彼於外缘行相寻思有所制伏,有其加行难可运转,皆得自在解脱、弃舍,安乐而住,已得成办胜奢摩他。如是彼於四种念住善安住心,能正了知前後差别。又应知此补特伽罗,先已修行毗钵舍那;毗钵舍那以为依止,於奢摩他修瑜伽行。 


   
注【100…001】『相应部』(四七)「念处相应」一0经。 
注【100…002】「已」,疑「与」(或作「以」)。


   


 一九(1); 七七八( 六一六)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当取自心相,莫令外散。所以者何?若彼比丘愚痴、不辩(2)、不善,不取自心相而取外相,然後退减,自生障阂。譬如厨士愚痴、不辩,不善巧便,调和众味奉养尊主,酸、!9 、酢、淡不适其意,不能善取尊主所嗜,酸、!9 、酢、淡众味之和,不能亲侍尊主左右,伺(3)其所须,听其所欲,善取其心,而自用意,调和众味以奉尊主。若不适其意,尊主不悦,不悦故不蒙爵赏,亦不爱念。愚痴比丘亦复如是,不辩、不善,於身身观(念)住,不能除断上烦恼,不能摄取其心,亦复不得内心寂静,不得胜妙正念、正知,亦复不得四种增上心法现法乐住,本所未得安隐涅盘。是名比丘愚痴、不辩 'P253' 、不善,不能善摄内心之相,而取外相,自生障阂。若有比丘黠慧、才辩,善巧方便取内心已,然後取於外相,彼於後时终不退减,自生障阂。譬如厨士黠慧、聪辩,善巧方便供养尊主,能调众味──酸、!9 、酢、淡,善取尊主所嗜之相,而和众味以应其心,听其尊主所欲之味,数以奉之。尊主悦已,必得爵禄、爱念、信(4)重。如是黠慧厨士,善取尊主之心。比丘亦复如是,身身观念住,断上烦恼,善摄其心,内心寂止,正念、正知,得四增(上)心法现法乐住,得所未得安隐涅盘,是名比丘黠慧、辩才,善巧方便取内心相,摄持外相,终无退减,自生障阂。受、心,法观(念住),亦复如是」。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取相」∶

  复次、有诸 刍,於诸念住勤修加行,毗钵舍那以为依止,於奢摩他乐修观行。彼即应於内奢摩他所摄自心,取如是相∶谓我今者何所思惟,云何思惟,令奢摩他所摄受心,为奢摩他所治身心 沈、下劣之所恼乱?复我今者何所思惟,云何思惟,令奢摩他所摄受心,不为彼法之所恼乱?若彼 刍,不取如是自心相貌,但自了知此随烦恼染污心已,便於外缘取净妙相;由是为因,虽能暂时除遣现在现前随惑,然於後时若复如前摄心内聚,还为如是随惑所恼,不得静定。如先不取自心相故,由是因缘,为随烦恼数数扰乱;又不能得所欣求义,复为忧愁之所损恼;又经长时不能获得内心寂止,不能获得依奢摩他、毗钵舍那为先,清净增上第一正念、正知。由不获得内心寂止故,不能得四增上心现法乐住;由不获得增上第一正念、正智故,不能得 'P254' 先所未得无上安隐究竟涅盘。与上相违,应知即是一切白品,乃至获得先所未得无上安隐究竟涅盘。此中典厨譬喻伽师,主即譬於内奢摩他所摄受心,其肴膳味喻执取相,上妙衣食喻於内心奢摩他等。当知黑品喻诸愚夫,所有白品喻诸智者。 


   
注【101…001】『相应部』(四七)「念处相应」八经。 
注【101…002】「辩」,原本作「辨」,依宋本改,下例。 
注【101…003】「伺」,原本作「司」,依宋本改。 
注【101…004】「信」,原本误作「倍」,依宋本改。


   


 二0(1); 七七九( 六一七)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过去世时,有一鸟,名曰罗婆,为鹰所捉,飞腾虚空,於空鸣唤言∶我不自觉,忽遭此难。我坐舍离父母境界而游他处,故遭此难,如何今日为他所困,不得自在!鹰语罗婆∶汝当何处自有境界而得自在?罗婆答言∶我於田耕垄中,自有境界,足免诸难,是为我家父母境界。鹰於罗婆起 慢言∶放汝令去,还耕垄中,能得脱以不?於是罗婆得脱鹰爪,还到耕垄大块之下,安住止处,然後於块上,欲与鹰斗。鹰则大怒,彼是小鸟,敢与我斗!嗔恚极盛,迅(2)飞直搏。於是罗婆入於块下,鹰鸟飞势,臆冲坚块,碎身即死。时罗婆鸟深伏块下,仰说偈言∶ 'P255' 「鹰鸟用力来,罗婆依自界,乘嗔猛盛力,致祸碎其身。我具足通达,依於自境界,伏怨心随喜,自观欣其力。设汝有凶愚,百千龙象力,不如我智慧,十六分之一,观我智殊胜,摧灭於苍鹰」。 


  如是比丘!如彼鹰鸟愚痴,自舍所亲父母境界,游於他处,致斯灾患。汝等比丘亦应如是,於自境界所行之处,应善守持,离他境界,应当学。比丘!他处、他境界者,谓五欲境界。眼见可意、爱(3)、念妙色,欲心染著;耳识声;鼻识香;舌识味;身识触可意、(4)爱、念妙触,欲心染著,是名比丘他处他境界。比丘自处父母境界者,谓四念处。云何为四?谓身身观念处,受∶ ┅┅,心┅┅,法法观念处。是故比丘!於自行处父母境界而自游行,远离他处他境界,应当学」。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诸缠」∶

  复次、有诸 刍,於诸念住正勤修习而是异生。或有胜妙可爱境界正现在前;或复独处得诸相状,由失念故,不如理想以为依止,率尔发起猛利贪缠。彼於此缠深心厌耻,谓如自身堕於厄难极鄙秽处,发起猛利思远离心,由如是行,便於彼缠心得解脱。既解脱已,心生欢喜,从此已後起猛利厌,猛利厌後得无常想,如见大犁发诸行块,便於圣谛如实现观,以其依止依附涅盘。又即有学观察作意,於胜妙境思惟净相,由未永断贪随眠故,贪缠率尔生起现前,寻 'P256' 复於彼深见过患,为欲断此缠及随眠,入无相定,如是能断馀未断法。从定起已,如实了知一切已断,领受微妙解脱喜乐。如实观见自己成就大智力故,名为强盛;诸魔罗品,其力羸劣。 


   
注【102…001】『相应部』(四七)「念处相应」六经。 
注【102…002】「迅」,原本作「骏」,依宋本改。 
注【102…003】「爱」,原本误「受」,依宋本改。 
注【102…004】「爱」,原本「受」,依元本改。


   


 二一; 七八0( 六一八)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於四念处多修习,当得四果、四种福利。云何为四?谓须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