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18涉外礼仪-金正昆-第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十八)涉外礼仪-金正昆  
 
   主讲人简介:   
  
 
  金正昆教授,1959年出生,浙江东阳人。知名礼仪与公共关系专家,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外交学系主任,礼仪与公共研究中心主任。主要从事外交学、传播学、礼仪学与公共关系学研究。主要著作有《外交学》、《现代外交学概论》等。 
 
   内容简介: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七天长假,人们总要走亲访友一番,然而随着人们交往范围的逐渐扩大,“远方”的概念早已突破了国界的限制。在你来我往中,人们开始习惯与操着不同语言,拥有不同习俗的外国人打交道。但是文化背景的差异,让人们对礼仪有不同的理解。关心是否应该有度?谦虚究竟好不好?女士优先到底表现在哪些方面?孔子说了:“君子和而不同”;解决了这些问题;就能使您的涉外交往畅通无阻。中国人民大学金正昆教授从这些问题入手,告诉您如何与外国人打交道。  
   全文: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七天长假人们总免不了走亲访友,然而随着人们交往范围的逐渐扩大,远方的概念早已突破了国界的限制。在你来我往中,人们开始习惯与操着不同语言,拥有不同习俗的外国人打交道。但是文化背景的差异,让人们开始对礼仪有了不同的理解。关心是否应该有度?前于究竟好不好?女士优先到底表现在哪些地方?孔子说了“君子和而不同”解决了这些问题就能够使你的涉外交往畅通无阻。中国人民大学金正昆教授就从这些问题入手,告诉您如何与外国人打交道。) 
 
  涉外礼仪 
 
我们曾经讲了,所谓的礼仪它是沟通的技巧,人际交往重在沟通,国际交往尤其需要沟通。那么有的时候,你在沟通方面不注意,就会非常地麻烦。比如我这儿,顺口讲几个例子。你不能说我们这些做法不对,但是站在国际交流中,从涉外礼仪的角度来看,就恐怕有所问题了。第一个例子,有一次我从上海回北京,坐火车的软卧回来,那个软卧包厢四个人,我们这里是两男两女。一个女的大概是个美国留学生,在北京读书的,没有问什么学校的。一个女孩子大概是工作几年,好象是搞销售的,非常热情,非常活泼。另外我一个,还有个老先生。上了这个软卧,老先生就酣然而睡了。那么我们三个,五六点钟还睡不着。我在那儿看书,女孩子,两个女孩子就聊起来。因为这个美国留学生她在中国呆,中文能说几句,下面就是两个人对话。首先我们这个搞营销女孩子问的,“你哪国人?”那个,“美国人。”“你多大了?”那个,“哈哈哈。”打哈哈。这个还问:“多大了?”人家哈哈哈,她干脆拿出一张纸来写,多大岁数。那个没有办法回避了,就交代了。“31。”“有对象了吗?”那个,哈哈哈,又在那哈哈。后来问:“到底有了吗?”那个就有点不太高兴,说有了。我们这边又接着问:“有孩子了吗?”人家说还没有。“那你这么大岁数,以后怎么能生呢。”一下对方就不吭气了。再怎么说,反正那个就是爱搭不爱理,就不吭气了。人家过来用英文跟我说话来了,搞得我们这个女同志很尴尬。老美出去吃饭的时候,我们这个中国女同志还跟我说,这个人,没教养。 
 
  言下之意,我对你这么热情,跟你找话,陪你聊你都不聊。其实她就犯了一个问题,在国际交流中,个人隐私是不能打探的,关心过度是一种伤害。人家多大岁数,人家结不结婚,人家要不要孩子,人家没有孩子谁去养,关你甚事,说实话您是操了点闲心,她犯了这个错误。再举个例子,对欧美客人比较了解的人都知道,欧美人他讲女士优先。在社交场合尤其如此。这条你不知道,也很麻烦。我记得我读书的时候就遇到这么一桩事,我们有一个老先生,研究国学的老先生。两口子出面请了一个外国来访的学者吃饭,这个外国学者不是研究中国国学的,是研究西学的,就是文化背景不一样。那你想想各位,我们家里要请客,一般是个什么套数,平常不管谁做饭,一般的套数是男主人陪吃,女主人操练。说个实话,我老婆平常都不怎么做饭的,一般我家如果操练操练饭菜,我一般做饭的概率比较高。因为我擅烹饪。我老婆会哄我,你做的好,我不行。她就不做了。可是有的时候我要来了客人,她照顾我的脸面,即便饭半成品,是我做得差不多了,也是她正儿八经,最后一道程序完成,恪尽女主人的职责。一般都是女主人操练,男主人陪吃,当然我们这个国学的老先生,陪着西学的老外也这个套数。老外两口子一来,进了餐厅,我们这个男主人桌上就陪吃,女主人就围着兜兜,围裙,就开始上菜了。老外的习惯跟那个不太一样,老外一般是女主人要先坐的,女士优先。所以人家就问:“夫人呢?”下面就是我们男主人的话,别管她,让她干吧。那个老先生是我们江浙人,大家知道,江浙人吃饭比较秀气,碗都比较小,所以老外一看,每道菜就这么一点,他就说了,他说这些菜如果我们要是,就搞乱了,是不是每样给夫人留一点。下面又是我们这个老先生发言,别管她,让她吃剩的。所以这个老外后来跟我讲,因为当时我还是他学生,你们这个谁谁谁没教养,不尊重妇女,实际上不一定。我当时跟他说了句话他不信,我说响水不开,开水不响,这是中国人的套数,这是我们女主人领导男主人有方,给他一个在别人面前嚣张的机会。其实客人一出门,男主人马上就从将军变成奴隶了,夫人,感谢支持,理解万岁,累了吧,给你捶捶腰,锅碗瓢盆我去洗了,你要觉得这饭不好吃,咱给你造。这是中国人的套数。但是风俗习惯不同,所以不同文化的人进行交流,我们专业讲法叫跨文化沟通,不同民族,不同地区,不同文化,跨文化交流和沟通,一定要讲礼仪,这个礼仪就是沟通技巧。 
 
  涉外交往 怎样维护自身形象? 
 
  第一我想跟同志们来谈谈维护形象,任何一个中国人,在国际交流中,都必须注意维护形象。这恐怕是国际交往的基本规则。什么是形象呢?所谓形象,就是外人对我们的印象和评价。当你和别人接触的时候,尤其是,第一次跟别人接触的时候,对方对你的印象好不好,关系到他对你的评价。这个就是我们所说的形象。一般来讲,所谓形象,涉及到以下几个要素。第一,外在的形象。外在的形象比如说,仪表,表情,举止,动作,这样一些东西。你说实话,如果一个人跟别人接触时,面无表情或者表情过分的谨慎,他就会给交往对象一个感觉,缺少交际经验。做人比较相对内向。不善交际,所谓少见才会多怪,见多才会识广。你比如说你美国要去过了,泰国要去过了,你跟美国人跟泰国人打过交道,你跟他打交道就比较自信,就比较放得开。你没有去过的话,你根本就没接触它。你肯定相对来讲就比较呆板,就比较内向,就比较畏惧。这些形象我们讲它是外在的形象,另外,形象其实还有内在的因素。这个内在的形象我们指的是什么呢?他受的教育,他的道德素质,他的文化修养。我们大家知道,受教育这个内容和文化素养,二者不划等号,再者他所拥有的社会知识,有没有生活经验,有的人学历很高,但是他有些基本生活经验没有。比如做饭,是先放盐还是先放油,先放醋还是先放姜,有的时候没数。我比较喜欢做饭,我刚才讲了,我有时候经常问别人,我说你炖鸡,那个盐是什么时候加进去,对鸡肉好不好吃,有很重要的作用。比如你要想把那个鸡做的白斩鸡的话,或者搞个啤酒鸡,加点啤酒,那个啤酒是一开始就放,中间放还是起锅前放,先放啤酒还是先放盐,它都是生活知识。说实话我们不一定面面俱到都了解,但是有生活知识的人,不仅自己生活得有滋有味,而且在社交应酬中,他比较容易跟交往对象找到共同话题。比如我们在座女同志不少,那我私下跟你聊聊,咱们怎么造鸡肉,它就能谈到一块儿去,否则你说我们不太熟,我们谈什么,不能我这儿台上跟你讲礼仪,台下还给你讲礼仪,所以这个是非常重要的,就是内在的形象。有时候内在的形象跟外在的形象,它需要表里如一。 
 
  那么我们注意到了,我们国人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