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西风一阵木樨花-第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作者:叶轻愁

【整理提供,所有权利归作者和出版社所有,本站仅提供预览,如发现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本站删除。】

正文 楔子

2009年,初夏。

在这北国的南部小城里,天气已算是闷热。白日里连续几天的艳阳高照,长衫都穿不住了。夜晚来临,天空却倏地阴了下来。在“初啼”旁的小巷里停了一辆车,里面坐了三男一女。驾驶座上的是个年轻的小伙子,显然这小小的空间让他的长手长脚受到了束缚,因此坐了一会儿,就忍不住打开车门站了出去。过了一会儿,车上的另一个男人也走了下来。这人身板很直,穿一件黑色衬衫,往那小伙子身边一站,高矮相当,气质却立马就出来了,套用本地人的一句话说就是“简直就是一个衣服架子!”再看他的相貌,那也是极好的,只是神色傲然,不免让人觉得难以接近。

那小伙子个子虽高,但站立时佝偻了身子,一张娃娃似的脸,更显得不严肃了。他给那男人递了一支烟。那男人伸手要接,却不知为了什么,手停在半空又收回来了,对着小伙子摆了摆手“家里有小孩子,忌了很久了。”小伙子“哦”了一声,淡定得很。自己夹起烟来点了,眯着眼吸了一口说“这真是个好地方,你说呢,欧阳律师?”

那欧阳律师嘴角动了一下,算是嗤笑吧,无所谓地拍拍他的肩膀。小伙子把烟扔在地上,狠狠地拈了,眉头一皱,小呼了一声“靠!这地方还有这样的货色?”他喊得惊奇,那欧阳律师也顺着他的目光看了去,只是一瞥,一张脸就掉下来了。

“初啼”是本地最有名的娱乐场所,这个点儿,正是热闹的时候。门前排了一溜的好车,宝马,林肯,兰博基尼,让人看了眼睛发直。名车配美人,这一溜儿的车群中,一个身影便格外的引人注目。

自然,是美女。

那女孩一头长发直达腰际,又直又亮,两鬓上简单的绾了,露出大小合适的额头。这么多的名车名流,莺莺燕燕,她却一脸的淡然,身上穿的是再简单不过的棉布衬衫,牛仔裤,斜背了包,从人群中穿过。

小伙子忍不住轻吹了一声口哨“小龙女啊!”

“我看是李莫愁还差不多。”那欧阳律师冷哼一声,一张脸越发的阴沉。

“怎么,认识?”小伙子玩心又起,也顾不得身前站的这个人是谁,很哥们地捶了他一下。

那欧阳律师看都没看他,一双眼直勾勾的盯了那女子说“我妻子。”

他不说是“女朋友”,也不说是“老婆”,而是说“妻子”?小伙子诧异地看他,按说两人年纪相当,都算是刚出校门不久的年轻人,万不会这么想不开早早的结了婚,再说,眼前的这位不是别人,正是榴园市首富的独生子,大名鼎鼎的欧阳文聿,他怎么会,怎么就会……还是一位风尘女子……

正文 (1)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渠侬家住白云乡,南北东西路渺茫。几度欲归归不得,忽闻岩桂送幽香。

水边林下旧生涯,梦里还家未到家。昨夜月明归兴动,西风一阵木樨花。

榴园市地处南北交界,春天异常干燥;夏天闷热,多夜雨;只有秋天气温稍宜,可是风却很大;冬天是干冷,最冷的时候却不见一丝雪花…这样一个气候欠佳,景色欠佳,经济落后的地方却承载了陶东篱少年时所有的美好回忆。

那年她只有八岁,被剃了充军发配似的小光头,一路从国界处来到这个地方,勉强听得懂汉语,但并不会说;身上穿的是拘谨的小花褂,因为刚从一场劫难中逃生,所以两眼无神,徒留清明的黑白两色。

那人将她带到一处靠山的村庄,拿了农户送的300块钱就匆匆地离开。她站在落魄的小院子里,心头空荡荡的。八岁的孩子,已然了解自己的命运将归向何处。

那是一个捡破烂的阿妈,守着一个瘫痪多年的儿子,生活拮据,买她来,只是为儿子的后半生着想。

阿妈用满是裂纹的手轻抚她的头“丫头,以后这就是你的家了。”她指着床上躺着的那个人说:“叫爸爸,快!”小女孩听懂了她的话,可那句爸爸哽在喉头,却怎样也叫不出口。那男人哼了一声,就像无数个夜晚她所听到的那些哼声一样,让她不住地打了个颤,眼泪忽地一下冲进眼眶,她几乎是颤抖着才发出了一个奇怪的音节:“bubu…。”

那男人不屑地撇过头去,阿妈拉着她的手到一边,她从自己常年收藏的“珍品”中拿出叠的整齐的书包和衣服,将他们铺在床上,一一指给她看。

“过两天就要开学了,奶奶送你去上学好不好?”阿妈慈祥地看着她,她还没反应过来,只是顺从地点点头。

傍晚的时候阿妈带她去浴室洗澡,她好奇地偷偷打量,镶着白色瓷砖的大澡堂子,一排排的花洒,湿热的温度,这些对于从小生活在边境的她来说都是陌生的。洗了将近两个小时,她觉得自己的身上几乎都要脱掉一层皮了。终于从那片水雾世界里走出来的时候,天色已黑,小胡同的居民全将小摊摆了出来,同时她也发现好多奇怪的年轻人,他们衣着光鲜,谈吐斯文,不断的从浴室东侧的小门里涌进来,三三两两,高兴地攀谈。他们说的话和阿妈说的又不一样,她大概也知道那被称为“普通话”,相比于榴园市本地方言的浊气来说,音色清亮,每个音节都有着带点高傲的奇异魔力。

阿妈站在收费处交了一元钱,拉她出来,站在水果摊的吊灯旁细细地端详,半晌后忍不住地眉开眼笑“这是哪里来的俊俏的小姑娘!”

她害羞地低着头,心里有丝丝地暖意,遍通全身,直达眼眶,她才发现,自己竟然没出息地又要哭了。

她深深记得织织讲给她的话,这辈子,就是死,也别再掉一滴眼泪,因为没有人会同情你。

她小心地低头,掩饰自己的小情绪,抬头时阿妈早已和路过的人攀谈起来。

那也是位老太太,头发几乎全白,金边的眼镜上还吊着一节长长的链子。她拉着阿*手,态度亲切,并没有因为她是捡破烂的就瞧不起他们。

“这就是你说的那个小姑娘?”那人开口,说的是和那些光鲜的年轻人一样的普通话,同时轻抚了抚她光光的头“长的可真是漂亮!”

“可不是,刚从浴室出来也吓了我一跳!”

“小姑娘,你叫什么名字?”那人弯弯身子,以示友好。她只觉的羞淡,躲到阿妈后面。

“还没起名字呢!要不院长,您给起个吧!”阿妈期冀地看着那个人。

院长伸出手抬抬眼镜又看了看她“这孩子容貌清丽脱俗,神色淡然,陶阿妈,不如就叫她“东篱”吧,取的是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意思。”

“哎!这个名字好,这个好!”阿妈听她的名字竟然还来自一句诗歌当中,当下高兴地直点头。

初*晚的山村并不宁静,家家户户门前都挂起了小吊灯,因此通往阿妈家的路忽明忽暗,显得漫长无比。

阿妈牵着她的手,反复唠叨“你叫东篱,记住了?叫陶东篱…。”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八岁的陶东篱记住的却不仅仅是个名字而已。

正文 (2)等相遇的缘分

回忆像个说书的人

用充满乡音的口吻

跳过水坑绕过小村

等相遇的缘分

——容祖儿《小小》

就这样初来乍到的陶东篱在这片异乡的土地上开始了她的新生。

她每天早晨五点钟起床,洗刷之后就站在那个高高的灶台前做好早饭,再过半个小时后阿妈回来了。她把捡来的东西交给东篱,就进去伺候那个叫“bubu”的人解手,洗刷。Bubu的脾气并不好,多年的瘫痪让他对什么都失去了兴趣,暴躁不堪。东篱在院子里分那些破烂的时候就经常听他在屋子里冲着阿妈大喊大叫,偶而会有摔东西的声音从屋里传来。每当这个时候她的身体就会不住的发颤,她尽量不去回想那些让她绝望的画面,可是记忆真的是这个世界上最最顽固的东西,那些恐惧横冲直撞,弄的她身心疲惫。晚上一个人的时候,她尽量睁大双眼盯着黑暗的屋顶,她惧怕会有人突然从烂掉的那些瓦片中伸进头来对她说“哎,到你了!”

就这样一夜夜,可怕的人并没有出现。她从破败的瓦漏里就只窥见了黑黢黢的夜色,没有星光,月色惨淡。

几天后她被阿妈送到附近的小学上学。说是附近,其实并不近。阿妈带着她一早的出发,走了将近一个小时才到了那个学校。即使是乘公交车也要二十分钟才能到。校长客气地将她送到一年级的教室。老师正在上课,或许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