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小强广告100招-第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个兔女郎在街上找人蒙着双眼试用不同月费的电话网络。虽然试用的均是同一网络的电
话,但路人却有不同的反应。这是针对“一分钱、一分货”的误解。另一支广告是一群老伯
穿着不同国籍的游泳裤在水中慢慢地游泳,取其同音“漫游”,主要是针对客户普遍认为
SUNDAY漫游服务不及老牌电话网络。第三支广告是先前说过的反明星广告片,利用电话投
票形式,道出SUNDAY不是没有资金用明星做代言人,只是情愿花费于改善网络品质之上。
第四支广告是一群精神病院的护士在地铁站内捉拿正在使用SUNDAY电话的用户,旁白是
“别以为在地铁使用SUNDAY就是疯子!SUNDAY网络已经?覆盖地铁全线。”这是因为早年
的电信条例极不公平,只有GSM运营商可以覆盖地铁,PCS网络自然变得很不便利。不过,
条例后来终得修改,所以有必要投放广告以正视听。SUNDAY的系列广告常给人杂乱无章的
感觉,参加广告奖也被评审质疑是否合规格,行内人更认为这样的系列太松散、太容易。但
试看看我刚才所举的“误解”系列,表达手法虽然不同,不是也传递着同一信息吗? 

 

 在这里要说一些我对传统系列广告的反思。 

 

 (一) 身为创意人,我常会自问:这个产品真的需要用系列广告去销售吗?为什么呢?
还是系列广告一般较易吸引评审的注意,获奖机会较大呢? 

 

 (二) 系列广告真的要像“八股文”一般吗?每则广告真的都要严守每条规范?这样的
手法不会局限创意吗? 

 

 (三) 系列广告如果只是双胞胎兄弟,甚至三胞胎、四胞胎、五胞胎,意义何在呢?每
一则广告不是都应该有自己的存在价值吗?当观众看到整个系列时就会对产品有更深的认
识,正如化学作用,一加一不等于二。 

 

 (四) 观众会喜欢一模一样的广告吗?广告讲求的是意外惊喜,每支广告都相若,还有
期待感吗?别浪费了客户的金钱。 

 

 (五) 客户的预算真的足够应付系列广告吗?会不会因为预算不足而削弱了每支广告的
执行呢?还是又要压榨导演、摄影师、电脑修图师呢? 

 

 (六) 一定要局限于电视或平面吗?点子是否可以扩展到户外、直销、因特网,让系列
更具影响力? 


 

 试试回答上述问题,相信你的下一套系列广告将有一番新面貌。 

 有好的创意人、好的导演,也不一定做得出好的广告,因为,你未必遇上一位懂得欣赏
创意的客户。SUNDAY比其他品牌优胜之处,正因为它有一位支持创意的客户。SUNDAY的
前首席市场推广总裁马冰洁,我们都称她Bing Zeat。Bing Zeat曾在奥美广告、恒美广告等多
家广告公司任客户主管,一向以注重策略及创意著称。Bing Zeat离开广告界之后,就先后在
麦当劳及SUNDAY当客户。 

 

 Bing Zeat是马来西亚华侨,个子矮小,却绝不可以轻看,是个典型的性情中人,敢做敢
言、不畏强权。与Bing Zeat合作,你实在又爱又恨,因为她接受能力很强,却又非常主观,
很难捉摸。向Bing Zeat提案是件十分有挑战性的工作。她从事广告多年,深明卖稿伎俩,
所以每次提案都不准我们有什么铺排,单刀直入,立刻进入创意部分。基本上,每次提案只
有五分钟左右,喜欢的话她会多问两句,不喜欢的话她会立刻说:“Next!”(下一位!)永不
超生! 

 

 Bing Zeat非常情绪化。某次两位同事提案,由于迟到了数分钟,Bing Zeat看也没看一眼,
就把他们的故事板没收,从此石沉大海。SUNDAY的办公室就在BBDO附近,提案十分方便。
SUNDAY的工作量也实在多得很,经?常好几组同事同时负责几个不同的项目。有一次,遇
上Bing Zeat心情很好,某组同事提案出奇地顺利,客户部立刻致电回公司通风报信。其余
各组同事知道,立刻收拾东西,赶去提早提案。各组同事站在Bing Zeat的办公室门外轮候
召见,犹如在医院候诊。 

 

 Bing Zeat跟吴锋濠是多年好友。很多时候遇有大型的广告提案,我们都会找吴锋濠一起
提案。基本上,吴锋濠说一句话比我们说上半天更奏效。有时,某些电视广告的点子Bing Zeat
不喜欢,我们却喜欢得要死,于是找吴锋濠打电话游说Bing Zeat,结果真的起死回生。 

 

 Bing Zeat也确是一个怪人,她是马来西亚华侨,对中文认识不深,却偏偏很喜欢有本地
色彩的创意。SUNDAY的创意很多都本地得很,不是香港人实在很难理解的。但Bing Zeat又
不喜欢我们提案时多作铺排,偏偏她又十分主观,听不明白就硬说它不好,有时真的令人气
结。 

 

 Bing Zeat是少数相信创意的客户,她明白SUNDAY与其他大财团支持的电信公司相比并
无任何优势,唯一可以杀出重围的,就是它的独特形象。所以,她十分重视创意,愿意接受
其他客户望而却步的点子,也愿意花钱投资在制作之上。SUNDAY电视广告片的制作费平均
80万~120万港元一支,是十分难得的。《独立日篇》及《进化论篇》更高达400万及900
万港元,实在是近年罕有的。 

 

 可惜,Bing Zeat已请辞,离开SUNDAY了。SUNDAY的创意会否随着Bing Zeat的离去而
画?上句号,现在还不得而知。但我相信,无论Bing Zeat到哪里当客户,那个品牌都将会有
一番新景象。 

 SUNDAY在短短几年间不单创造了近百支广告片及数百张平面广告,也成就了一群创意
人。我计算过在BBDO的两年半时间内,我总共为SUNDAY制作了31支电视广告及数十张
平面广告,这占了我当时作品总数的1/3。SUNDAY广告也为我带来了68个国际及本地广告
奖项。当然SUNDAY为BBDO带来的奖项实不止这个数目,估计约有两三百个之多。没有


SUNDAY我们就少了很多尝试及突破的机会。 

 

 说到SUNDAY的创意人,大家很自然想到曾锦程与陈大仁。这里我想为大家介绍一下在
背后默默耕耘的一群BBDO创意部的同事。首先,不可不提的当然是“四公主”的其中两员:
黄名汉及梅万德。当年SUNDAY不少广告都是“四公主”共同炮制的,如《怒?火街头篇》、
《出租车遇鬼篇》、《电椅篇》等。黄名汉可说是最得曾锦程真传的创意人,无论创意概念或
文字驾驭能力都十分了得。黄名汉的长处就是十分全面,既能创作意念疯狂的SUNDAY《怒?
火街头篇》,也能创作有深度的安泰人寿《一个好人篇》。梅万德是我15年前在奥美的搭档,
我从他身上学到不少东西。后来拆伙了,但房间就在隔壁,仍会经?常一起讨论创意。在BBDO
的时候,他与黄名汉也坐在我旁边的房间,他经?常提醒我不要把SUNDAY局限于某种模式,
要经?常给人惊喜。他与黄名汉演绎的SUNDAY明显与我有所不同,却又不违反SUNDAY的
独特个性。 

 

 提到SUNDAY广告,又不可不提《一分钟毫七子篇》的金帆得主马锐明(Danny Ma)与汤
天健(Keenan Tong)。曾锦程与陈大仁离开BBDO后,他们擢升为Head of Creative,继续将BBDO
的创意精神发扬光大。Danny与Keenan参与的SUNDAY广告其实并不多,记忆中只有《一
分钟毫七子篇》及《桃园三结义篇》,不过却夺得了香港4As的金帆大奖。在BBDO的芸芸
创意人中,我认为Danny与Keenan的作品最为多变、最难捉摸。他们的阿迪达斯《球篇》
系列、太古城中心《Dot 》系列、渣打《马à?松》系列都是十分与众不同的作品。他们
的切入点、文字运用、美术感觉都自成一派,没有别人的影子。 

 除了一群创意总监,BBDO还有一群文案及美术指导在不断努力成长。先说我当年的下
属赵崇兴(Vincent Chiu)及赵慎明(Mike Chiu)。在奥美时代他们已是我的下属,前后共与我合
作了三年半的时间。他们与我合作炮制过十多支SUNDAY《天气预报》系列,也有《地铁捉
疯人篇》等等。后来,他们为九龙巴士Roadshow制作的《跳水篇》夺过龙玺大奖,是极具
潜质的创意人。另一位高级美术指导黄颂君(May Wong)更与我合作了6年之久,由BBDO到
灵智广告。May除参与了SUNDAY《天气预报》系列的创意外,还创作了SUNDAY《超声波
婴孩篇》、《Saltimbanco》地铁广告系列、《漫游先生、漫游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