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略释-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庚一、不忘宿命愿 114
  庚二、出家持戒愿 115
  庚三、转法轮愿 118
  己二、修行二利愿分五:修波罗蜜愿;不忘菩提心愿;消除障碍愿;成就妙行愿;自由无碍愿。 119
  庚一、修波罗蜜愿 119
  庚二、不忘失菩提心愿 123
  庚三、消除障碍愿 126
  庚四、成就妙行愿 130
  庚五、自由无碍愿 133
  己三、成熟众生愿 137
  己四、不离师友愿分二:不离同行道友愿;不离善知识愿。 143
  庚一、不离同行道友愿 143
  庚二、不离善知识愿 147
  己五、供养愿分二:财供养;法供养。 151
  庚一、财供养 151
  庚二、法供养 154
  己六、利益愿分二:获功德藏愿;遍入尘刹利益愿。 162
  庚一、获功德藏愿 162
  庚二:遍入尘刹利益愿 165
  己七、转法轮愿 168
  己八、净土愿 172
  己九、承侍愿 175
  己十、成正觉愿 176
  戊二、总结十大愿 181
  戊三、随学二圣愿分三:愿等普贤;愿等文殊;总结回向。 184
  己一、愿等普贤 184
  己二、愿等文殊 186
  己三、总结回向 187
  戊四、回向极乐愿分二:往生净土愿;蒙佛授记愿。 190
  己一、往生净土愿分二:净土的殊胜;净土修法。 195
  庚一、净土的殊胜 195
  庚二、净土修法分四:实相念佛;观像念佛;观想念佛;持名念佛。 200
  辛一、实相念佛 200
  辛二、观像念佛 204
  辛三、观想念佛 204
  辛四、持名念佛 206
  己二、蒙佛授记愿 211
  丙四、总结行愿无尽 212
  甲三、后善流通分分三:显示此经殊胜功德;劝请受持;总集回向。 213
  乙一、显示此经殊胜功德分二:校量闻经利益;显示众行利益。 213
  丙一、校量闻经利益 213
  丙二、显示众行利益分二:获五果功德;获究竟果功德。 214
  丁一、获五果功德分五:获增上果功德;获等流果功德;获离系果功德;获异熟果功德;获士用果功德。 214
  戊一、获增上果功德 214
  戊二、获等流果功德 215
  戊三、获离系果功德 216
  戊四、获异熟果功德 217
  戊五、获士用果功德 219
  丁二、获究竟果功德 219
  乙二、劝请受持 222
  乙三、总集回向 229
  大方广佛华严经·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略释愿海舟
  益西彭措堪布 著
  十方三世无边际,刹尘海会调御师,
  救苦大悲遍照尊,毗卢遮那我敬礼。
  光明遍照大觉尊,圣智大海所流出,
  真如清净微妙法,圆顿华严我敬礼。
  智慧甚深难测量,功德广大不可思,
  无边胜行度群迷,文殊菩萨我敬礼。
  重重愿海浩无涯,众生无尽愿不息,
  大阐华严微妙义,普贤菩萨我敬礼。
  发胜菩提涉百城,烟波浩渺历艰辛,
  知识悉皆异常伦,欢喜开示普贤行。
  切念师教不著尘,五十三觅解脱门,
  一生入于如来境,善财童子我敬礼。
  华严海会恒沙众,助佛宏宣妙法轮,
  三贤十圣如云集,清净海众我敬礼。
  离过湛然安不动,最胜善根无能喻,
  智慧深远无涯岸,三业皎净如秋月。
  普观世间无此德,勇猛精进利群生,
  妙法遍洒三千界,法轮恒转破重昏。
  心心切念澍法雨,念念悲愍济有情,
  一切顺逆无能沮,如是甚深大志愿。
  生老病死苦海中,无上最胜大慈舟,
  深恩无极福聚藏,金刚上师我敬礼。
  我今愿尽毛端智,照明广大真教体,
  惟愿三宝垂加护,悉能冥契诸佛意。
  为令法幢恒坚固,开启众生正法眼,
  趋入普贤行愿海,当乘信解智慧舟。
  篇 首 寄 语
  《大方广佛华严经》是我等大师释迦如来三祗劫满,菩提树下初成正觉,现前法界海会普光明智,以万德庄严之报身,为大根机众生称性宣说佛自证圣智境界的宝典。如日初出先照高山,佛宣《华严》使因缘成熟的众生当下直入佛之知见,趣佛境界,一时功成果满,究竟成佛。如经中所谓:「初发心时即成正觉。」祖师也说:“为勇猛大丈夫,说成佛在刹那间。”华严大教是如来根本法轮,犹如百川以入海为究竟,一切法门以入华严法海为归宿,百千三昧以入于华严海印三昧为穷尽。其文丰义富,无量法门无不含容,无碍法界昭然开显。
  有人听说《华严》是为法身大士、上根利智所宣说,且经文卷帙繁多,法义甚深广大。即想如我之流,业障深重,福慧浅薄,根基陋劣,如何自不量力,而敢问津《华严》?还是识趣点敬而远之,免得遭人讥讽嘲弄,反而搞得尴尬难堪,且致高不成低不就荒废光阴。此类人妄自菲薄,高推圣境,妄居卑下,自断善根胜缘。以邪谬见塞解脱门,作茧自缚,确实愚痴可怜。上根者依华严则可顿超十地,直入佛果,下根者也不妨沿着阶梯渐登高峰。难道没有听说仅闻大方广佛华严经七字而不堕恶趣,诵“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一偈而使地狱饿鬼的众生得以超升的吗?经中又云:“欲灭一切苦,安乐诸群生,欲与诸如来,身口意齐等,应发金刚心,究竟此胜行。”经中分明指出想成办自他二利,度一切苦厄,成就佛果必须修学此经。《随好品》中亦云:“虽住海水劫火中,堪受此法必得闻,其有生疑不信者,永不得闻如是经。”说明若有缘纵然龙王及地狱众生也能得闻此经,若内心疑惑不信则永远无缘听闻此经。《出现品》中也说:「此珍宝经典不会落入一切无缘众生之手中,连声闻缘觉也无缘听闻此经,何况受持呢?唯有菩萨摩诃萨方能信解受持。如果有菩萨于无量那由他劫修六波罗蜜多,以及种种菩提分法,但是如果没有听闻此经,或者虽然听闻却不信受,佛说非如来法王真子,是假名菩萨。」
  《普贤行愿品》中说:「读诵受持,或一经听闻即能生信,所获功德超胜将无边刹土中珍宝庄严及人天胜供,于尘数劫中供养诸佛所积功德,且能远离恶友邪知识,永离三涂恶道,速见阿弥陀佛,具足普贤最胜行愿,获大寿命,自在化生人中,不久当获成就,消灭五无间重罪,生于豪门贵族,容色殊妙、相好庄严、智慧圆满,诸魔不能摧伏,堪作人天福田,速坐金刚座,降伏诸魔军,成佛转法轮,广度人天众。」偈云:“若人于此普贤愿,读诵受持及演说,果报唯佛能证知,决定获胜菩提道。”所以为什么要画地为牢、固步自封而失去如是殊胜大利呢?
  再者,佛说佛法大海深广难测,纵如阿难、舍利弗等大智慧者尚无法穷源尽底,而如蚊虫一样的小根众生也能饱腹畅饮。佛陀明示,只要有缘不论根基大小利钝都能获得相应利益。同样华严大教圆被诸机,使上根者一生圆多劫之修行,刹那证无量法门,不历阶级位次,顿时因圆果满,得证菩提。但经中自信向位乃至等觉妙觉菩萨直至佛果,七处九会阶次井然。从初发心至成佛间一切行门、愿门、波罗蜜门、菩提分法,无不具足。虽不能如善财顿成佛果,也不妨依循规矩,步步为营稳扎稳打,不断陶冶心量,渐成大器,最终也能承当大法。
  此《华严经》如优昙花难值难遇,今日得闻,并非没有因缘。如怡山大师云:“手捧目观心口诵,当知夙有大因缘。”所以应当欢喜踊跃庆幸万分,发愿尽于未来的生生世世在在处处眼中常见、口中常诵、耳中常闻、手常书写、心中常悟《大方广佛华严经》。愿与文殊、普贤、海会圣众为伴侣,愿与一切众生同游华藏庄严海,共入菩提大道场。不能甘处下流,应早种圆顿正因,发殊胜行愿,切莫因循怯弱。
  此经由来极为稀奇,昔日龙树菩萨应佛授记,出生在印度南方,智慧雄猛,博览群经无不穷尽。后乘神通力前往龙宫,见此经有广中略三种,披阅之下由衷感慨:“如此难思无上法宝,可惜南赡有情缘悭无法得见。”故菩萨兴大慈愍,迎请到人间,并作广大弘扬。后来出世的世亲菩萨,在显现上坚信小乘贬斥大乘,被其兄无著菩萨方便诱导,阅此大经,信心勃发,翻然悔悟,从此回小向大。为忏悔昔日谤大乘教的罪过,他开始造论阐扬《华严经》深义密旨。论典造毕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