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司马懿大传 作者:马敏学1-第3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司马懿见曹真请命,知道他自感前番失陇西三郡有愧,又忌恼自己夺了功劳,因此急于立功,便不计较。自己只是暗中作着准备,时刻注视前方军情变化。

  诸葛亮大军来到陈仓,见有魏兵把守,料想城小兵微,全不放在眼里,不待安营下寨,便下令攻城,想着进城驻宁、呢。

  谁知魏将郝昭守城有方,水来土掩,兵来将挡,使蜀兵伤亡惨重。诸葛亮又使出云梯、冲车,也无济于事,俱被郝昭以滚木、油火所破。

  诸葛亮见陈仓小城固若金汤,屡攻不下,大伤脑筋,又逢魏先锋王双杀来,慌忙派龚起、谢雄先后出战,皆被王双刀劈马下,大将张疑也被打伤。

  诸葛亮无奈,采纳姜维建议,命王平守街亭小路,魏延守陈仓口;自率大军以马岱为先锋,张苞关兴为前后救应,出斜谷奔袭祁山。

  曹真屯兵路口,闻报陈仓固若金汤,王双斩将立功,孔明无可奈何,心中大喜,跃跃欲试,只等蜀兵来战。这时,山谷中又捉得蜀兵细作,亲自审问,却原是姜维派心腹来送密书,仟悔前番被俘降蜀之苦衷,约定在蜀营举火为号,内外夹攻,以赎罪立功。

  曹真此刻被小胜冲昏头脑,早已真假难辨,便高高兴兴回复姜维,依计而行。就派大将费耀依计望斜谷迎敌。岂料行至半路,陷入埋伏,全军覆没,费耀也成了刀下之鬼。

  曹真在后听说前军覆没,方知中计,悔之不及,遂退回洛口。

  魏主曹睿闻听诸葛亮放弃打陈仓而奔斜谷,便召司马懿人宫商议对策。

  司马懿早已得知前方军情,心中已有退敌之策。便胸有成竹献计道:“臣有一计,可不费劳兵之苦,大败蜀兵。”

  曹睿一听,这敢情好,急令:“快快奏来。”

  司马懿娓娓道来:“臣曾启奏陛下,说诸葛亮此次犯境,必出陈仓,因为从那里进犯,运粮十分方便。故臣请以郝昭守之。郝昭不负厚望,与王双大败蜀兵,使蜀兵不得过。诸葛亮只有舍弃陈仓,从其它小道运粮。这些小道均狭窄不平,十分艰难,运送一趟至少要一个月。这样,诸葛亮便会急于决战。我军偏偏坚守不出,以逸待劳,不须一月,蜀兵必然乖乖退走。那时候便可诸路关隘一齐出击,诸葛亮定可生擒。”

  曹睿听了,连连点头,道:“爱卿既有先见之明,可自引一军,依计行事。”

  司马懿忙说:“臣不请战,不是不愿效命。一是耽心东吴乘虚人寇。二是给子丹个立功机会。恳请陛下降诏,令子丹坚守诸路隘口,切勿出战。如蜀兵退走,应查明虚实,不可贸然深入,以防中诸葛亮诡计。”

  曹睿便下诏,遣太常卿韩暨持节告诫曹真:“务在坚守,切不可战;蜀兵撤退,谨慎追击。”

  司马懿送韩暨出来,又私下悄悄叮嘱:“我出此策,是让功于子丹。大人见了子丹,千万不要说这是我的主意。只说是天子降诏,教保守为上。追赶之将,定要仔细,勿遣性急气躁者追之。”

  却说曹真接到天子诏书,便与郭淮、孔礼等将计议。

  郭淮性子太直,笑道:“天子之诏,分明是司马仲达的主意呀。”

  曹真一愣,问:“怎么见的?”

  “这是明摆着的。不深识诸葛亮用兵之法,不会想出这个主意。司马仲达屡屡与诸葛孔明交战皆胜,因此,能识破孔明谋略而大破之者,非仲达莫属。”

  曹真听了,浑身不舒服。便问韩暨。韩暨暗暗佩服司马懿的先见之明,便照他分咐的只咬定是“天子降诏,望大将军谨记。”

  曹真将信将疑,心中嘀咕,若是仲达的主意,他这不是羞辱我不是孔明的对手吗?就要发火。又一想,可不是,自己屡屡败于孔明手下,不服气行吗?只好悻悻然下令,令陈仓、箕谷、街亭等诸路军民谨守大寨,不许出战。

  诸葛亮在祁山寨中,每日上阵挑战,魏兵只是坚守不出,便料到是魏兵在拖延时日,待我粮尽退兵,好追杀我军。

  便想出一计,密授魏延。然后下令拔寨退兵。

  长史杨仪不解,问:“我军已挫魏军锐气,怎么反而撤兵?”

  诸葛亮:“我何尝想撤?只因陈仓难破,我军运粮艰难,不能与魏兵久拒。倘若魏兵以轻骑袭我粮道,到那时我军想回也回不去了。”

  “我军撤退,魏兵追击怎么办?”

  “我只怕他们不来追赶呢。临走,我也得赚他个大将。这个我早已安排停当,今夜只留金鼓守在寨中打更,其余皆退。”

  且说曹真坚守营寨十几日,心中闷闷不乐,刚睡去,便被值更参将叫醒,说探马探知蜀兵连夜悄悄拔寨而去。曹真便料定是蜀兵粮尽而退。左思右想不能这么便宜地放诸葛亮走了,不能白白坐失立功的机会,便令王双全力追杀。

  王双因连杀蜀将,自以为无敌,领命追击,欲再建奇功。

  微微曙色中,远远看见魏延旗号,立即挥刀高叫:“魏延休走”蜀兵见有追兵,只是快走。王双纵马舞刀,眼看追上,忽一声号炮,一骑马从道旁林中杀出,大喝:“魏延在此!”

  王双猛地吃了一惊,措手不及,被魏延一刀砍下马来。

  魏兵见死了主将,四散逃走。

  魏延也不追赶,引领兵马望汉中而去。

  曹真赶到,见王双被斩,顿觉眼前一黑,栽于马下。郭淮见主帅病倒,急派人送回洛阳医治,自己和孙礼、张郃等分守长安诸道。










司马懿大传五 诸葛亮联吴再出山 司马写拜印掌帅旗






五 诸葛亮联吴再出山 司马写拜印掌帅旗

  西蜀联吴拒魏,陆逊虚与委蛇;孔明三出祁山,连破陈仓、散关、建威;司马懿在去曹府取总兵将印的路上,想:

  “正人君子在纷繁的人世上不能不‘狼顾’呀!”

  诸葛亮退回汉中,便听到东吴传来消息,说吴主孙权听了张昭之言,自立皇帝,改黄武八年为黄龙元年。诸葛亮立刻看到这是联吴伐魏的好机会,便上表后主,请后主遣使携礼物到建业祝贺,并商请吴主出师伐魏。届时,魏必令司马懿迎敌。这样,西线就不可怕了。我再出祁山,长安指日可得。

  后主准奏,遣太尉陈震,带上名马玉带金珠宝玉赴吴作贺。

  孙权见蜀使携礼来贺,十分高兴,即召陆逊细说西蜀会盟伐魏之事。

  陆逊说:“这是孔明惧怕司马懿而采取的谋略,意在让我军牵制司马懿,他们好轻取长安。那司马懿岂是好对付的?我们说什么也不能先出兵,只宜将计就计,虚作起兵之势,遥与西蜀呼应,待孔明那边攻的急了,我军再乘势进取中原。”

  孙权点头称是,便下令,教荆襄各处抓紧操练兵马,择日兴师。

  陈震从东吴回来,即到汉中报知孔明。孔明早探知陈仓魏将郝昭身染重病,便疾速率军星夜奔袭陈仓。

  陈仓城中,郝昭病重,魏兵惶乱,竟不堪一击,被蜀兵攻破。郝昭拖着病体,难敌马岱,被刺死马下。

  魏延、姜维也夺了散关。

  诸葛亮一鼓作气,出陈仓,过斜谷,夺了建威,又到祁山安下营寨。召集众将道:“我军二出祁山,均无功而返。今三出祁山,料魏军又还会用老办法对付我军。他们一定认为我军会取雍州、郿城二处,而派重兵把守。我偏要避实就虚,去袭阴平、武都二郡。你们哪个愿去?”

  姜维挺身而出:“未将愿往。”

  王平也道:“未将愿往。”

  诸葛亮遂令姜维取武都,王平取阴平。二人领命而去。

  却说长安守将郭淮闻知诸葛亮复出祁山,破陈仓,杀郝昭,散关、建威相继失守,大惊失色。急召张摭、孙礼计议,道:“我料诸葛亮又取雍郿。”于是留张摭守长安,令孙礼保雍城,自己引兵星夜往郿城守御。一面上表赴洛阳告急。

  魏主曹睿刚刚接到郭淮急报,又听满宠奏道:“东吴孙权悟称帝号,与蜀同盟,今遣陆逊在武昌训练人马,随时准备来犯。”

  曹睿见两处受敌,手足无措。因曹真病未痊愈,急召司马懿上殿商议。

  司马懿心中有数,说:“陛下勿忧,以臣所料,东吴必不会举兵。”

  “爱卿何以知之?”

  “诸葛亮一直想报街亭之仇,不是不想灭吴,只是怕我中原乘虚袭他罢了。故他才暂与东吴结盟。再说陆逊也不傻,他早看透了诸葛亮的谋略,所以拿出兴兵的架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