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园青坊老宅作者:杨黎光-第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家家锅碗瓢勺轰轰烈烈地响着时,张家却轻声地掩上了房门,他们家吃饭的动静比别人家小得多。因为他们家比别人家吃得要好一些,张家的男主人是工商所的副所长。
  张副所长叫张和顺,每天上班都提着一个大大的黑提包,有点不伦不类。不是张副所长没有公文包,开会发的,别人送的,家里大大小小的公文包也有七八个,可他每天上班仍然拎着这个黑提包。有一次单位发了一份去省里开会的通知,办公室小唐送来时张副所长不在,小唐是个刚毕业分来的姑娘,见张副所长的包放在椅子上,就顺手拉开了将通知放了进去,结果发现提包里没有本子和笔,而是放了好多的塑料袋,有一股鱼肉的腥味。这是张副所长的秘密。
  张和顺是老城区工商所的副所长,管着全市最大的一个中心农贸市场。这个市场里有几十家个体摊档,从青菜豆腐到油盐酱醋到鸡鸭鱼肉,应有尽有。工商所长在这儿是所有摊档主们敬畏的土皇帝。
  张副所长每天上下班都要去市场转一转,名曰:了解市场情况。早上上班前去一趟市场,看看当天的行情,傍晚下班后再去一趟市场,了解市场的变化。早上去时,在哪一家摊档前多站一会儿,晚上必然还要到这家摊档前再看一下。从市场里转出来,他的提包也就鼓起来了,原来,张副所长是把提包当菜篮子用。每天回家,首先把提包递给老婆,老婆立刻心照不宣地将提包拎进厨房。
  张和顺爱贪小便宜但胆子小,他每天从市场里带回来的鱼、肉,第一不会太多,鱼就一条,肉不会超过一斤,香肠也就三五根;第二不会白拿,都会付钱,只是他“买”回来的鱼肉,不仅质量是最好的,而且价钱也是最便宜的。张副所长非常讲究吃,今天他要吃韭菜炒肉丝,那肉档主给他留的一定是最好的里脊肉,肉中一点点肥肉都会被剔除掉,而且要黑毛猪肉。张副所长说:“黑毛猪肉香,但因为长得慢,如今农民越来越不愿意养,已经很稀罕了。”明天他想吃桂花鱼,那一定是刚刚上市的活鱼。而且是长江里的鱼,不是湖里的鱼,他说:“湖里的水不流动,所以湖鱼有一股泥腥气,而长江是活水,江鱼长在石缝边,所以没有泥腥气。”他能一眼看出哪是湖鱼,哪是江鱼,他说:“湖鱼脊背发黑,因为湖泥是黑的,江鱼脊背发黄,因为江水是黄的。”
  所以,张和顺家一般不开门吃饭,就是在炎热的夏天,也是掩着房门。
  张和顺五十六岁了,这位从小职员一步一步“爬”上副所长位置的人,一生经历过太多的运动,有着太多的人生体会。他教育上高三的儿子说:“逢人只说三分话,不可全抛一片心。”在单位里,在生活中,他自己也是这么做的。他女儿生孩子的时候,家里需要找一个小保姆。那些市场里的小摊档主们,都想乘机巴结他,纷纷替他介绍,他一个都没看上,理由有着千千万,骨子里还是对她们不信任。最后,乡下亲戚介绍了一位远房的侄女。小女孩十七岁,长得敦敦实实的,一脸的憨厚。全家人看了以后都满意,他也说不出什么了,就要最后决定的时候,他想想还是不放心,提出再让侄女来家里见一面。
  侄女又从乡下来了,张和顺在侄女进门之前掏出几枚硬币放在桌上。在女儿和侄女说话时,张和顺一句话也不说,只是看着侄女,看得那小女孩满脸通红。侄女走的时候,女儿都已经和她约定了来家里的时间,可张和顺把门一关,态度坚决地说:“这女孩不能要。”家里人都不解地望着他,他指着桌上的硬币说:“我一直在观察她,她一进门就看着这钱,到出门的时候还看着这钱,说明这孩子太爱钱,将来难保手脚干净。”
  张和顺就是这样的一个人。
  今天张和顺回家的时候心情特别的好,因为他在大门口遇上了杜媛媛,美人儿杜媛媛有着先天的上海人的优越感,看谁都是从鼻子尖上看过去,从不正视别人。过去,她从没有把张副所长放在眼里,因为那时候她是一家国营袜厂的女工,没有什么事求张副所长的。现在她对张副所长要客气一些了,因为她是个体户了,个体户都归工商局管,人在矮檐下不得不低头,杜媛媛现在见到了张副所长都要热情地打个招呼。
  张和顺走进老宅大门,就见杜媛媛站在前院洗头,正用一把牛角梳梳着一头水淋淋的乌发。张和顺看着杜媛媛侧身梳头的样子,真是美极了,不由得放慢了脚步。
  “张所长——”杜媛媛口中省去了一个“副”字,“这么晚才下班?工作忙吧?”
  杜媛媛在张和顺心里是个天仙般的人儿,但是那种画中的天仙,看看而已。他对杜媛媛充满着戒心,因为他认为所有的个体户都不可能守法经营,只有胆大胆小之分。过去杜媛媛从不正视他一眼,现在这样热情,必有原因。于是他回答说:“忙,是忙啊,现在市场这样活跃,工商局管的就是守法经营,不守法的太多了,我们能不忙?”
  杜媛媛当然明白张和顺讲的是什么意思。张和顺这样的人,在杜媛媛的心里,就是一个农村大队书记式的人物,打心眼里瞧不起。可是,现在就是再讨厌他,也得赔笑脸,说不定哪天有求于他呢。于是说:“张所长,再忙也要吃饭的。”
  就在这时,又进来了一个人,把他们冲开了。来人是住在二进东厢房的朱银娣。朱银娣和张和顺住对门,在老宅里凡是近邻,没有几家关系不紧张的,因为住得近,就容易发生磨擦。但朱银娣和张和顺家的矛盾,倒不是因为住得近。张和顺看见来人是朱银娣,就不说话了,拎着包往家里走。杜媛媛继续梳她的头发。
  回到家里,张和顺将提包交给了老婆,钟贵珍提着包就进了厨房。二进的厢房有上厢房和下厢房,张和顺一家住了西边的上下两间厢房,把两间厢房中间的过道和一部分连廊隔起来做厨房,这样可以从上厢房里进入厨房。所以张家厨房有得天独厚的隐秘性,今天,张和顺包里有好东西——几只大闸蟹。宜市地处长江边,每年金秋季节都是螃蟹最肥美的时候,人们只知道阳澄湖大闸蟹有名,却不知道宜市的红毛大闸蟹也是中国的四大名蟹之一。大闸蟹不是一般人家经常吃得起的东西,今天张和顺包里的几只大闸蟹可没花钱,是一位做水产批发生意的老板硬塞进来的。张和顺偶然也接受别人的馈赠,当然要看是不是可靠的人。
  钟贵珍做饭的时候,张和顺要在床上躺上一会儿,每天如此。其实他的工作并不很忙,更谈不上累,每天等老婆做饭的时候躺在床上小眯一会儿,是他的一大人生享受。老婆把饭做好了,端上了桌,这才喊他。
  今天,因为在大门口见到杜媛媛,杜媛媛对他很热情,他有点兴奋。杜媛媛对他热情,张和顺心里有一点底,他知道杜媛媛这一段时间在倒腾所谓“大阪西服”,其实就是日本旧西装。这些旧西装来路不正,工商局正在管,见着了都要没收销毁。杜媛媛和他套近乎,一定是有事要求他。张和顺知道,杜媛媛万一有麻烦,自己未必帮得上忙。自己的管辖范围,主要就是那个市场。可他对杜媛媛又有点心痒痒的,刚才她和自己离得那样近,她头上洗发水的香味直冲他的鼻子,使他有点心猿意马。张和顺躺在床上,假寐中,还在回味刚才的感觉。
  “吃饭——”老婆在耳边轻轻地叫了一声。张和顺睁开眼睛,看到老婆已经把饭摆上了桌子,正中就是那几只蒸得红红的大闸蟹,旁边还放着陈醋泡着的生姜丝。儿子已经迫不及待地坐在桌旁,但张家的规矩,张和顺不上桌,谁也不敢动筷子。
  大闸蟹正好三只,一人一只。老婆想把自己的一只留给出嫁女儿,张和顺不让:“吃,别管她们,过两天再说。”
  张和顺不是不心疼女儿,而是不喜欢女婿,他说女婿是个不务正业的“烧包”。
  张和顺看见房门还有一道缝,就示意老婆去关上。俗话说,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张和顺小心谨慎,老婆钟贵珍也是,做什么事都小心翼翼的。所以,张家虽然在老宅里是最大的官,但却不怎么张扬,只是日子过得实惠。正是因为生活水准高和自己的职务有关,所以,每当吃好东西,都要关起门来。
  不会吃大闸蟹的人,一般都喜欢吃母的,因为母大闸蟹黄多。其实真正会吃大闸蟹的人,在不同的季节喜欢吃不同的大闸蟹。例如,在菊花开的时候,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