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园青坊老宅作者:杨黎光-第7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在,摩托车开始流行了,特别是那些口袋里有了几个钱的个体户,很多人都会去买一辆摩托车满街“突突突”地跑,有一种满足感,也是一种新时髦。邵长河很快学会了修摩托车。后来,市场上又出一种叫做“小绵羊”的小型摩托车,专门为女人设计的,邵长河修车铺的生意一直不错。
  邵家是真正的三代单传,而邵长河又是一个非常传统的人,他不会把“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放在嘴上,却深深地烙在心头。结婚后,就一心希望月清给邵家生儿子,还不能只生一个,可月清偏偏一连生了两个女儿。邵长河觉得邵家到他手上要断香火了,一直活得闷闷不乐。
  邵长河个性内向,一天到晚说不了几句话。看到两个女儿就像看到别人家的孩子一样,脸上没有一点表情。两个女儿长得都像月清,白白的,很秀气,很是讨人喜欢,月清给她们取了很雅致的名字:一个叫素兰,一个叫素梅。当素兰、素梅奶声奶气地伸展着双手喊着要爸爸抱时,邵长河甚至没有一点反应。他会转身去打一盆水,端到天井里洗他那永远也洗不清爽的沾满黑黑机油的手。
  邵长河不但不爱说话,而且还难有笑脸,那脸像冬天里结了冰,到了夏天都不融化。跟他做了几十年邻居的谢庆芳说,她从来就没见邵长河笑过。
  邵家是解放前夕搬进老宅的。那时老宅房东齐社鼎的二姐齐社玉从南京回家来,她的丈夫在南京国防部当参谋,即将被派往台湾,她匆匆赶回家收拾东西。齐社玉当然了解时局的变化,就劝家人赶快把房子能卖则卖,不能卖就租出去,能收回多少现金就收多少,并马上将现钱换成黄金。当时已经是兵荒马乱的时候,几乎没有人还想到买房子,齐家急于将房子出手,就将租金定得很低。
  邵家是小本经营的人家,原先就住在修车铺后面,那房子潮湿,又年久失修,早就想寻一处房子居住。见到齐家张贴的告示,租金这么低,又是宜市赫赫有名的齐府,离他们家的修车铺又不太远,就租下了。他们租了三进的东厢房,付了五年的定金。租约规定,五年后齐家偿还定金,邵家还房,拿五年定金的利息作为房租。如果到时齐家不能偿还定金,房归邵家,这在当时叫典租。后来很快就解放了,当人民政府进行“房改”后,邵家租的这间房子以典租人的名义划为邵家私房,这样一住就住了将近四十年,已经住了邵家的第三代人了。
  睡不着的月清轻轻地起来了,她先走到床后,把素梅的被子掖了掖,然后又走进过厢里。没有开灯,十几年了,几乎夜夜如此,她能够闭着眼睛熟练地走到房间里和三进的任何一个角落,而不会碰到任何一样东西。过厢里睡着她的三个儿子,如今,都已长成二十岁的小伙子了。
  推开过厢的门,往里走了几步,月清差点被一只旧皮鞋绊倒,这一定是哪个儿子睡前乱扔的。月清永远收拾不清这三个儿子扔的东西,没有一个儿子注意整洁,也没有一个儿子会心疼母亲每天收拾家的辛苦。月清站在床前,看着床上横七竖八躺着的儿子们,深深地叹了一口气,叹出的那口气仿佛砸到地板上。
  这时,隔壁杜媛媛夫妻已经折腾完了,正静静地睡呢,小郑打的呼噜比平时大,因为他今天太累了。
  从月清这个很雅致的名字,就能猜出她不是出生于普通的贫民之家,她是一位名门之家的独生娇女,命运的无情使她下嫁给了一身机油味的修车匠邵长河。
  月清的爷爷姓金,是留学英国的医学博士,虔诚的基督徒。二十年代末受聘于教会,来到宜市担任了教会医院的院长,回国时带着妻子和刚刚从医学院毕业的小儿子。三年后,月清的父亲与教会医院的一位护士结了婚,第二年就有了月清。
  由于出生时是晚上,爷爷抱着她走出产房,窗外正挂着一轮明月,正是个月白风清之夜,金院长望着那轮明月说:“就叫月清吧。哈哈哈……”
  月清的出生,成了这个西式家庭的快乐源泉,一家人其乐融融地住在教会提供的一幢西式小洋楼里。
  金家与邵家完全是两个社会阶层两种文化氛围里的家庭,连相识的可能性都不大,可后来成了世交,原因是金院长的洋车是由邵家的修车铺包修。当然,当院长的不会自己去修车,但他是一位开明的知识分子,回国后迷上了中国象棋。邵长河的爷爷文化虽然不高,但下得一手好棋,常常在铺子的门口摆个残局和人斗棋,在当地小有名气。金院长的车夫知道院长好棋,就在拉车的时候把这事告诉了金院长,于是金院长就来拜访邵师傅。
  邵师傅棋下得好,又是豪爽之人,两人非常投缘。于是,人们常常看到一个洋医院的院长和一名修车铺的小老板,一会儿在修车铺的后院,一会儿在院长家的花园里,“楚河”“汉界”你攻我守。久而久之,两人成了莫逆之交。邵师傅到金院长家下棋时,常常带着自己的独生儿子,这样邵长河的父亲就与金院长的儿子也相识了。再后来,邵老板年老体弱支撑不了修车铺,邵长河的父亲不得不退学回家子承父业,而月清的父亲就在教会医院里做了一名呼吸内科的医生。长河出生时母亲大出血,金院长亲自主持抢救,才捡回了一条命。应该说金家有恩于邵家。
  月清的父亲很不幸。他在治疗病人时,感染了肺结核。在链霉素没有发明以前,得了肺结核几乎就和得了癌症差不多,除了静养,没有什么特效治疗的好办法。金院长就将儿子隔离在自家的花园内,精心地调治静养。
  又一桩不幸的事发生了,抗战中,金院长和夫人在日本人的轰炸中双双身亡。接着,日本人占领了宜市,教会医院被日本人征用为军用医院。金家的顶梁柱倒了,断了经济来源。仍然在治疗中的月清父亲,雇不起私人看护,月清母亲只得自己日夜看护着丈夫,不幸也被传染了。金家不得不把独苗月清送到女中去住校,避免她也受到传染。
  月清的母亲先撒手而去。见爱妻离去,已经咯血卧床多年、命如游丝的父亲,在极度悲伤中竟然于第二天随妻而去,全家的掌上明珠月清成了一个孤女。已经家徒四壁的金家,变卖了最后的家产也付不清两人的安葬费,还欠下了一大笔债务,落在弱小的月清身上。这时,邵家伸出了援手,并不富裕的他们帮助月清安葬了父母,还帮助她还了一部分债。小月清出于感激也出于举目无亲,嫁给了邵家的儿子长河。月清嫁过来时,还是一个初中生,真有一种卖身葬父的悲壮感觉。
  邵家只是开修车铺的,后来虽然多开了几间铺面,但也是小本经营,基本上是靠手上的活吃饭。邵家靠什么帮助安葬了月清的父母,还帮她还了一部分债?到后来还能租下齐府的房子,一次付了五年的定金?
  邵长河的曾祖父曾得过一笔意外之财。
  邵长河的曾祖父邵德厚,是个铁匠,在宜市老城的西门外开了一个铁匠铺。主要是给南来北往的人换马掌修马车,所以见多识广,他又为人讲义气,好交朋友,乐于施人,在西门外一带小有名气。
  当时的宜市还有完整的城墙,宜市的城墙始建于南宋,是为了抵御金人的入侵修建的。后来城市不断扩大,城墙也不断延伸,顺着地势高高低低地把整个城市围隔起来。城墙分东西南北开了数个城门,每天晚上都会关城门,想进城的人只能在城外留宿。邵德厚的铁匠铺在西门外,有人误了时间进不了城,常常借他的铁匠铺过夜。
  有一天夜里,下着大雨,还没有结婚的邵德厚已经躺下了,忽然听到有人敲门。开门一看,是一个过路的商人。只见他已经被雨水淋透,身后牵着一匹马,邵德厚立即将他让进门里。商人进门后还没开口,就一头栽倒在地。邵德厚赶紧将他扶起来,脱下他身上湿透了的衣服,发现他腰间有一新鲜的刀伤,伤口还在往外流着血。邵德厚赶紧将他扶到床上躺下,然后就满屋子找东西给他包扎伤口。找了半天也没有找到合适的布。只见商人贴身系着一个包袱,情急之中,邵德厚解下包袱,将里面的几件洗换衣服抖在床上,用包袱皮把伤口紧紧地扎上了。
  邵德厚想出去找医生,可门外大雨如注,天黑得如同锅底,一丈开外什么都看不见。而且城门已经关了,医生住在城里,城外不但找不到医生,连一个帮忙的人都喊不到。他只得捅开铁匠炉,拉起风箱烧了一壶热水,给商人擦身回暖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