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琼海腾蛟-第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坐上首那位鹰鼻子,却扳起脸孔在骂:“周明,你想死;江怀,你也不想活!说笑话说到曹公公的头上去,你们都活得不耐烦了。”这几句话果然收效,那几个锦衣卫士都把头低下去,不敢做声,客厅里缄默了一会,坐在左下首那个卫士,把头一抬,说道:“我们只是奉命行事,谁还管他那么多,不过是自家弟兄们说说笑吧,谁要那么认真,”那位鹰鼻子又说:“你倒说得轻松呢,听说这次连大学士王文,也同时下狱,今天我听曹公公说王文于谦联络太监王诚、舒良、张永、王勤等人造反,共谋迎立襄王瞻噫,所以统统关到天牢去了,说我们造反,那就想活也活不成啦。”鹰鼻子说完话之后,就和坐在上首那位卫士“八马”,“五魁”豁起拳来。

经过鹰鼻子这么一说,骆中明已大概明白了这次事变的真相,他跟随于谦很多年,知道于谦绝没有谋叛的企图,这次必然是被曹吉祥等人所陷害,他本想立刻到天牢去设法见于谦一面,但是又记挂着于氏小兄弟已经饿了一天,而且没有人照顾,恐怕再出岔子,轨不堪设想,看这时的情形,再呆下去也听不到什么消息,还是先去找吃的东西才是正经,骆中明想到这里,立刻“倒退金钩”,上身一荡,两脚一松,竟飞上对面的墙头,翻出于家的院子之后,在另一条街上接连光顾了两家大户,取得食物,衣服和盘缠,飞也似地跑回原先进城的地方,仍施展着“壁虎游墙”的身法,不消片刻,早就到达城根,可笑那城上的守兵在不到一个更次,被人家经过他们的身旁两次,还瞢然不觉哩。

骆中明很快就找到那一丛矮竹,先在四周查察一遍,知道没有什么异状,然后从护城河的水里接近那丛矮竹,骆中明的身形刚刚接近矮竹,就听到两兄弟轻轻啜泣的声音,骆中明连忙靠了上去,把他两兄弟拉到怀里,于志敏立刻就问:“骆伯伯,我的爸爸呢?”骆中明不禁一怔,他知道如果将实在情形告诉他们,说不定引起他们大哭大喊,反而害了他们,眼睛一转,计上心来,“志敏,你们已经饿了一天了,先把东西吃饱了,我会告诉你们”。

于志强说:“骆伯伯,你要先告诉我们!”这一天又使骆中明为难起来了,没奈何,只好说:“告诉你们,可是不准哭”,于氏兄弟答应了,骆中明只好一面劝他们吃,一面把他们的父母和祖父母被曹吉祥陷害的情形,告诉他们,于氏兄弟虽然是两个小孩子,可是倒有坚忍的耐性,怔怔地听完骆中明的陈述。

游于志强听完骆中明的陈述之后又问:“这样说来,我的爷爷和爸爸,可不是要被皇帝杀了?”

骆中明说:“那倒不一定,我们现在最要紧的是先找一个地方安定下来,再打探你爷爷的消息,而且你们两人绝对不能再出乱子了,万一你爷爷真的被杀了,我们也要想法子报仇,快点吃饱了饭才好干事呢!”

于氏小兄弟虽然生长在大贵的人家,可是因为于谦是一个廉洁的清官,一年也吃不到几回鸡鸭,有时客人来了,也杀一只鸡招待招待,两小兄弟也不过每人分到一只鸡腿,这回骆伯伯带回两只鸡、一只鸭和一只小烤猪太好了,同时,又是饿了一整天,肚子已经提出抗议,虽然还挂念着爷爷、爸爸、妈妈,可是吃起来就毫不客气了,真是风卷残云,狼噬虎吞,那消片刻就把这些东西吃得一乾二净。

老少三人填饱了肚子,骆中明立刻催促着走路,带着于志强兄弟避开官商大道,朝南方走去,约莫走了三四十里,他们找到一个山洞,骆中明先把两兄弟安顿下来,自己也盘膝假眠,不久,天色大亮,离开他们临时寓所小山洞约二三里地的官商大道上,行人已是熙熙攘攘。

因为这一带的习俗是初二外出拜年,骆中明静静地想一会,他计划着离开山洞去打探消息,同时替二小买一点食物,这两个晚上,他虽然在北京城闹过事,出过手,可是除了赤眼鵰许鹏之外,别人不会认识他的真面目,何况许鹏受了他的腿劲,不死也要重伤,绝对不能再来追踪,不过于氏两兄弟仍然要避免露面,万一朝廷已经绘图通缉,轨不好办了,他想通了这些问题之后,嘱咐二小几句,就单独一个人利用山上疏落的树影,掩掩映映地走上了小径,再从小径大摇大摆走上了官商大道,顺着官商大道一直向京城走去。

骆中明刚刚进入南苑街,就见街上围着一大堆人在看一张招贴,他知道必然有些蹊跷,所以也挤身向前一看,原来是皇帝改元的谕旨,上面说的是英宗复位改年号为“天顺元年”;在这谕旨的左边,另贴一张通缉于志强、于志敏和王紫霜的布告,上面环绘着三人的面貌详列了年籍。那些围观布告的闲人,有些点点头在欢悦,也有人暗暗地咨嗟,骆中明看到这样情形,就知事态并不简单,两小兄弟无论如何也不能露面了,自己虽很想进入天牢去见于谦一面,却要丢下两小兄弟又没人照管,同时天牢必然有很多高手严密戒备着,自己双拳不敌四手,冒这个危险去看于谦,倒不如扶养于谦的后代比较有意义。骆中明衡量轻重,决心不再往北京城,就地买了一大包熟食和不少的乾粮,又买了一个拜盒,把食物装在拜盒里,扮作到远处贺年的老头子,由原路上走回山洞,待到晚上,继续称着于氏小兄弟继续向南方前进。

开头十几天,骆中明等人都是选择小路,夜行晓宿,不敢使于氏兄弟和别人接触,半个月后离开京城已经是一千馀里,虽然在大城市里仍有通缉的招贴,但一般人早就把那件事淡忘了,骆中明查察了很多次,知道没有多大的妨害,才改为晓行夜宿,一路上春光明媚,鸟语花香,直把两小兄弟乐得笑口常开,骆中明看在眼里,也减轻了不少的心事。

骆中明等,行经了三个多月,进入泉州地界,已是离开京城几千里,而且人烟较少,以为是安全的地方了,骆中明就想在泉州城附近租下一所房子,住了下来,一面可以教于氏兄弟的武功,一面也可以趁机打探些有关于谦的消息。

有一天,他带于氏兄弟上街溜鞑的时候,忽然看到一匹马从横街上转了过来,他急忙把于氏兄弟一拖,向街边闪避,但是已经迟了,骑在马上的恰是一名千总,霎眼间那千总已到骆中明的跟前,立刻滚鞍下马,向骆中明打了一躬说:“骆参将!好久不见你老人家了,今天是被什么风送参将来到此地?舍下就在此地不远,请一同回去喝杯酒谈谈别后情形吧!”

骆中明原是认识这个人的,他是骆中明充任参将时一名小兵,在一次校阅中骆中明发现他的武艺不错,便有意提拔他,由小兵而把总,而百种,而千种,都是骆中明的恩惠,却料不到会在此地遇上了,他乡遇故知,当然是非常愉快,但骆中明因为带着两个逃命的小孩子,实在不愿意再和有职官的人往还。

所以,骆中明说:“邓全兴,我真想不到会在这里遇到你,难道你的盛意,不过,今天我还有点事,你只要告知你住的地方,我改日来拜访你吧”。那邓全兴那肯答应,紧紧拉着骆中明的手,另一只手执着马疆,很诚恳地说:“骆参将,你不要以为我还充当千总就见外了,其实我老早就想见见你,要告诉你许多消息,现在在街上不大好讲,就这样吧,择日不如碰日,现在就到舍下去,我慢慢把所有的情形告诉你老人家”。

邓全兴故示神秘,引起骆中明的兴趣,而且骆中明也知道邓全兴的武艺是和自己相差很远的,料到也不敢做出什么对不住自己的事来,如果多方推托,反会引起邓全兴的疑窦,而更加不妥,所以从容地答应了,四人同头走几家铺面之后,邓全兴就带领着骆中明进入一条巷子里,巷子的尽头,就是邓全兴的家。

他们走到巷子尽头的屋子,邓全兴敲敲那半塞门喊一声“阿永”,立刻由耳房里走出一位二十多岁的青年,把门开了,接下邓全兴的马疆,把马牵去,邓全兴揖客登阶,进了客厅,请骆中明在上首坐定了,又来了一个十三四岁眉清目秀的小孩子献上茶来,邓全兴又嘱咐那小孩子“阿泉!你叫阿永去选二三十只肥蟹来,要熟的,再带一坛竹叶青回来!”骆中明推辞不掉,只得由他去了。

彼此寒喧几句,不消许久,就见阿永带回几十只海蟹,后面还跟着一个夥计,托着坛酒,估计也有二三十斤重,来到厅里放下,就背转身出门去了,阿永也到后面拿来四付碗筷、酒杯,和吃螃蟹用的酱碟,替他们每人面前筛了一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