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毛泽东点评国民党着名将领-第3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当时随陈明仁冒死爬城的,还有一位名叫陈赓的黄埔学生,当时陈赓已经左脚中弹,是带伤冲上去的。1955年,陈赓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将军衔,此是后话。
  此后,陈明仁凭借战功,屡屡升迁,官至旅长、师长,又入陆军大学学了3年。
回龙山之战是“战术杰作”
  1940年春,陈明仁率部开赴广西参加桂南会战,与日寇奋战7天7夜,重挫日军。事后,蒋介石在柳州召开的军事检讨会上,唯独表扬了陈明仁。1941年,陈明仁晋升为中将师长,驻守昆明附近。1942年,陈明仁任远征军第17集团军71军副军长,指挥所部进驻云南保山,建立江防阵地,与日军隔江对峙。
  1945年1月,中国远征军调集主力围攻滇缅公路上的重镇——畹町的回龙山,却久攻不克
。在万不得以的情况下,战区指挥官卫立煌急调71军参战。此时陈明仁已升任71军军长。他决定采取声东击西的战术,调动守卫的日军,主攻部队采取分割包围的战法,各个击破,再以一个师迂回切断日军逃往缅甸的退路,全歼日军;同时请求美国盟军的空军配合作战,步兵、炮兵、空军协同一致,方能取胜。
  陈明仁的作战方案,深受刚刚接任中国战区盟军参谋长的魏德迈将军的赞许。战斗打响后, 陈明仁亲自督战,命令一部火力猛轰日军主阵地,一部火力指向日军后方和三台山,断其机动增援。陈明仁的有效指挥,使战斗顺利发展。
  经过一番血战,全歼了日军侵入滇西的部队,陈明仁因此威名远播。曾与陈明仁共事的美军准将窦恩称赞回龙山之役是“一部军事指挥艺术的杰作”,魏德迈将军称赞陈明仁是“杰出的中国名将”。
  远在延安的毛泽东了解了回龙山战役之后,十分欣赏陈明仁的战术思想何指挥艺术,称其为“战术杰作”。解放战争中,毛泽东多次致电东北战场的指挥官林彪,对陈明仁不可轻敌,应多研究回龙山战例。
  可到了后来,林彪还是在四平战役中吃了陈明仁的亏。
我看林彪打仗就不如你
  1947年6月的四平之战,在国民党以方被称为四平保卫战,而在解放军以方则被称为是四平攻坚战。
  这是陈明仁的颠峰之战,也是名将林彪的耻辱一战。
  以至于两年之后,毛泽东请长沙起义的陈明仁在自己家中做客,鼓励他继续带兵,并幽
默地说:“我看林彪打仗就不如你哟!”陈明仁自感四平之战罪孽深重,连称不敢。
  抗战胜利之后,国共两党逐鹿中原,纷纷看好东北的战略地位,都把能征惯战的将领派去东北,共产党的林彪和国民党的陈明仁自然都在派遣之例。
  蒋介石6月3日8时飞到沈阳,亲笔给四平城里的陈明仁写下一函,叮嘱道:
  “四平乃东北要地,如失守则东北难保矣!斯时为吾弟成功成仁之际,望砥砺三军,严行防御。”
  陈明仁召集麾下军官,宣誓死守四平,每晚士兵就寝前,均要高喊“拥护蒋主席”以壮胆色。
  四平是民主联军必取之地,必有一场恶战,陈明仁心里明镜似的。
  留给陈明仁的时间已不算很长。以一支刚刚败下阵来的溃军和杂七杂八的乌合之众两万守军,对付民主联军的十几万兵力,胜算能有几何?
  从6月15日开始,林彪手下的兵与陈明仁手下的兵在进行巷战。71军每被逐出一个街区,就立刻纵火烧毁街区内所有的民房,不给民主联军做屏障。
  漆黑夜空为红色火光照得通明。
  6月16日,民主联军占领了四平市内中山公园内国民党军的榴弹炮阵地,陈明仁手下两名营长一个被击毙,一名被俘虏,被歼400余人。民主联军已将陈明仁71军指挥部团团围住,前哨阵地距离陈明仁的核心工事只有500米之遥。
  1947年6月20日,东北民主联军6纵17师对国民党军第71军军部发起总攻,
  陈明仁下令用吉普车堵死房门,用粮食袋当沙袋垒作工事,同时严令手持冲锋枪的督战队,凡有后退者扫射打死勿论。自己则坐在核心的地下室里,神情木然,浓眉下的一双眼睛布满血丝,像正月十五悬挂的两盏红灯笼。
  核心工事的四周,地下到处埋着地雷,被炸断的电线像女人的长头发一样,从空中垂落下来,细长的电缆线狼藉地盘在地面上。71军军部的长方形红色楼房里,有一百多明暗地堡围绕着它,一条盖沟联结着它,盖沟上突出着黄绿色的通气筒。盖沟的出口都能通到陈明仁所在的地下室,
  陈明仁在傍晚时分,民主联军迫近的时候,被卫士们半推半架着离开了军部,转移到路东的预备指挥所。留下他的兄弟——特务团长陈明信坚守。
  从周围地堡里传出的喊杀声、爆炸声音越来越迫近。陈明信抓起了电话,打给陈明仁,要求撤退。
  陈明仁沉吟,咬牙,最终没有同意。因为他知道,核心工事早一分钟失守,就意味着民主联军早一分钟打到他这里,四平城也就早一分钟陷落。
  再者说,核心工事的地下室比外边还安全些。
  “一出来就得死呀!你们瞧瞧,从前咱们那些地堡里,都是共军呀!”
  陈明仁一边说,一边扣下了电话。
  爆炸引起火苗已经引燃了地下室的木门。陈明信徒劳地做了最后的尝试,又打电话给哥哥,但陈明仁已经不接弟弟的电话了。陈明仁的参谋长在电话里的话更像一瓢凉水,让陈明信从头凉到脚:
  “撤退?你们的身体难道比钢板包着的装甲车还结实吗?我派去接应你们的6辆装甲车也都给打完了!”
  20分钟后,陈明仁的第71军军部被攻陷,陈明信被俘虏。
  经3小时激战,四平守敌大部被歼,民主联军总司令林彪特发电报嘉奖:
  “17师作战甚好,甚慰。”
  陈明仁已经顾不上兄弟的死活了。四平城铁路线以西已全部被民主联军占领,他把残余部队收缩到道东继续顽抗,凭屋死守,死不交枪。四平城内到处是枪炮声,到处是白刃肉搏的场面,两军的尸体堆满了街巷。71军的直属队打光了,陈明仁把身边的卫队都派了上去,孤注一掷。自己也头戴钢盔,手持冲锋枪,在后面督战。陈明仁本人电告杜聿明,要“以身殉国,壮志成仁”,并将一支二号勃郎宁手枪顶上了子弹,装在衣兜里,准备随时自戕。
  上天似乎有意眷顾陈明仁,战局在俄顷之间逆转。
  6月30日,正在战事正酣,陈明仁做困兽之斗的当口,四平前线的枪炮声反而稀疏下来,慢慢地,阵地恢复了平静——出乎陈明仁意料的事发生了,民主联军竟然撤围而去!
陈明仁给林彪上了一课
  后来才知道,撤退的命令是民主联军总司令林彪亲自发出的。这其中,固然有陈明仁拼死抵抗的原因,但更多的是因为国民党另外两支增援四平生力军——郑洞国的53军和孙立人的新一军——已与民主联军担任打援的部队接上了火,林彪担心拿不下四平,使全军陷于腹背受敌的被动局面,于是主动撤围而去。
  从态势上看,郑洞国、孙立人两军分别从南北两面直指四平城,一可解四平之围,二可
与民主联军主力决战于四平城下。而此时林彪并未做好决战的准备,主动权在林彪手中,胜算不大就贸然用兵,似乎不符合林彪的性格。
  事后看来,林彪在四平攻坚战中,显得过分小心谨慎了。
  郑洞国和孙立人两人各怀鬼胎,此刻最担心的,不是救不出四平的陈明仁,解不了四平之围,而是担心林彪最擅长的围城打援战术,所以53军和新一军的行动非常谨慎,非常缓慢,几乎是走一步看三步,民主联军完全有足够的时间和兵力给四平守军以最后一击的。
  无论怎么说,终于坚持到了最后5分钟的,毕竟是陈明仁,而不是林彪。
  事后检讨,林彪在指挥上,也有可商榷之处。四平攻坚战,民主联军使用共7个师的兵力攻城,在数量上没有超过国民党守军兵力一倍,没有形成绝对优势的兵力;在攻城受阻,主力4个师均已消耗较大的情况下,林彪方才下决心从打援方向抽出2个师投入攻城,形成了逐次增兵的局面。这就犯了兵家之忌,林彪将其称之为“添油战术”。
  此役,陈明仁部下伤亡约17000人,林彪手下亦损失13000余人。林彪不只一次地告诫部下,日后的作战应竭力避免“添油战术”。
  在四平攻坚战中,解放军纵队一级的指挥机关在部署和战术上,也存在一些,如集中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