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毛泽东点评国民党着名将领-第6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冯玉祥的逝世,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都非常悲痛,纷纷致电冯玉祥家属,表示痛悼,并给予其高度的评价。
  正如周恩来总理所说,冯玉祥将军是一位从旧军人转变而成的坚定的民主主义战士。虽然,和所有的历史人物一样,由于政治视野的局限,在他身上不可避免地存在这样那样的缺陷,但是,瑕不掩瑜,冯玉祥将军为中国民主事业的贡献,将是永垂不朽的。毛泽东热情赞誉冯玉祥将军是“置身民主,功在国家”。
冯玉祥上将小传
  冯玉祥(1882。11。6~1948。 9。1 ),祖籍安徽巢县。生于河北青县,长于保定。原名基善;字焕章。国民党一级陆军上将,行伍出身。
  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冯玉祥在滦州任第20镇第40协第80标第三营营长,举兵响应,并任义军参谋总长。后因兵败,被递解回保定。
  1914年7月任陆军第7师第14旅旅长,率部在河南、陕西一带参加镇压白朗起义军。9月任陆军第16混成旅旅长。
  1915年,蔡锷据云南组织护国军,出兵讨袁。冯玉祥虽在袁的新军中任职,非但拒与护国军迎战,且与蔡锷暗中联络,后又参与组织了四川独立,与护国军联为一体,挫败了袁世凯称帝的阴谋。
  袁世凯死后,黎元洪继任总统。冯玉祥被免去旅长职务,贬为保定府第六巡防营统领。1917年六七月间,张勋率兵进紫禁城,演出了一场复辟的丑剧。冯玉祥闻讯,即率领旧部,与其他部队一起,奋起讨伐,攻破北京,驱走了张勋。随后,冯仍任旅长职务。第二年,在武穴,冯玉祥通电全国,反对内战。段祺瑞闻讯,令免冯职,冯拒不从命,
  1921年8月任陆军第11师师长,旋署陕西督军。1922年夏第一次直奉战争中,率部出陕援直,击败河南督军赵倜部,5月调任河南督军;10月被派为陆军检阅使;率所部驻防北京南苑。1923年曹锟、吴佩孚控制北洋政府后,冯在孙中山推动下;与陕军暂编第1师师长胡景翼及第15混成旅旅长孙岳结成同盟,决心寻机推倒曹、吴军阀统治。1924年第二次直奉战争中任直军第3军总司令,回师发动北京政变,推翻直系军阀政府,驱逐清逊帝溥仪出宫,改所部为中华民国国民军,任总司令兼第1军军长,电邀孙中山赴京共商国是。但迫于形势,又同反直系的军阀张作霖、段祺瑞妥协,组成以段为临时执政的北洋政府。
  1925年春迫于奉、皖两系军阀的压力,赴察哈尔张家口就任西北边防督办,所部改称西北边防军。8月任甘肃军务督办仍兼西北边防督办。在此期间,接受共产党人和苏联专家帮助,建立各种军事学校。1926年1月在奉、直军联合进攻下被迫通电下野;旋赴苏联考察。8月中旬回国,迅即被广州国民政府任命为国民政府委员、军事委员会委员。在苏联和中国共产党帮助下,9月17日在绥远五原誓师,就任国民军联军总司令,正式宣布全体将士集体加入中国国民党,参加国民革命。
  根据广州国民政府要求,在李大钊等共产党人建议下,制定“固甘援陕;联晋图豫”的战略方针。随即率部参加北伐战争;出师甘、陕;11月解西安之围。1927年4月所部被武汉国民政府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任总司令;旋率部东出潼关;鏖战中原,与北伐军唐生智部会师郑州。此后;曾一度附和蒋介石、汪精卫“清党”反共。1928年率部参加第二期北伐。10月任行政院副院长兼军政部长。因军队编遣等问题与蒋发生利害冲突,在1929年和1930年爆发的蒋冯战争和蒋冯阎战争中失败下野,所部被蒋收编。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积极主张抗日,反对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1933年5月,在中国共产党的帮助和推动下,与方振武、吉鸿昌等在张家口组织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被推举为总司令,指挥所部将日军驱逐出察哈尔省。但是,由于蒋介石政府不抵抗政策的破坏,抗日同盟军孤军奋战,终于失败。冯因是国民党内主要的主战派,和蒋介石政见不合,在蒋派重兵威逼下辞职,隐居泰山。1935年4月被授为陆军一级上将。12月在南京出任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
  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后,冯玉祥由泰山赴南京,力主抗日,相继任第三、第六战区司令长官,不久受蒋排挤离职。抗日战争期间,冯辗转各地,巡视部队,呼吁抗战,并主持抗日募金运动,为战胜日寇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抗战胜利后; 蒋介石祸心显露,大搞独裁,大打内战。冯与蒋矛盾日深,难以弥合。为形势所迫,冯于1946年以水利考察专使名义出访美国。1948年7月应中共中央邀请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筹备工作,自美回国乘船途经黑海时,因轮船失火于9月1日遇难,终年66岁。
  冯玉祥将军是一位身经两朝数代的著名历史人物,他出身贫寒,历经磨难,从幼年起萌发了仇恨地主老财和日本帝国主义的反抗思想。在辛亥革命大潮的推动下,冯玉祥参加领导了滦州起义、讨伐张勋复辟和反袁斗争。1924年发动了北京政变,赶溥仪出宫,其后五原誓师,举兵北伐,直至张垣抗战。在他失去兵权以后,仍坚持抗日立场,反对国民党对日妥协投降,呼吁全国军民团结;日本投降以后,他又无情地揭露蒋介石内战、独裁、卖国的罪行。冯玉祥将军是一位杰出的爱国主义者,是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的真挚朋友。
从冯玉祥的贴身保镖起家
  “仿照高树勋榜样,站到人民方面来”
  ——毛泽东评高树勋
  高树勋自幼家贫,租种的农田大部分是白花花的盐碱地,粮食收成不佳,十年九荒,生活艰难,常随佳人到地里刮盐土,用锅熬成盐水制成盐后,拿到集市上卖几个铜板以补贴家
中生计。
  高家兄弟姐妹7人,高树勋在三兄弟中排行第二。高树勋天资聪慧,被家里当作出人头地的唯一指望。在他8岁的时候,父亲把送入私塾读书,断断续续读了4年。
  后来高家家道中落,高树勋曾流落到天津、北京等大城市打工谋生,穷困潦倒。大冬天里,常常连鞋袜也穿不上。后来,高树勋到去四川绵阳,投奔了在冯玉祥的第16混成旅里当军医的舅舅,从此开始了军旅生涯。
  由于上过几年私塾,粗通文墨,高树勋常为连里的其他兄弟代笔写家信报平安,念家信和往家里寄钱也少不了来找他,称他是“小书生”,在行伍中很有人缘。
  与国民党大部分的高级将领相比,高树勋发迹并算不很早。
  1917年,张勋率领辫子军在北京拥废帝溥仪复辟,冯玉祥率领第16混成旅官兵讨逆,看高树勋作战勇敢,心眼活泛,就提升他为自己手枪连的班长,这时高树勋已经19岁了。
  手枪连就是冯玉祥的私人卫队,都是由冯玉祥非常信任的人,才有资格任职。班长职务不高,高树勋却能随时跟随在冯玉祥左右,用现在的话说,就是贴身又贴心的保镖。
  1918年,冯玉祥在鄂东重镇武穴通电全国,反对北洋军阀段祺瑞的“武力统一”政策。段祺瑞恼羞成怒,一气之下撤了冯玉祥的旅长之职。后来,段祺瑞为了缓和关系,把冯玉祥请到武汉谈判,冯玉祥明知段祺瑞设下的是鸿门宴,也不得不去闯一闯,于是挑选了精明强干的卫士前往保驾,挑中了高树勋率手枪班随自己赴汉口与段祺瑞会面。
  高树勋喜欢看书,“鸿门宴”的掌故记得滚瓜烂熟,丝毫不敢怠慢,在汉口的这段时间内,人不卸甲,枪不离身,睡觉都睁着一只眼睛,惟恐段祺瑞加害冯玉祥,就连段祺瑞、冯玉祥两人会谈时,高树勋也是手不离枪把,侍奉在冯玉祥左右。所幸段祺瑞并没有加害冯玉祥之意。
  冯玉祥平安从汉口回来,少不了要论功行赏。高树勋的机灵何勇敢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觉得稍加造就,就是个可用之材。于是,高树勋被送进了学兵营去学习军事。
  学兵营实际上就是军校。高树勋有文化基础,人又聪明伶俐,军事测绘、军事操典、射击常识等等一学就会,十八般兵器也是样样精通,攻杀战守、行军打仗,每个科目都成绩拔尖,结业后被任命为机枪营司务长。
  1920年,高树勋升任排长,这时他已经22岁了。
  冯玉祥素有“基督将军”之称,信奉基督教。高树勋受冯玉祥的影响,也接受洗礼,加入了基督教。
  有了冯老总的有意栽培,加上那年月战祸连绵,高树勋升迁很快。1924年9月,第二次直奉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