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妈妈走了 作者:(德)克里斯托弗·海茵-第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作者:(德)克里斯托弗·海茵
翻译:陈俊

推荐阅读年龄:9~14岁 ★★★


目录
关于本书 
一 阳光之家 
二 我不是妈妈,我需要妈妈 
三 葬礼前后 
四 以泪洗面的日子 
五 睹物伤情 
六 怜悯也会成灾 
七 墓碑无言 
八 保罗的妙计 
九 除了冰岛 
十 冷泪,热泪 
十一 “疯婆”知难而退 
十二 希登苇屋 
十三 乌娜的发现 
十四 黑发娇娃 
十五 告别波罗的海 
十六 来自南德的邀请 
十七 远 行 
十八 落成大典 
十九 永恒的微笑 
二十 告 慰 

《妈妈走了》
  妈妈走了,随之而去的是她那天使般的微笑,和她对亲人及所有生命的温情脉脉的爱。可仍留在人世间的人们,又如何面对生活中猝然出现令人惶恐无措的空缺?幸好九岁的乌娜还有爸爸和两个哥哥,也幸好爸爸和两个哥哥有乌娜,他们在妈妈去了天堂的日子里,用温暖的手,抹去彼此脸上的泪滴,艰难地努力着,寻找未来生活的支点与快乐…… 
  克里斯托弗·海茵,做过记者,编剧,一九七九年起作为自由撰稿人定居柏林。曾发表过大量小说,诗歌,散文和剧本,并多次获奖。《妈妈走了》2003年问世,获德国儿童文学大奖提名,被译成英,日,俄等文字,受到广泛好评。 



《阳光之家》

  乌娜本名乌尔苏娜,然而只有在学校里,老师们才这么叫她。所有的女同学,还有她的两个哥哥,都管她叫乌娜,就连她的爸爸妈妈也不例外。不知道当初她刚出生的时候为什么不直接了当取名乌娜,这一点,爸爸妈妈也说不清道不明。
  乌娜和女生们相处融洽,尤其是和玛尔莲娜。不过,她最好的朋友,当数她漂亮的妈妈。从内心深处来说,乌娜爱妈妈略胜于爱爸爸,只不过她从来没对爸爸表露过,她觉得那样会伤害老爸。老爸擅于倾听,把她当做心肝宝贝,可是她对妈妈的爱,还是深一厘米,究竟为什么,乌娜也说不清道不明。
  她的两个哥哥,卡勒尔和保罗,一个比她大七岁,一个比她大五岁。两个兄长都聪颖过人,对于小妹有求必应。
  正因为如此,乌娜一有问题就会去找大人。爸爸和妈妈总是说“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或者“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乌娜听起来总有些不以为然。如果所有的事自个儿就能解决,干吗还要去问大人嘛!可大人就有大人的理,这也包括漂亮的妈妈和强壮的爸爸。
   
  准确地说,乌娜的大哥哥卡勒尔应该叫卡尔。有一天,大哥哥在全家人面前庄重声明,他的名字是卡勒尔而不是卡尔。从现在起,如果还有人管他叫“卡尔”,他将不会答理,甚至还会反问:“卡尔?叫谁呢?这里谁是卡尔?”
  大哥哥卡勒尔智商超群。学校里的课程太浅,已经让他感到乏味无聊。他的任课老师们害怕跟他探讨问题,因为一不小心就会被他指出错误。为了打发时间,卡勒尔上课的时候就读其他的书。爸爸书架上紧挨着艺术书籍摆放的二十四卷本迈耶尔大百科全书从头至尾他都通读了,甚至还读了三本补充卷。这一来他成了一个杂家,几乎无所不知、无所不晓了。
  科学类的书籍读多了,一旦遇到与科学不怎么沾边的事,卡勒尔反倒无所适从。比如说妈妈让他去买东西,他往往会拎着空袋子返回,因为他已经想不起来,究竟是该买面包呢还是买牛奶。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妈妈预先把要采购的品名写在纸片上,但是这也无济于事,因为纸片常常在路上就遗失了,结果还是空手而返。
  二哥保罗认为,大哥的大脑塞满了迈耶尔大百科全书的条目,已经容不下任何其他内容了。“这是乱讲,”卡勒尔反驳道,“你的这种说法未经证明也无法证明,从科学的角度看,人脑是一个无与伦比的储存器,通过锻炼还可以让它的内存无限制地扩大。”“那好吧,”保罗针锋相对地说,“那你就给妈妈的采购单留一席之地吧。依我看,你长大以后最适合做一个脱口秀节目主持人。一个人拥有百科全书一样的头脑,会给他带来无尽的财富。”
  二哥保罗本名就叫保罗。他是一个秀外慧中的帅小伙,无论他出现在哪里,都会引来周围人的惊讶和佩服的目光。这是因为,别人看来最困难最不可理解的、让人绞尽脑汁也一筹莫展的问题,他都能给出答案。在学校里他让同学和老师惊异,在家里让父母和亲戚赞叹,走在路上甚至让路人和警察佩服。
  大家伙儿在一起讨论某个问题时,只要保罗还没有说话,众人的目光就会转向他,等着他开腔。这种时候,他会不慌不忙地站起身,高高地扬起头,说出一番见解,常常让几乎每一个人点头称是或是默然无语。
  请注意是“几乎”,因为常有一个人不买账,那就是卡勒尔,他就像在某处等着保罗似的,一等他说完,就会毫不留情地、甚至刻薄地补充几句“这在科学上尚无根据”、“未经证明也无法证明”、“纯属胡扯”等等。
   
  乌娜,他们的小妹,深爱和敬佩这两位兄长。她只是不知道,他们当中谁更优秀,也不知道她更喜欢谁。大哥卡勒尔的见解总是那样精辟,那样不容置疑,简直就是一个“常有理”。然而乌娜觉得太完美了就有些乏味。有时候,卡勒尔帮助她解答家庭作业中的难题,到了课堂上当众批改的时候,老师的脸上流露出不相信的神色,问乌娜,这是不是独力完成的。如果乌娜点头称是,那么老师只好给她批一个“优秀”。而保罗呢,他的见解听起来不那么雄辩,却十分幽默,有时逗得乌娜简直要笑痛肚子。乌娜常常觉得不那么有把握,不知道保罗一本正经讲述的内容,是否符合自己老师的观点。这种担心不是多余的,曾有几次乌娜从老师那里得到“不及格”。
   
  有一回,乌娜的家庭作业是“依照顺序写出全世界十座最高山峰的名称”。老师让乌娜去取作业本时,脸气得通红。乌娜的这份作业是按保罗的观点写的,即“山峰的高度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取决于降雪量的大小。假如某山区大雪纷飞,积雪数米,则一夜之间,次高山可能变成最高山,而原先的最高峰就成了次高峰”。老师指着本子正言厉色地说:“乌尔苏娜!这种奇谈怪论不对!积雪不计入山高!”
   “什么?积雪不计入山高?”乌娜恼火了,不知怎的,她想起了卡勒尔的口头禅:“这种计量是不合科学的,未经证实也无法证明!”
  全班哗然,教室里闹成一片。老师气得够呛,结果可想而知,这次作业得了个“不及格”,外加一顿猛剋。
  就这样,乌娜心仪两位哥哥,为他们感到骄傲。一个对天下事几乎无所不知;另一个呢,知道得也许不那么多,那么精确,却拥有独特的、坚定不移的见解。
   
  充满阳光的生活让乌娜感到十分温暖,她惟一担心的是两个哥哥长大成人以后会离开家,离开她。
  卡勒尔的理想是去美国读大学。在他心目中,美国是一个讲科学的国家。保罗呢,他梦想有朝一日成为演艺明星。他想学唱歌、学魔术、学杂技,日后周游世界。他要让广告牌上用醒目粗大的黑体字打出他的名字。每天晚上他要登台露一手,唱歌、跳舞、走钢索、吞火、驯兽,还有钢琴独奏……他要在演艺圈名噪四方,让世界各大城市的观众为他的表演迷醉。
  乌娜的愿望是终生不离开家,不离开两个哥哥,特别是不离开父母,她简直无法想像,一个人怎能离得开妈妈和爸爸。她要一辈子生活在这个温馨快乐的家里,一辈子厮守着漂亮干练、满面笑容的妈妈。当别人做了蠢事,想号啕大哭的时候,妈妈总是笑言相慰,让所有的懊恼顷刻烟消云散。她洞悉一切,理解一切,随时准备伸出援手。实在无法帮助别人的时候,发自内心的笑就会来帮助她。
  妈妈是编剧兼导演。她通常在家里撰写剧本,她的笔尖涌现的是美丽的风景,美好的人和事。剧本初稿完成后,她的同事们就来到家里,坐在客厅里对剧本进行热烈的讨论。一切都搞定了,拍摄工作就开始了,这时妈妈就满世界去旅行。这是孩子们最不满意的事,妈妈哪怕是离家一个星期,大家都想得不行。不过,妈妈归来的日子就别提有多美了,她会带给每个人礼物,连家里的狗都有份儿。她会给大伙儿绘声绘色地讲述旅途见闻,结识了些什么人等等。她对哥德故居的女园丁赞不绝口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