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秦帝国(3)-第4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苏代,我在这里,你却向何处看了?”东面传来一阵明朗的女子笑声。    
    苏代大窘,抬头一看,才知中央王座是空的,只东首一张大案前坐着一位宽袍大袖的女子,除了高高的发髻中一支长长的碧绿玉簪,却没有任何珠玉佩件,竟是惊人的简朴干净。然则只是那一阵泼辣讥讽的笑声,便令任何使节都不敢轻慢。苏代久有阅历,自然一眼便知,此等不靠排场作势的太后才真有分量,便是重新郑重一躬,又一次报号参见。


第三部分:东方龙蛇两使入秦皆惶惶(3)

    “苏代,入座便了。”宣太后笑道,“秦王西行巡视,便由本后与丞相见你了。子为邦交高手,入秦何事?但说便了。”说话间,煮茶的侍女已经给苏代捧来了一盏热气腾腾的红茶。苏代举盏呷了一口,表示了对主人礼敬的谢意,便拱手笑道:“苏代虽奉王命入秦,然却想先说一件使命外之事,不知太后可否允准?”宣太后尚未开口,魏冄便高声道:“国使无私语。既知使命之外,上卿何须再说?”宣太后却是一摆手笑道:“使者也是人了,如何便说不得私话?说,想说甚说甚,晓得无?”一番秦楚相杂的口语,却是家常自然得没有任何礼仪拘泥。    
    苏代一拱手便道:“丞相所言,原也正理。只是此事非公亦非私,虽在使命之外,却与秦国利害相关,故而请准而后言,无得有他也。”    
    听说与秦国利害相关,魏冄顿时目光炯炯:“如此甚好,上卿但说便了。”    
    “苏代一事不明,敢问太后。”先引开一个话头,苏代便悠然笑道,“甘茂奉命出使齐国,已有半年有余,太后见我,如何不问甘茂使命成败?”    
    “哦,甘茂呀。”宣太后目光一闪,恍然醒悟般笑道,“使者不回,便是使命未完了,何须探问?又不是小孩童出门做耍忘记了回来,可是了?”    
    “太后若做如此心胸,苏代自是景仰,也便无话可说了。”苏代说罢,便端起茶盏悠闲的品啜起来。旁边的魏冄却是着急,一拱手急迫道:“上卿明言,甘茂究竟如何了?”苏代却不说话,只是微笑品茶。宣太后情知苏代要她开口,便轻轻笑道:“上卿想说但说便了,何须买弄关节?”苏代心知已是火候,放下茶盏便是一声叹息:“不知何故,甘茂已经向齐王请求避难,不愿再回秦国了。”宣太后笑道:“齐王却是封了甘茂几百里啊?”苏代正色道:“齐秦素来结好,齐王自是不敢轻纳。目下,甘茂只是暂居客卿而已。兹事体大,却不知太后要如何处置?”魏冄顿时满脸冰霜,啪地一拍长案:“叛国贼子!齐国当立即递解与我,明正典刑!”宣太后看了魏冄一眼道:“少安毋躁,急个甚来?”转对苏代笑道,“苏子既说,必有良策,不妨教我了。”    
    苏代笑道:“既蒙太后垂询,自当知无不言。方今天下,名士去国者数不胜数,若以去国之行即加叛逆大罪杀之,无异于自绝天下名士入秦之途,诚非良策也。然则甘茂曾为将相,深知秦国要塞虚实与诸般机密,若联结东方大国攻秦,岂非心腹大患?惟其如此,甘茂不可流于他国。为秦国计:不若许甘茂以上卿高位,迎其回秦,而后囚禁于机密之地,似为万全。太后丞相以为然否?”    
    “此计大妙!”魏冄拍案笑道,“我看可行。上卿果真名士良谋也。”    
    “苏代呀,”宣太后微微一笑,“甘茂与你相熟,你出此计,却图个甚来?”    
    “一则为公,一则为私。”苏代竟是毫不犹豫,“为齐秦之好,齐国不好容留甘茂。为私人计,齐有甘茂,孟尝君与我却何以处之?”    
    宣太后笑了:“这话实在,我信了。”    
    魏冄也醒悟过来:“如此说来,秦国却要报答齐国了?”    
    “丞相何其直白也。”苏代一阵大笑,“邦交来往,利害为本。齐国吊民伐罪兴兵除害,秦国若能助一臂之力,便是相得益彰也,何有报答之说?”    
    “吊民伐罪?”魏冄冷冷一笑,“齐国又要吞灭谁家了?”    
    苏代正色拱手道:“太后丞相尽知:宋偃即位称王以来,残虐庶民,亵渎天地,横挑强邻,夺楚淮北之地三百里,夺齐五座城池,又吞灭滕国薛国,天怒人怨,天下呼之为‘桀宋’。齐国讨伐此等邪恶之邦,岂非吊民伐罪?若能得秦国襄助,东西两强之盟约便将震慑天下。此邦国大利也,愿太后丞相思之。”    
    “秦国出兵,可能分得宋国一半土地?”魏冄沉着脸便是硬邦邦一句。    
    苏代笑道:“秦国助齐灭宋,齐国便助秦灭周。三川之地虽不如宋大,丰饶却是过之。”    
    “也就是说,秦国只出兵,不得地。”魏冄竟硬生生将话挑明。    
    宣太后笑道:“上卿说明了便好,丞相何须如此急色了。苏代呀,此等灭国大计,容我等想想再说了。三日吧,我便回你。”说罢便起身径自去了。    
    “行人送上卿出宫。”魏冄吩咐一句,便也大袖一甩去了。


第三部分:东方龙蛇两使入秦皆惶惶(4)

    此时只能客随主便,苏代便是微微一笑回了驿馆。用完晚汤,苏代便在驿馆庭院中转悠思忖起来。苏代明白,此行只是试探,既是试探,便无须一定要秦国一个明朗承诺,尽可先说开话题让秦国君臣去计议。尽管没有明朗,苏代还是敏锐觉察到了宣太后与魏冄对齐国灭宋的冷漠,甚至隐隐地感到了一种强烈地敌对气息。灭宋尽管是齐国数十年来的梦想,但没有适当时机,没有天下大国的默许与盟约,这个梦想便很难成真。根本因由,便在于宋国是一个仅次于七大战国的中原王国,吞灭滕薛两国后,宋国便成为卡在楚、魏、齐、韩之间的一片辽阔缓冲地带。谁但灭宋,便立即直接面对其他大国,形成对中原几个战国的直接威慑。且不说秦赵两国,便是楚、魏、韩,也不会赞同齐国独吞宋国。正是因了这种牵制,对宋国垂涎欲滴且都有实力灭宋的几个大国,竟是谁也不能动手。偏是这个宋康王狂妄热昏,竟果真以为战国诸强对他奈何不得,十数年间东征西战,趁着山东六国与秦国拉锯大战,夺齐五城,夺楚三百里,还吞灭了两个小国,竟果然无人问津。于是,宋国便成了中原唯一不是战国的大国,比另一个趁乱称王的中山国却是大了许多。宋康王也是老而弥辣,竟是在八十岁的高龄上雄心勃勃,自诩“皓首中兴”,要恢复宋襄公的宏图霸业。    
    谁知如此一来,灭宋更成了一个更棘手的难题。    
    齐宣王时期几次想灭宋,都在苏秦的坚执反对下作罢,原因便是投鼠忌器,时机不到。齐湣王即位,以灭宋为大业根基,可苏代与孟尝君也是一力拖延,根本原因,也是在等待时机。以苏代的谋划:齐国得首先了了与燕国的仇恨,然后以“分宋”为盟约,联合至少四国灭宋,方可成事。然则,秉性乖戾的齐湣王却是一意孤行,断然要独吞宋国。只是因了苏代与孟尝君的反复劝谏,齐湣王才勉强赞同苏代出使结盟,但却有一条铁则:只能谋取他国出兵,不得答应他国分宋!如此盟约,却有谁家能欣然赞同?本想以处置甘茂的谋划换取宣太后与魏冄的支持灭宋,谁知竟是碰了个软钉子,宣太后显然不悦,只是没有公然发作罢了。    
    “禀报上卿,”一个扮做文吏的随行斥候匆匆走来低声道,“一辆缁车接走了宋国特使。”    
    “何时?接到何处去了?”苏代顿时警觉起来。    
    “大约半个时辰前。末将跟出驿馆尾随,看着缁车进了丞相府。”    
    “好,继续盯住这个宋使。但有异常,立即来报。”    
    “嗨!”斥候转身大步匆匆的去了。    
    原来,宋康王对齐楚韩魏四国也是紧盯不放。二十多年来,不管中原战国如何咒骂“桀宋”,如何咒骂老宋偃“皓首匹夫”,老宋偃都没有松了心劲儿。相反,恰恰是这种铺天盖地的咒骂斥责,反倒是助长了老宋偃的雄心气焰。在夺得齐国五城的庆功大典上,老宋偃对忠诚追随他的一班将领说:“本王五十三岁即位,不畏天命,不畏鬼神,唯以中兴先祖霸业为重任!普天之下,除了秦国,任谁也挡不住我大宋战车。”众将领便是一阵齐声高呼:“宋王万岁!中兴霸业!”老宋偃便是一阵哈哈大笑:“本王只一个字:打!先打到天下第八战国再说。”这个目标似乎近在眼前,将领们更是一片呐喊:“煌煌大宋!第八战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