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4061-人道-第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只青蛙坐在井里观天,一只小鸟飞过来,落在井沿上。    
    青蛙问小鸟:“你从哪儿飞来的呀?”    
    小鸟说:“我从很远的地方飞来的,我在空中已经飞了一百多里,口渴得要命,想下来找点水喝。”    
    青蛙说:“朋友,别骗我了,天只有井口那么大,哪用飞那么远啊。”    
    小鸟说:“你弄错了,天无边无际,大得很。”    
    青蛙笑了:“朋友,我天天坐在井里,一抬头就看见天,我不会弄错的。我每天都观天,就刚才你来的时候,我还在观天呢,我怎么会弄错?”    
    小鸟也笑了,说:“朋友,你是弄错了,不信,你跳出井口看一看吧。”    
    但是,青蛙终究没有跳出井口去看外面更大的天,始终守着自己的井,舒舒服服地安度晚年,一直到死都认为天只有井口般大。    
    为什么外面的天地那么大,井里的青蛙却不愿意跳出去呢?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我们应该反问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井里的青蛙要跳出去呢?井里的水很好,没有受到别的物质的污染;井里就是青蛙的世界,没有什么东西会去伤害青蛙;井里的微生物等食物很丰富,如果没有别的入侵者,足够青蛙好好地过上一阵子了。总之,在井里,青蛙实在是舒服之至,开心之至,有什么理由跳出井去,难道只为了看一眼天么?要放弃这些眼前真实实在的好处去追求那些传说中的利益,不是一只青蛙可以做出的决定。人也不一定能做出这样的决定,现实中,很多人不是都守着自己的安乐窝,不愿意冒险,不愿意去见识更加宽广的天地么?    
    井里的青蛙们不是看不见外面大的天地,实在是它们根本就不想去看,它们自觉也不必去看。青蛙想,井里就是我的王国,井里的生活已经很舒服了,没有必要去未知的世界,只要将井里的领地经营好,只要排除其他入侵者,井里的生活实在是无上的惬意。那些外面有更大天地的话语,不过是谎话罢了,目的还不是要占有我的井么,以为我没有看出来?我可不是傻子,哼哼!    
    无事不生事    
    胡言:无事不生事,就是说如果别人没有怎么闹腾,你自己就不要多事,自己要安定,不要像我们乡下说的,做个“搅屎棍”。什么意思呢?就是本来没有什么事情,只是,你就是不能安分,总是找些乌七八糟的事情,让人不得安闲,甚至无聊到拿根棍子去粪池里瞎搅和。    
    无事,不是说一个人真的没有什么事情可做,而是说不去做一些旁门左道、歪门邪道的事情。大家都有自己分内的事情,都有自己的职责,都应该将心思、精力等用在这些正常的方面,而不是用在怎么样去防备别人、怎么样去谋夺别人、怎么样整蛊别人上面。不要将精力和心思用在与人斗上。    
    其实,在一起做事的人的大方向都是一致的,都应该是想办法怎么样把事情做好,想办法把其中自己的事情做好,而不是去挣功,抢好处。如果大家都是这样想,那么就可以很快地完成事情,并且也可以完成得很好。但是,如果有私心,每个人都想从自己的利益考虑,那就会把同事当对手、当敌人、当绊脚石,无端端地生出很多事情,搅得大家不得安宁。    
    即使不是一起做事的人,你也没有什么必要去弄出个事情来,不能有“红眼病”。你看别人得到好处就眼红,然后搅七搅八地要让别人不得安生,这会浪费你做事的时间,你的心思尽往其他事情上想,反而忘记了自己的正事。这种见不得别人好的心理,会让大家不敢和你合作,也会让你自己受伤害。因为世间的好处,不可能由你一个人独占,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么,肯定有很多其他人会在不同的时间、地点得到好处,你怎么可能一一去抢去争?你最终只会弄得个一肚子气,而气伤身,你自己也就有气受、有苦吃了。    
    不管别人怎么样,首先你自己不能去做这种无事生事的人,你自己不去招惹别人,安安心心地做好自己的事情,这就是无事不生事了。    
    有事不怕事    
    胡言:无事时不生事,有事时才不会怕事。无事时安分地做自己的事情,自己保持一个安静的心情,有事时才可以有一个平和的心态来处理出现的事情,不会手脚无措,慌里慌张,像个没脚蟹似的。


《人道》 第二部分做事=做人(4)

    有事时不怕事,这里说的怕事,是指这样两个方面:一是不怕事情后面的人,不会因为生事的人而害怕,有胆子去面对那些搅七搅八的人;二是不怕事情本身的繁琐,不怕事情所带来的麻烦,有信心和细心去处理好出现的事情。    
    世界上总是有一些人喜欢无事生非,总是不愿意世界太平,总是怕“好伤了别人”。只一味地想无事,那肯定是不现实的。除了自己不生事外,你还要有“有事不怕事”的准备,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因为怕事是没有用的,你越是怕鬼,鬼越会缠上身,你越是躲,鬼越是追,你还不如站住了,看看鬼是什么模样,看看鬼有什么花样,这样反倒可以找到机会。不是说人是吓大的嘛,那种躲和逃的人,就是怕,就是被吓大的人。    
    有事不怕事,也不是说不怕就不怕,也不是装出不怕的样子就真的不怕了,除了要有“有事不怕事”的准备,还要真的有本事去处理事情,真的可以把事情给解决了。否则,你说的不怕就是假的,就只是摆个样子罢了,会让人笑掉大牙的。你自己是装不出来的,别人终究会看出你的本来面目,摸出你的深浅。被别人看透了,你也就基本上完了。    
    钟说:雪翁这一席话,让我想起了小时候读过的一篇文章——《滥竽充数》,文章里面有个南郭先生,是一个不会吹竽却装作会吹的人,最终只落得了逃出皇宫的下场。    
    ;滥竽充数    
    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悦之,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齐宣王喜欢听别人吹竽,而且每次听别人吹竽,一定要三百人一起演奏。由于齐宣王喜欢,乐工们的俸禄自然很高了。    
    有个南郭先生,看见齐宣王喜欢这么多人一起吹,心生一计,跑去告诉齐宣王说自己也会吹竽,希望能够留在宣王的乐队中为宣王吹竽。宣王听了他的话非常高兴,就让南郭先生和自己的乐队成员一起为自己吹竽。    
    其实,南郭先生是不会吹竽的,每次演奏的时候都是在装模作样,别人鼓腮帮子他也鼓腮帮子,别人松开竽眼儿他也松开竽眼儿,有时候还摇头晃脑,甚至闭目做享受音乐状,就这样在乐队混了个三五年,每年都领着丰厚的俸禄。    
    后来齐宣王死了,他的儿子齐王继承了王位。齐王也喜欢听吹竽,不过他不喜欢听合奏,喜欢听独奏,于是他叫乐师一个一个地吹给他听,南郭先生听到这个消息后,在还没有轮到他时就逃出了皇宫。    
    钟说:曾公,不知道你对做人与做事的关系是如何看待的?    
    曾曰:我非常赞同雪翁的观点。我自己认为,做事和做人,可以用这样两句话来概括:一是不能做事,焉能做人;二是不会做人,焉会做事。    
    钟说:曾公,我刚才注意到,你在说这两句话的时候,用了两个不同的字眼。第一句是“不能做事,焉能做人”,用的是个“能”字;第二句是“不会做人,焉会做事”,用的是个“会”字。不知道曾公只是为了避免重复而做的一个区分呢,还是良有深意?    
    不能做事,焉能做人    
    曾曰:也没有什么很深的意义在,只是我刚才一瞬间的感觉而已。但是,如果说一点意思也没有呢,那也未必,这是我结合自己的经历,归纳出来的两个不同的字,分别表明了不同的侧面,反映了做事与做人的不同关系。“不能做事,焉能做人。”先说的是做事,后说的做人,这里先强调一个人做事的能力。如果你没有能力,做事都做不好的话,那怎么能够让别人来赏识你,与别人形成比较紧密的关系。在这种情况下,即使你努力巴结,很多情况下就有如热脸贴上个冷屁股。    
    钟说:我想,是不是这么一个意思,那就是首先要有能力把事情做好,然后别人才会将其他的事情交给你做,也才可能渐渐形成比较好的人际关系。说到这里,我想起了我们后代传说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