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4061-人道-第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落槛,做事落门落槛,让他们觉得帮助我对自己有好处。    
    ;胡雪岩搞定古应春    
    胡雪岩已经看出,古应春也是个很“外场”的人物,不难对付,因而一上来就用请教的口气说:“应春兄,我总算运气不错,夷场上得有识途老马指点,以后要请你多多指教。”    
    “不敢当。”古应春答道,“我对你老兄也已经慕名很久了,这么多的人推崇你老兄,由此可见,你老兄必是个好朋友,我们以后要多亲近。”


《人道》 第一部分成功是一系列事件的集合(3)

    “是,是!四海之内皆兄弟,况且海禁已开,我们自己不亲近,更难对付洋人了。”    
    “着!”古应春说,“雪岩兄,你这话真通达。说实在的,我们中国人,就是自己弄死自己,白白便宜洋人。”    
    “现在新兴出来‘洋务’这两个字,官场上凡是漂亮人物,都会‘谈洋务’,最吃香的也是‘办洋务’,这些漂亮人物我见过不少,像应春兄你刚才这两句话,我却还是第一次听见。”    
    “哼!”古应春冷笑着,对胡雪岩口中的“漂亮人物”做了个鄙夷不屑的表情,“那些人是闭门造车谈洋务。一种是开口就是‘夷人’,把人家看做茹毛饮血的野人;再一种是听见‘洋人’二字,就恨不得先跪下来叫声‘洋大人’。这样子谈洋务、办洋务,无非自取其辱。恨洋人的,事事掣肘,怕洋人的,一味讨好,自己互相倾轧排挤,洋人脑筋转得快,有机可乘,决不会放过。”    
    胡雪岩看他那愤慨的神情,知道他必是受过排挤,有感而发。“不遭人妒是庸才”,受倾轧排挤的人,大致能干的居多。看他说话,有条有理,见解亦颇深远,可以想见其人。这个人自己可以好好用用。    
    “应春兄!”胡雪岩矍然而起,抓了几颗杏仁放在嘴里大嚼,嘴唇动得起劲,说话便似乎显得格外有力,“我有点不大服气!我们自己人弄死自己人,叫洋人占了便宜,难道就不能自己人齐心一致,从洋人手里再把便宜占回来?我们自己现在就可以先做起来。”    
    “好!”古应春也一仰身坐了起来,“就从我们开始做起。只要能够成功,利益可以不必在我。我洋行里那个‘康白度’也不要做了。”    
    “应春兄,”胡雪岩首先声明,“自己人说话,不妨老实。你洋行里的职位,仍然要维持,不然跟洋人打交道不方便,而且这一来,洋人那里的消息也就隔膜了。”    
    古应春原是不假思索,想到就说的一句话,即使胡雪岩不点明,他回想一下,也会改变主意。现在听胡雪岩一说,觉得胡雪岩实在是一个替人想得周到的人。    
    “雪岩兄,就让我们一起努力,好好做它一番市面出来。”    
    (高阳:《平步青云》)    
    钟说:雪翁的才气真的是其大如海。在我的印象中,雪翁总能在第一次接触中就给人以震动,让人心甘情愿地帮助你。王有龄如此,古应春如此,刘不才如此,嵇鹤龄如此,以后的左宗棠等无不如此。这一点真的让我很是佩服。而且,别人说“上天对人是公平的”,长于思的人必短于行,器宇宏大的人必然不拘小节,忠厚的人难免老实无用,油滑的人往往刻薄刁钻,但对于雪翁,上天似乎格外地眷顾。说大势,没有谁比你看得更清楚,在当时海禁初开的时候就想到与洋人打交道,了解洋人的信息,将生意做到天下去;说细节,办起具体的小事来,又没有谁比你更周到细心,办得更漂亮了。往往事情一到你手里,不管它多错综复杂,你总能一下子就抓住关键,一梳理就让人眼前一亮,好像只是捅开了一层窗户纸般简单。跟你一起做事,我想真的是有一种快感。看着事情不经意间就灰飞烟灭,那真的是一种很好的享受。    
    曾曰:你这段话让我想起了两句话,一句话是豁然开朗,还有一句是游刃有余。想来雪翁做事,真的有如庖丁解牛般干净利落、畅快伶俐。    
    ;庖丁解牛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之者,殆而已矣。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蛴,砉然响然,奏刀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文惠君曰:“嘻,善哉,技至此乎?”    
    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乎技矣。始臣之解牛时,所见无非全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道大,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大瓠乎!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然已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    
    (《庄子》)    
    胡言:曾公,在别人面前我可以吹牛,在您面前,我还是得当个学徒啊。生意可以一步步由自己控制,大不了有多大的钱做多大的事情,慢慢来,即使没有运气,无非是积累得慢一点。但做官就不一样了,很多时候是自己无法掌握的,不是你做得好就行,还要别人觉得你做得好,说句不好听的话,就是要别人看你顺眼。那实在是一种本事与运气一起才能修成正果的事情,甚至更是运气好才行的。不是说“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么。曾公您出身农家,家里也是没有什么后台和关系吧,但做到朝廷的大官,成了都老爷,最后还封王封爵,实在要比我高明百倍不止啊。


《人道》 第一部分成功是一系列事件的集合(4)

    曾曰:雪翁,您这样说让我惭愧无地了,真个是折煞我了。我一直觉得自己的运气是异乎寻常的好,我只有感谢上苍的份,所以,我也总说要畏命、知命和顺命。    
    钟说:曾公也不必过谦。根据我知道的资料,曾公实在是一位运用自己的本事创造运气并利用运气走向更大成功的高手。曾公在应考时候的行卷和随后拜见穆彰阿的两步,实在可以说是危险万分情况下的再出色不过的两步,为自己以后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使得自己在随后的几年间成为职位上升最快的湖南人。    
    ;曾国藩行卷    
    道光十八年,曾国藩第三次赴京参加会试,中式第三十八名进士。殿试下来,曾国藩中三甲第四十二名,赐同进士出身。按照惯例,三甲一般不能进翰林,而是分发到各部任主事,或是到各省去当县令。曾国藩的梦想是进翰林,所以看完黄榜后,他心情郁郁。    
    “或许可以去找劳崇光帮忙,他很欣赏你的才华啊。”同行的郭嵩焘这样劝他。    
    劳崇光是湖南善化人,是个爱才又结交很广的人,去求求他!曾国藩抱着一丝希望,来到煤渣胡同劳府。    
    “三甲进翰林的,每科都有几个。”劳崇光在听完曾国藩的话后,沉思了一会儿说,“不过,那几个破例的人,或是有很硬的靠山,或是有万贯家财。你一个湘乡农家子弟,一无靠山,二无钱财,要以三甲进翰林,怕难啊。”    
    曾国藩开始还以为机会来了,及听到后来,又似掉进冰窟里,浑身发冷。“既然这样,过两天我就回湖南算了。”他很后悔来找劳崇光。    
    “慢着!”劳崇光阅人甚多,料定这个农家子必定会有大出息,而且曾国藩虽然只名列三甲,但在京的湘籍官员无人不称许他。劳崇光决定帮帮这个困顿之际的年轻人,“他们凭靠山,凭钱财,你可以凭诗文嘛!”    
    听到这话,曾国藩又仿佛从冰窖来到温室,浑身感到融融暖意。    
    “伯涵,你知道唐代举子的行卷吗?”曾国藩当时用的名字是曾子城,字伯涵。    
    行卷,是唐代科场中的一种时尚。应举者在考试之前把所做的诗文写成卷轴,投送朝中显贵,这就叫行卷。    
    朝考一结束,曾国藩顾不得吃饭,立即赶到煤渣胡同,劳崇光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