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20世纪中国纪实文学文库-第3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就是当时中国的“国门”之一。 
  1989年1月5日清晨8点多钟,我来到这里,想询问一下怎样办理出国手续。那时门外已经围了有二三十人。9点整,一直毫无动静的小门突然从里面打开,外面的人群一拥而入。小门里面是一个前后贯通的套间。外面那间屋子有十七八平方米大小,一下子就被前来领表、交表和咨询的人挤得满满的。 
  里间的门依然紧闭。有人冒冒失失地去“砰砰”敲门。里面出来了个民警,毫不客气地把敲门的人训了一顿,又把门“砰”地一声关上了。 
  大家只好耐心等待。在申请出国的整个过程中,最需要的就是耐心。当然,话也可以反过来说,申请出国的过程就是培养这个耐心的过程。 
  里屋终于有了动静。里面的民警开始传唤人了。大家看到国家机器开始正常运转,就变得更加耐心了。 
  与外屋的无聊烦闷相反,里屋是一个紧张而忙碌的世界。两三个民警为了能在一上午打发掉四五十个带着各种稀奇古怪问题的申请者,倒是一刻也不能闲着…… 
  四年后,也就是1993年夏天,我从国外回到北京,在东交民巷已经找不到当年那两扇向北开的小门了。“中国公民因私出境入境管理处”变成了一间颇为现代化的服务大厅:宽敞、干净、舒适。护照申请的手续也变得相当规范化了。 
  东交民巷开始失去往昔的清幽。过往的汽车、行人和农贸自由市场为这原来极为僻静的小街带来了几分闹市的嘈杂。 
  这些琐琐碎碎的变化,日后回想起来,不免使人有一种沧桑之感。 

                重开国门 

  那些一大早就挤在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处门外、然后在狭小憋闷的接待室里苦苦等候、最后终于在民警的呵斥声中小心翼翼地领到或交上护照申请表的人,不管他们自己是否意识到,都是历史的幸运儿。 
  80年代初,中国的国门,虽然只有一条小缝,但毕竟是为这一代人打开了。这国门的打开,是中国在70年代后期发生的许多影响深远的历史性变化之一。 
  1978年7月7日,当时的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方毅同来访的美国总统科学技术顾问、科技政策办公室主任弗蓝克·普雷斯(Frank Press)博士率领的美国科技代表团举行会谈。中美双方会谈的重点是科技交流问题。中国为了推进自己的现代化进程,急需国外的先进科学技术。方毅在欢迎晚宴祝酒时说:希望中美双方在科技交流和合作方面“步子要迈得更大一些,路子要开得更宽一些”。美国认识到中国在维持全球平衡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一个强大和稳定的中国符合美国的利益,所以美国政府也乐于加强和扩大双方的科技交流。普雷斯在答辞中说,他希望“两国的科学界有机会发展新的联系并增进相互的了解”,而两国“在农业、医药、生物科学、能源、气象学、勘探自然资源和探索宇宙空间等方面有很多东西可以相互提供。” 
  会谈一连进行了三天。普雷斯形容会谈是“建设性的”;方毅说是“一个良好的开端”。期间,美国客人参观了农业学大寨展览、科研单位和医院,当然,也游览了长城。 
  就在这三天的会谈中,中美双方取得了一项真正具有历史意义的突破。后来的事实证明,它不仅改变了许多中国青年的命运,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国现代化的进程。 
  这就是中国政府同意向美国派遣留学生。 

              充满戏剧性的谈判 

  当时谈判的过程颇具戏剧性。 
  美国第一任驻中国大使伍德科克先生(Leonard Woodcock)当年作为美国驻中国联络处主任参加了那次中美会谈。1991年冬天,这位八十多岁的老人曾向我清晰地回忆起当时双方谈判的情景。他说,中国同意向美国派遣留学生对美方来说是一个意外的“惊喜”。事前,美方是准备在会谈中向中方要求将互派留学生作为双方科技合作的一部分,但在这一点上,他们并不抱太大的希望,原来只是作为谈判的“筹码”之一。美方没有料到中方会如此积极迅速地作出反应。在一天上午的会谈中,美方代表先发言,提出双方可以互派留学生。下午,中方代表发言,说,可以。并马上反过来问,你们能接纳多少人? 
  “这完全出乎我们的意料。”伍德科克先生回忆说,“大家都很兴奋。可那时,我们在这个问题上只是有一个设想,没有什么具体的方案。”美方代表立即在场下举行“紧急磋商”。来自美国航空、教育、农业、商业、卫生各界的代表团成员开始估计在各自领域里能够接纳多少中国学生。“紧急磋商”之后,美方代表又把问题提了回去:你们计划派出多少? 
  中方立即答复:500人怎么样? 
  对于中国来说,决心向国外大量派遣留学生也并非一时心血来潮,而带有一种历史的必然性。实际上,就在那一年的3月,中国政府已经在全国高校范围内招考了一小批出国留学预备生,准备派往西欧、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日本等国。当时,那经过全国统考筛选出来的23名“尖子”,正在北京语言学院“集训”。 

               首批赴美留学生 

  据伍德科克先生回忆,后来当中美具体商谈互换留学生的时候,双方只有一个小小的分歧。伍德科克先生建议,考虑到中国教育被十年“文革”所耽误的现状,中国学生除了在美国最著名的大学学习最先进的技术外,还可以到美国其它大学,甚至一些社区大学学习,因为有时太先进的技术暂时还无法在中国运用。在这一点上,中国表现出“泱泱大国”的气派和自信。据说,中方表示,中国留学生只进美国的一流大学,学美国的一流技术。 
  7月9日晚上,美国科技代表团团长普雷斯博士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告别宴会。在祝酒时,他第一次提到了留学生的交换。他说:“这次访问的结果,使我看到了不远的将来在我们两国科技界的有关部门之间进行广泛交往的前景:交换资料、高水平的座谈会、合作研究、交换留学生、高等训练项目,以及民间和技术方面的贸易关系的发展。” 
  1978年12月16日,中美在北京和华盛顿同时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与美利坚合众国将于1979年1月1日起建立正式外交关系,邓小平将于1979年1月29日访美。 
  两天之后,新华社报道:中共中央十一届三中全会于12月18日在北京召开。会议正式确立了中国的改革开放路线。 
  12月26日,首批50名中国留学人员赶在中美正式建交之前乘飞机离京赴美。 
  中国的大门就这样向西方打开了,从而成为当时世界上第一个敢于向西方大量派遣留学生的社会主义国家。 
  但是,对中国来说,这不过是一个断掉的历史的又一次继续。 

              第二章 出国之路 

                留学意识 

  1978年底,当首批中国留学生赴美的消息见诸报端之时,并没有多少中国人真正意识到这件事情所具有的历史意义以及对他们个人生活所可能产生的深远影响。 
  那时,对绝大多数普通的中国人来说,“留学”这件事压根儿就没在他们的梦中出现过。“外国”,如同天堂和地狱一样遥远,属于同他们生活完全不相干的另一个世界。大多数青年人正为回城找工作犯愁,为考大学玩命,为看刘心武的小说《爱情的位置》而伤心落泪,还没有人为“留学”这件事去烦心。但就在这个时候,有人开始出国去留学了。 
  最早被派出国的留学生都是被“挑选”出来的。他们几乎都是公费生,绝大部分是访问学者,少部分是研究生和本科生。出国留学,如同是一项组织安排。 
  到了80年代初,有关派遣留学生的消息开始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报纸电视上,但仍然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作“出国梦”的。出国留学仍然只是少数著名科学家和一些幸运的名牌大学高材生的事情。 
  将社会和人心真正搅动起来的是自费留学的开放。 
  1981年1月14日,国务院批转了教育部等七个部门《关于自费出国留学的请示》,并颁布了《关于自费出国留学的暂行规定》。这是当时中国政府在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中所迈出的最大胆的一步。 
  自费留学的开放,一下子将国门向所有人打开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