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转世·重生] 战枭在唐 作者:月下嗷狼(17kvip12-11-05完结)-第27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坡顶上,李怀唐同样在望向吐蕃人的阵营,他同样也在等待,等待吐蕃人的等待。
  公孙文远不解,这是一场什么战斗啊?他空有一身的力量却无处发泄,吐蕃人不让他痛快。
  “上将军,吐蕃人在干什么,全部冲上来撞我们的强弩不就完了吗,也不知道在那磨蹭个啥?”
  李怀唐笑道:“不着急,吕尚卿还没吹响集结号呢!”
  “集结号?什么集结号?”
  “吐蕃人进攻的集结号!”
  吕尚卿吹的号,吐蕃人当然不尿他,可是吕尚卿却有办法让吐蕃人如潮涌来。


☆、吐蕃人的阴谋 (16)

  在双波峰之间的沟沟里,上千名手无寸铁的壮丁在数百名鹰骑骑士的利箭下垂头丧气,在他们旁边,还有十数具顽固分子的尸体提醒着他们,反抗的下场只有死路一条。
  吕尚卿颇为得意,利用双波峰的地形,他将吐谷浑死士一批一批地甄选出来,全部羁押在双波峰之间。
  “是时候了,动手吧。别让上将军等着急了。”
  吕尚卿淡淡地对飞鹰说道,俨然一个杀人不眨眼的刽子手,连他自己都觉得惊奇,加入宁远铁骑才短短数十天,他的变化就如此之大,竟然漠视生命到如此地步,那可是整整的一千条人命!
  惨叫伴随着“咻咻”的羽箭声,嘶喊声,响彻山谷,鹰骑的骑士们一边屠杀,一边怪叫。
  在吐蕃人的眼里,双波峰上的敌人随之出现骚动……
  第283章血战双波峰
  双波峰的缓坡下,低沉的牛角号回荡在峡谷里久久不息。吐蕃人的五千精锐如潮水一样,快速涌向宁远武骑军的盾墙,他们的印象中,坡上的那些马匪没什么可怕,第一波佯攻的兵力如果再多点,再派上支援的弓箭手,马匪们早就崩溃了。
  当习惯成为理所当然,悲剧的距离就不远了。五千名精锐吐蕃士兵绝望地发现,他们的待遇与之前的袍泽完全不一样,还没冲到缓坡下,密集的箭雨准确地落入他们的队形当中,像无数把梳子交叉犁过,中箭者大多数被钉在地上,箭矢的强劲力道骇人听闻,有脖子中箭的居然尸首分家,瞬间毙命,这已经算是运气不错的,最惨不忍睹的是四肢中箭,要么肢体破碎昏死过去,要么坐在地上动弹不得,紧抓着将身体与大地连接的箭杆在凄厉狂嚎。
  一轮箭雨的效果是,数百名吐蕃精锐永远地留在加布峡谷里,成为这个贫瘠峡谷里稀罕的养份之一。
  强弩阵齐射的声音异常刺耳,传入吐蕃人的耳朵里是熟悉的毛骨悚然。烛龙莽布支的心有如掉入湖中的铁块,迅速沉入湖底,半晌才发出一个溺水者不甘心的挣扎声:“弩阵!”
  与烛龙莽布支的感觉一样,所有的吐蕃人都相当吃惊,马匪居然有弩箭,哦,不,准确来说是弩阵,恐怖的弩阵。
  宁远强弩手的痛快完全建立在吐蕃人的痛苦之上,仗着地势高,强弩的威力被发挥得淋漓尽致,吐蕃人的火把给强弩手提供了参照,在早已测试好的距离内,箭雨准确而密集。
  训练有素的强弩手动作很熟练,刚发完一支弩箭,又立刻飞快地给弩弓装上第二支。陷于地势的缘故,吐蕃人只能以步兵冲击,两条腿的速度比不上四条腿,这也给了强弩手发射第二轮弩箭的机会。


☆、吐蕃人的阴谋 (17)

  第二轮的弩箭同样的准确密集,与之前所不同的是,吐蕃人的冲锋队形更为密集了。在慌乱中,领军的将领疏忽了一个问题,就是从较为平坦的地势过渡到缓坡之际,冲在前头的士兵必然被迫减慢速度,而身后的士兵速度依旧,结果,在双波峰的缓坡下,吐蕃人无意中给一场灾难创造了条件。
  强劲的箭雨落下,粗长的脚踏弩弩箭从上而下斜穿了一名名吐蕃士兵,有时候还一箭两人,吐蕃人瞬间死伤惨重,哀嚎声惊天动地。幸亏强弩的发射速度有限,吐蕃勇士趁着难得的缓冲喘息机会,不要命地往坡上跑,打定主意离开这个与死神最接近的区域。
  灾难不来则已,一旦发生,似乎无穷无尽,这一波吐蕃勇士注定了是悲剧的承载者,刚离开弩箭的攻击范围,他们又遇到长弓手的考验。
  强弩对较近的目标不起作用,吐蕃人的接近却不等于强弩手就没有了打击能力。从成军伊始,李怀唐就很注重宁远武骑军的远程武器装备,除了强弩,每名士兵均配备一张长弓。长弓的射速要比弩箭快几倍,慢吞吞爬在缓坡上的吐蕃人再一次流血,很受伤,好不容易又熬过两轮的箭雨,才完全脱离弓弩的威胁范围。
  这时,卫安国才赫然发现,给他立功的机会并不多,他的眼前只剩下两千余的吐蕃人,刚好可以给他麾下每名将士分配一颗头颅。
  一场肉搏隔着盾墙将血腥的场面展示在夜空上毫无遮掩的月亮女神眼下。刀兵声,嘶喊声,惨叫声,混合成一首悲壮的无数重唱,震撼着观战者感同身受的心灵。
  数十步外的激战,刺激着李怀唐的战斗欲望,加入战团的冲动却触及了脑海里的一片温柔叮咛:为妾身故,请务必保重……
  想起苏小娘,李怀唐心中不禁泛起一股暖意,伸手摸向怀里的那两截步摇,顿时,冲锋在前的欲望受到了削减。
  这是一场没有悬念的战斗,吐蕃人的意志大半都丢失在冲锋的路上,他们之所以选择继续战斗是因为他们无路可退,回头的路上,利箭穿心的场面触目惊心,没有谁会觉得自己的运气特别好,可以在四五轮的箭雨下逃出升天。既然不能后退,那就只有继续战斗,对方弩箭厉害不见得肉搏也厉害,如果可以冲垮敌阵,坡顶上的强弩手就是他们屠杀的对象。
  卫安国没有给对手任何的机会,巨盾配合长枪的战法他们自己都数不清演练了多少回,武骑军们的攻防动作简单朴素,每一面盾的防,每一支长枪的攻,都是机械的重复,却行之有效,丝毫不妨碍他们杀敌立功的效果。肉搏战的激烈程度在慢慢减缓,巨盾墙外的吐蕃人越战越少,越战越胆怯,对手的长枪巨盾把他们仅余的勇气给消磨干净……


☆、吐蕃人的阴谋 (18)

  按原计划,这五千名吐蕃勇士并不是孤独作战,烛龙莽布支的命令是,五千名步兵在前冲上缓坡与地纠缠一起,三千名骑兵及时驰援到缓坡下,以弓箭支援,将坡上的巨盾阵撕开,直至将敌人击溃。横空出世的强弩阵破坏了烛龙莽布支的计划,他果断地停止了第二道命令,在对方强弩阵的射程里,骑兵上前支援无疑是给对手赠送大礼,他不会轻易再葬送三千名骑兵的性命,送出去的五千名精锐他已经认命。
  看着麾下的五千名勇士渐陷万劫不复之境地,万夫长贝伦赞苦苦哀求烛龙莽布支给予支援,他也知道,将那些勇士撤回来是不可能了,如果对手愿意,能从对手的强弩阵下逃回来的不会超过百人,与其窝囊死在败退的路上,还不如与敌人拼杀耗光。可没有弓箭手的支援,轻装上阵的勇士在长枪巨盾阵面前如同巨人跟前的孩童。贝伦赞所哀求的就是让吐谷浑人的骑兵弓箭手上前,或许在弓箭的支援下,已经攻上缓坡的勇士还有一丝机会。
  与贝伦赞考虑的不同,烛龙莽布支所想的是大局。对手的强弩阵一出,至此,烛龙莽布支意识到自己的计划已经破产一半,对手不但识破了他所看好的计谋,相反还给他设计了一个可怕的陷井,要填平这个陷井,他必须得付出沉重的代价。为此,他在犹豫,究竟是付出重大的代价迅速将对手扑杀,还是保存实力将他们困在这里,让饥饿与寒冷将他们折磨至死。
  强弩阵给他造成的心里阴影让他本能地选择了后者,围困!
  吐蕃人的进攻虎头蛇尾,五千名勇士被抛弃,全部英勇战死,吐蕃人的壮士断腕举动使李怀唐惊讶,看来,吐蕃主将很有魄力,也很有耐心,没打算毕其功于一役,用无数的人命来登上胜利的顶峰。
  吐蕃人退了,却不远,虎视眈眈地盯着李怀唐他们,一旦发现有机会,还会扑上来咬一口。李怀唐不敢掉以轻心,命令武骑军继续驻扎在双波峰,让鹰骑带着休息了一夜的七千余名唐民先行向北。
  武骑军此次前来携带了大量的驮马和牛羊,牛羊可供饥肠辘辘的唐民饱食,驮马则可为他们代步,七千余唐民撤退的速度因此得以提高。李怀唐有信心将吐蕃人拖延在双波峰下,直到数千唐民到达安全地带。或许是震慑于强悍的强弩阵,吐蕃人似乎也很配合,没有着急发动攻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4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