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转世·重生] 战枭在唐 作者:月下嗷狼(17kvip12-11-05完结)-第63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尽管宫中美人如云,御妇无数,像这样放荡,令人血脉贲张的场面,贵为九五之尊的李隆基从未遇过,向来都是他主动。
  “好,有意思,朕喜欢!”
  李隆基产生了正面视觉享受美人娇吟表情的欲望,美人美,动情的神态应该更美!
  换了个姿势。
  啊?不对!你是谁?
  李隆基惊叫。
  美人还是美人,只不过此美非彼美,虽然她们之间有点像。
  “好个薄幸郎!”
  杨三姐娇嗔,不由分说,推倒震惊中的李隆基,跨坐其上反攻。
  想跑?没那么容易,老娘要套牢你!老娘要做杨贵妃!
  惨叫!换了个对像……
  第623章雪地战
  唐代,西北之阿尔泰山名金山,辽北也有地,名金山。不过,此金山无山,乃一马平川之地。因为当年薛仁贵金山之战大败高句丽,斩首五万级而闻名于世。
  从安市城向北,取道金山可直达扶余城。
  数天前,一场暴雪强不期而至,疯狂肆虐金山地区。雪花一连飘了三天,给大地覆盖上一层厚厚的素装。
  雪停了,风依旧。
  白茫茫的景色能把人的眼睛晃晕,从而产生幻觉。
  原野上,有个雪堆似乎动了动。
  没看花眼,又动了下。
  “我说张小年,你他娘的老实点。”
  见鬼了,“雪堆”竟然在说话。
  “冷。”
  之前晃两下的“雪堆”抖出一个震颤的音节,仿似来自极北,酷寒入心,令听者忍不住要打冷颤。
  乌知义有怒不能发,递上一个葫芦,“少喝两口,小心被尿憋死!”
  葫芦里装的是姜酒,最受宁远铁骑欢迎的御寒之物。上将军真能想,居然弄出这姜酒来,贼热乎!
  “好酒!”
  张小年痛饮一大口,咧嘴向乌知义道谢。
  乌知义接过葫芦,盖好葫芦嘴,嘴里不满地嘟哝着:“陈玄礼都派了啥兵给我啊?”
  “将军,他是纨绔,我可是一等一的好兵!”
  “就是!”“就是!”
  埋怨被听到了,裴姓小兵不满意受到连累,他的声明赢得附近同伴的支持。
  “都给我闭嘴,裹好睡袋彻底装死。谁要坏了大将军的计划,自己提脑袋去见!”
  乌知义恶狠狠,杀气毕露。


☆、王珙的壮举 (15)

  张小年吐了吐舌头,不敢再吭声,脑袋缩入白色的睡袋里。睡袋半掩埋于雪堆之中,浑然一体,只要不动,近在咫尺都未必能辨别。这样的睡袋一共上万,和谐融合于雪地上。
  奶奶的,宁远铁骑的装备就是好!就是新鲜!睡袋有意思,皮毛制成的睡袋更有意思。
  乌知义甚至怀疑,宁远城的月亮是不是都特别圆一点。
  雪堆又动了下,这次的“凶犯”是乌知义。
  奶奶的,贼冷!
  奶奶的大武艺,咋还不来?……
  “哈――憩!”
  数十里外,一声平地惊雷。
  大武艺的唾沫“冰屑”喷了一地。冷啊,唾沫离嘴即成冰。
  暴风雪很不给他这位渤海国主人的面子,在他下令全军向扶余城方向追击时,悍然唱反调,喊停了前进步伐。
  不停?冷死你!
  大武艺不敢不从,停了,一停就数天。
  老天有脾气,幸好也会疲累,今天终于开始偃旗息鼓。刚好契丹人送来捷报,辽西城如期攻克,李怀唐的后路被断,后勤无以为继。
  消灭宁远铁骑正当时!
  大武艺喜不自胜,赶紧催促大军踏雪前进,不顾寒冷,无视积雪。
  战机稍纵即逝,如果,让李怀唐强袭扶余城得手,那么,前功将尽弃,扶余城里储备的粮食过百万石,足够李怀唐的数万人马吃上好些年。
  只可惜积雪深可没膝,战马驮人得累得直喘粗气,辎重车的速度甚至不如蜗牛。
  “该死暴雪!”
  与所有的将士一样,大武艺不得不牵马步行。诅咒老天不仅因为这个,更多缘于积雪掩盖了宁远铁骑的踪迹。
  “大王该高兴才是,风雪对李怀唐他们更为不利。”
  熬尼喘着粗气,心情却很轻松。他判断正确,时间对渤海国有利,这样的恶劣天气李怀唐无法迅速到达扶余城,到了也难以攻城。只要李怀唐被困在城下,胜利就一定属于渤海国。
  大武艺有他担忧之处。宁远铁骑装备精良,据说还有什么野外毛皮睡袋,更耐寒。反观他的部下,这些日子以来,被冻死冻伤者已达数千人,情况还越来越严重,再这样纠缠下去,根本无需与对手开仗,都要被冷死了。
  熬尼等将臣不以为然,什么睡袋?恐怕是契丹人为失败寻找的藉口,渤海国勇士祖祖辈辈风里来,雪里去,艰难苦寒为伴习以为常。决定胜负的只有坚强的意志,而非富人才用得起的毛皮睡袋。
  “儿臣以为,天助我渤海国也。”
  三王子大钦茂有独特见解。“宁远铁骑长于马速,而积雪之下难以跑马,两军对垒,我们人多,必胜。儿臣愿请兵两万为先锋,缠敌待援。”


☆、王珙的壮举 (16)

  大武艺有三子一女,其中排行第三的大钦茂最为勇武果敢,深得他宠爱,时刻带在身边刻意培养,无太子之名,却有太子之实。
  曾几何时,宁远铁骑战马之利在大武艺心中形成了一个挥之不去的阴影。听到接班人的冷静分析和果敢,他倍感欣慰,或许是受其鼓舞,豪气顿生。
  “我儿说得极是。熬尼听令!”
  “臣在!”
  “带渤海府两万精锐与三王子殿下同行。”
  “遵命!”
  熬尼激动接令。复仇的欲望占据着他的思想,营州功亏一篑和辽西城惜败,都拜李怀唐所赐。他将这两场失利归咎于运气,李怀唐的不过幸运点而已,现在,对方的运气用完,该轮到他发挥了。
  熬尼与大钦茂兴匆匆去点兵选将。
  大武艺精神一振,喝道:“传令,斩首一级者,赏锋利战刀一把,斩首一双,赏战马一匹!全军加速,再坚持数天,胜利最后必定属于我们。”
  “是!”
  带着大王的旨意,传令兵扯破喉咙,对着蜗行的“长龙”不停重复奖赏规则。
  渤海国士兵们忽似打了鸡血,步伐悍然加速。大王之令比任何思想工作者都要伟大,有效,迅速点燃他们斩首劫掠的欲望。前方,富裕得冒油的宁远铁骑就在前方,在等待他们去收割头颅,去剥下既坚固又暖和的战甲,还有无坚不摧的战刀,飘逸如风的战马……
  暴雪过后,大地惟余莽莽,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这是登高者的眼里风光。
  金山向东,次第为丘陵和重重山脉,错综复杂的起伏地形与金山之西的平坦截然相反。
  李怀唐站在分水岭的山峰之颠,面向西,极目远眺。
  “上将军,我们不会白忙活吧?”
  白孝德有点担心,保密工作似乎过头了,有弄巧成拙之嫌。天公又不作美,连续狂风豪吹,海冬青飞不上去,身后的情况两眼一抹黑。
  “放心,他们主场作战,天时地利不好说,但是人和肯定被他们占了。”
  李怀唐指的人和是遍布渤海境内的平民猎人,这些暗藏于旮旯隐秘处的“编外斥候”,随时会将宁远铁骑的行踪透露给大武艺。
  “上将军言之有理。可如果我是大武艺,”白孝德实在不看好这场诱敌之战,正如之前他看穿大武艺的假败一样,“与其追击上将军,莫如挥师南下围困辽西城。”
  此计甚为毒辣。辽西城的重要性之于宁远铁骑,远胜于扶余城于渤海国,渤海国可以失去几个扶余城,而宁远铁骑伤不起一个辽西城。当然,白孝德的假设是站在大武艺的角度出发,大武艺肯定还不知道宁远铁骑开通了第二条补给线。也就是说,大武艺有这个选择的可能,而且很有可能,他不需要真的攻克辽西城,能迫使宁远铁骑挥师尾随就是胜利。


☆、王珙的壮举 (17)

  “呵呵,”李怀唐明白白孝德的意思,不过,他胸有成竹,“问题是,辽西城与安市城两战,肯定改变了大武艺原先的想法,坚固如辽西城和安市城都轻易被我们攻取,扶余城能例外?按他现在的想法,他不一定能攻克辽西城,而,我们肯定能夺取扶余城。所以,他必然会来,扶余城里的粮食让人纠结啊!”
  “对!攻敌之必救!”渤海国失意王子大门艺非常赞同,袭击扶余城是他力荐之作,城里存储有大量粮食的信息也是他透露的。
  李怀唐笑着点头,历来最可怕的敌人莫过于家贼,有大门艺这位高级内奸,胜利不愁。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4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