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白话搜神记-第5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写得温文尔雅,而且可以看出作者为人孝弟的天性。”潘因此(受到启发),
作了《家风诗》。

七十二

孙子荆妻子死去一年后,去掉丧服,写了一首《除妇服诗》,送给好友
王济看。王济说:“不知道是诗产生了感情,还是感情产生了诗?看罢,使
人悲切,从而增进了夫妻的情谊。”

七十三

太叔广最善于说话,挚虞却长于写作。两人同在朝廷,官居卿位。每逢
在大庭广众之中,太叔广发言,挚虞不能应对;回去后,挚虞执笔写成文章,
向太叔广诘难,太叔广又无法回答。

七十四

殷融、殷浩两叔侄都能清谈,但是,在口才上有区别。殷浩说话很厉害,
殷融常对他说:“你应当更多地去想想我所写的论文。”

七十五

庾子嵩把《意赋》写成后,被侄儿庚亮看见,问他说:”(您是有意还
是无意?)如果是有意嘛,那就不是一篇赋所能表达得了的;如果是无意嘛,
那又何必写它?”子嵩答道:“正是在有意无意之间啊。”

七十六

郭璞《幽思诗》写道:”林无静树,川无停流。”阮孚说:“山和水,
呈现一片萧瑟,实在没有什么可说的。每次读了这诗,总觉得精神和形体都
要超脱世外。”

七十七

庾阐开始撰写《扬都赋》,写到温峤与庾亮时,说:”温挺义之标,庾
作民之望,方响则金声,比德则玉亮。”(意思是说温仗义,庾为众望所归,
好比金的响声,玉的光泽。)

庾亮听说《赋》已写成,请求一阅,并且赠送了一些礼物。庾阐把赋中


“望”改为“俊”,“亮”改为“润”。(按:因亮是庾亮的名讳,必改。
既然改亮为俊,为了叶韵,就改望为润。)

七十八

孙绰撰写《庾公诔》,袁羊说:“见此张缓。”当时的人认为这是最好
的称赏。(按:张缓一词,不详其义,)

七十九

庾阐《扬都赋》完稿后,送呈庾亮。亮因为和作者是本家,便大事吹捧,
说可以与班固的《二京赋》、左思的《三都赋》并列。于是文人学士争着传
抄,京城里纸价因而高涨。谢安说:“不能这样子!这是屋下架屋罢了。处
处都模仿他人,未免过于浅陋。”

八十

习凿齿具有非凡的史才,桓温很器重他。不到三十岁,就由从事升迁为
荆州治中。习凿齿在写给桓温的《谢表》中说:“不是遇到您,(这一辈子)
不过是荆州的老从事而已。”后来,习在建康,见到简文帝。回到江陵时,
桓温问他:“你看相王怎么样?”习答说:“我一生中尚未见过这样的人。”
从此背逆了桓温的意旨,被派往衡阳做地方官。(因思想上背上了沉重的包
袱,)头脑也不如以前。在病中,还撰写了《汉晋春秋》,对(历史人物)
的评价,具有卓越的见解。

八十一

孙绰说:“《三都》、《二京》,是宣扬五经的(文学作品)”。

八十二

谢安问主簿陆退:“张凭为什么作母诔而父诔?”陆退回不作答说:“想
必是男子汉的德行表现在生平事业上,(人人都能见到;)妇女的美德,没
有讳就无从彰显。”

八十三

王修十三岁作《贤人论》,他父亲王檬把文章送给刘惔看,刘说:“见
了敬仁所作的《论》,说明他已经够格加入清谈的行列”。

八十四

孙绰说:“潘岳的文章,灿烂得好比铺开锦缎,处处显示美丽无比;陆
机的文章好比被沙淘金,往往也会发现一些宝贵的东西。”


八十五

简文帝称赞许询说:“玄度的五言诗,可以说是妙到一时无人能及。”

八十六

孙绰写完了《天台赋》,拿给范荣期看,并且说:”你不妨试试,抛在
地上,定会发出玎珰的金石声。”范荣期说:“恐怕你所指的金石,不是音
乐中的官商。”但他每读到赋中佳句,就说:‘应该承认是我们这些人才能
讲出的话。”

八十七

桓温见到谢安所作的《简文帝谥议》,看完时,抛给座上的客人,说:
“这是安石的碎金。”(意思是说:虽少,却极有价值。)

八十八

袁宏少年时期,家中贫困,曾经当雇工,给人运租谷。谢尚坐船路过,
值夜间清风明月,忽然听到江边商船上有吟诗声,声调优美,富于情感,所
吟的诗,又是从来没有听到过的,当即称赏不已。立即唤人去仔细寻问,才
知道是袁吟咏自己所作的《咏史诗》。因此邀他过船叙谈,两人甚为相得。

八十九

孙绰说:”潘岳的诗虽浅,却洁净:陆机的诗虽深,但杂乱。”

九十

裴荣期撰写《语林》一书,开始问世,到处受到欢迎。当时少年人,没
有一个不传抄的,人手一册。书中载有王珣所作《经王公酒垆下赋》,很有
才情。

九十一

谢万撰《八贤论》,孙绰提出诘难,彼此小有争论。后来拿给顾君齐看,
顾说:“我也作了。我知道你的论文是不会出名的。”

九十二

桓温要袁宏撰写《北征赋》,写成后,温与当时名士共看,一致称赏。
王珣在坐,说:“可惜少了一句,如果用‘写’字收韵会更好。”袁宏于是
立即执笔补了两句,“感不绝于余心,溯流风而独写。”(意思是:我心中


有不尽的感慨,循着前人的遗风独自写了下来。)桓温对王珣说:“如今作
赋的事,不得不推崇老袁了。”

九十三

孙绰说:“曹辅佐的才能,好象是拿白底发光的锦缎,裁剪给操持贱务
的人做裤子穿,不是没有文采,可惜没有裁剪白糟踏了,”

九十四

袁宏撰写《名士传》,完稿后,见到谢安。谢公笑着说:“我曾经跟大
家谈到在北方的事,只是当作游戏罢了,彦伯却用来写书。”

九十五

王珣在桓温手下做官,一天前去点卯时,伏在阁下,桓叫人暗中把他手
版上写的禀白文书取来。王发现后就在阁下重写一通,没有用原来的一个字。

九十六

桓温北伐·袁虎跟随在部队中,因犯错误被免去官职。其时,正需起草
紧急檄文,于是把袁叫来,要他倚在马前动笔。他手不停地写,顷刻之间就
写满了七张纸,很可观,王珣在旁极力赞赏他的才气。袁虎说:“(才气再
大,)也不过博得你口头上夸奖几句罢了。”

九十七

袁宏开始写《东征赋》,全未提到陶侃。(侃子)陶胡奴用计把袁关在
小屋中,拿刀子威吓他说:“先父功勋如此昭著,你作《东征赋》,为什么
疏忽不写?”袁宏被迫之下,无计可施,只好回答说:“对陶公,我在赋中
大写特写,怎么说没有!”接着,便高声朗诵:“精金百炼,在割能断。功
则治人,职思靖乱。长沙之勋(按,陶侃封长沙郡公。)为史所赞。”

九十八

有人问顾恺之:“你的《筝赋》比嵇康《琴赋》何如?”顾说:“不会
欣赏的,把后来的作品放在一边;深具卓识的,就视为珍奇可贵。”

九十九

殷仲文富有天才,但读书不多。傅亮说:“假使殷仲文读书抵得袁豹一
半,他的才华就不在班固之下。”

一○○


羊孚作《雪赞》说:“资清以化,乘气以霏,迟象能鲜,即洁成辉。”
(意为:凭着清气化成雪花,趁着风飞散天空,遇到万物之象更加鲜明,在
洁白中焕发无限光辉。)桓胤于是把这写在扇上。

一○一

王孝伯在京城行散,步到他老弟王睹门前,问:“古诗中哪一句最好?”
睹正想着,还未回答,孝伯便吟道:“‘所遇无故物,焉得不速老?’——
此句最好!”

一○二

桓玄曾经登上江陵城南楼,说:“我现在要给王孝伯作《诔》。”独自
吟咏了许久,接着就动笔。坐下不一会儿,便把《诔》写成了。

一○三

桓玄统治西部地区,管辖荆、江两州,兼都督、后将军两府,还有一国。
其时,开始下头场雪,以上五处,同来庆贺。五份贺简,同时到达。桓玄在
大厅上,随到随答,他写在贺简后的答辞,斐然成章,而且互不馄杂。

一○四

桓玄(于元兴元年)进入首都。其时,羊孚做兖州别驾,到府门求见。”
他的门笺上写道:“自顷世故暌离,心事沦蕰。明公启晨光于积晦,澄百流
以一源。”(意为:近来因世务纷纭,心事重重未能开朗。是您从层层阴晦
中现出曙光,澄清了所有河流归于一个源头。)桓玄见后,很快把他叫到页
前,说:“子道!子道!为什么来得这样迟?”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