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摄影知识经典读本-第4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考虑到我们可能想街道彩色胶片的宽容度,我们还是给出一个大致的数字。根据具体胶片的不同,彩色胶片的宽容度只有1。5挡左右。这样的宽容度非常之小,这也就是采用彩色胶片进行拍摄时得到理想的曝光为什么十分困难的原因之所在。

光圈与快门速度

我们用f 制光圈这一术语来描述胶片的宽容度。每挡光圈表示现两倍的光线。我们知道,曝光时我们可以采用如下两种方式中的一种来加倍光线:
  开大一挡f制光圈
  加倍曝光时间
  在讨论胶片宽容度的整个过程中,都要记住上两点。无论什么时候我们说到〃开大一挡〃,都可以用加倍曝光时间这一说法来替代。采用此两种方法之中的任何一种所带来的结果完全相同,即曝光时加倍光线数量。

强光区与阴影区

  我们应该知道摄影师还使用另一种术语:他们把拍摄场景中最黑暗的区域称为阴影区,而将最明亮的区域称为强光区。因此,他们可以这样说:一幅场景具有〃从阴影区到强光区共7挡的范围〃。意思是,最明亮区是最黑暗区开大7挡(128倍)光圈那么明亮。
  记住如下两点:
  场景中的最暗区叫做阴影区。
  场景中的最亮区叫做强光区。

如图5。20所示,我们再次看到了一幅由于强逆光而导致错误曝光的照片。记住,这是站在远离被拍摄对象20英尺(大约6米),采用内置式或手持式测光表的读数进行拍摄的结果。我们可以这样来阐明问题的原因:测光表给天空的强光区所加的权重太大,而给模特面部阴影区所加的权重又太大,而给模特面部阴影区所加的权重又不够。因为光线是从模特的后面照射过来的,所以她的面部处于阴影区。然而模特面部的阴影区才是我们真正感兴趣要拍摄的。我们并不是只想看到她面部的轮廓,而是想看到其面部的细节。
  如果曝光是建立在对模特面部近距离读数的基础上,那么我们就可以得到如图5。17所示的照片。从中可以看出,面部的曝光是合适的,但天空中的强光区却曝光过度。换句话说,天空显现出一种连续的色调,没有任何云朵的细节。
  这是不是意味着胶片的宽容度不够大,而不能同时捕捉住阴影区和强光区的细节呢?是不是我们只能很好地应付其中之一,而不能同时应付两者呢?我们后面将会看到,事实并非如此。我们还是有办法来同时重现模特面部阴影区细节和天空强光区细节的。不过,我们首先还是得进一步探讨胶片的宽容度。

八、胶片的宽容度到底意味着什么
 

我们在术语和理论方面的探讨已经足够了,但是胶片的宽容度对于作为摄影者的人们来说,到底意味着什么呢?我们又如何利用这些知识来拍摄更好的照片呢?为了理解这一点,我们就应该知道每次拍摄时,胶片的宽容度所引出的问题。
  问题是这样的:假设我们使用某种仪器来测量要拍摄画面中的最高亮度值和最低亮度值的强度,首先测量最明亮的强光区的强度,再测量最黑暗的阴影区的强度,然后再对它们进行比较。例如,假设我们正测量如图5。21所示的〃冰柱〃
  场景中的亮度。在实际生活中,我们会发现冰柱是非常耀眼的,它们在阳光下闪闪发亮。远处有阴影的山脉确实很暗,几乎是漆黑的一片。这个场景具有很宽的亮度范围。假设亮度值的范围为12挡光圈,但是我们使用的胶片所具有的宽容度只有7挡,那么我们是否可以将现实生活中的所有亮度值都记录在胶片上呢?答案是否定的。我们只能记录它们其中的某些部分,正像我们使劲将100个苹果塞到只能装下50个苹果的袋子里时,却不得不留下50个在外边。
  我们必须确定应该记录哪些亮度值,是记录最明亮的强光区,还是记录最黑暗的阴影区?我们可以记录它们中的某些部分,但是同时也必须省略一些部分,我们不可能把它们全部记录下来。
  另一方面,我们假定测量图5。22所示的现实生活中〃雪橇上的小伙子〃场景中的强光区和阴影区的强度天空是阴暗的,飘着雪花。现场的亮度范围很窄,我们可能会发现从最明亮的强光区到最黑暗的阴影区,总共只有3挡光圈。现在,我们可以很方便地将整个范围的亮度值都包括在胶片的7挡宽容度中,难道不是吗?就像是把10个苹果装到一个能装50个苹果的袋子里,简直太容易了。



高反差度场景 这幅照片的色调范围很大,从前景中闪闪发亮的白色冰柱到背景中若隐若现的深黑色的山脉。处于它们两者之间的是整个的灰色调。



  低反差度场景 这幅暴风中男孩乘雪橇的画面具有较低的反差。其中没有很白或很黑的部分,全部色调都只在很窄的灰色调范围内变化。
  从上述这些例子,我们可以看出,强光区与阴影区之间的范围由于场景的不同而不同。
  例如,再看看图5。22所示的乘雪橇照片,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其光线值是很窄的,阴影区并不很暗,强光区也不很亮。再仔细瞧瞧,会发现其上并没有纯白和纯黑的部分,整个阴影范围值只是在亮灰到暗灰之间变化。我们将这种情况称为低反差场景。
  我们把从最明亮的强光区到最黑暗的阴影区的亮度值范围不超过3挡光圈的场景定义为低反差场景。
  我们将图5。22与图5。21进行比较,会发现图5。21中场景的色调是从亮白变化到乌黑的,这是一个高反差场景。
  我们把从最明亮的强光区到最黑暗的阴影区的亮度值范围不少于7挡光圈的场景定义为高反差场景。
  到现在为止,我们对前面提出的问题应该更加清楚了。我们可以轻而易举地将低反差场景中的强光区和阴影区纳入大多数胶片的宽容度中,是不是这样呢?
  非常正确!我们试图拍摄高反差场景的情形,就跟我们试图将100个苹果装到一个只能装得下50个苹果的袋子里的情形相差无几。
  这也就是我们不能总是依赖于灰板或者入射光测光表读数的原因。当场景的反差范围能纳入胶片的宽容度时,它们的效果确实不错。但是,当我们拍摄高反差场景时,从强光区到阴影区的亮度值范围往往超出了胶片的宽容度,而灰板或入射光读数并不会考虑到这些情况。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不得不采取别的方法,以避免得到的照片不是损失所有的阴影区就是损失所有的强光区。我们需要一种可以分析胶片宽容度并设置曝光的系统,以获得所有重要的强光的亮度值范围。

九、高反差场景的曝光
我们刚刚定义了〃高反差场景〃,它与最明亮的强光区到最黑暗的阴影区之间的亮度值范围的关系是不少于7挡光圈。
  站在海滩前的模特是一个高反差场景,下面就以它为例子。假定我们使用的是Plus…X的宽容度约为7挡光圈。有了这些知识之后,我们可以测取如下两个测光表读数。
  首先,对模特处于阴影区的面部进行近距离读数,这时测光表会告诉我们以1/125秒的速度进行拍摄时所需的光圈为f/2。
  其次,将测光表对准天空中明亮云朵的强光区,这时测光表会告诉我们以1/125秒的速度进行拍摄时所需的光圈为f。/22。
  由此可知。我们将要记录的场景中,亮度值范围是从f/2到f/22。如果我们得到了这个数字,便会发现其范围就是7挡光圈。很明显,这是一个高反差场景。
  此场景亮度值范围为7挡光圈,胶片Plus…X的宽容度也为7挡光圈。那么,我们将整个场景高录在胶片上就不应该存在任何问题了,是不是这样呢?
  不是!如果我们没有绝对正确地设置曝光,我们就有可能使某些强光区曝光过度,造成云朵细节的损失,或者使某些阴影区曝光不足,造成模特面部细节的损失。但是,一旦我们将曝光设置得十分精确,那么我们就可以把云朵细节和面部细节两者都很好地记录下来。关键在于要知道如何去设置曝光,从而把所有细节都拍摄下来。
  我们首先还是来尝试一下最简单的方法。我们在两个测光表读数f/2与f/22之间的中点附近进行曝光,从而将曝光设置约为f/7。我们就采用这个设置来拍摄照片。
  乍看起来,这种方法很凑效。不幸的是,在实际生活中情况往往并不是这样。我们得到的照片中如图5。23所示,效果十分不理想。天空中强光区的细节都记录下来了,但是模特面部阴影区的细节整个都损失了。实际上,模特的整个面部完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