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猛士之黄昏-小记困守大阪的武士们-第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盛亲答道:“我乃是一军的大将,轻易言死,乃是普通武士的做法!”其言下之意,乃是心存日后再兴之念,期待有朝一日能报仇雪恨。
  此时,旁边的井伊直孝说道:
  “阁下此前所言的红旗红甲之军,正是我家的赤备。”
  盛亲听罢叹息道:“原来如此。君侯乃是名将之后,我有此败又复何言呢……”
  德川秀忠再请盛亲评价东军各路大将的军功,盛亲傲然道:
  “军功第一乃是令在下败走之井伊直孝殿……而大阪军第一罪人便是在下,西军之败正是由于在下之不胜造成的!”
  几天后,盛亲被判斩首,押解回京都等待行刑。期间,秀忠爱惜将才,本想命盛亲出家以留得活命,但被早已觉悟的盛亲一口拒绝了。1615年5月15日,盛亲于六条河原被处斩,时年41岁。他的尸体被抛弃在河边无人收敛,每日被鹫鸟啄食。京都五条町蓮光寺的住持心存怜悯,向京都所司代板仓胜重求情说,名将的尸体如此暴露于荒野实在可怜,胜重便允许其为盛亲收敛入葬,建立了墓碑石塔。
  盛亲共有五个儿子,长子盛恒在伏见被捕斩首,次子盛高和三子盛信逃到土佐被山内氏发现斩首,四子盛定与五子(姓名不详)在京都八幡被捕斩首。至此,土佐名门长宗我部氏彻底断绝了家名。
  而据传说,在盛亲被斩首时,围观的人群中,有一名女子掩面涕泣而去。这个女子乃是当时住在京都的近江浪人米原九郎衛門之女,曾在京都的寺院学校中做过厨娘。后来,米原九郎衛門被土佐的领主山内家录用,他的女儿和他一起来到了土佐,并生下了一名男孩。这个男孩在平静的生活中渐渐长大,身材伟岸相貌不凡,可却一直不知道自己的父亲是谁。每当他向自己的母亲提出这样的问题时,那女人便回答说:
  “你的父亲早就病死了。他原来是京都寺院学堂的教师,没有名字,自己取了个号,叫做‘大岩祐夢’……”
  本篇相关图片
  八尾之战说明图
  asp。6to23/satie1/hongwen/yao…zu。gif
  
烈火的终结——真田左衛門佐幸村'加入书签'
(更新时间:2006…10…275:15:43)
  一
  真田左衛門佐幸村,无论任何时候,只要提起1615年发生在日本大阪的那场终结战国乱世的大战,就必定要提到这个名字。这个信浓土豪的次子,没有显赫的家名,前半生也从没为任何大名立下过什么值得夸耀的战功,只因为在大阪城下的奋战,忽然在乱世的黄昏中点亮了自己的名字。他的将星之名在日本战国百余年乱世间虽然只短暂的闪耀了一瞬间,却由于那一瞬间的璀璨,而永远的在了所有人的心中烙下了不可磨灭的痕迹。
  真田幸村,本名信繁,乃是原信濃上田城主真田昌幸的次子。其祖父真田幸隆本来是信浓的土豪,依靠战功成为于武田信玄麾下名臣。其父真田昌幸同样智慧过人,在武田家这座靠山崩塌之后,依靠自身的才能,在动荡的乱世中维系着真田家族,保持了相对独立的小领主地位。由于昌幸出色的政治能力和外交手腕,被丰臣秀吉赞叹为“表裏比興の者”。而作为外交的手段,年幼的幸村就曾经被作为人质,先后送到过上杉家和丰臣家。
  1600年,日本再次陷入动荡,石田三成与德川家康为了争夺天下之主的地位再起兵戈,战场就在离真田家领地不远的美浓关原。
  在这场生死存亡的争斗之中,全日本的大名都面临着抉择,真田家也不例外。到底是加入东军(德川方)还是西军(石田方)?真田家内部发生了分裂——真田昌幸与幸村父子加入了西军,而昌幸的长子信幸由于是德川方重臣本多忠胜的女婿,而断然加入了东军,并且连名字都改为了信之,以示与其父断绝关系。当然,也有人认为,这种结果是真田昌政治手腕的体现,因为这样一来,无论东军还是西军获胜,真田家都将得到保全。
  1600年9月5日,由于真田昌幸、幸村父子神出鬼没的偷袭,仅仅以一千左右的兵力,把德川秀忠率领的三万八千大军困阻在中山道上,使之没能及时赶到关原的主战场。这样的结果,使得关原的德川家康陷入兵力上的绝对劣势。但天下大势不可逆转,由于石田三成的众叛亲离,西军终于一败涂地。
  战后,作为战败者的真田昌幸、幸村父子不得不接受德川家的惩罚。本来,在信浓山中饱受耻辱的秀忠想要处死真田父子以泄愤,但由于立下战功的真田信之的舍命求情,最终将判决改为没收真田家领地,并将真田父子二人发配往纪州高野山,后来又改为在纪州九度山软禁。
  二
  九度山的生活,是艰辛而又痛苦的。虽然在德川家为臣的真田信之经常派人送来衣服食品等物,但真田父子的生活还是十分困难,以至于有时竟然难以维持,不得不靠借款度日,这对于曾经名噪一时的领主真田昌幸来说,真是难以接受的现实。
  在软禁期间,真田父子仍然经常讨论兵法战略以及天下大势,还希望有一天能够再度起兵扬名海内,但时间一天一年的过去,德川家根本就没有宽恕他们的意思。1611年6月4日,真田昌幸就在这困苦的生活和失望的等待中盍然辞世,而真田幸村此时的心中则充满了对德川家的怨恨之念:
  “有朝一日必取两代将军之首,扬真田之名于天下……!”
  就在这样的怨恨和梦想之间,真田幸村的青春年华悄然溜走,艰难的生活使他早生华发,一天一天的衰老下去了……
  1614年仲秋的一天,一名大阪城的密使来到了九度山中,带来丰臣家的旨意——邀请真田幸村出山,为丰臣家作战,对抗德川家康的攻势。
  这一消息点燃了幸村内心深处的火种,为了证明自己的才能,也为了能向德川家复仇,幸村接受了丰臣家的邀请。当年十月初的某一天,幸村召集村人召开酒宴,当所有人酣醉之时,幸村则带着少数家臣逃离了九度山,随行的还有自己13岁的长子——真田大助幸昌。
  三
  1614年十月上旬,幸村一行人出现在大阪城中。由于其父昌幸的名声,幸村在大阪颇受欢迎,很快就被任命为军队长,以军师的身份频频出席高层军事会议。自认为可以发挥才能的幸村此时也志得意满,光彩焕发,极力阐述自己的战术策略。但由于他的许多出城野战的想法过于冒险,与大阪高层意见不合,因而没有被完全采纳。而在大阪城南三之丸南面建造的防御城堡“真田丸”则是幸村比较成功的策略之一——
  大阪城的西面是濑户内海,北面是天满川、淀川,东面则是大和川的支流,地形复杂,提供了一定的防御力。相比之下,大阪城南则多数是宽阔的平地,防御力较弱。大阪城中的二位军师——真田幸村和后藤基次同时注意到了这一点,并先后向丰臣家的领导层提出在大阪城南面建造一座出城(指修建于城墙之外的小城,可以作为防御工事)。两人的提议均得到了采纳,但在到底是由谁来主持修建以及负责守备的问题上,两位豪杰都自告奋勇各不相让,以至于在一段时期内发生了激烈的争执。
  就在二人争执不下之时,大阪城内忽然兴起了奇怪的谣言:
  “幸村殿之所以要在南面城外防守,乃是为了方便与其兄信之联络,把德川大军引入城来……”
  而后藤基次听到这种传言之后,当即严肃的表示:
  “幸村殿在出城守备乃是为了更好的向敌军挑战,这样的谣言真是痴人说梦!”
  随后,基次主动辞退了建造出城的工作,把这项任务转让给了真田幸村,通过自己的行动表达了对幸村的坚决支持。
  最后,这座出城,在幸村的主持下,于大阪城南平野口正面、惣構东南面建筑完成。这座被称作“真田丸”的建筑物是一座扇形的城砦,三面挖掘了壕沟,树立了双重的栅栏,城中设置了箭塔、了望和楼阁,每一点八米就开了六个枪眼,是一座坚固的防御工事。真田丸的建造,不但弥补了大阪城南相对薄弱的防御力,同时为大阪军出城野战之时,能够迅速的占领城南的篠山高地创造了便利条件。
  就在真田丸建造期间,关于幸村与德川方勾结的谣言仍然没有完全消除。为此,大阪军的总指挥官大野修理亮治长专门找来后藤基次,惴惴不安的询问道:
  “你说说看,幸村到底是不是德川方的内应呀?”
  后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